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資訊124】臺灣第一座新市鎮林口特定區三千分之一地形圖之測製

2021-02-14 後宮地圖三千

      大家好,這裡是後宮地圖三千,本期【地理資訊】為大家帶來的是臺灣第一座新市鎮林口特定區三千分之一地形圖之測製,喜歡你就關注一下唄~

臺灣「中國地圖學會」常務理事 徐哲明

我國於民國50年代中期,獲聯合國開發總署之資助,派遣專家前來協助建立我國的住宅及都市發展政策體系,並培訓都市規劃人才。當時有鑑於臺北都會區的發展迅速,其成長壓力集中在飽受洪水氾濫、積水浸淹的淡水河兩岸的洪水平原,建議引進英國新市鎮的概念,選擇可避免洪泛的適當地點,規劃新市鎮及新社區若干處,以疏解洪水平原的開發壓力,其中包括林口、內湖及南崁等。在高雄則配合南部工業區開發及高雄港的擴建,選定大坪頂作為新市鎮。這些新市鎮的規模約在十萬至三十萬人口不等。

民國58年行政院國際經濟合作發展委員會為配合國家經建計劃,選定林口臺地,擬開拓為示範衛星城市(社區),即為疏解臺北市之人口成長壓力所開發之新市鎮;林口新市鎮為我國第一個新市鎮(中興新村除外)。

當年專案委由聯勤測量署實測三千分一地形圖,以為釐訂都市計畫,開闢新社區之運用;本案執行歷時半年(民國58年元月至6月)測繪完成了45Km2區域的《林口特定區地形圖》,總計有39幅,參閱表1之接合表與圖1之實測範圍示意圖。每幅地形圖(圖2為例)之實地大小為1,500 m x1,200m,四個圖隅點標示有地籍坐標數,等高線採2.5m計曲線。

表1《林口特定區地形圖》圖幅接合表及圖例

圖1《林口特定區地形圖》實測範圍示意圖

圖2《林口特定區地形圖》之11

      好啦,本期【地理資訊】就到這裡,如果你有哪些想在本平臺推送的地圖、想了解的地方,歡迎私信推薦我們~(有獎勵哦)

      整合全球地圖資源、分享全網地圖資訊,歡迎關注後宮地圖三千微信公眾號,查看更多文章、第一時間獲取推送。

 

