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顯示現代人曾與多個滅絕人種大範圍雜交—新聞—科學網

2020-12-06 科學網

 

在俄羅斯西伯利亞發現的丹尼索瓦人洞穴

 

圖片來源:RIA NOVOSTI/SPL

 

本報訊 研究人員對兩個已經絕滅的人類近親的基因組測序結果表明,這些古老的人種與現代人以及彼此之間曾經發生過更為廣泛的雜交行為,其程度遠遠超過之前的預期。

 

這兩個古基因組一個來自尼安德特人,一個來自另一個古代人種——丹尼索瓦人。研究人員在皇家學會於11月18日在英國倫敦舉行的一次會議上報告了這一研究成果。他們指出,異種繁衍存在於大約3萬年前生活在歐洲與亞洲的幾個遠古人種之間,並且其中甚至包括一種迄今未知的來自亞洲的人類祖先。

 

在此次會議上,並未參與該項研究的倫敦大學學院的進化遺傳學家Mark Thomas表示:「這項研究讓我們覺得自己正在著眼於一個像『指環王』一樣的世界——那裡有許多不同的人類種群。」

 

最初對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進行基因組測序對於古人類歷史研究可謂具有顛覆性的意義,這不僅是因為研究人員發現這些古人類曾與解剖學意義上的現代人發生過雜交,並且他們還對活在今天的許多人的遺傳多樣性作出了貢獻。

 

研究表明,所有祖先並非起源於非洲的人類基因組中大約包含了2%的尼安德特人基因;而生活在大洋洲的某些人種,例如巴布亞紐幾內亞和澳大利亞土著,則有約4%的DNA來自於其祖先與丹尼索瓦人的雜交,而後者的名字來源於發現他們的位於西伯利亞阿爾泰山脈的洞穴。沉積在該洞穴中的遺骸大約有3萬年到5萬年的歷史。

 

然而美國麻薩諸塞州波士頓市哈佛醫學院的進化遺傳學家David Reich在此次會議上表示,這些結論建立在一些低質量的基因組測序結果基礎之上,其中充斥著大量錯誤和缺口。如今,他的研究團隊與德國萊比錫市馬普學會進化人類學研究所的Svante P?覿?覿bo合作,得到了更為完整的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基因組版本,其質量甚至能與現代人基因組相匹配。這些高質量的丹尼索瓦人基因組數據,以及新的尼安德特人基因組都來自於在丹尼索瓦洞穴中發現的人類骨骼化石。

 

新的丹尼索瓦人基因組表明,這種神秘的人種曾四處遊蕩。Reich在此次會議上介紹說,就像他的研究團隊之前所報告的那樣,丹尼索瓦人曾與尼安德特人雜交,並與如今生活在中國以及亞洲其他地區的人類祖先雜交。Reich表示,最令人驚奇的是,新的基因組數據表明,丹尼索瓦人曾與另一種在3萬多年前生活在亞洲地區的遠古人類發生過雜交,而這種如今已經絕滅的史前人類既不是現代人也不是尼安德特人。

 

在此次會議上,人們對於這一可能的新人種的身份爭論不休。並未參與該項研究的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古人類學家Chris Stringer表示:「我們沒有一點想法。」Stringer推測,這個新人種可能與海德堡人有關,後者是在約50萬年前離開非洲並最終在歐洲形成尼安德特人的一個人種。他說:「或許他們也曾在亞洲生活過。」

 

尼安德特人常作為人類進化史中間階段的代表性居群的通稱。因發現於德國尼安德特河谷的人類化石而得名。尼安德特人是現代歐洲人祖先的近親,從20萬年前開始,他們統治著整個歐洲和亞洲西部,但在2.8萬年前,這些古人類卻消失了。2009年,尼安德特人基因組圖發布。丹尼索瓦人是生活在上一個冰河時代的人類種群,屬於一個全新的人類種群。通過對在西伯利亞一個洞穴內發現的牙齒和指骨化石提取的DNA進行分析,科學家證明了丹尼索瓦人的存在。

 

(趙熙熙)

 

《中國科學報》 (2013-11-21 第2版 國際)

