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研究人員研製出首個最接近自然光的OLED光源

2020-12-05 OFweek維科網

  

來自臺灣當地媒體的報導,臺灣清華大學材料系教授周卓輝(中)領導的實驗室研究團隊,研發出首顆類太陽光色OLED照明光源,已向臺灣、美、歐、日、韓申請專利中。

  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將成為下一代照明光源技術,周卓輝教授研究團隊昨(15)日發表全球第一個最接近自然光的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照明光源。

  友達、奇晶光電也投入OLED照明研發,與通用電氣(GE)、飛利浦、歐司朗等國外大廠分食市場大餅。

周卓輝昨天率領研究團隊,發表全球第一個最接近自然光的OLED 照明光源,可仿晴空、日落光源,能夠集中在一個燈片上,利用電壓不同,分別發出包括晴空萬裡、溫暖餘暉等多種日光,光源接近自然日照,是目前最佳的室內照明技術,優於目前火爆的LED。

  這項研究成果除發表在國際期刊上,並已在臺灣、美、歐洲、日、韓等地申請專利新發明專利中。清大團隊說明,目前全球市面上唯一已開始生產的OLED燈,是由日本三菱重工等公司投資的Lumiotec公司所推出的白光產品,但該照明僅有單一色溫,只能在室內呈現「白天陰天」感覺。

  周卓輝表示,國際大廠如歐司朗、飛利浦、通用電氣(GE)等也在OLED產業蓄勢待發,臺灣的友達、奇晶光電也在投入OLED照明研發中。隨著OLED照明技術廣泛應用在室內照明後,可望在2018年創造2,000億元產值,15到20年內佔整體市內照明市場的25%、減少近700萬噸(相當於全球2.3%)的溫室氣體。

  相比市面上趨成熟的LED技術,周卓輝表示,前者目前雖仍較省電,但為點光源,光點集中、刺眼,應用在市內照明並不適合;而OLED為平面光,不會產生高熱且柔和。

  OLED不僅應用在顯示器上,還可做為照明光源,OLED冷光的特性,更可解決LED照明的散熱問題。周卓輝指出,OLED將改寫人類的照明史,對於冬天或長期無陽光照射的地區如北歐,將有重大幫助。

  根據DisplaySearch第二季OLED出貨報告最新研究數據顯示,OLED顯示器的市場節節攀升,2008年整體營收達6億美元,2016年將大幅增長到71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達36%。全球OLED顯示器營收2009年第一季1.43億美元,較上一季下跌8%。

  在2009年1月,三星電子旗下的手機用面板部門與三星SDI的OLED部門合併後,成立了SMD(三星移動裝置用面板公司),SMD以37%的市佔率稱王,超越第二名的錸寶科技。 (編輯:於佔濤)