      喜歡就關注並轉發啦~

相關焦點

  • 【地理資訊140】陽明山計畫「疏開仔」原鄉的六百分一地形圖
    圖三 (1) 日製臺灣五萬分一地形圖 (1925年)_公館附近清泉崗機場區域圖三 (2) 本製臺灣五萬分一地形圖 (1953年)_公館附近清泉崗機場區域「陽明山計畫」中在公館地區於1956年間施行機場測量,係由聯勤測量隊負責測繪《臺中公館機場六百分一地形圖》(測量隊史,1985年),測圖區域如圖四所示
  • 【地圖收藏478】荷蘭十萬分之一及五萬分之一地形圖圖集詳解(下)
    ANWB五萬分之一荷蘭地形圖圖集(Topografische Nederland Atlas)由ANWB Media於2002年出版,八開精裝本,Gisterra Advies,Gouda、Robert Eckhardt等編制。
  • 洗刷負面形象林口、淡水成新北市人口淨移入前兩名
    房仲業者統計新北市民政局發布的近5年人口淨遷入數據,發現自2018年開始新北市淨移入才呈現正值,2019年更達到近2萬新移入人口數,至於,今年前8月累計淨移入人口數第一多的行政區則是林口、達3355人,第二多則是淡水、達3302人,第三名則是汐止區、達1964人。
  • 【航測必看】一文搞懂大比例尺地形圖測繪
    大比例尺地形圖作為城市基礎地理信息的重要來源,被廣泛應用於多個領域。 2 比例尺基本概念 2.1 比例尺概念 地形圖上一段直線長度與地面上相應線段的實際水平長度之比
  • 中國科學家重測世界大河:尼羅河是第一長河
    而與GPS定位技術和GIS地理信息系統結合的衛星遙感技術(即:所謂的3S集成)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手段。雖然目前大河的源頭都在不同的時期,按照不同的標準確定下來,但就河流的長度量測,應該從最長的支流對應源頭量起;作為河流終點的入海口則定義為河口兩岸外側切線與河流的中心線的交點。河流長度量測理想的數據源是大比例尺地形圖。但是大比例尺地形圖屬於保密資料,至今仍無法從市場上得到。另外,很多大河流經的很多區域至今還沒有大比例尺地形圖,河長量測只能在中小比例尺的地形圖上進行。
  • 臺灣地理資訊中心代表團訪問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
    5月27日,應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邀請,臺灣地理資訊中心董事長孫志鴻一行到局訪問。國家局科技與國際合作司、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有關領導及科研人員參加了會談。    會議圍繞兩岸共同申辦全球空間數據基礎設施(GSDI)大會有關籌備工作、兩岸測量師相互認證、臺灣參加測繪學會年會、兩岸合作推動測繪地理信息產業發展等內容進行了熱情友好的討論與交流,並明確了下一步工作計劃。    會後,孫志鴻一行參觀了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科研機房和無人機、雷達等科研成果。
  • 時事地理|臺灣花蓮地震|關於臺灣最全地理知識整理,今年必考考點
    曉慧老師最近看到臺灣花蓮又一次的地震了,具體情況就來跟著老師一起看下吧!還能帶你梳理一遍臺灣地理知識!臺灣島是中國的第一大島,位於祖國大陸東南沿海的大陸架上。東臨煙波浩淼的太平洋,南隔巴士海峽與菲律賓相望,西瀕臺灣海峽與福建省相望。臺灣海峽呈東北——西南走向,北通東海,南連南海,東北與日本琉球群島間相距約600公裡。
  • 日式茶文化交流 ASUKA SEICHA飛鳥製茶帶你感受日本茶道
    因此,脫胎於中國茶文化的日式茶道,在結合了日本當地的地理環境、人文習俗等,漸漸發展出了不一樣的風貌,讓茶文化中又多了一種分支。  對此,許多對日式茶道感興趣的人都來到了日本,像是ASUKA SEICHA飛鳥製茶的負責人就是其中之一。
  • 臺灣大學學測登場 語文數學地理好難作文很「愉快」
    華夏經緯網1月28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今年臺灣學測好難。高中及補教老師分析,語文是七年來最難、數學是五年來最難,社會科的地理、公民與社會也偏難。語文從第一題就很難,考生叫苦連天。補教老師說,語文選擇題創下七年來最難,不少考生「整個被嚇到」。不過,語文非選題相對簡單。引導作文題目出自學者曾永義登在《聯合報》副刊的文章《愉快人間》,要考生根據親身感受或所見所聞,以「人間愉快」為題作文,老師和考生多認為不難發揮。
  • 【地理圖庫】非洲、歐洲及西亞地區空白地形圖
    【樊勇地理工作室】是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學地理組教師樊勇創辦的公眾平臺,面向全體地理愛好者和地理教師提供優質高中優質教育資源和新高考資訊的平臺
  • 臺灣地理概況
    臺灣是中國的第一大島,位於祖國東南沿海的大陸架上,地處東經119°18'03"至124°34'30"、北緯20°45'25"至25°56'30"之間。臺灣東臨太平洋,東北鄰琉球群島,相隔約600公裡;南界巴士海峽,與菲律賓相隔約300公裡;西隔臺灣海峽與福建相望,最窄處為130公裡。
  • 【每周資源280】美屬薩摩亞2萬4千地形圖
    大家好,這裡是後宮地圖三千,本期【每周資源】系列為大家帶來的是美屬薩摩亞2萬4千地形圖,喜歡你就關注一下唄~
  • 高中地理學習中如何快速掌握等高線地形圖
    在高中階段的地理學習中,地圖的閱讀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很大程度上決定著考生對知識點的掌握與鞏固,也左右著考生的解題能力。因為在地理考試中,絕大多數的題目都是從地圖出發,從地圖中提取信息,然後對知識點進行考察。而在各種地圖中,等高線無疑又是最為複雜,最讓考生困擾的一類地圖。
  • 【每周資源296】帛琉地形圖
    ☞微信後臺回復【每周資源】即可獲取帛琉地形圖所有高清
  • 愛地理之,七年級第一章,地球與地圖
    一、地球1、地球的形狀與大小:形狀:兩極稍扁,赤道略鼓,不規則的球體。大小:地球極半徑為6357千米,赤道半徑為6378千米,平均半徑:6371千米; 赤道周長:4萬千米; 地球表面積:5.1億平方千米。
  • 馬王堆出土國內最早《地形圖》,專家根據地圖,找到6個廢棄城市
    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1972年時,湖南省軍區某醫院在建造地下醫院時,偶然於湖南省長沙市芙蓉區馬王堆鄉附近發現一座古墓,並由考古專家們展開大規模發掘,令其內三座墓葬相繼出土。馬王堆內三座出土的墓葬,分別被定義為馬王堆一號、二號、三號,其內不僅出土大量珍貴文物,而且還保存有一具震驚世界的溼屍——辛追夫人。
  • 【乾貨】地形圖圖例,測繪人識圖繪圖必備
    Topographic map 地形圖地形圖(topographic map)指的是地表起伏形態和地理位置、形狀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圖。具體來講,將地面上的地物和地貌按水平投影的方法(沿鉛垂線方向投影到水平面上),並按一定的比例尺縮繪到圖紙上,這種圖稱為地形圖。
  • 首次陸地國土基本地形圖全覆蓋(新中國的「第一」)
    1∶5萬地形圖是覆蓋全部國土範圍的精度最高的地形圖,是基礎性、戰略性信息資源。截至2006年,在我國南疆沙漠、青藏高原和橫斷山脈地區,尚有200多萬平方公裡國土沒有1∶5萬地形圖。
  • 文科生看過來,掌握等高線地形圖就等於學會一半地理
    高中地理要求學生有一定的文字分析整合能力,要學會讀圖和處理數字信息。在很大程度上考察了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也左右著考生的解題能力,因此在高考中多以地圖為主,從地圖中提取知識點然後進行考察。在各類地圖中,等高線無疑是最複雜、最讓考生頭疼的一類地圖。
  • 古代海圖"講述"外國人眼中的臺灣
    義大利聖方濟各修士於1696年出版的《威尼斯人大地圖集之世界地圖集》,臺灣在圖中被明顯放大。(吳金森 洪亞男 文/圖)  400年前,臺灣的形貌在西方人眼中是什麼樣的?西方人為什麼想認識臺灣?近日,在泉州海交館展出的中外古代海圖展中,15幅與臺灣有關的地圖回答了這些疑問。  從16世紀開始,臺灣被記錄在西方人繪製的地圖上,最初是葡萄牙人的世界地圖上。地圖上臺灣是由三個小島組合而成。到了19世紀,地圖上的臺灣,無論是外形輪廓,還是地形等都與今天的臺灣大致相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