一個國際考古小組15日發表研究報告說,他們在羅馬尼亞發現一個大約4萬年前的古代人頭骨,它兼具現代人和約3.5萬年前滅絕的尼安德特人特徵。這可以視為現代人祖先確曾與尼安德特人通婚的新證據。
尼安德特人被認為是人類進化史上歸於滅絕的旁支之一,數十萬年前開始生活在歐洲大陸和亞洲一些地區。
尼安德特人體格和腦量都與現代人有所不同,被認為比現代人更原始。他們是否曾與現代人通婚一直是科學界存在爭議的話題之一。
英國布利斯託爾大學專家若昂·齊良和美國華盛頓大學專家埃裡克·特林考斯領導的考古小組2003年至2005年在羅馬尼亞西南部從事考古發掘,在一處洞穴中發現了一具顱骨的碎片,並判定它為生活在距今約4萬年前的古代人頭骨碎片。
研究人員根據這具顱骨重構其面貌,發現這個古代人頭顱大小與現代人類相同,也具備其他一些與現代人相同的特徵。但與此同時,它卻有不同於現代人類的扁平前額和超大臼齒。這些異常之處提出了關於現代人進化過程的重要問題。
齊良15日在聲明中說,這具古代顱骨表現出的特徵可能是一種「進化上的倒退,也可能是現代人向歐亞大陸西部擴散過程中與尼安德特人混種的表現」。
這一成果本周發表在最新一期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上。
科學家根據現代基因學推測,現代人類的共同祖先在非洲,然後向歐洲、亞洲等地遷徙擴散,最後取代當地的原始人類,成為各大陸的主宰。在現代人類出現在歐亞大陸以前,尼安德特人是那裡的主宰,但在距今約3.5萬年前滅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