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道縣福巖洞地理位置及洞內景象。
以上圖片由中國科學院古脊椎與古人類研究所提供
部分人類牙齒化石。
以上圖片由中國科學院古脊椎與古人類研究所提供
東亞地區現代人的祖先最早是在何時、何地出現的?長期以來,因缺乏古人類化石樣品,這一直是世界古人類學研究的空白。如今,這一研究出現新進展,47枚古人類牙齒化石在我國湖南道縣的福巖洞被發現,有望填補相關研究的空白。
東亞地區可能存在現代人演化中心
這47枚古人類牙齒化石屬於距今約8萬至12萬年前的現代人祖先,比歐洲和西亞具有同樣特徵的現代人祖先至少早3.5萬至7.5萬年。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劉武、吳秀傑等人發現了這些古人類牙齒,他們發表在《自然》雜誌的論文稱,這項發現填補了現代人祖先在東亞地區最早出現時間和地理分布的空白,對東亞現代人起源和演化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據劉武介紹,古人類在演化過程中,牙齒呈現出尺寸由大到小,形態由複雜到簡單的規律性變化,此次發現的人類牙齒呈現典型現代人特徵。同時,這些牙齒的尺寸較小,相比原始人而言,更加接近現代人。這說明這些人類牙齒已經具有完全的現代形態,比此前在我國湖南張家界黃龍洞、廣西崇左智人洞等地發現的早期現代人更為進步,是最接近現代人的人類祖先。由於湖南道縣福巖洞的巖層沉積非常穩定,十幾萬年來沒有發生大的擾動,沉積物呈現出明顯的年代分層。以放射性物質鈾進行年代測定結果表明,這47枚化石的埋藏年代確實在8萬至12萬年前。
而此前,因缺乏化石樣品,曾有學者推測東亞地區的現代人演化出現了中斷,此次發現說明這一地區現代人類的演化並非如此簡單,位於東亞的中國華南地區甚至有可能是現代人類出現和演化的中心區域。
東亞現代人演化複雜程度遠超以往認識
此前已有研究顯示人類進化在我國呈現出南北分化的態勢。據吳秀傑介紹,目前在北方,距今10萬年前所發現的化石已經呈現出最原始的人類祖先的特徵,而南方同一時期的人類化石則更加接近現代人,此次在我國華南地區的道縣出現了完全現代形態特徵的人類化石,更加證實了這樣的分化。吳秀傑認為,這意味著,在同一時期,東亞地區生活著不同演化階段的人類,而現代人祖先在中國可能沿著由南向北的路徑遷徙,很可能在遷徙過程中與當地處於不同演化階段的原始古人類混居,這使得東亞地區現代人演化的複雜程度遠超過以往的認識。
根據現有的化石證據,最早的現代人祖先在歐洲和西亞出現的時間在4.5萬至5萬年前。儘管此次發現的現代人早於歐洲和西亞,但劉武指出,這只能說明現代人祖先在中國的華南地區出現較早,對於探討現代人在歐亞地區的出現和擴散具有重要的意義,但並不能據此證實歐洲的現代人祖先由東亞遷移而去。現代人祖先在東亞、歐洲和西亞究竟如何演化,還需提取這些人類牙齒化石的DNA開展進一步研究,並且需要發現更多的化石樣本才能推演出更加詳細的演化過程。(本報北京10月15日電 本報記者 詹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