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非洲人是世界現代人的祖先,從基因學分析,是謬論

2020-09-16 米拉圖的前世與今生

著名作家陸亦順

隕石撞擊地球

約6500萬年前,隕石撞擊到了地球,造成巨大災難,當時地球上包括恐龍在內的三分之二的動物物種消亡滅絕。

大約5000萬年,靈長類動物進入鼎盛時代。靈長類進化的猿猴分布在亞洲、非洲和歐洲。其中A類猿猴就是人類公共的祖先,他們和其他猿猴沒有太大區別,一起生活在叢林裡。此時就已經分散生活在各地的叢林之中,互補同屬,多無聯繫。

大約在距今2000萬年~800萬年之間,A類猿猴明顯比其他猿猴聰明,進化成了早期的猿人,由於氣候原因,非洲猿人和亞洲猿人、歐洲猿人的進化方向和程度出現差異。

猿猴

距今約500萬年,亞洲猿人和歐洲猿人因冬季寒冷需要補充能量,而學會使用石頭捕獵動物食肉。亞洲猿人和歐洲猿人率先進入舊石器時代。

而非洲猿人而向整個非洲,歐洲,南亞,西亞各分支也進入舊石器時代。而亞洲的中國猿人則向南亞,中亞,西亞,東北亞,東南亞分散。

化石證明中國猿人在距今300萬年以前,就生活在雲南元謀縣和陝西一帶的深山叢林中,雲南的元謀人和陝西的藍田人就是在舊石器早期、距今200萬年左右的古猿人。

從氣候溫差上來看,非洲裔猿人和亞洲中部的中國猿人進化差異顯現!

雲南元謀人(300萬年~181萬年)

而在距今約181萬年前後,雲南平原因冰川時代的地殼運動而整體抬升1680米,氣溫驟降。中國猿人,進化較快,學會穿獸皮保暖,食用動物肉補充能量。

而非洲裔猿人生活的地區多炎熱乾燥,他們不需要獸皮,能量消耗較小,食動物肉的需求較低。需求是社會發展的硬道理,也是人類進化的硬道理。顯然此時,中國猿人的進化速度較非洲裔猿人因為需求而增多。

早期智人復原圖

中國考古發掘的早期中國智人有大荔人、馬壩人、丁村人、許家窯人、長陽人,金牛山人等,生活在距今約30萬年~距今約10萬年之間,他們是早期的中國猿人進化而來的早期中國智人。這也有力的否定了非洲智人在距今20萬年~距今10萬年向亞洲遷徙,進化成中國現代人一說。

非洲智人

關於歐洲國家的基因工程研究,關於非洲起源說的報告,定論體細胞的線粒體DNA,Y染色體,基因組基因研究,就像孩子和母親一樣,認為亞洲人的祖先是非洲人,世界各地的現代人的祖先都是距今20萬年~5萬年走出來的非洲人, 是不具備辯證科學道理的。

舉個簡單的例子,如下圖:

遺傳基因學

小明的部分基因和兒子a有相同,小紅、小花的基因序列也有部分和兒子a相同,但是不能因為n代前的爺爺不在了,就認為小明,小紅,小花的祖先是兒子a。因為小明、小紅、小花和兒子a擁有共同的祖先——n代前的爺爺。

因此,亞洲人,歐洲人和非洲人擁有的是共同的祖先,數千萬年前,那群聰明的靈長類猿猴。亞洲人和歐洲人的體細胞的線粒體DNA,Y染色體和基因組基因,和非洲人部分相同,有父系(非父子關係),其實是互補同屬的進化種群。

天蓬元帥

就像我們的天蓬元帥-豬豬的基因組基因70%部分和人的基因組基因相同,但是人和豬根本不是一類動物。

科學推進了人們探古究今的步伐,科學得出的結論也應該符合辯證理論。不能因為西方國家發達,就認為是西方的科學理論或價值觀就是對的。因為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可以適用任何科學研究中,包括基因工程。