相關焦點

  • 無限接近自然光,魅族Lipro智能照明產品健康擺在第一位
    【天極網IT新聞頻道】在魅族旗下高端智能家居品牌Lipro發布首個健康照明系列產品之後,除了簡潔的高顏值之外,大家最關注的無疑就是該系列產品所擁有的博物館級健康光線。該系列產品全系搭載了如然之光LED光源,不僅擁有高色顯、低藍光、無可見頻閃等特性,而且其擁有的自然光譜無疑也是該系列的最大亮點。
  • 最接近自然光的護眼燈:安汰藍防藍光檯燈效果評測
    在某購物網站上面一搜,護眼檯燈相關產品琳琅滿目,且價格比普通燈具要高出許多,產品銷量輕鬆1.5萬+,可見大家對於護眼檯燈青睞有加。之前,在央視的《消費主張》節目中,就「如何選購兒童護眼檯燈」展開了摸底評測,有記者從市面上抽查了十幾盞檯燈,並從各方面進行測試(次是標準參照《讀寫作業檯燈性能要求》),結果令人瞪目結舌!
  • 上海光源自主研製成功首臺真空波蕩器
    隨後,科研人員連續奮戰,測量了波蕩器光源3-11次諧波輻射光譜,完成Cu的近邊吸收譜的測量和單色器能量標定,測量了微量元素標準樣品SRM610(500ppm)和SRM614(1ppm)的螢光譜。 BL15U1線站使用的真空波蕩器由中國科學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自行設計和研製,是國內第一臺真空波蕩器。
  • 最接近自然光的LED燈 一切為了花花草草
    如果室外陰天的話,Genesis M在室外也能使用,並且還具備IP65的防護等級,防塵防水,可以連續使用超過5萬個小時,基本無需擔心風吹雨淋和使用壽命。園藝家們都希望能夠給自己珍愛的植物提供一個最完美的光線,就算是室內也能儘可能的接近太陽光。
  • 我國成功研製世界上最亮的可調極紫外光源
    人民網北京1月16日電 (記者 郝孟佳)15日,由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和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聯合研製的「基於可調極紫外相干光源綜合實驗裝置」——大連光源調試出光,輸出光脈衝光子數達到140萬億個,成為單脈衝世界上最亮的可調極紫外光源,這意味著我國在極紫外波段自由電子雷射的研製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
  • 我製成世界首個集成自由電子光源晶片
    我製成世界首個集成自由電子光源晶片2017-09-03 09:26 來源: 科技日報 記者日前從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獲悉,該系黃翊東教授團隊成員劉仿副教授,帶領科研人員研製出了集成自由電子光源的晶片相關研究論文近期發布在國際權威期刊《自然·光子》上。切倫科夫輻射現象1934年被發現,在反質子、中微子振蕩等基本粒子的發現過程中起到了關鍵作用,也是實現自由電子雷射光源的有效途徑之一。而自由電子雷射器由于波長短、功率大、效率高、波長可調節等特點,可望用於研究凝聚態物理學、材料特徵、反飛彈雷射武器、雷達、等離子體診斷等,在基礎物理、國防軍事、生物醫療、信息科學等領域具有重要應用價值。
  • 達倫智能燈自然光精靈獲2018年度科技產品大獎
    、無藍光危害、高顯色Ra97、無頻閃、柔啟動,打造出了柔和健康的自然光。 無藍光危害 用眼更安全 經科學研究,眼睛長時間暴露於藍光下,會在一定程度上加速視網膜衰老。也就是說,國際信譽的保障,達到「RG0」豁免級的自然光精靈對眼睛無藍光危害,用眼更安全。 高顯色品質 更接近自然光 市場上普遍的LED燈顯色指數(Ra)為85,而自然光精靈燈芯採用進口三星品牌燈芯,指數高達97,接近數值100,高品質燈芯,呈現極佳的顯色性。
  • 上海光源硬X射線微聚焦光束線站首輪調試暨首臺真空波蕩器自主研製...
    隨後,科研人員連續奮戰,測量了波蕩器光源3-11次諧波輻射光譜,完成Cu的近邊吸收譜的測量和單色器能量標定,測量了微量元素標準樣品SRM610(500ppm)和SRM614(1ppm)的螢光譜。BL15U1線站使用的真空波蕩器由中國科學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自行設計和研製,是國內第一臺真空波蕩器。
  • LED與OLED鬥豔-臺灣固態照明國際研討會
    ,臺灣固態照明國際研討會(TSSL 2016),於2016年4月13日至4月14日於南港展覽館會議室展開,重點聚焦在未來固態照明的兩大候選:「LED」和「OLED」,多位業界、學界專家分享了包含設備、製程、材料到設計的最新進展,其中更有三場內容涉及顯示應用的新興技術「Micro LED」
  • 新型節能光源:改善頻閃 減少光汙染
