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未來已來,月球上那串腳印,本以為是開始,誰知已是巔峰

2020-12-09 曉小生活

你的現在,正是許多人無比渴望的未來。2020年,在上個世紀人的心中,在許多科幻作家的眼中,正是「未來」的代名詞。

人們寄予最多想像的是月球。雖然太陽明亮耀眼,但看上去是一團火,不容易設想在那裡生活。月球就不一樣,早在1865年凡爾納的名著«從地球到月亮»及其續篇«環繞月球»,提出來用大炮把人打到月球的奇思妙想,把人們對月球的幻想推到了頂峰。

在1965年上映美國科幻電影《史前星球之旅》,是根據蘇聯科幻作家亞歷山大·卡贊採夫1962年的作品《星球塔》改編的。這部電影的時間場景正是設置在2020年。屆時人類已經在月球上建立了永久基地,隨後一組人類太空人旅行了數千萬公裡登陸金星探險。

2020,未來以來!現實中,那個月宮裡的基地建設的如何了?

在人類探月初期,前蘇聯處於領先地位,是首個進行繞月探測的國家。1959年,蘇聯成功發射「月球1號」、「月球2號」,成為第一個到達月球的人造物體。

前蘇聯太空人尤裡·加加林是第一個進入太空的人。1961年4月12日,他乘坐俄羅斯航天飛船東方一號,進入了地球軌道,繞地球飛行一周,108分鐘後返回地面,完成了世界首次載人航天飛行

尤裡·加加林,第一個進入太空的人

路遙先生的成名作《人生》中的男主角高加林的名字,就是來自於蘇聯太空人加加林。在加加林首次飛向太空之際,路遙在讀初中,他看到這個新聞的時候,激動的徹夜難眠,久久地仰望夜空。後來,他為《人生》中的主人公毫不猶豫地起名為「高加林」。

路遙成名作《人生》

加加林的成功拉開了美蘇兩國太空競賽的序幕。在一個月後,艾倫·謝潑德成為了第一個進入太空的美國人,但他只在那裡停留了15分鐘就回來了,美國人在太空技術方面遠遠落後於「冷戰」對手。

但是,美國為了戰勝蘇聯,雄心勃勃提出了著名的「阿波羅計劃」。事實證明,在美國乃至全世界的探月史上,「阿波羅計劃」是具有標誌性的工程,最終使人類的腳步首次踏上了月球。

「土星5號」運載火箭

在1969年7月21號,美國人阿姆斯特朗搭乘「土星5號」運載火箭發射的阿波羅11號飛行器飛向月宮,成為了第一個登上月球的人。耳邊經久迴蕩著阿姆斯特丹說出了那句經典的話:「這是我的一小步,卻是人類文明的一大步。」

阿姆斯特朗

1972年12月7日,「阿波羅17號」太空飛船在「土星5號」火箭的推動下,最後一次飛向月球,執行最後一次阿波羅計劃。在最後一次出艙任務完成後,返回登月艙那一刻,指令長的尤金·塞爾南回望了一眼腳下這片蒼涼的土地,說道: 「我是尤金·塞爾南,我現在就在月球表面,即將踏完在月球上的最後一步,返回家鄉;如果情況允許的話,我們還會帶著全人類的和平與希望回到這裡的。」然後走進艙門,身後留下一串串腳印。他未曾想到,自己的腳印竟然成了至今為止人類留在月球上的最後一個印記。

阿波羅17號 尤金塞爾南

值得一提的是,阿波羅17號帶回來的東西中,有一張名叫「藍色彈珠」的照片。整個地球呈現出一種晶瑩剔透的海藍色,對於身處太空的太空人來說,地球的大小,就像小孩子玩耍的彈珠一樣,因而命名「藍色彈珠」。它的正中是非洲大陸,人類從非洲進化而來,第一次這麼回望一眼故鄉,然後走向茫茫宇宙。

人類第一張地球全身照「藍色彈珠」

最早微信啟動畫面中那顆地球,用的是「藍色彈珠」照片。後來在17年時,換成了由我國氣象衛星「風雲四號」從太空拍攝的祖國全景。

微信啟動頁背景由非洲大陸變成中國上空

套用一句話:「本以為那是開始,沒想到已達巔峰」!塞爾南於2017年1月16日去世,在他有生之年,人類再也沒有回到他留下腳印的地方。

未來以來,時光已翻到了2020年。迄今為止,美國是唯一實現載人登月的國家,共將12名太空人送上月球。難道人類失去了仰望月宮的夢想?

