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清大研發OLED新技術破世界紀錄已申請大陸專利

2021-01-08 中國網

 

  中國臺灣網3月21日訊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中國臺灣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技術嚴重落後日、韓,中國大陸甚至擴建OLED面板產線,國際上的大企業更在近十年內已取得大量相關專利技術,目前,臺灣清大化學系教授鄭建鴻與劉瑞雄、材料系教授林皓武共同研發的「新型雙硼發光材料組件」,效能打破目前世界紀錄,給臺灣的面板界帶來新一波高峰。

  據報導,OLED技術的商業應用廣泛,包括行動裝置屏幕、高畫質顯示器、各種照明燈飾,輕薄、自發光、平面光源、色彩豔麗的優勢,加上顯示器的可彎曲性、透明度的「特異功能」,還有接軌VR(虛擬實境)與AR(擴增實境)的能力,捲軸般的顯示器與車窗上的智能屏幕,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

  目前臺灣LCD面板產業面臨產業轉型與技術升級的轉折點,鄭建鴻、劉瑞雄、林皓武組成的團隊,成功地在「新型雙硼發光材料組件」研究上有重大突破,成果登上國際光電領域排名第一的《自然光電(NaturePhotonics)》期刊,在臺灣獲得專利、並已申請美、日、中國大陸專利。

  市售OLED發光層由第一代螢光材料或第二代磷光材料所組成,其中螢光組件的發光效率約為5%,而磷光組件為20%,但必須使用昂貴的稀有金屬──銥、鉑,也讓OLED面板的價格昂貴,雙硼材料以熱活化延遲螢光(Thermallyactivated delayedfluorescence,TADF)為主流,由常見的低成本、有機材料碳氫硼氮元素所組成,合成的步驟精簡容易,甚至更大量的製備皆可在實驗室完成,節省許多成本。

  雖然效率與高效率磷光組件表現相同,但卻在高亮度下卻遭遇了很嚴重效率衰退問題,此新型雙硼材料由吳典霖博士進行合成與設計,棒狀的分子形狀讓材料在熱蒸鍍下傾向水平排列,同時增進組件出光的效率,再經由林致均博士設計的組件結構、配合團隊純熟組件製程與變角度光譜量測技術,製作出超高效能的綠光OLED組件,具有高達38%的外部量子效率,在亮度1000cd/m2下僅有0.3%的效率衰減,打破目前世界紀錄。

  劉瑞雄主持的「前瞻物質基礎與應用科學中心」計劃,會延續開發這項突破性的發現,朝材料衍生化與OLED壽命測試之實用性發展,材料商業化的時程將可推進至2年內完成。未來將推廣研究成果深化至產業鏈結,引領開創臺灣OLED產業的新方向。(中國臺灣網王怡然)