歐洲智人復原圖

亞洲人,非洲人,歐洲人,是根據地區分類,也是黃種人,黑種人,白種人三種膚色分類,根據食肉的需求來說,歐洲人吃肉最多,亞洲人其次,非洲人較少。

在數千萬年的進化中,需求、環境不同,進化的進程和節奏就差別很大。其實,在最近的1萬多年時間裡,種族遷徙,交往,通婚較多,因此,膚色有近百種差別。

相關焦點

  • 揭秘非洲人是世界現代人的祖先,從基因學分析,是謬論
    這也有力的否定了非洲智人在距今20萬年~距今10萬年向亞洲遷徙,進化成中國現代人一說。非洲智人關於歐洲國家的基因工程研究,關於非洲起源說的報告,定論體細胞的線粒體DNA,Y染色體,基因組基因研究,就像孩子和母親一樣,認為亞洲人的祖先是非洲人,世界各地的現代人的祖先都是距今20萬年~5萬年走出來的非洲人,
  • 重新分析現代人基因,科學家驚見19%前所未見DNA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一項人類基因溯源研究,分析現代人身上的DNA,當中有19%基因是前所未見的,這項研究表明人類祖先在更早之前,曾與1支已經滅絕或消失的人種通婚。根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研究人員分析非洲西部現代約魯巴人和門德人身上的405個基因組,發現當中有19%前所未見的基因組,非洲人祖先曾和尼安德塔人、丹尼索瓦人通婚過,這項研究顯示,早在這2個人種出現前的62.5萬年,非洲人祖先就早與1支已經滅絕或消失的人種通婚。
  • 現代人祖先曾與 「幽靈」 人種雜交
    科研人員通過分析一種唾液蛋白質基因的演化過程發現,大約 15 萬年前
  • 部分現代人祖先曾與未知「幽靈」人種雜交
    新華社北京7月25日電 科研人員通過分析一種唾液蛋白質基因的演化過程發現,大約15萬年前,撒哈拉以南非洲人的祖先曾與一種前所未知的原始人類有過基因交流。  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布法羅分校發布的新聞公報說,這一「幽靈」人種可能是直立人的一支,也可能是一個與已知原始人類都不相同的物種。
  • 美科學家:部分現代人祖先曾與未知「幽靈」人種雜交
    科研人員通過分析一種唾液蛋白質基因的演化過程發現,大約 15 萬年前,撒哈拉以南非洲人的祖先曾與一種前所未知的原始人類有過基因交流。
  • 中國人的祖先真的是非洲人嗎?
    同時,也讓我們明白一件事:亞洲人,歐洲人,非洲人實際上同屬於智人種,而不是不同的物種。所以,這個問題可以轉化為智人的起源。按照這個觀點,中國人的祖先和其他國家的人的祖先都是同一個祖先,都是從非洲走出來的智人。 那這個看法就真的那么正確嗎? 何為祖先? 與人類單一起源說不同的是人類多地起源說,這個理論認為世界各地的人都是單獨起源的。隨著這些年人類學和分子生物學的發展,這個理論已經逐漸被人拋棄。
  • 基因組學分析揭示
    科技日報北京2月18日電 (記者張夢然)英國《自然》雜誌18日在線公開的一篇基因組學論文顯示,來自西伯利亞阿爾泰山脈東部尼安德特人的祖先,和現代人祖先的相遇與交融繁殖可能比原先認為的更早。已有證據顯示,尼安德特人在47000年到65000年前在非洲之外就向現代人貢獻了遺傳物質。
  • 尼安德特人的復仇:和現代人祖先春風幾度,給我們留下無盡禍根
    拋去外在的環境,從人類基因本體出發,這一切似乎都來自尼安德特人的復仇,正是他們與現代人祖先春風幾度,才給我們留下了這無盡的禍根。自然選擇強者勝達爾文在《物種起源》這本書中表達出"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思想,其實,在人類漫長的發展過程中,能傳承下來的都是經過無數"廝殺"的獲勝者。
  • 人類早期遷移改變免疫力相關基因,或可幫助非洲人抵抗疾病
    南非生物學家的一項新研究稱,發現非洲大陸早期人類遷移改變了DNA並保護了非洲人免受疾病和病毒的侵害。該研究分析了來自13個非洲國家的426人的全基因組,其祖先代表了來自整個非洲大陸的50個民族語言群體。研究成果日前發表在最新一期《自然》雜誌上。
  • 阿爾泰尼安德特人含有早期現代人類基因
    10萬年前尼安德特人和現代人之間發生了基因交流事件,早於先前記錄的其它此類事件。該研究是第一次通過遺傳證據發現一些現代人類可能很早已經離開非洲遷移到歐亞大陸,並與歐亞大陸古老的古人類基因混合。混合發生的時間早於當今生活在歐亞大陸的現代人祖先從非洲遷出的時間。 這一突破性的發現涉及到一個特殊的尼安德特人——被發現在西伯利亞南部阿爾泰山脈洞穴裡的「阿爾泰尼安德特人」。
  • 難道非洲人是中國人的祖先?