月球特寫

半個世紀前,具有登月實力的國家只有美蘇兩國。不過,美國當年的登並不是為了真正的探索,阿波羅計劃的初衷只是為了和蘇聯較勁。在冷戰時期,兩國都想用自己初期空間技術優勢,去力爭探索月球的「第一」而顯示其國威。戰勝蘇聯人,美國已經贏了,爭到了也就沒興趣了,所以阿波羅計劃後,隨著經費的縮減,探月也就擱置了。

另外,半個世紀以來,美國進入全面調整轉型時期,仰望星空的豪情,不得不讓位於地面上的政治吵嚷。囊中羞澀,如阿波羅計劃那本舉國之力書寫的鴻篇巨製,只盼修復好千瘡百孔後如約重啟。

2020年美國總統首輪競選辯論

20世紀90年代以來,人類再次掀起了以探索空間資源、進行科學研究為目的的探月熱潮。日本、歐洲、中國與印度等國家都加入到第二輪探月活動中來,美國與俄羅斯等老牌航天強國也提出新的探月計劃。

2019年7月,美國的川普政府在紀念人類登月50周年紀念會上宣布,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要啟用再次探月的「阿爾忒彌斯月球計劃」,阿爾忒彌斯是希臘神話中阿波羅的姐姐,後期也被人稱為」月亮女神」。該計劃打算在2024年實現下一次人類登月,並在2028年之前在月球及其周圍建立一個可持續的長期人類基地,並作為探索火星的中轉站。不過,在新的一輪總統大學中,總統易幟,美國是否能實現再次登月願望,我們拭目以待!

塞爾南在世時,就對中國的空間探索項目充滿期待。他認為「與中國一同探月是個好想法」,他還預言,中國將是下一個載人登月的國家

塞爾南和北京大學同學共遊中國長城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張。這個在神話傳說中最早就就有嫦娥在月宮居住的國家,這個歷經苦難,又生生不息的中華民族,對宇宙的想像與憧憬從未中斷。

發射人造地球衛星、載人航天、深空探測是航天活動的三部曲。

建國初期,在科學技術和工業基礎薄弱、資源緊缺、又毫無外援的情況下,人造衛星研製之路十分艱難。早在1958年就開始立項,直到1970年4月24日21時35分,長徵一號火箭載著東方紅一號一飛沖天。中國實現了航天領域0到1的突破。後來我國把4月24日「中國航天日」。

就在東方紅一號升空當年,中國啟動了首個載人飛船計劃。1992年9月21日,黨中央作出實施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發展戰略。

中國載人航天「三步走」

2003年10月16日,隨著我國第一位航天員楊利偉安全返回,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歷史性突破。從航天員飛天、太空漫步,到發射天宮、空間交會對接,再到2017年4月,天舟一號發射升空,「叩開」空間站大門。正式宣告中國航天邁入「太空站時代」。2020年5月5日我國載人空間站工程研製的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首飛成功,正式拉開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務的序幕。

嫦娥奔月的夢想,在一代代人接力下,一步步走進現實。2004年,中國正式開展月球探測工程,並命名為「嫦娥工程」。標誌著我國進入了深空探索階段。

嫦娥工程分為「無人月球探測」、「載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三個階段

第一期無人探月工程規劃為「繞、落、回」三期。自2007年10月始,「嫦娥一號」、「嫦娥二號」成功發射,標誌著我國進入世界上具有深空探測能力的國家行列。嫦娥三號探測器刷新國際上探測器月面工作最長時間記錄,玉兔號月球車也在月面留下了車轍。』嫦娥四號實現探測器在月球背面軟著陸和巡視探測,在「永不可見」的月球背面,首次留下了人類月球車的腳印。

