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速遞 | 彩虹折射法對噴霧氣液沉澱反應的原位表徵

2021-01-15 浙大學報英文版

中文摘要:

目的:

噴霧氣液吸收化學反應廣泛存在於能源、化學和環境工程中.比如在能源環境領域,溼法煙氣脫硫(WFGD)中的鹼性噴霧吸收脫除氣體汙染物,乙醇胺(MEA)吸收脫除CO2酸性氣體.對這類反應的表徵,有利於控制和改善汙染物脫除效率.本文嘗試利用氣液吸收沉澱反應過程中液滴折射率的變化來原位表徵反應進程.


創新點:

1. 基於彩虹折射法,首次對氣液吸收沉澱反應的原位表徵進行探究;2. 通過若干實驗和詳細的傳熱計算分析,成功驗證了其可行性和有效性.


方法:

1. 通過與Abbe折射儀對比,確定全場彩虹測量的準確性(圖3和公式(5));2. 搭建全局彩虹技術(GRT)測量系統進行噴霧測量實驗(圖2),並記錄反應過程中的彩虹圖像和離線採樣液滴用於顯微分析(圖4和5);3. 對涉及到的氣液吸收沉澱反應進行傳熱計算和分析(公式(7)~(13)).


結論:

1. 初步表明了利用溶液折射率表徵Ca(OH)2質量分數的可行性.2. 實驗結果表明GRT的測量結果精確;反應後液滴折射率減少並趨向於水,反應進程可體現在彩虹角(即折射率)的變化上.3. 不同濃度Ba(OH)2吸收CO2的反應進一步證明了該方法原位表徵氣液吸收沉澱反應的可行性.4. 反應的傳熱計算和分析表明反應熱所造成的溫度升高可以忽略,驗證了該方法的有效性.


關鍵詞:

彩虹折射法;原位表徵;折射率;氣液吸收沉澱反應


作者

Xue-cheng Wu, Can Li, Jian-zheng Cao, Yong-xin Zhang, Ling-hong Chen, Gerard Gréhan, Ke-fa Cen


本文引用格式:

Xue-cheng Wu, Can Li, Jian-zheng Cao, Yong-xin Zhang, Ling-hong Chen, Gerard Gréhan, Ke-fa Cen, 2018. In-situ characterization of gas-liquid precipitation reaction in a spray using rainbow refractometry.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A (Applied Physics & Engineering), 19(1):86-94.

http://dx.doi.org/10.1631/jzus.A1700240

 

