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光源硬X射線微聚焦光束線站首輪調試暨首臺真空波蕩器自主研製...

2020-12-01 中國科學院

硬X射線微聚焦及應用光束線站(BL15U1)是上海光源工程首批光束線站中,第一條進行調試的真空波蕩器光束線站。2月6日下午,科研人員完成了調束前準備工作,晚18:00開始正式調束,隨即在光束線螢光靶和絲掃描探測器上分別觀測到波蕩器輻射光斑和光電流,21:30分在實驗站鈹窗出口處的電離室上探測到波蕩器輻射的5.4 keV單色光(3次諧波),並掃描獲得該能量下單色器搖擺曲線,實現了首輪調束目標。隨後,科研人員連續奮戰,測量了波蕩器光源3-11次諧波輻射光譜,完成Cu的近邊吸收譜的測量和單色器能量標定,測量了微量元素標準樣品SRM610(500ppm)和SRM614(1ppm)的螢光譜。

BL15U1線站使用的真空波蕩器由中國科學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自行設計和研製,是國內第一臺真空波蕩器。真空波蕩器是決定中能第三代同步輻射光源能否產生可與高能光源相比的硬X射線的重大關鍵設備,其結構複雜、工藝難度高,是集高精度磁體技術、超高真空技術、精密機械傳動和控制技術等多項高技術於一體的光源設備。BL1571線站使用的這臺波蕩器共80個磁周期,周期長度25mm,採用混合型磁體結構,最小工作磁間隙7mm,最大峰值磁場強度0.95T;波蕩器為真空型結構,全部磁體和支撐梁處於超高真空環境中;機械傳動採用磁列錐度可調、雙電機驅動方案,通過控制系統操作實現上下磁列平行模式和錐度模式運行。上海光源首批線站使用的兩臺真空波蕩器原計劃整機從美國公司進口,由於該公司製造工期嚴重延誤,為確保進度,上海光源工程經理部於2008年3月決定緊急啟動自主研製兩臺真空波蕩器的工作。工程經理部從各相關系統抽調技術骨幹組成項目組,集中力量研製,經過設備調研、方案設計、工程設計與評審、非標設備製造和標準設備採購、設備總裝和調試,僅用11個月的時間就完成了國內首臺真空波蕩器的研製,為最後工程節點的可控提供了保證。2009年1月28日,這臺真空波蕩器完成磁場、真空、機械與控制等性能測試,順利安裝到儲存環上;2月3日完成現場準直、真空安裝調試、電氣安裝和聯合調試,2月4日調試出光。根據實測的輻射光譜進行優化後,光束線末端的探測器上已觀察到波蕩器高強度的11次高次諧波輻射,從實測強度歸算出的波蕩器相位誤差約在4度的水平,達到預期目標。

自主研製的首臺真空波蕩器在儲存環上安裝就緒

BL15U1線站樣品處螢光靶上9 keV的非聚焦X射線光斑

實驗測量與理論計算的真空波蕩器輻射光譜

BL15U1線站獲得的Cu的近邊吸收譜

 