「嫦」風破浪正當時,「五」動九州攬月回。2020年11月24日凌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全速託舉中國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奔向月球,邁出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2000克返回的第一步。

我國去月球挖土能力可是非常強大的呀!蘇聯當年3個無人月球探測器進行了3次月球採樣返回任務,帶回的月球土壤樣品僅約330克,而我國僅嫦娥五號1個探測器就計劃帶回2千克月球樣品。我國家就會成為可以從月球取樣返回第三個國家。

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實施月球採樣返回任務,就是實現了探月工程三步走的最後一步「回」。下一步我國就能夠比較有把握的安排載人登月,預計在2030年左右中國能夠完成載人登月

中國國家航天局的消息稱,日後我國要以實施嫦娥六號、嫦娥七號和嫦娥八號任務為基礎,並與國際上已經規劃的月球探測任務相結合,計劃在2021年至2030年間建立一個基本型的國際月球科研站。可以支持長時段、較大規模的科學探測、技術試驗與月球資源開發利用。

在2030至2035年間建成拓展型的國際月球科研站,這個科研站要滿足短期有人值守、長期自動運行的需求。

在2036年至2045年間建成綜合型的月球基地或月球村,屆時人類可以長期駐留,並完成全面、大規模的科學探測和月球資源開發利用。

中國探月,雖然起步晚了,但來的正是時候。或許,不用等的太久,我們普通人就就可以去月球旅行了!是不是現在就該想一想,假如中國人首次登上月球的的話,有什麼感言呢?