相關焦點

  • 臺清大研發低成本OLED新材料,發光效率全球第一
    ~點擊這裡,搶先報名~臺灣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技術嚴重落後日、韓,大陸甚至擴建OLED面板產線,國際上的大企業更在近十年內已取得大量相關專利技術
  • 臺灣清華大學研發OLED新材料 助力面板產業發展
    中國臺灣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技術嚴重落後日、韓,中國大陸甚至擴建OLED面板產線,國際上的大企業更在近十年內已取得大量相關專利技術,目前,
  • 臺灣清華大學開發出新型高效能OLED,創世界紀錄
    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因為iPhone X採用而受到矚目,但目前OLED面板較為昂貴,臺灣清華大學研究團隊開發出新一代超高效能效能綠光OLED元件,元件效能表現為目前世界紀錄,可望推動臺灣地區面板與照明產業升級,傑出研究成果榮登3月6日的國際光電領域第一名期刊《自然光電》(Nature Photonics)。
  • OLED救星來臨!清大研製新型雙硼材料彌補OLED缺陷 競爭力不輸Mic
    清華大學研發出性能不弱於MicroLED的新材料  清華大學化學系教授鄭建鴻、劉瑞雄及材料系教授林皓武組成團隊在「新型雙硼材料元作」突破,具有低功耗、高功率且功率衰減慢等特色,研究已登上國期期刊Nature Photonics。
  • 【抗衡】臺灣研發OLED新材料性能不輸MicroLED;傳蘋果以量制價...
    1.彈出式鏡頭並不是實現手機全面屏的好方案2.傳蘋果以量制價,擴大OLED下單量同時要求三星降價3.天馬微電子:創新讓追隨者成為領跑者4.蘋果再傳開發Micro LED,帶動LED族群強勢5.臺灣清華大學研發OLED新材料,性能不輸MicroLED1.
  • Micro LED技術原理,Micro LED與OLED技術對比
    的確,蘋果卻曾大價錢收購過Micro LED研發公司LuxVue。但是,那是2014年的事情。這次收購蘋果也許儲備了一些技術、專利和研發能力。不過直至今日,蘋果並未拿出「可用的樣品」。按照一般規律,從原形研發、樣品研發、試產研發到量產爬坡和堪用,至少需要數年之久。Apple Watch 3估計是等不及的。
  • 臺灣再破世界紀錄! 140尺豪艇一體成型3D真空灌注
    臺灣嘉鴻遊艇集團旗下「先進復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繼2005年以獨家研發的3D真空灌注一體成型技術打造全長136尺一體成型FRP船殼並突破世界紀錄後
  • 八億時空是我國掌握-tft-lcd混合液晶核心技術,但卻過分依賴京東方
    全球lcd(液晶顯示技術)面板產業的轉移經歷了「美國起源-日本發展-韓國超越-臺灣崛起-大陸發力」的過程,回顧lcd產業發展的過程,最早由美國(康寧公司)成功研發出lcd技術,隨後由日本廠商(夏普、日立、東芝、三菱)將lcd技術產業化,1988年夏普推出世界第一臺14英寸的液晶顯示器,之後日本幾乎壟斷世界液晶面板產業,90年代後,韓國、臺灣面板企業開始崛起,並在長時間內主導者整個市場。
  • 臺灣研究人員研製出首個最接近自然光的OLED光源
    來自臺灣當地媒體的報導,臺灣清華大學材料系教授周卓輝(中)領導的實驗室研究團隊,研發出首顆類太陽光色OLED照明光源,已向臺灣、美、歐、日、韓申請專利中。  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將成為下一代照明光源技術,周卓輝教授研究團隊昨(15)日發表全球第一個最接近自然光的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照明光源。  友達、奇晶光電也投入OLED照明研發,與通用電氣(GE)、飛利浦、歐司朗等國外大廠分食市場大餅。
  • Micro LED技術專利申請排名:榜首竟是他
    近兩年的顯示領域,除了OLED與量子點之外,Micro LED也是當中的大熱門。日前根據外媒的一份數據排名顯示,眾多廠商均對Micro LED進行了專利申請。排名依次為:蘋果/Luxvue(美國)、X-Celeprint(英國)、Facebook-Oculus(美國)、臺灣工研院、華星光電、Mikro Mesa(臺灣)、京東方、中國長春光機所、夏普、三星、Vuereal(加拿大)、中國歌爾股份、索尼。
  • 八億時空是我國掌握-tft-lcd混合液晶核心技術
    全球lcd(液晶顯示技術)面板產業的轉移經歷了「美國起源-日本發展-韓國超越-臺灣崛起-大陸發力」的過程,回顧lcd產業發展的過程,最早由美國(康寧公司)成功研發出lcd技術,隨後由日本廠商(夏普、日立、東芝、三菱)將lcd技術產業化,1988年夏普推出世界第一臺14英寸的液晶顯示器,之後日本幾乎壟斷世界液晶面板產業,90年代後,韓國、臺灣面板企業開始崛起,並在長時間內主導者整個市場。
  • 中國大陸功率半導體專利大飛躍,日企如何競爭?
    這使得在中國申請的功率半導體器件技術專利也出現了激增。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605/291022.htm  在此背景下,日本專利廳通過「2014年專利申請技術動向調查」,對中國功率半導體器件專利的申請動向進行調查和分析,搞清了在中國開展業務的世界各國半導體廠商的實際情況(PDF格式的調查報告概要)。
  • 中國大尺寸柔性薄膜太陽能電池效率破世界紀錄 技術已應用於上海新...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根據最新公布的消息,日前,商用大尺寸柔性銅銦鎵硒(CIGS)薄膜太陽能組件(採光面積1.08平方米),採光面積光電轉換效率達到17.44%,創下大面積柔性CIGS組件效率最新世界紀錄。
  • 臺灣上萬球迷九分多鐘波浪舞 破了世界紀錄(圖)
    臺灣上萬球迷九分多鐘波浪舞 破了世界紀錄(圖) 2015年04月13日 13:23:00  來源:廈門日報
  • 你絕對想不到,申請量子晶片專利,騰訊也要搞研發
    在該領域,我國所申請的專利數量已經超越美國,位居世界第一。像騰訊這樣的網際網路公司,已逐步成為量子領域的主力軍。騰訊最近也申請了關於量子計算的專利,主要涵蓋範圍為量子處理器。該晶片採用頂片於底片雙層式結構,底片包括比特控制線和讀取裝置,頂部則是M*N的比特陣列設計,包含多個量子比特,頂片與底片用倒裝架構實現連接。
  • 領先大陸20年!臺灣省第一輛自主研發車型也就這水平?
    1969年,祖國大陸開始興建「二汽」,是年,嚴先生也投資創立他的第二家汽車企業———中華汽車公司。以發動機報國為理念創立裕隆汽車的嚴慶齡先生被尊稱為臺灣省汽車工業之父。此後海峽兩岸都興起了一陣陣汽車熱。與祖國大陸不同的是,臺灣省依託當時發達國家產業轉型與升級的機會積極引進美國與日本的技術,從汽車零部件生產開始逐步建立起以引進生產日本品牌車型為主的島內汽車工業。
  • 大陸擬將臺灣朵麗蝶蘭等納入農業植物品種保護目錄
    新華網臺北6月9日電(記者林甦 張勇)大陸主管部門正在研究將臺方關切的朵麗蝶蘭
  • 大陸又對臺灣放「狠招」 放寬臺生申請大陸高校標準
    據環球時報7月6日報導,大陸方面日前宣布放寬臺灣學生申請大陸高校的標準,引發島內擔憂。有臺灣高校的校長稱,大陸這波放寬會搶走臺灣一些中等程度學生,對臺灣中段大學招生造成重大衝擊。,自2017年10月1日起,放寬臺灣高中畢業生憑「學測成績」申請大陸大學標準,「均標」以上就可申請,「等於把臺灣一半學生都掃光」。
  • 陳薇院士團隊及康希諾生物聯合申報的新冠疫苗專利申請已被授予...
    每經編輯:王鑫據國家知識產權局消息,由軍科院軍事醫學研究院陳薇院士團隊及康希諾生物聯合申報的新冠疫苗(Ad5-nCoV疫苗)專利申請已被授予專利權,這是我國首個新冠疫苗專利。該專利於今年3月18日申請,8月11日授權。
  • 南科大研發出遊泳最快的仿生機器魚,破了金氏世界紀錄
    中國教育在線訊 近日,南方科技大學工學院機械與能源工程系教授王崢課題組與香港大學合作開發的仿生機器魚VAYU Fish(下簡稱「VAYU」),以26.79秒的成績創造了「機器魚50米最快遊泳」世界紀錄,並獲得《金氏世界紀錄》認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