浙大學報英文版是三個SCI學術期刊的統稱,三刊的收錄範圍涵蓋了理工農醫各個方向,歡迎向我刊投稿,可關注我刊公眾號zdxbywb了解更多信息。

相關焦點

  • 【前沿技術】低溫噴霧的全局彩虹折射測量技術
    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的研究團隊提出了一種全局彩虹折射技術,能夠測量低溫噴霧液滴的折射率和液滴尺寸概率分布,可用於液氮、液氧和液態甲烷等火箭或飛彈燃料。低溫噴霧的速度和尺寸分布測量通常採用相位都卜勒測速、粒子圖像測速和雷射誘導螢光方法,但這些方法使用的螢光示蹤劑在低溫下會凝結或凝固。研究團隊提出了一種利用全局彩虹折射法的低溫噴霧液滴測量技術,可同時測量液滴折射率和尺寸的概率分布。
  • 清華AM綜述:鋰電池原位表徵的五個關鍵技術
    共同第一作者:劉冬青,Zulipiya Shadike;通訊作者:李寶華,楊曉青,Marnix Wagemaker;通訊單位: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論文DOI:10.1002/adma.201806620全文速覽背景介紹 X 射線原位表徵技術: 工作原理,原位裝置設計,研究實例
  • 最新《Nature》劍橋教授用原位核磁共振揭秘電池反應機理!
    由廉價和可持續的氧化還原反應材料製成的有機氧化還原液流電池,是一種具有極大前途的存儲技術。同釩基電池相比,更便宜且對環境的危害更小,但壽命更短且能量密度更低。因此,需要從分子水平方向去尋找提高性能的方法。近日,英國劍橋大學Clare P.
  • 南洋理工劉彬團隊綜述:電催化反應中的原位表徵技術(XAS/XPS/XRD/NRVS/Raman等)
    因此,藉助原位表徵技術,實時探測催化劑表面氧化態和原子結構轉變,對深入認識電催化能源轉化反應中的反應機理、進一步設計和優化電催化反應性能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近日,南洋理工大學劉彬教授團隊發表了電催化反應中原位表徵技術的綜述。
  • 熱點分會場之「原位電子顯微學表徵」精彩分享
    延續往屆會議大家對第2分會場「原位電子顯微學表徵分會場」的關注熱度,該會場再次成為最受歡迎的分會場之一。  原位電子顯微學表徵技術的發展使得在原子尺度上實時動態觀察物質在熱、電、氣、壓力、磁、液體及化學反應等外部條件作用下的微結構演化成為可能,實現了在電鏡內部對物理和化學反應的動態、實時原位觀測。
  • 中國科大利用原位同步輻射發現單原子近自由催化動力學行為
    其中,單原子催化劑由於其高的原子利用效率、優異的反應活性和選擇性,成為了近年來能源催化領域的明星材料。單原子催化劑的活性和選擇性高度取決於其金屬原子的局域原子和電子結構,及其與載體間的相互作用。然而,單原子催化劑在實際反應狀態下,受到溫度、電場、光照等外界環境激發,會發生結構演變的響應,因此,原位實時在線表徵這種特殊的結構響應行為對於理解單原子催化的本質並發現新的催化現象具有重要的啟發意義。
  • 原位檢測電化學反應電極活性分布與反應動力學二維可視化光學成像方法
    」的論文,論文利用自主搭建的高靈敏度高解析度光學成像系統原位檢測液流電池電極在電化學反應過程中活性分布與析氧反應動力學,首次分析了電極活性分布與析氧反應之間的關係,提出通過氣泡變化動力學確定析氧反應起始電位的新方法。該
  • 首屆催化劑表徵與評價主題網絡研討會取得圓滿成功(含回放連結)
    中國化學工程學報(英文版)編委,近年來在國際知名期刊共發表SCI論文100餘篇,已獲得授權專利10餘項,其中多項技術已經實現產業化推廣。承擔浙江工業大學研究生核心課程《現代催化劑表徵技術》、《催化學科前沿講座》、本科生《物理化學》上下冊等教學。
  • 需求很火熱,發展正當時——原位電子顯微學表徵分會場側記
    由於近來納米科技的發展,研究者們需要在原子尺度觀察材料的結構與性質,這使得原位電子顯微學引起了人們極大的興趣。原位電子顯微學表徵技術近年來也得到了飛速發展,其廣闊發展潛力從本次分會場的「火熱」可見一斑!
  • 利用原位同步輻射發現單原子近自由催化動力學行為
    其中,單原子催化劑由於其高的原子利用效率、優異的反應活性和選擇性,成為了近年來能源催化領域的明星材料。單原子催化劑的活性和選擇性高度取決於其金屬原子的局域原子和電子結構,及其與載體間的相互作用。然而,單原子催化劑在實際反應狀態下,受到溫度、電場、光照等外界環境激發,會發生結構演變的響應,因此,原位實時在線表徵這種特殊的結構響應行為對於理解單原子催化的本質並發現新的催化現象具有重要的啟發意義。
  • 上科大:鈣鈦礦薄膜的製備和原位表徵再獲重要進展!
    近日,上海科技大學物質學院陳剛教授課題組在鈣鈦礦薄膜的製備和原位表徵方面再次取得重要進展。他們創新性地使用丁胺氣體對三維鈣鈦礦薄膜進行表面處理,獲得二維三維複合結構的鈣鈦礦薄膜;同時利用同步輻射原位X射線表面掠入射衍射技術深入研究了表面二維材料的結構、成分和生長機理;通過將結構優化的二維三維複合鈣鈦礦薄膜應用於光伏器件中,獲得了高效穩定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 SCMs|原位相轉化反應製備的金屬/金屬氧化物用於析氧反應