相關焦點

  • 5本都市小說文推薦:巔峰人生從此開始!
    5本都市小說文推薦:巔峰人生從此開始!大家好!我是環環!這一次環環給大家帶來的是5本都市故事推薦:巔峰人生從此開始!這5本都市小說是非常值得閱讀的。本以為巔峰人生從此開始,可是奶娃從天降,所以巔峰人生還要先從奶爸開始!以下就是小編介紹的小說,點擊卡片即可免費閱讀精彩內容:仲夏之夜,燈火輝煌,夜晚並沒有給炎熱的夏季帶來多少清涼,夜生活的人們開始三三兩兩的出現在街上,此時的方圓剛剛下班,滿身疲憊的他現在只想趕快回家躺在床上。
  • 月球上的人類腳印能保留多長時間?科學家:比過去預測的要短得多
    月球是迄今為止人類唯一登陸過的外星球,從1969年開始,共計有12名太空人踏上了月球,他們從月球上帶回了不少的樣本,同時也留下了很多能夠證明人類曾經
  • 阿姆斯特朗的「腳印」告訴我們
    阿姆斯特朗終於走了,但他的腳印仍在。尤其是他在月球表面留下的人類第一個腳印永在。人們不會忘記他踏上月球後說的一句話:對於一個人來說,這只是一小步;但對人類來說,這卻是巨大的一步。這句名言也永遠鐫刻於歷史中。
  • 50年了,第一個在月球上廁所的太空人是誰?不是阿姆斯特朗
    浩瀚無垠的宇宙從古至今都是人們探索的目標,而月球就是距離我們最近的天體,實際上自從上個世紀以來,人類對月球研究一直沒有止步,而在探月的過程中,阿姆斯特朗代表全人類在月球上踩上了第一個人類腳印,並且插上了一面美國國旗,這麼多年來,月球上的那面美國國旗還存在嗎?你又知道誰是第一個在月球上廁所的人嗎?
  • 阿姆斯特朗當年在月球留下的腳印,如今怎麼樣了?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衛星,也是地球的鄰居,自古以來,人們就對月球產生了各種美好的幻想,有人甚至認為月球上建有廣寒宮,上面居住著嫦娥和玉兔。而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人類終於在1969年成功登陸了月球。而面對人們的質疑,美國官方也拿出了最有力的證據,美國宇航局指出,當年太空人留在月面上的腳印就是「鐵證」,但是,距離美國登月已經過去半個多世紀了,當年留在月面上的腳印還會被保留下來嗎?為此,科學家做出了解釋,人們根本無需擔心登月腳印會消失,相反,這些腳印甚至比博物館保護得還要好,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 以月亮的名義,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中國人的浪漫
    這一次,「嫦娥」將在月球上做些什麼又將如何從月球返回?跟隨小新一起揭秘↓↓↓「嫦五」探月之旅視覺大片思緒回到24日那天……夜色中,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巨大尾焰,劃出的絢麗軌跡。航天測控人的目光,緊緊追逐著在蒼穹中邁出的「每一步」。中國航天人的「腳印」一輪圓月,一雙足跡。
  • 當一個巨星開始漂泊,那他已步入職業生涯末途,除了那個男人
    現在用威少去換沃爾,還有一個不知道又選來哪個百度知名選手的首輪籤,這不是自毀長城嗎?可是現在他是以為已經兩年沒打過球的運動員了,先不說他的傷能恢復到什麼程度,就說他的手感能否找回來都是未知數。 就算說威少上賽季的表現有些差強人意,但也是進了三陣的,戰鬥力是毋庸置疑的。後來傳出消息,是威少對火箭失望了,不喜歡這種懶散的打法,而且奇才還是他最想去的球隊,他期待與奇才教練布魯克斯的再次合作。這還欣慰一下。
  • 天花板上的腳印?
    收拾完幾個行李箱後,她仰砸在床上,呈大字狀,"搬家簡直不要太累"。突然,吳心發現天花板上有一團黑黑的印子,如同白紙上的一滴墨,格外突出。好像是……一個腳印!確實是一個腳印!只是腳印的後半部分很模糊,看起來倒像是……半個腳印。她的大腦飛速轉動,滿是疑慮:這屋子看起來新裝修的,怎麼會有一個腳印呢?還偏偏出現在天花板上!
  • 月球巨石都風化成月壤,美國旗和阿波羅太空人的腳印能留億萬年?
    人類的一大步1969年7月20日,世界標準時間2點56分,美國阿波羅11號太空人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留下第一個人類的腳印,他在無線電中說「男人的一小步,(也是)人類的一大步」。自此,阿姆斯特朗在厚厚月塵上留下的清晰腳印成為登月的標誌,也成了美國科技強大的象徵。
  • 別忘了月亮上的兔子!玉兔二號月球對話錄來啦
    9月12日已在月球背面工作618天的「玉兔二號」月球車再次自主喚醒迎來第22月晝工作期這一次「玉兔二號」將向著新目標探索向兩個撞擊坑開展科學探測其實它是為了更好地保護自己相信大家都知道月球上的環境是相當惡劣的玉兔二號進入休眠狀態正是為了避免極端條件帶給自己的傷害