相關焦點

  • 上海光源自主研製成功首臺真空波蕩器
    硬X射線微聚焦及應用光束線站(BL15U1)是上海光源工程首批光束線站中,第一條進行調試的真空波蕩器光束線站。隨後,科研人員連續奮戰,測量了波蕩器光源3-11次諧波輻射光譜,完成Cu的近邊吸收譜的測量和單色器能量標定,測量了微量元素標準樣品SRM610(500ppm)和SRM614(1ppm)的螢光譜。 BL15U1線站使用的真空波蕩器由中國科學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自行設計和研製,是國內第一臺真空波蕩器。
  • 上海光源線站工程納米自旋與磁學線站BL07U、動力學研究線站BL05U
    上海光源線站工程(光源二期)中的納米自旋與磁學線站(BL07U)、動力學研究線站(BL05U射線光束線,研究局域納米尺度上材料的電子性質。光束線站近90%的關鍵設備由上海光源自主研製,包括雙橢圓極化波蕩器、單色儀、各鏡箱系統和單色光狹縫等。
  • 為科創上海點讚!上海光源二期工程首條光束線站今晨出光
    今天凌晨4時,上海光源線站工程新建16條光束線站中第一條進行調試的線站——在上海光源硬X射線通用譜學線站,成功出光,完成首輪調試目標,這也標誌著上海光源線站工程正式進入了調試出束階段。16條光束線站中第一條進行調試的線站——上海光源硬X射線通用譜學線站(BL11B)上,科研人員完成了調束前的一切準備工作。
  • 上海光源二期首條光束線站11月2日調試成功
    11月2日凌晨4點,上海光源線站工程首條光束線站成功完成首輪調試。這意味著上海光源二期工程正式進入了調試通光階段。硬X射線通用譜學線站(BL11B)是一條基於彎鐵光源、以X射線吸收精細結構(XAFS)為主要研究方法的通用線站,是上海光源線站工程首條建設完成光束線站,該線站從前端區,到水冷單色器、單色光狹縫、鏡箱及壓彎機構等,全部由上海光源設計、國內自主加工完成。BL11B的首輪調試成功,是上海光源線站工程開工建設以來一個重要的裡程碑,標誌著上海光源工程正式進入了調試出束階段。
  • 應用於上海硬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裝置中的高功率輸入耦合器樣機
    3月18日,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研製的首批兩套1.3GHz高功率輸入耦合器樣機通過了由中國科學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組織的專家驗收,並正式交付。目前空天院已成為國內首個全面掌握1.3GHz耦合器的製造加工工藝、潔淨清洗及裝配、烘烤和高功率測試老煉的單位。 硬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裝置 上海硬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裝置(SHINE)是中國迄今為止投資最大、建設周期最長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工程任務是建設一臺能量8GeV的超導直線加速器、3條波蕩器線、3條光束線以及首批10個實驗站。
  • 上海光源二期首條光束線站出光
    《解放日報》報導 11月2日凌晨4時,上海光源二期首條光束線站順利出光。幾天前,在李政道研究所第一次國際諮詢委員會上,日本理論物理學家Yana Gida確認出任該所教授。半個月前,華虹集團六廠的首批12英寸矽片進入工藝機臺,開始28納米晶片產品的製造流程。
  • 我國首臺弧矢聚焦雙晶單色儀研製成功
    「上海光源」近日竣工。「上海光源」又名「上海同步輻射光源」,而同步輻射光束線的「心臟」則由中科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研製。由該所承擔研製的水冷弧矢聚焦單色器是「上海光源」光束線中的關鍵設備,各實驗站所需單色光波長、能量解析度、光斑大小都是由單色器來實現或決定,它是整個同步輻射光應用中最重要的裝備之一。
  • [大國重器-中科院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上海光源及其線站工程
    綜述及基本情況上海光源(Shanghai Synchrotron Radiation Facility,SSRF)是中國大陸第一臺第三代同步輻射光源,由國家、中國科學院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投資建設。2004 年底開工,2009 年 5 月開放運行,總體性能位居國際同類裝置先進水平。
  • 國內首臺自主研製的超導扭擺磁鐵在北京同步輻射裝置投入運行
    2019年下半年,國內首臺自主研製的超導扭擺磁鐵(SCW)在北京同步輻射裝置投入運行,替代了原有的永磁3W1扭擺磁鐵。  高性能的插入件(波蕩器、扭擺磁鐵)能大幅度提高同步輻射光的性能,是先進光源的重要標誌,因此SCW是插入件技術的重要發展方向之一。
  • 上海光源工程建設:2021年將擁有近40條光束線站
    上海光源工程建設:2021年將擁有近40條光束線站 原標題:   國際科技前沿的競爭,早已告別紙筆時代,誰擁有更先進的大科學裝置,誰就有更多可能探知未知世界。同步輻射光的應用,使全世界科學家收穫了一項又一項最新科技成果。
  • 「上海光源」開放試運行9年,有力支撐國家實驗室建設-上海,光源...