    20世紀30年代,科學研究就發現,螢光燈的頻繁閃爍會迫使瞳孔頻繁縮放,造成眼部疲勞。如果長時間受強光刺激,會導致視網膜水腫、模糊,嚴重的會破壞視網膜上的感光細胞,甚至使視力受到影響。視覺環境已經嚴重威脅到人類的健康生活和工作效率,每年給人們造成大量損失。為此,關注視覺汙染,改善視覺環境,已經刻不容緩。
  • 自然光全光譜LED成照明發展新趨勢
    舒適健康的照明成消費新需求,那什麼樣的光源為舒適健康的光源?人類在地球已經生活了數百萬年,且在隨著生活環境的變化不斷在進化,但唯一不斷的是對太陽光的依賴和適應。因此可以認為,自然光或者說太陽光是人類最舒適健康的光源。所以廠商在推出健康照明產品的時候,幾乎都會以太陽光為標杆,類似太陽光甚至勝於太陽光。 太陽光的光譜包括紫外光、可見光和紅外光光譜曲線,可以稱之為全光譜。
  • oled和lcd哪個傷眼睛 oled和量子點電視的區別有哪些
    市面上有oled電視機與lcd電視機,僅僅是從名稱上就能看出兩者的材料不同,oled和lcd在傷眼的程度上同樣存在差異。oled和lcd哪個傷眼睛?還有oled與量子點電視是否存在差別?如何才能更好地區分?今日我們就來聊聊oled電視。
  • 模擬自然光最舒適
    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總會讓我們倍感舒服,主要是因為自然光抵達我們眼睛的路程頗為「曲折」,要先在大氣層中反覆反射及經過空間介質的作用,形成柔和漫射光,最後從四面八方進入我們眼睛。由此及彼,越接近早上漫射自然光的光源,光線越柔和均勻,更有利於眼睛健康,是衡量光源好壞的核心標準。普通的照明檯燈光照面通常較小,光線或陰或暗,均勻性較弱,導致眼睛出現乾澀、疲勞等不良症狀。
  • 孩視寶:健康自然的光源是護眼燈發展的重點
    眼睛見到了光,也意味著未來有了希望,儘管後來有了各種各樣的光源,自然光依舊是最適合眼睛的光源。 模擬自然光,首要一點就是光源必須要是全光譜,全光譜指的是光譜中包含紫外光、可見光、紅外光的光譜曲線,並且在可見光部分中紅綠藍的比例與陽光近似,顯色指數接近於100的光譜。其次,要模擬早上的自然光,因為早上的自然光漫射效果較好,大面積光照均勻,光線無明暗變化,光線比較柔和舒適。
  • LED護眼檯燈黑科技-接近太陽光的全光譜SUNLIKE光源
    今年的法蘭克發展上很多品牌也對光與健康、光與建築等大課題上給出了各自的見解和產品方案。但這條路,任重、道遠,需要行業內外的大家共同努力。護眼檯燈網上熱議的高顯色、RG0、頻閃、防眩光,國AA級照度、均勻性也是健康照明的一個體現。 對於護眼檯燈而言,高顯色和RG0事由LED光源決定的。防眩光,國AA級照度、均勻性是由配光決定的。
  • 孩視寶:倡導自然光閱讀,推出全光譜護眼檯燈
    隨著家長對青少年近視的關注,讀書學習的檯燈也成為關注的對象,特別是近年來流行的全光譜護眼燈,由於光線柔和均勻,接近自然光,更受到家長的青睞。全光譜,指的是光譜中包含紫外光、可見光、紅外光的光譜曲線,並且在可見光部分中紅綠藍的比例與陽光近似,顯色指數接近於100的光譜。全光譜檯燈,顧名思義就是檯燈光源中運用了全光譜技術,表現出更接近陽光的光照。
  • 中國研製成功世界最亮極紫外光源
    中國研製成功世界最亮極紫外光源3/6) "← →"翻頁 「大連光源
  • 英美研發出首個高溫自旋場效應電晶體
    據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12月23日報導,美國德克薩斯A&M大學物理學家傑羅·斯納夫領導的一個國際科研小組在23日出版的《科學》雜誌上宣布,他們研製出了首個能在高溫下工作的自旋場效應電晶體(FET),該設備由電力控制,其功能基於電子的自旋,其中包含一個與門邏輯設備。新突破將給半導體納米電子學和信息技術領域帶來新氣象。
  • 西安光機所研製出雙波長窄帶可見光頻率梳光源
    近期,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瞬態光學與光子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超快雷射技術組取得進展,研製出重頻200 MHz的飛秒全保偏光纖頻率梳和雙波長可見光頻率梳光源
  • LD泵浦全固態瓦級連續藍光雷射器研製獲突破
    中科院物理所張治國研究員及其研究小組,經過多年系統研究, 研製成功我國首臺LD泵浦全固態瓦級連續 藍光(473nm)雷射器,獲得了雷射器連續藍光 (473nm) 雷射單邊輸出超過1W的實驗結果,使我國在LD泵浦全固 態瓦級連續藍光(473nm)雷射器研究方面獲得重要突破,成為繼德國和美國之後第三個公開報導研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