  • 5億年前的三葉蟲化石,發現「人類」鞋印,誰留下的腳印?
    史前文明一直是現代人研究的課題,無獨有偶,1968年的6月份意外發現了5億年前的三葉蟲化石,本以為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化石,沒想到在化石上竟然意外發現了人類腳印,讓很多人不了解,在5億年前已經有人類了嗎?答案肯定是沒有的,那麼這一腳印是誰留下的?眾人紛紛懷疑到了史前文明的頭上。
  • 當年阿姆斯特朗留下的腳印依然在月球,甚至能一直存在幾十萬年
    上世紀是蘇美冷戰時期,兩國為了爭奪世界霸權,在各個領域展開一系列的追逐,使得其中為了彰顯航天技術的實力,開始了太空競賽。自1961年加加林成為第一個進入到太空的人類後,兩國冷戰便進入到了白熱化階段,美國不惜一切代價耗資255億美元開啟了阿波羅計劃,甘迺迪更是宣稱在60年代前將美國太空人送入月球,時光如梭,1969年7月16日三位太空人踏上了前往月球之路,在巨大的土星五號運載火箭助推下,阿波羅11號載著阿姆斯特朗、奧爾德林以及科林斯奔向了月球,經過長達五天時間的飛行,於7月21日成功登陸月球的靜海基地
  • 登月50年:別誤會,那個經典的月球腳印不是阿姆斯特朗的
    編者按:1969年7月20日下午4時17分42秒,美國太空人阿姆斯特朗將左腳小心翼翼地踏上了月球表面,這是人類第一次踏上月球。如今時間已經過去了50年,但阿姆斯特朗那句「我的一小步,人類的一大步」的經典獨白,仍然深深地刻在每個人的心裡。
  • 以月亮的名義,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中國人的浪漫!
    這一次,「嫦娥」將在月球上做些什麼又將如何從月球返回?這,是誰的腳印?「這是我們中國航天人的腳印啊!」一位笑容甜美的姑娘自豪地說。作為長徵五號火箭發射支持系統型號主管,33歲的航天人孫振蓮和她的小夥伴們一直奔跑「在路上」。那是一條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大力協同、勇攀高峰的路。歷經長途跋涉,中國航天人一路風塵僕僕地走來,在徵服星辰大海的路上,留下了一串串長長的腳印。
  • 美國立法保護阿波羅月球遺址,他們怕啥?
    Act),瀏覽法案內容,大致意思是說包括阿波羅11號登月的地方、美國人留在月球表面的所有物品和活動痕跡,包括那「一小步」腳印,都屬於美國人在太空的遺產,需要加以保護,以後任何人想去月球都需要向美國宇航局(NASA)提出申請,並且保證不破壞這些東西,經過NASA批准後才能上去。
  • 未來誰有權利開採月球?為啥可控核聚變一定要用月球上的氦-3?
    雖然月球上確實蘊藏著許多有價值的物質,但這些稀有的礦藏還不至於讓人類去月球上開採。但有兩種物質卻引起了人們的極大興趣,那就是水和氦。用水作為火箭燃料,或者可作為月球基地的水資源太空旅行是非常昂貴和需要大量資源的項目。
  • 是誰在地球上留下第一個「腳印」?中國發現最古老的足跡化石!
    1969年7月21日,阿姆斯特朗成為第一個踏上月球的太空人,也是第一個在地球外星體上留下腳印的人類成員。   那麼,問題來了:在地球上最早留下腳印的是誰?答案是:可能是一隻蝦!
  • 美國立法保護阿波羅月球遺址,為什麼中國可以不遵守?
    Act),瀏覽法案內容,大致意思是說包括阿波羅11號登月的地方、美國人留在月球表面的所有物品和活動痕跡,包括那「一小步」腳印,都屬於美國人在太空的遺產,需要加以保護,以後任何人想去月球都需要向美國宇航局(NASA)提出申請,並且保證不破壞這些東西,經過NASA批准後才能上去。
  • 關於月球的(作文素材)
    月球表面有雨海、靜海、危海、澄海、豐富海等22個著名的月海,其中,最大的月海叫「風暴洋」。      美國「阿波羅」宇宙飛船曾6次在月海上登陸,太空人身穿太空衣,在「海面」上行走,並留下一串串約3釐米深的腳印。      如果有一天,我們中國的太空人也能在月球上留下一串串的腳印,那該多好呀!
  • 成也腳印,敗也腳印!月壤的表層和碰觸後的內層是絕不一樣的!
    接著,阿姆斯特朗背朝外,開始從九級的梯子上慢慢下去。在第二級階梯上,他拉了一根繩子,打開了電視攝機的鏡頭,讓地球上的五億電視觀眾,看到他小心地下降到荒涼的月球表現上去。他的九號半B的靴子接觸到了月球表面。他說:「對一個人來說,這是小小的一步,但對人類來說,這是一大步」!此時是格林尼治時間1969年7月15日的下午10點56分2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