    胡蔚成攝  今年 4月,英文名為「Shine」,寓意「閃耀」的上海硬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裝置在上海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正式開工建設,標誌著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科技創新中心再次按下加速按鈕。「閃耀」的鄰居,正是中國大陸第一臺第三代同步輻射光源裝置「上海光源」。
  • 我國首臺第四代光源即將進行設備安裝—新聞—科學網
    外形宛如鸚鵡螺的上海光源旁,新一代光源———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裝置正在建設。胡蔚成攝 本報訊 (記者許琦敏)歷時一年半,我國首臺第四代光源———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試驗裝置已結束土建和公用設施工程,即將進行設備安裝,並計劃於今年年底調束出光,2018年正式投入使用。記者昨天從中科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獲悉,這個自由電子雷射設施與同步輻射光源形成的組合,將極大地提升我國科學家洞悉物質內部結構的能力。
  • 高能同步輻射光源驗證裝置介紹
    高能同步輻射光源驗證裝置工程(HEPS-TF)作為高能同步輻射光源(HEPS)的預研項目,設加速器、光束線站和工程材料3個分總體(23個系統),於2016年4月正式啟動,2018年9月完成全部建設任務。
  • 上海光源二期光束線站研討會召開
    6月28日至30日,中國科學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上海光源國家科學中心(籌)在江蘇常熟召開了上海光源二期光束線站研討會,邀請國內相關專家研討同步輻射發展趨勢及用戶需求,對上海光源二期光束線站總體規劃、線站科學目標及主要技術指標等提出意見和建議。
  • 【大國重器】中科院重大科技基礎設施——X 射線自由電子雷射
    項目的科學目標是探索兩級外種子自由電子雷射級聯模式,以確定硬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裝置發展的技術路線,解決並掌握關鍵技術,進行人才與技術儲備,為我國建設硬 X 射線自由電子雷射裝置作預先研究。項目的工程目標是建成由射頻電子直線加速器驅動的軟 X 射線自由電子雷射裝置,為升級為用戶裝置提供基礎。
  • 大連相干光源首次出光
    9月24日,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資助的基於可調極紫外相干光源的綜合實驗裝置的主體——大連相干光源的安裝工程全部完成。
  • 全球僅8臺 能給分子「拍電影」的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裝置通過驗收...
    大科學裝置一直以來被視為是推動科學進步的「國之利器」,日前,「大科學裝置群」的新成員——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試驗裝置項目通過國家驗收。據悉,該項目經過5年半的建設和精細調試,高質量地建成了我國首臺X射線波段自由電子雷射試驗裝置,並成功地研製了射頻超導加速單元。
  • 合肥光源:中國人自己的先進光源
    我國以真空紫外和軟X射線為主的專用同步輻射光源就坐落於此,熟悉這裡的科研人員都親切地稱它為「合肥光源」。  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於1983年經國家計委批准立項,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籌備並建設。作為中國第一臺專用同步輻射裝置,早在1989年4月,合肥光源就發出了第一束「神奇之光」。
  • 上海硬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裝置到底有多「硬」
    東方網記者夏陽4月27日報導:上海硬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裝置今日正式開工建設,是上海建立世界一流的光子科學中心的重要裡程碑,更為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按下加速鍵。該裝置由《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十三五」規劃》優先布局,整體投資接近100億元,系國內迄今為止投資最大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
  • 愛因斯坦首次提出光量子概念113年後,上海崛起光子大科學設施群這...
    1960年,雷射器研製成功,這是光的研究發展史上的重大突破。從此,光、電子學、光量子學等相關學科進入迅猛發展階段。 我們平常說的「光」時,多指可見光。其實,「光」是一個很大的家族,依波長的不同,可分為無線電波、微波、紅外、可見光、紫外、真空紫外、軟X射線、硬X射線和伽馬(γ)射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