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製成世界首個集成自由電子光源晶片

2020-11-27 新華網客戶端

我製成世界首個集成自由電子光源晶片

2017-09-03 09:26 來源: 科技日報

記者日前從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獲悉,該系黃翊東教授團隊成員劉仿副教授,帶領科研人員研製出了集成自由電子光源的晶片,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了無閾值切倫科夫輻射,是我國科學家率先實現的重大理論突破,加速了自由電子雷射器小型化進程。相關研究論文近期發布在國際權威期刊《自然·光子》上。

切倫科夫輻射現象1934年被發現,在反質子、中微子振蕩等基本粒子的發現過程中起到了關鍵作用,也是實現自由電子雷射光源的有效途徑之一。而自由電子雷射器由于波長短、功率大、效率高、波長可調節等特點,可望用於研究凝聚態物理學、材料特徵、反飛彈雷射武器、雷達、等離子體診斷等,在基礎物理、國防軍事、生物醫療、信息科學等領域具有重要應用價值。

黃翊東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打比方說:「若將材料中傳播的光子比作一列勻速前進的高速火車,高能帶電粒子只有追上火車的尾巴,也就是達到材料中的光速(光的相速度),才能產生切倫科夫輻射。」目前,產生光波段切倫科夫輻射的最小電子能量最少需2萬電子伏特,只有大型電子加速裝置才能做到。

此次,劉仿帶領博士生肖龍等人發現,在人工雙曲超材料中,無論勻速運動的電子速度多慢都可以產生輻射,即可以實現無閾值的切倫科夫輻射。黃翊東解釋說:「超材料將產生輻射的電子能量條件完全反轉。加速電子所需能量下降幾個數量級,離不開大型加速裝置的硬約束也解除了。」

評價認為,實驗結果顛覆了傳統自由電子光源需要大型電子加速器的固有範式,使得在晶片上研究飛行電子與微納結構的相互作用成為可能。(記者房琳琳)

作者: 房琳琳 [責任編輯: 李浩]

