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說課稿:《綠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2020-12-04 華圖教師網

初中生物說課稿:《綠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http://www.hteacher.net 2016-06-24 11:01 教師招聘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綠色植物的呼吸作用》說稿

山東省濟南實驗初中 李少凌

諸位專家、老師,大家好,下面是我對濟南版7年級上冊「綠色植物的呼吸作用」一節的教學設計,目的不是展示,而是想請諸位專家和老師們給與點撥和指導,謝謝!

一、教材分析

1、綜述:「綠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是初中生物教學的傳統內容,集合了生物學的基本知識、基本概念和基本研究方法為一體的重要內容之一,無論大綱教學還是新課標教學都要求教授的內容。在前面學習了「綠色植物的生理現象------光合作用」之後,又一植物體生理知識,同時也是集重點和難點為一體的一個部分。這一部分知識的學習,又能進一步理解植物的光合作用,同時提升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關係的實質性的認識。

2、教學目標:

課標對於此內容的知識要求是:「能描述綠色植物的呼吸作用」。隸屬於了解的水平,能夠達到識別、回憶、舉出實例即可。

即:「說明呼吸作用的過程。」

「闡明有機物對於植物體的作用」

培養學生實驗設計以及對現象的觀察和分析能力,實際應用能力,知識的類比能力。

滲透生物學基本觀點和研究方法,引導合作意識。

3、知識主線:整個教學過程不能偏離以下主線。

4、難點、重點分析:

實驗設計。 呼吸的概念和實質。

光合與呼吸的關係。 實際應用的理論依據。

由表象呼吸的過渡到概念和實質。 實驗中涵蓋的基本思想。

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的關係。 實際應用中的理論依據。

二、學情分析

1、學生定位:學生是教學過程的終端,是教育的主體,視教學的達成度要以學生為主要的評價標準,論教學的時效性也應以學生為主要的驗證尺碼。如不能真正認識和把握學生的認知水平、能力範圍和性情趨向,那麼教師的教學就會失去方向而變得徒勞,甚至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所以準確、科學的對學生進行分析是教師教學設計的中心環節和必要過程。

2、知識基礎:雖然教材的版本不同,但是這部分內容一般都安排到7年級上冊講述。學習的群體是剛剛跨入初中的學生,小學只是通過實例,較表淺的了解到植物的呼吸現象,前期的知識儲備有限。

3、能力定位:觀察力可以,但是對於較為抽象的實質性知識的認知能力有限,從現象中發現問題、思考問題的學習習慣還需要培養,尤其是同類知識的類比能力,內在關係等的分析還需藉助教師的指引和幫助。

4、性情特點:性情趨向活潑、熱情、求知慾強、對新鮮事物敏感,但是易被學習中的障礙擊退,學習中的依賴情緒強。學生對生物知識的興趣度,學生對教師的期望,學生熱衷的層面這些都應是教師課前了解的方面。

5、教師自身分析:由於實際教學經驗豐富,善於與學生在課堂上的交流和溝通,所以能較好的駕御開放式的課堂。

三、教學設計

1、指導思想:基於以上三方面的分析,以及教育學、心理學和新課改的理論依據,將本節課基本定位為:開放性、實踐性強、具備一定知識容量的課堂,充分發揮學生主體,學生會做的、能做到的,教師不要包辦代替,但決不能由此而淡化教師的指導作用,當學生遇到學習困難時,教師的及時引導是關鍵。

2、基本方式:用學生喜歡的方式:動手操作,引發爭論,互助學習。

充分發揮評價的激勵性,生生互平,組祖互評,師生互評。

3、難、重點的突破:

藉助學生已有知識突破難點,層層深入。由表象引發推測,藉助已有經驗思考推測的合理性和科學性,進而探討實

重點以不同的呈現形式多次重複,加以鞏固。

4、幾個關鍵:

(1)、{導入} 的創設要生活化、含一定思維量的問題情景導入新課。

(2)、{氛圍} 的創設要激發學生活躍的思維、全體積極參與、輕鬆和諧的氣氛。儘量給學生減少壓力,用評價激勵學生。

(3)、{師生交流} 要真正的平等、教師對學生態度要充分的尊重。教師和藹、機智、民主的情愫要感染學生。

5、教學流程

課前準備:教師在課前帶領生物興趣小組的同學,將教材中的演示實驗裝置準備好。

(一)導入:用一生活實例---------「夜晚,把花草放入臥室內是否科學?」

引發學生思考。學生在生活經驗或原有的知識基礎上,基本可以做出正確的判斷,然後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思考不科學的原因,逐漸涉及到植物的呼吸作用的現象,引發學生探究的願望:

「植物的呼吸是否與人一樣,也是吸入氧、呼出二氧化碳?」

(二)設計實驗:滲透生物學基本研究方法:{單一變量的對照實驗}。

這個環節要充分放給學生,包括給學生的思維空間要充分、時間要充分,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填寫實驗方案設計稿,強調合作意識,注重集體的智慧。結合學生的特點,既可以用文字,也可以畫示意圖,使學習的形式靈活、多樣。為了能充分利用課堂上的有限時間,每小組自選一個方面進行實驗設計即可。這時教師要真正深入到學生之中,了解學生,也可以與他們共同設計,體現生生合作、師生合作,創設平等、和諧的課堂氛圍。

(三)展示、交流、觀察、提升、延伸:

1、依據兩個不同的研究內容,用實物投影儀,讓學生展示實驗方案設計稿,體現生生互動,其他學生就實驗的可行性、合理性進行評價。

預測:學生也許會在以下三個方面遇到困難,而不能考慮周全。

(1) 實驗材料的選擇。

(2) 實驗設計的基本思路----進行對照實驗、結果的驗證方式。

2、由生物興趣小組展示他們課前設計的實驗,當場操作,演示實驗結果,其他學生質疑。學生可能會存在以下疑問:

(1)為什麼用「活種子」和「死種子」?

(2)為什麼用四個保溫瓶?

(3)這時學生遇到了學習障礙,教師的點撥要及時到位。

3、及時滲透實驗基本思想-----「單一變量的對照實驗」使實驗結果更具有說服力。同時引發學生思考:這個實驗的變量?四個裝置研究了三個問題,這種設計的巧妙之處?由此培養學生的實驗設計能力。

4、關於植物呼吸釋放熱量是學生不易注意到的,教師在課前準備一些新鮮的綠葉蔬菜,放入黑色塑膠袋中密封,課上讓學生將手伸到塑膠袋中,感覺到微熱。為進一步引申實驗和理解呼吸的含義打下基礎。

5、讓學生總結植物呼吸現象,教師用板書匯總,為下一步出示植物的呼吸作用公式打下基礎。切忌在教學中只重過程而輕視結論的總結,學生能力培養與知識掌握同等重要。再回歸到導入的實例中,使學生真正明確,夜晚臥室內的植物呼吸會與人爭奪氧氣,從而影響人體健康。因為以上問題的研究,是由導入的實例引發而來的,所以要前後呼應。

6、提升、引申-:假如用綠色植物的葉做為實驗材料應怎樣進行?並且注意什麼?引發學生討論和思考。

(四)引出概念:

1、 由表象過渡到實質是個難點,雖然初一的學生不一定能真正的從生理的角度去理解透徹,但是如果利用前面光合作用的知識,進一步理解呼吸作用的實質,就可以降低難度。這個過程需要教師引導學生從光合作用的公式入手,分析呼吸釋放的熱量是能量的一種形式,能量來自於有機物。

2、 有機物中的能量釋放要在氧的參與下,有機物釋放能量後,要產生簡單的無機物:二氧化碳和水。

(五)引出實質:教師設問:植物為什麼呼吸?學生討論?

預測:植物呼吸是為了釋放二氧化碳;植物呼吸是為了釋放熱量;

教師指導:用實驗室的材料「活種子」引導學生分析呼吸是生命活動的具體表現,是生命的特徵。生命活動的過程需要消耗能量,因此可以引導學生總結初呼吸的實質。進而學生就容易明白了是「活細胞呼吸」,呼吸是每時每刻都進行的。 這樣難點就突破了。

整節課的主要內容基本完成,但是學生是否能進一步的理解和運用這些知識還要通過運用來驗證和鞏固。 因此題目的選擇要注重培養學生辯證的理解和運用知識的能力。對於植物呼吸作用的實際應用從「促進呼吸和抑制呼吸」兩個角度去分析。

「促進呼吸強調旺盛的生命活動需要能量的提供,促能夠呼吸要為其提供利於呼吸的條件」。

「抑制呼吸要強調減少有機物的分解以及必要的環境條件」。

(六)知識內在聯繫:重點就是理解光合與呼吸作用的關係。還是應從實質入手,從能量進行分析。教學方式以學生分析為主,也許學生只是從淺層面分析,但是教師不要替代,可以逐步的引導,使學生最終理解光合與呼吸不是簡單的形式上的不同,而是植物獲取生命活動的動力不可缺少的兩個密切象過渡過程。也許此部分的內容在本節課沒有時間完成,可以布置學生課後思考。第二課是在進行探討。

