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羅斯西伯利亞發現的丹尼索瓦人洞穴
圖片來源:RIA NOVOSTI/SPL
本報訊 研究人員對兩個已經絕滅的人類近親的基因組測序結果表明,這些古老的人種與現代人以及彼此之間曾經發生過更為廣泛的雜交行為,其程度遠遠超過之前的預期。
這兩個古基因組一個來自尼安德特人,一個來自另一個古代人種——丹尼索瓦人。研究人員在皇家學會於11月18日在英國倫敦舉行的一次會議上報告了這一研究成果。他們指出,異種繁衍存在於大約3萬年前生活在歐洲與亞洲的幾個遠古人種之間,並且其中甚至包括一種迄今未知的來自亞洲的人類祖先。
在此次會議上,並未參與該項研究的倫敦大學學院的進化遺傳學家Mark Thomas表示:「這項研究讓我們覺得自己正在著眼於一個像『指環王』一樣的世界——那裡有許多不同的人類種群。」
最初對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進行基因組測序對於古人類歷史研究可謂具有顛覆性的意義,這不僅是因為研究人員發現這些古人類曾與解剖學意義上的現代人發生過雜交,並且他們還對活在今天的許多人的遺傳多樣性作出了貢獻。
研究表明,所有祖先並非起源於非洲的人類基因組中大約包含了2%的尼安德特人基因;而生活在大洋洲的某些人種,例如巴布亞紐幾內亞和澳大利亞土著,則有約4%的DNA來自於其祖先與丹尼索瓦人的雜交,而後者的名字來源於發現他們的位於西伯利亞阿爾泰山脈的洞穴。沉積在該洞穴中的遺骸大約有3萬年到5萬年的歷史。
然而美國麻薩諸塞州波士頓市哈佛醫學院的進化遺傳學家David Reich在此次會議上表示,這些結論建立在一些低質量的基因組測序結果基礎之上,其中充斥著大量錯誤和缺口。如今,他的研究團隊與德國萊比錫市馬普學會進化人類學研究所的Svante P?覿?覿bo合作,得到了更為完整的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基因組版本,其質量甚至能與現代人基因組相匹配。這些高質量的丹尼索瓦人基因組數據,以及新的尼安德特人基因組都來自於在丹尼索瓦洞穴中發現的人類骨骼化石。
新的丹尼索瓦人基因組表明,這種神秘的人種曾四處遊蕩。Reich在此次會議上介紹說,就像他的研究團隊之前所報告的那樣,丹尼索瓦人曾與尼安德特人雜交,並與如今生活在中國以及亞洲其他地區的人類祖先雜交。Reich表示,最令人驚奇的是,新的基因組數據表明,丹尼索瓦人曾與另一種在3萬多年前生活在亞洲地區的遠古人類發生過雜交,而這種如今已經絕滅的史前人類既不是現代人也不是尼安德特人。
在此次會議上,人們對於這一可能的新人種的身份爭論不休。並未參與該項研究的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古人類學家Chris Stringer表示:「我們沒有一點想法。」Stringer推測,這個新人種可能與海德堡人有關,後者是在約50萬年前離開非洲並最終在歐洲形成尼安德特人的一個人種。他說:「或許他們也曾在亞洲生活過。」
尼安德特人常作為人類進化史中間階段的代表性居群的通稱。因發現於德國尼安德特河谷的人類化石而得名。尼安德特人是現代歐洲人祖先的近親,從20萬年前開始,他們統治著整個歐洲和亞洲西部,但在2.8萬年前,這些古人類卻消失了。2009年,尼安德特人基因組圖發布。丹尼索瓦人是生活在上一個冰河時代的人類種群,屬於一個全新的人類種群。通過對在西伯利亞一個洞穴內發現的牙齒和指骨化石提取的DNA進行分析,科學家證明了丹尼索瓦人的存在。
(趙熙熙)
《中國科學報》 (2013-11-21 第2版 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