相關焦點

  • 無閾值切倫科夫輻射實現晶片上的自由電子光源
    無閾值切倫科夫輻射實現晶片上的自由電子光源2017-05-12 12:10出處/作者:OFweek中國高科技門戶整合編輯:Evelyn責任編輯:huangshihong例如,在水中產生切倫科夫輻射的電子速度需達到約0.7倍真空光速c,對應電子能量為30萬電子伏特。經過科學家們幾十年的努力,光頻段產生切倫科夫輻射的最小電子能量仍需2萬電子伏特。 自由電子雷射 光源在基礎物理、國防軍事、生物醫療、信息科學等領域具有重要應用價值。
  • 我首創收發兩用紫外同質集成光電子晶片
    原標題:我首創收發兩用紫外同質集成光電子晶片   最新發現與創新   科技日報訊 (記者張曄 通訊員張前)在一塊晶片上不僅能發出光,還能同時接收光,這是過去無法想像的。
  • 「大連光源」發出世界最強極紫外自由電子雷射脈衝
    最近,在遼寧省大連市長興島,中國最新一代極紫外自由電子雷射裝置——「大連光源」發出了世界最強的極紫外自由電子雷射脈衝。其單個皮秒(1皮秒等於萬億分之1秒)雷射脈衝可產生140萬億個光子,不僅世界最亮而且波長完全可調。
  • 清華重大突破: 無論速度多慢的電子都可以輻射電磁波
    」(「Integrated Cherenkov Radiation Emitter Eliminating the Electron Velocity Threshold 」)的研究成果,首次實現了無閾值切倫科夫輻射,並研製出片上集成自由電子光源。
  • 新西伯利亞自由電子雷射器堪稱世界最強紅外輻射光源
    據塔斯社報導,俄羅斯科學院西伯利亞分院新西伯利亞核物理研究所啟動了建造大型研究裝置-自由電子雷射器(FEL)三期工程。    新西伯利亞的自由電子雷射器是基於一種叫做加速器-熱交換器的研究設施建造而成的,其中的太赫茲輻射或紅外輻射由電子束生成。該研究設施的特點在於,粒子束首先加速器內獲得一定能量並向某一方向加速,然後沿相反方向運動並釋放能量。由此,不但有可能獲得特定的輻射,而且能把能量傳遞給下一粒子束。    根據俄科院西伯利亞分院核物理所學術秘書阿列克謝?
  • 世界首臺晶圓級氮化矽異質集成雷射器
    近日, Nexus Photonics公司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長Tin Komljenovic博士及其科研團隊在矽光子集成研究領域取得重大進展,首次將晶圓級電泵浦光源集成到SiN光子平臺上,並研製出世界上第一臺在矽帶隙以下波長工作的GaAs/SiN異質集成雷射器。
  • ...美智庫稱中國為虛胖之龍;京東獲陝無人機空域批文;首個自由電子...
    但與世界最發達經濟體的創新能力有所差距。85%的資金都集中在開發上,而鮮有資金用於基礎的科學研究。另外中國目前在創新領域採取的是科技民族主義,那就是在犧牲外國科技企業利益的條件下保護本國企業。對此,科技與戰略風雲學會會員陳經表示這份報告的內容有客觀的部分,但也存在有失偏頗的內容。夸克微評:一點都沒有冤枉我們,太真實的評價了。中國科研內耗真的很可笑。
  • 清華電子系劉仿等的重大突破:
    清華電子系劉仿等的重大突破:無論速度多慢的電子都可以輻射電磁波首次實現無閾值切倫科夫輻射 顛覆傳統自由電子光源形式清華新聞網4月12日電  4月11日,電子系黃翊東教授課題組劉仿副教授在《自然·光子》(Nature Photonics)上發表了「集成無閾值切倫科夫輻射晶片
  • 雷射界一周要聞回顧 | 關鍵字: 高端雷射學術論壇,雷射項目鑑定,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試驗裝置,可見光頻率梳光源,全矽光發射器……
    日前,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試驗裝置項目通過國家驗收。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試驗裝置由中國科學院和教育部共同建設。裝置主體由一臺8億4千萬電子伏特的高性能電子直線加速器和一臺可以實現多種先進運行模式的自由電子雷射放大器組成。
  • 矽基光電子與微電子單片集成研究進展
    介紹了國內外矽基光電子器件與集成晶片的研究進展,重點介紹了本課題組在矽基光電子與微電子集成方向的研究進展,包括矽基雷射器、矽基光調製器、矽基發光器件與控制電路單片集成、矽基光電探測器與接收電路單片集成、矽基微環濾波器與溫控電路單片集成、單片集成矽光收發晶片等。
  • 合肥光源將領先世界低能區光源
    昨日,我國科學技術大學國家同步輻射試驗室發布音訊,經十一月三日安徽省政府常務會議通過,合肥先進光源預研項目正式建議。  合肥先進光源(HALS)是世界低能區最搶先的第四代同步輻射光源,其規劃締造是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中心內容,將完善我國光源能區的合理布局、引領同步輻射及光子科學技術的翻開。      九月七日,安徽省委、省政府和中科院一同印發《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施行計劃(2017-2020年)》,明確提出合肥先進光源及相應先進光源集群規劃締造。