    似乎在大家的印象中,人類的起源與周口店猿人有著密切聯繫,然而一個最新發現的言論震驚了整個考古學界,那就是:「我們人類的祖先有可能是來源於非洲,然後分布到世界各地,換句話說我們中國人有可能是非洲人的後代。」對於這個說法,讓整個學術界都炸開了鍋。
  • 科學家:中國人祖先是純正非洲人
    此後,越來越多的遺傳學證據都支持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範圍內的現代人都起源於非洲。1998年中國科學家褚嘉祐等人利用30個常染色體微衛星位點分析了南北人群和漢民族與少數民族的遺傳結構,微衛星標記多態性和進化樹聚類分析都支持現代中國人來源於非洲,並經由東南亞進入中國大陸。
  • 我們祖先都是非洲人?被食人貓從古吃到今,其他古人種都被吃滅絕
    ,隨後它們擴散到了世界各地,生存於樹林之中。如今地球上的人種中,非洲現代人基因佔98%,隨走出去的人種的滅絕,非洲現代人在掌握了工具、火,形成了強有力的部落後,開始走出非洲,最先到達亞洲和歐洲,再到美洲,隨後乘船到達澳洲,最終佔據全球,而在歐洲他們遇到了尼安德特人,尼安德特人身軀高大,但智慧較低,被現代人佔領和俘虜,有一部分人與尼安德特人通婚,最終留下小部分基因,成為歐洲白色人種和亞洲黃色人種
  • 人類早期遷移改變免疫力相關基因 或可幫助非洲人抵抗疾病|總編輯...
    原標題:人類早期遷移改變免疫力相關基因,或可幫助非洲人抵抗疾病|總編輯圈點   南非生物學家的一項新研究稱,發現非洲大陸早期人類遷移改變了DNA並保護了非洲人免受疾病和病毒的侵害
  • 人類祖先曾與未知人種雜交?科學家從人類唾液,發現另一生物基因
    他們的研究可信度較高,因為他們是提取基因當中的muc7蛋白進行研究的,這種蛋白存在於人類唾液中,唾液粘稠也是因為它。在人類進化的過程當中,muc7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為這種蛋白的存在,可以讓人類對細菌感染有一定的抵抗力。除此之外,muc7對於人類的基因研究也存在著較大的便利性。這一組muc7是從非洲人的基因當中提取的。這些非洲人生活在撒哈拉沙漠。
  • 古代人頭骨被發現:現代人祖先與原始人通婚(組圖)
    尼安德特人修復模型德國研究人員研究尼安德特人顱骨  現代人祖先曾與滅絕原始人通婚  人頭骨兼具現代人和滅絕人種特徵  一個國際考古小組15日發表研究報告說,他們在羅馬尼亞發現一個大約4萬年前的古代人頭骨,它兼具現代人和約3.5萬年前滅絕的尼安德特人特徵
  • 非洲起源論證明人類文明發源於亞洲,現代人是智人雜交的後代
    非洲起源論認為非洲以外的現代人祖先來源於五萬年前的非洲,所有現代人的祖先可以追溯到15萬年前非洲的一位女性。我們知道一個人或者少數人是不可能繁衍出七十幾億現代人的,實際上是因為這位女性的基因發生突變,她的基因逐漸擴散到了她所在的族群,然後是整個非洲,顯然不是這個女人的後代把其他非洲人都殺死了,某一個基因的突變成為不了智人和現代人的分界點,人類的基因突變從生命誕生那一刻起就一直在進行,如果說她是智人,那麼他的族群是智人,其他非洲人也是智人,當時全世界都有智人存在,典型的比如尼安德特人,他們可以互相繁衍後代,
  • 尼安德特人是由於疼痛基因變異,痛死而滅絕的,這種說法靠譜嗎?
    或許有人在某個角落看到過這種「專家」高論,但據時空通訊對主流公開資料的學習,沒有發現這種說法,因此可以認定,這種說法即便有,也只能是非主流的野雞專家謬論。而且這種說法完全不符合進化論的基本精神,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優勝劣汰才是物種進化的基本法則,基因正是在這種進化中強化出來的,不可能會自己弱化自己,導致自身的滅絕。
  • 現代人體內發現滲入古人類基因:是毒藥還是寶藏?
    由化石得到古人類的全基因組序列,在世界上尚屬首次。一幅人類演化的宏偉圖景,也由此在我們面前緩緩展開。通過對比尼安德特人和現代人的基因組,研究者有一個驚人的發現:有約1.3-2.7%來自尼安德特人的祖源基因片段(ancestry),像遠古幽靈一般,沉睡在非洲以外的現代人(non-African)的基因組中。
  • 混種交配:改變人類基因 影響人類進化
    在祖先來自非洲以外大陸的人群中,很可能就有尼安德特人的血統。當現代人第一次離開非洲大陸後,他們曾經與尼安德特人進行混種交配,這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人類基因。基因分析顯示,歐洲人和亞洲人具有1-4%的尼安德特人基因。此外,尼安德特人還與丹尼索瓦人進行了混種交配,因此東南亞的一些人具有高達6%的丹尼索瓦人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