相關焦點

  • 部分現代人祖先曾與未知「幽靈」人種雜交
    新華社北京7月25日電 科研人員通過分析一種唾液蛋白質基因的演化過程發現,大約15萬年前,撒哈拉以南非洲人的祖先曾與一種前所未知的原始人類有過基因交流。  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布法羅分校發布的新聞公報說,這一「幽靈」人種可能是直立人的一支,也可能是一個與已知原始人類都不相同的物種。
  • 美科學家:部分現代人祖先曾與未知「幽靈」人種雜交
    科研人員通過分析一種唾液蛋白質基因的演化過程發現,大約 15 萬年前,撒哈拉以南非洲人的祖先曾與一種前所未知的原始人類有過基因交流。
  • 科學家提出原始人滅絕新理論 或因與現代人結合
    新理論假設尼安德特人和現代人類的結合可能是其滅絕的原因之一。(美聯社)中國網5月15日訊 據卡達半島電視臺網站5月13日報導,研究人員提出一項新理論解釋35至40萬年前生活在歐亞大陸的原始人類(尼安德特人)消亡之謎。此前曾有假說表示由於尼安德特人是現代人類中思想最低的一支,因此他們已經完全滅絕。但新理論對這一假說表示質疑。據人類學科學家研究顯示,現代人種在10萬年前試圖遷出非洲,而此後有關尼安德特人的化石記錄也再無蹤影。
  • 現代人祖先曾與 「幽靈」 人種雜交
    科研人員通過分析一種唾液蛋白質基因的演化過程發現,大約 15 萬年前,撒哈拉以南非洲人的祖先曾與一種前所未知的原始人類有過基因交流
  • 30萬年前,人類曾與其他人種雜交?部分現代人有未知的直立人基因
    不過,人類與其他人種出現雜交的情況仍然在學術界存在巨大的爭議,因為我們很難理解不同人種之間的關係,也沒有找到充足的證據來證明相關觀點。在此之前,科學家通過對比人類與古人類基因發現世界上有一部分人與尼安德特人擁有相似的血統,不過後者已經走向滅亡,所以人們暫時找不到其他線索。
  • 人類祖先曾與未知人種雜交?科學家從人類唾液,發現另一生物基因
    原來,人類的先祖曾經跟"幽靈人種"雜交過!什麼是"幽靈人種"?跟其雜交究竟是什麼意思?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從唾液中探尋基因的秘密眾所周知,我們人類的進化過程十分緩慢,曾幾何時,我們人類還是古猿,後來,經過四個變化過程,我們進化得更加高級了。
  • 美媒:科學家在西非人身上發現未知人種「印記」
    參考消息網2月25日報導美媒稱,在現代西非人的基因組中發現了一個神秘的遠古人種的「幽靈」。這一發現表明,生活在該地區的早期人類與這一未知人種雜交的程度如此之深,以致在現代人身上留下了印記,這讓我們對人類歷史上一個鮮為人知的領域有了深入了解。
  • 我國西南區發現全新人種:馬鹿洞人
    研究中最為吸引的焦點在於,專家們表示,他們所研究的來自中國西南地區的4具古人類化石,也許是此前從未在人類進化史中出現過的全新人種。在這一新發現之前,大家曾以為現代人,即智人(Homo sapiens),獨佔東亞大陸,沒想到曾有其他和現代人不同的人種也曾生活在這片大陸之上,只是其血脈卻因種種原因消失於無形。如今,考古人類學家把這些在人類歷史上「失蹤」的人群重新置於時間的坐標之上。
  • 藏在我們身上的「幽靈」人種DNA
    基因組測序表明,尼安德特人跟我們的直系祖先——現代智人有過雜交。從那時起,遺傳學家一直在尋找更多過去跨人種雜交的證據。他們的研究沒讓我們失望。但是,就在他們旗開得勝之際,「幽靈」也跟著來了:有跡象表明,在人類基因組中隱藏著某些DNA片段,來自我們從來不知其存在的人種。遺傳學家稱他們為「幽靈」人種。
  • 尼安德特人曾是最聰明的人種,為何後來滅絕了?與人類的出現有關
    在科學家發現尼安特人後,又將尼安特人的基因做了草圖分析,並與現代人的基因進行了比較,發現在歐亞大陸中的現代人基因之中有至少百分之一的基因是尼安特人基因中的一部分,也就是說歐亞大陸的現代人中有部分人類是三萬年前滅絕的尼安特人的後裔。在大前年的一項人類演化研究的成果中顯示,即使是距離德國十分遙遠的河南許昌市,該地所發現的許昌人也可能是中國智人與尼安特人「雜交」的後代。
  • 尼安德特人滅絕之謎:尼安德特人是怎麼滅絕的
    人類進化史是漫長的,有些人種會在進化過程中處於不利地位從而滅絕,其中尼安德特人是怎麼滅絕的?