  • cob光源和led光源哪個好_led與cob光源優劣勢分析
    cob光源和led光源 COB光源是將LED晶片直接貼在高反光率的鏡面金屬基板上的高光效集成面光源技術,此技術剔除了支架概念,無電鍍、無回流焊、無貼片工序,因此工序減少近三分之一,成本也節約了三分之一。 COB光源可以簡單理解為高功率集成面光源,可以根據產品外形結構設計光源的出光面積和外形尺寸。
  • 揭秘「第四代光源」——自由電子雷射
    自由電子雷射器一種利用自由電子的受激輻射,把相對論電子束的能量轉換成相干輻射的雷射器件。自由電子受激輻射的設想曾於1951年由Motz提出,並在1953年進行過實驗,因受當時條件的限制,未能得到證實。
  • 首個「線基」電晶體問世,電子器件可完全由細線製成
    導讀據美國塔夫茨大學官網近日報導,該校工程師團隊開發出一種由亞麻線製成的電晶體,並創造出完全由細線製成的電子器件。背景如今,柔性電子的領域正在迅速擴張。可實時監測體內深處動脈血壓的柔性超聲波貼片(圖片來源:參考資料【1】)然而研究人員表示,與基於聚合物以及其他柔性材料的電子器件相比,線基電子器件在柔性以及材料多樣性方面更勝一籌,且無需淨室就可以製造。這種線基電子器件包括超薄、柔軟的診斷設備,足以與它們正在測量的生物組織無縫地集成到一起。
  • 國外用世界首個矽雷射器打造光子晶片,可將光通信速度提高千倍
    幾十年來,「矽發光」一直是微電子行業的聖杯,解決這個難題將徹底改變計算,因為受益於此,晶片將變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快。  近日,埃因霍溫理工大學(TU/e)的研究人員現在已經開發出一種矽合金,這種矽合金可以發光,實現光子傳輸。該團隊現在將在此基礎上開發一種矽雷射器,集成到當前晶片中。
  • 我國自由電子雷射技術發展戰略研究
    一、前言自由電子雷射(FEL)是基於真空中自由電子產生的輻射雷射 [1],與傳統雷射最主要的區別在於:輻射波長不依賴於受激介質,僅與電子束的能量和波蕩器(用於輻射的周期性磁場)有關。FEL 具有波長完全可調諧的特點,可以獲得其他雷射器不能實現的波段,相應波長可覆蓋從太赫茲至硬 X 射線甚至γ射線的範圍。
  • MIT初創公司發布全球首個光子AI晶片原型!丨獨家專訪
    近日,麻省理工學院團隊背景的光子 AI 晶片公司 Lightelligence 對外宣布了一項重要進展——成功開發出世界第一款光子晶片原型板卡(Prototype)。在我的博士生涯中,我用一個項目簡單地證明了這個概念性質的設想,現在,Lightelligence 的成立正在將這個設想從學術研究帶到真實世界」。「我們從硬體到軟體做出了一套可以運行的系統,原則上,它可以運行任何神經網絡系統,它也是就我們所知世界上第一臺完全獨立的光學計算 AI 加速器(stand alone optical AI accelerator)。
  • 揮別傳統,電子冷卻時代來臨?首個微晶片內集成液體冷卻系統問世
    ,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EPFL)研究團隊報告了首個微晶片內的集成液體冷卻系統,這種新系統與傳統的電子冷卻方法相比,表現出了優異的冷卻性能。這一成果意味著,通過將液體冷卻直接嵌入電子晶片內部來控制電子產品產生的熱量,將是一種前景可觀、可持續,並且具有成本效益的方法。  隨著全世界數據生成和通信速率不斷提高,以及不斷努力減小工業轉換器系統的尺寸和成本,人們對小型設備的需求與日俱增,這使得電子電路的冷卻變得極具挑戰性。  一般而言,水系統可用於冷卻電子器件,但這種冷卻方式效率低下,而且對環境的影響越來越大。
  • 我委支持建設的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試驗裝置項目通過國家驗收
    近日,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試驗裝置項目通過國家驗收。   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試驗裝置項目經過5年半的緊張建設和精細調試,高質量地建成了我國首臺X射線波段自由電子雷射試驗裝置;並成功地研製了射頻超導加速單元。國家驗收委員會專家認為,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試驗裝置的各項指標均達到或優於批覆的驗收指標。
  • 「半導光電」 矽基光電子與微電子單片集成研究進展
    介紹了國內外矽基光電子器件與集成晶片的研究進展,重點介紹了本課題組在矽基光電子與微電子集成方向的研究進展,包括矽基雷射器、矽基光調製器、矽基發光器件與控制電路單片集成、矽基光電探測器與接收電路單片集成、矽基微環濾波器與溫控電路單片集成、單片集成矽光收發晶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