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人類的進化史上來看,人類起源於分化於撒哈拉沙漠,又最終統一在撒哈拉沙漠,非洲古猿是我們現代人類的共同語先!這是為什麼呢?
其實,在人類進化史上,產生過很多的分支,但最終都滅絕了,在七百萬年前,最早的的人類先祖撒海爾人查德種最先出現在現今的撒哈拉沙漠,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查德人,當然,那個時候撒哈拉沙漠不是沙漠,是一片森林綠洲,當然,它們並不是真正的人種,而是我們人類和猿猴,猩猩的共同祖先,隨後它們擴散到了世界各地,生存於樹林之中。
在大約500萬年前,黑猩猩和猿猴開始定型,並再也沒有走出自己的生活區域,停止了新的進化分支,直到現在。而人類卻不同,他們不斷走下樹枝,或者是因為環境變化,森林成為草原而被迫走下樹枝,開始在世界各地進化成新的人種,走向歐洲、亞洲等地,在歐洲產生了喬治亞人,盧道夫人、西部蘭諾人、北方智人、尼安德特人等,而在亞洲則有爪哇人、北京直立人、東方智人等人種,還有很多人種在沒有完全進化成直立人種之前就滅絕了,而整個歷史上,人類的進化出的人種有上百種之多,但是他們絕大多數都滅絕了。
如今地球上的人種中,非洲現代人基因佔98%,尼安德特人佔2%,其他人種全部滅絕。這是為什麼呢?
在大約四五萬年前,非洲現代人誕生在撒哈拉沙漠附近的草原上,其實,這是最古老的人種誕生地,不過它們一直就在撒哈拉地區進化,這裡也是唯一一個沒有太多食人猛獸的樂土,最終得到平安進化。隨走出去的人種的滅絕,非洲現代人在掌握了工具、火,形成了強有力的部落後,開始走出非洲,最先到達亞洲和歐洲,再到美洲,隨後乘船到達澳洲,最終佔據全球,而在歐洲他們遇到了尼安德特人,尼安德特人身軀高大,但智慧較低,被現代人佔領和俘虜,有一部分人與尼安德特人通婚,最終留下小部分基因,成為歐洲白色人種和亞洲黃色人種。尼安德特人在三萬年前滅絕。
至於其他人種的滅絕,則脫離不開地面猛獸的襲擊,特別是在歷史上兩種最為出名的猛獸:恐貓和花豹,尤其是恐貓,幾乎與古人類棲息地重疊,以猿猴和古人類為主食,而花豹則還捕食羚羊等其他獵物,由於古人類到地面生存,行動緩慢,防禦力又底下,恐貓、花豹如影隨形,輕易捕捉,很多古人種還沒有形成直立人種就被滅絕了,其餘的人種在進化過程中也遭受重大損失,再加上環境等其他因素,都走向滅絕。
因為食物來源太容易,乃至於恐貓養成了懶惰的習性,速度逐漸退化,狩獵食草動物能力下降,而當現代人到達後,強大的部落和火等工具讓恐貓不能輕易捕捉人類,又在狩獵食草動物時候競爭不過花豹,最終滅絕,而花豹雖然仍然有食人的習慣,但難度大大提升,最終主要以動物為食。
原來,我們現在的人類都是非洲撒哈拉沙漠走出來的現代人,可以說是幸運的,在地球進化最艱難的時候沒有像其他人種一樣遇見食人猛獸。
如今,我們人類已經成為地球上最強大的物種,但人類怕貓的天性卻沒有改變,據統計,經歷過恐貓時代的尼安德特人基因在亞洲黃色人種比例最高,其次是歐洲白人,而非洲人、澳洲土著和美洲土著幾乎沒有。相應的是,亞洲人和歐洲人天生對貓恐懼的比例最高,而非洲人則小的多,這也許就是銘刻在基因中的恐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