  • 7個已經滅絕的神秘人種!人類能夠脫穎而出真是不容易
    化石證據顯示,尼安德特人身高大約在1.5-1.6米之間,雖然比早期現代人稍矮但身體和四肢粗壯,手掌腳掌較大,並且平均腦容量也大於現代人!他們具有強大的戰鬥力,估計當時只有少數人種可以與之抗衡。在2010年的科學研究中發現,歐亞大陸的現代人均有1%-4%的尼安德特人基因成分。
  • 藏在我們身上的「幽靈」人種DNA,科學家:喀麥隆巴卡人就含有
    再次,與現代人類的基因組的比較表明,我們的祖先曾與丹尼索瓦人有過雜交,這發生在歐亞大陸。遺傳學研究還揭示,丹尼索瓦人曾分布於從西伯利亞到東南亞的廣大地區,並且他們身上至少有一個基因幫助現代藏族人克服缺氧的困難,能夠生活在高海拔地區。
  • 與現代人的早期雜交導致後期尼安德特人體內Y染色體被替換 丹尼索瓦人則未被置換
    Mikkel Heide Schierup在相關的《視角》中寫道:「在[這一]新研究之前…考古學家僅有為數有限的2個尼安德特人的Y染色體數據,但有關這兩種人相遇早期所發生的Y染色體交換的信息則闕如。」越來越多的關於尼安德特人、丹尼索瓦人和智人的古DNA研究提示,它們有著互相交纏的演進和種群歷史,其中包括早期現代人和古人類之間發生的幾次人種混合事件。
  • 雜交小麥「一步到位」—新聞—科學網
    市場上的玉米種子和很大比例的水稻種子都是雜交種,即通過雜交兩個親本得到的後代種子。「雜交種充分利用了雜種優勢效應,可以提高生長勢,增強病蟲害抗性和提高產量。」呂建介紹。 雜種優勢是指雜種第一代在體形、生長率繁殖力及行為特徵方面均比親本優越的現象。然而,一直以來,小麥雜種優勢效應研究進展比較緩慢,這就限制了通過雜種優勢來實現小麥增產穩產。
  • 一個尼安德特人能挑戰兩個智人,如此強大的人種,為什麼會滅絕?
    說起現代人類的祖先,很多人會想到智人,沒錯,我們的祖先就是智人,那麼在數百萬年的歲月裡,地球上是否只出現過智人這一個人種?當然不是。事實上,根據科學家的大量考古發現,數百年前,一部分猿猴走出了森森到平原生活,開始了向智慧生命進化演化的道路。在這條向智慧進化的道路上,並不是只出現了智人這一個分支,而是先後出現了多個分支。
  • 再認識二疊紀末大滅絕期間的缺氧事件—新聞—科學網
    前人曾對作為全球二疊系—三疊系GSSP的浙江省長興縣煤山剖面二疊紀—三疊紀之交生物大滅絕事件期間的海洋氧化還原環境進行過大量的研究。考慮到該時段煤山剖面總體上屬於凝縮沉積,因此需要更高解析度的採樣方法來進一步恢復該生物事件的古海洋氧化還原條件的演化史。
  • 物種間雜交比預想頻繁 人種間混合為適應環境
    然而,野生動物雜交就不是那麼幸運,很多不利因素導致它們很難留存下來。最大的障礙就是,即使不同動物能夠交配,由於過大的基因差異,或染色體數目不同,其後代通常無法生存或不能生育,就像馬驢的後代騾子那樣,進化到此就走進了死胡同。其次,雜交後代在數量和競爭能力上都很難和雙親中的任何一個相比。  在過去的250年間,忍冬花侵入美國東北部。
  • 人類的祖先曾遇到過多少「表親」?
    現代人類曾與尼安德特人、丹尼索瓦人來往是已得到確認的事實。DNA 有力地表明了三個譜系以每種組合形式均發生過雜交繁殖——現代人與尼安德特人、現代人與丹尼索瓦人、尼安德特人與丹尼索瓦人。如果人類學家的解釋正確,我們也曾與弗洛裡斯人、納萊迪人、呂宋人,可能還有一些存活時間較晚的直立人共同在地球上生活。現代人與這些人種的化石在時間上有重疊,但地理位置上相距甚遠。目前還不清楚我們的祖先是否真的看見過他們。最後,基因圖樣暗示我們還攜帶了其他一些譜系的基因,這些譜系尚未與實體化石聯繫起來。目前他們被稱為「幽靈人種」。
  • 比現代人要聰明,要更先進的人種,為何滅絕至今仍是個迷
    我們現代人的祖先智人,和已經滅絕的尼安德特人來自同一個祖先,海德堡人。大約在50-60萬年前,一支海德堡人離開了非洲,進入歐亞地區,成為了尼安德特人,留在非洲的海德堡人就成為了智人,大約7萬年前,人類祖先走出非洲,走向世界,在智人到達歐洲之前,尼安德特人已經在那邊制霸了約30萬年,智人去到歐洲後,大概在3萬年前,尼安德特人突然神秘的滅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