    金屬/金屬氧化物複合材料憑藉其獨特的界面和電子結構已被廣泛設計合成,並應用於鹼性溶液中電催化析氧反應的電催化劑。
  • 原位電鏡技術實現極性拓撲相變的原子尺度表徵與調控
    渦旋疇力學轉變和恢復過程的原子分辨成像03總結與展望該項工作通過國內外課題組在材料製備、結構表徵、原位電鏡物性測控、理論計算等方面的通力合作,實現了鐵電極性拓撲結構的外場調控及其原子尺度觀測表徵,揭示了拓撲相變調控的物理機制,為新型信息存儲和電子器件應用提供了原理性基礎。
  • 物理所等用原位電鏡石墨烯液相反應池方法生長BeO新型二維晶體結構
    發展液固相變成像技術,在原子尺度上對液固相變自下而上的成核結晶熱力學/動力學行為進行實時觀測表徵,揭示相變微觀物理圖像,對生長機理研究和新材料合成及應用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研究中心表面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白雪冬課題組在過去二十年致力於發展高分辨原位綜合物性測量系統,在透射電鏡內構築器件單元和微納測量系統,在外場(力、熱、電、光等)激勵下,產生、觀測和調控新物態與新物性。最近,基於像差矯正電鏡技術和原位液相反應池技術,該課題組副研究員王立芬與合作者在新型二維結構的液相合成方法與生長機理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
  • 第三屆原位電離質譜會在蓉城成都召開
    美國聖母大學 Norman Dovichi  臺灣國立中山大學化學系教授謝建臺介紹了團隊近兩年的研究成果「利用熱解析-電噴霧離子源/質譜(TD-ESI/MS)快速表徵大量樣品中化合物」。IonSense公司 Brian Musselman  中科院長春應用化學所教授劉淑瑩的報告題目為「DART-MS分析熱不穩定化合物時產生的氣相離子反應
  • 物理所發展原位透射電鏡技術表徵離子輸運動力學過程
    在實驗上高分辨表徵離子輸運過程和表界面電化學反應對揭示器件工作機理和開發新型器件具有重要的意義。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實驗室(籌)表面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多年來致力於原位透射電鏡-掃描探針聯合技術的開發與納米表徵研究。利用原位透射電鏡(in-situ TEM)方法可以將納米器件置入電鏡內對器件工作的動態過程進行原位高分辨觀測表徵,研究器件的工作機理。
  • 進展|原位電鏡石墨烯液相反應池方法生長BeO新型二維晶體結構
    發展液固相變成像技術,在原子尺度上對液固相變自下而上的成核結晶熱力學/動力學行為進行實時觀測表徵,揭示相變微觀物理圖像,對生長機理研究和新材料合成及應用具有重要意義。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研究中心表面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白雪冬研究員課題組在過去二十年致力於發展高分辨原位綜合物性測量系統,在透射電鏡內構築器件單元和微納測量系統,在外場(力、熱、電、光等)激勵下,產生、觀測和調控新物態與新物性。最近,基於像差矯正電鏡技術和原位液相反應池技術,該課題組王立芬副研究員與合作者在新型二維結構的液相合成方法與生長機理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
  • 原位表徵,又一篇Science
    ,這種漫遊機理在多種分子的反應過程中被發現。人們通過生成產物的軌跡光譜學表徵,驗證了漫遊反應機理,但是仍未見實時觀測漫遊反應相關研究報導。主要內容有鑑於此,加拿大國立科學研究院Heide Ibrahim、François Légaré等報導了通過時間分辨庫侖爆炸成像CEI(Coulomb explosion imaging)表徵方法,在超快時間尺度區間內實現了對甲醛分子分解反應的漫遊反應過程實時觀測。
  • 「Advanced Science」黑磷基水凝膠的光控原位生物礦化
    圖1-黑磷基水凝膠的光控原位生物礦化示意圖基於此,深圳大學邵俊東副研究員與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喻學鋒研究員合作,成功利用黑磷的光化學活性實現了水凝膠的光控原位生物礦化。論文研究了黑磷(BP)在近紅外(NIR)光控制下原位生物礦化的光化學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