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陸亦順
隕石撞擊地球
約6500萬年前,隕石撞擊到了地球,造成巨大災難,當時地球上包括恐龍在內的三分之二的動物物種消亡滅絕。
大約5000萬年,靈長類動物進入鼎盛時代。靈長類進化的猿猴分布在亞洲、非洲和歐洲。其中A類猿猴就是人類公共的祖先,他們和其他猿猴沒有太大區別,一起生活在叢林裡。此時就已經分散生活在各地的叢林之中,互補同屬,多無聯繫。
大約在距今2000萬年~800萬年之間,A類猿猴明顯比其他猿猴聰明,進化成了早期的猿人,由於氣候原因,非洲猿人和亞洲猿人、歐洲猿人的進化方向和程度出現差異。
猿猴
距今約500萬年,亞洲猿人和歐洲猿人因冬季寒冷需要補充能量,而學會使用石頭捕獵動物食肉。亞洲猿人和歐洲猿人率先進入舊石器時代。
而非洲猿人而向整個非洲,歐洲,南亞,西亞各分支也進入舊石器時代。而亞洲的中國猿人則向南亞,中亞,西亞,東北亞,東南亞分散。
化石證明中國猿人在距今300萬年以前,就生活在雲南元謀縣和陝西一帶的深山叢林中,雲南的元謀人和陝西的藍田人就是在舊石器早期、距今200萬年左右的古猿人。
從氣候溫差上來看,非洲裔猿人和亞洲中部的中國猿人進化差異顯現!
雲南元謀人(300萬年~181萬年)
而在距今約181萬年前後,雲南平原因冰川時代的地殼運動而整體抬升1680米,氣溫驟降。中國猿人,進化較快,學會穿獸皮保暖,食用動物肉補充能量。
而非洲裔猿人生活的地區多炎熱乾燥,他們不需要獸皮,能量消耗較小,食動物肉的需求較低。需求是社會發展的硬道理,也是人類進化的硬道理。顯然此時,中國猿人的進化速度較非洲裔猿人因為需求而增多。
早期智人復原圖
中國考古發掘的早期中國智人有大荔人、馬壩人、丁村人、許家窯人、長陽人,金牛山人等,生活在距今約30萬年~距今約10萬年之間,他們是早期的中國猿人進化而來的早期中國智人。這也有力的否定了非洲智人在距今20萬年~距今10萬年向亞洲遷徙,進化成中國現代人一說。
非洲智人
關於歐洲國家的基因工程研究,關於非洲起源說的報告,定論體細胞的線粒體DNA,Y染色體,基因組基因研究,就像孩子和母親一樣,認為亞洲人的祖先是非洲人,世界各地的現代人的祖先都是距今20萬年~5萬年走出來的非洲人, 是不具備辯證科學道理的。
舉個簡單的例子,如下圖:
遺傳基因學
小明的部分基因和兒子a有相同,小紅、小花的基因序列也有部分和兒子a相同,但是不能因為n代前的爺爺不在了,就認為小明,小紅,小花的祖先是兒子a。因為小明、小紅、小花和兒子a擁有共同的祖先——n代前的爺爺。
因此,亞洲人,歐洲人和非洲人擁有的是共同的祖先,數千萬年前,那群聰明的靈長類猿猴。亞洲人和歐洲人的體細胞的線粒體DNA,Y染色體和基因組基因,和非洲人部分相同,有父系(非父子關係),其實是互補同屬的進化種群。
天蓬元帥
就像我們的天蓬元帥-豬豬的基因組基因70%部分和人的基因組基因相同,但是人和豬根本不是一類動物。
科學推進了人們探古究今的步伐,科學得出的結論也應該符合辯證理論。不能因為西方國家發達,就認為是西方的科學理論或價值觀就是對的。因為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可以適用任何科學研究中,包括基因工程。
歐洲智人復原圖
亞洲人,非洲人,歐洲人,是根據地區分類,也是黃種人,黑種人,白種人三種膚色分類,根據食肉的需求來說,歐洲人吃肉最多,亞洲人其次,非洲人較少。
在數千萬年的進化中,需求、環境不同,進化的進程和節奏就差別很大。其實,在最近的1萬多年時間裡,種族遷徙,交往,通婚較多,因此,膚色有近百種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