(七)鞏固提升:

1、設計可行的小實踐活動--------選擇同樣成熟的水果兩個,一直只放入冰箱儲存,另一隻在室溫下保存(注意防止****)。幾天後感受水果的口味變化。

2、習題的選擇要少而精,多層面訓練,要結合學生的生活環境。

四、教學反思

通過這樣的教學設計,雖然增加了學生思考的興趣,但是對於一般的學生也增加了思考的難度。儘量使學生從生物學的學習中獲得知識和研究方法是本節課的貫穿始終的宗旨。

由於受教材的限制,一節課完成教學流程的七個過程,相對來說容量較大,往往在個別環節的處理上不是太精細,在銜接上不太從容,感覺較倉促。但是教學的目的性體現較明確,就是讓學生親自參與實驗設計,從而進一步感悟和領會生物學的研究方式,通過對知識的內在聯繫的探討和分析,同類知識的類比和從新組合,使學生學會思考,學會學習。但是由於學生的培養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所以一節課的效果不是太明顯,但是教師要不斷地努力,最終會達到理想的結果。

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積極性非常高,爭先恐後地闡述各自的設計方案,顯示了極大的探究熱情,智慧的火花隨處可見。但是,在實驗原理的領悟和實驗步驟的設計方面暴露出許多的漏洞,表現出初一學生思想的活躍性與思維的局限性並存,同時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有待於培養,對實驗結果預測的科學性不強,需要在教師的啟發引導下,完善設計。逐步養成科學的思維習慣,提高實驗設計水平,一次在以後的教學中能既注重培養學生形成積極主動學習態度,更應注重學生獲去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能力培養。

注重生生參與、師生交流、平等和諧,學生合作學習,共享集體智慧是本節課的重要培養目標。雖然師生間較陌生,由於教學過程較合理的設計,所以學生和教師很快的進入了狀態,形成了融洽的課堂分為,但是還是有些學生放不開,較為拘謹,也許與平時缺少此方面的訓練有關。

本節課在充分利用教材資源的基礎上,又不拘泥於教材,同時對教材也進行了再加工。突出了教材背後隱含的,注重學生能力培養的指導思想。雖然學生對於實驗的設計較幼稚、分析能力較浮淺,但是教師的教學嘗試,學生的學習體驗是最重要的。教學永遠是件遺憾的事情,絕對沒有完美的課堂,但是會有不斷創新的課堂,這正是我們努力的方向。

 相關資料推薦

>>2016年最新教師考試輔導資料下載

>>免費專業學科知識試聽課程

>>在線教師考試模擬中心

責任編輯:yangyang

<上一頁1下一頁>

相關焦點

  • 初中生物說課稿:《綠色植物的呼吸作用》範文
    《綠色植物的呼吸作用》說稿山東省濟南實驗初中 李少凌諸位專家、老師,大家好,下面是我對濟南版7年級上冊「綠色植物的呼吸作用」一節的教學設計,目的不是展示,而是想請諸位專家和老師們給與點撥和指導,謝謝!
  • 初中生物說課稿:《第二節 綠色植物對有機物的利用》
    初中生物說課稿:《第二節 綠色植物對有機物的利用》 http://www.hteacher.net 2016-06-24 11:01 教師招聘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 初中生物說課稿:《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製造有機物》
    初中生物說課稿:《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製造有機物》 http://www.hteacher.net 2016-06-24 11:01 教師招聘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 【初中生物】第二節 綠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有光照時,綠色植物同時進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可以更新居室內的空氣。在黑暗中,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停止,呼吸作用仍在進行,會消耗居室內的氧氣, 將二氧化碳排放到居室中,影響居室內的空氣品質。P127演示實驗 1.種子在萌發過程中發生了能量變化嗎?甲瓶的溫度高,說明種子在萌發過程中釋放出能量,其中一部分能量以熱能的形式散失了。
  • 初中生物說課稿:《光合作用》
    初中生物說課稿:《光合作用》 http://www.hteacher.net 2016-06-24 11:01 教師招聘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 綠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綠色植物的呼吸作用引入:臥室放綠植,這樣科學嗎?
  • 高中生物說課稿:《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
    《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複習課說課稿天津市南倉中學 金潔純我說課的內容是高中生物(必修)第二冊第八章《生物與環境》第三節甲~庚代表不同的生物,箭頭表示能量流動的方向和食物聯繫。A光合作用B高能化學鍵C綠色植物D太陽光能(2004年全國卷)一個池塘有生產者(浮遊植物)、初級消費者(植食性魚類)、次級消費者(肉食性魚類)、分解者(微生物)。
  • 七年級上冊:綠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不僅僅植物種子,所有的生物要進行生命活動都需要進行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的原理是: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    生物進行生命活動所需的能量直接來自於呼吸作用的釋放,根本來源是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所轉化的太陽能。    呼吸作用的場所主要是細胞的線粒體。
  • 《綠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是七年級生物重難點知識的最後歸宿
    《七年級生物上冊》第三單元 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第五章 綠色植物與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第二節 綠色植物的呼吸作用P127想一想,議一議: 有人為了更新居室的空氣,在臥室裡擺放多盆綠色植物。有光照時,綠色植物同時進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可以更新居室內的空氣。在黑暗中,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停止,呼吸作用仍在進行,會消耗居室內的氧氣, 將二氧化碳排放到居室中,影響居室內的空氣品質。
  • 第二節 綠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第二節 綠色植物的呼吸作用學習目標:知識目標:1.描述綠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 《種子的萌發》說課稿
    《種子的萌發》說課稿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種子的萌發》,本節課我將以講什麼怎麼講以及為什麼這樣講為思路,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過程及板書設計這七方面加以說明。一、說教材首先,先來談談我對教材的理解。
  • 高中生物說課稿:《水分代謝》
    《水分代謝》說課稿一、 說教材:(一)教材的地位與作用:「水分代謝」是高中生物第二章的重點內容,它與前面所學知識如細胞成分、結構及植物根、莖、葉結構等內容聯繫非常緊密;也為今後學習「礦質代謝」、「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 人教版初中生物說課通用技巧
    說課是教師招聘考試中的一種常見形式,說課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讓你的同行或者領導了解你本節課想要教授哪些知識點、怎樣設計教學環節以及你為什麼這樣設計,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教什麼、怎麼教、為什麼這樣教」,其中「怎麼教」和「為什麼這樣教」較為重要。說課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加以闡述:說教材、說學情、說教學目標、說教學重難點、說教法學法、說教學準備(可省略)、說教學過程、說板書設計。
  • 《綠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是七年級生物上冊的重點,我準備了51題
    第二節 綠色植物的呼吸作用1.下面關於綠色植物與生物圈的關係的敘述不準確的是( C )A.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為所有生物提供了有機物 B.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維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的相對平衡 C.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為所有生物提供了二氧化碳 D.
  • 初中生物說課稿:《開花和結果》
    初中生物說課稿:《開花和結果》 http://www.hteacher.net 2016-06-24 11:01 教師招聘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應用-探究歷程》說課稿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應用-探究歷程》說課稿一、說教材《光合作用的原理和應用-探究歷程》選自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四節第二課時的內容。「光合作用」一節在綠色植物的新陳代謝以及整個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 複習六綠色植物的蒸騰、光合、呼吸作用
    根據a、c點光合作用強度的差異可知,增加光照強度有利於提高農作物產量D.圖四曲線可以表示綠色植物在夏季晴天高溫時蒸騰作用強度的變化情況5.如圖所示,將原來置於黑暗環境中的綠色植物移至光下後,CO2的吸收量發生改變,下列各項敘述正確的是(  )
  • 初中生物練習題之呼吸作用
    ()     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吸收作用D.蒸騰作用     6.綠色植物白天在光下可檢測到光合作用產生的氧氣,而檢測不到呼吸作用產生的二氧化碳,這是由於()[來源:Z|xx|k.Com]     A.白天光下只進行光合作用     B.白天光下不進行呼吸作用
  • 初中地理說課稿:地球公轉的基本特點和黃赤交角說課稿
    初中地理說課稿:地球公轉的基本特點和黃赤交角說課稿 http://www.hteacher.net 2016-06-09 10:09 教師招聘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 初中生物知識點梳理之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
    第三章綠色植物與生物圈的水循環     1、綠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     (1)水分在植物體內的作用     水分是細胞的組成成;水分可以保持植物的固有姿態;水分是植物體內物質吸收和運輸的溶劑;水分參與植物的代謝活動     (2)水影響植物的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