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重大突破: 無論速度多慢的電子都可以輻射電磁波

2021-01-15 材料科學與工程


4月11日,電子系黃翊東教授課題組劉仿副教授在《自然·光子》(Nature Photonics)上發表了「集成無閾值切倫科夫輻射晶片」(「Integrated Cherenkov Radiation Emitter Eliminating the Electron Velocity Threshold 」)的研究成果,首次實現了無閾值切倫科夫輻射,並研製出片上集成自由電子光源。該成果顛覆了傳統自由電子光源的形式,也使得在晶片上研究飛行電子與微納結構的相互作用成為可能。


1934年,前蘇聯物理學家切倫科夫(Pavel A. Cherenkow,1904-1990)發現,高速帶電粒子在透明介質中穿行時會發出一種淡藍色的微弱可見光,這種微弱的可見光輻射總強度與入射帶電粒子的速度和數量成正相關。這就是以他名字命名的切倫科夫輻射(Cherenkov Radiation, CR)現象,這項發現徹底改變了人們對於光速和物質速度關係的認識。切倫科夫、弗蘭克(Ilja M . Frank,1908-1990)、塔姆(Igor Y . Tamm,1885-1971)因發現並解釋了切倫科夫輻射,共同獲得了1958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此後,切倫科夫輻射在發現反質子、J粒子、中微子振蕩等基本粒子的物理研究中起到了關鍵作用。 


(a)片上集成切倫科夫輻射源,(b)電子顯微鏡照片:(左)片上平面電子發射源、(中)雙曲超材料、(右)表面等離子激元周期納米狹縫。


根據切倫科夫輻射原理,當帶電粒子在某種材料中勻速運動時,只有其飛行速度超過材料中的光速時才能產生切倫科夫輻射,因此獲得這一現象需要將帶電粒子加速到極高的速度。例如,在水中產生切倫科夫輻射的電子速度需達到約0.7倍真空光速c,對應電子能量為30萬電子伏特。經過科學家們幾十年的努力,光頻段產生切倫科夫輻射的最小電子速度仍需2萬電子伏特。


自由電子雷射光源在基礎物理、國防軍事、生物醫療、信息科學等領域具有重要應用價值。切倫科夫輻射是實現自由電子雷射光源的有效途徑之一,理論上可在任意波段產生激射。但與其它類型自由電子雷射器一樣,需要龐大(數米~數千米)的電子加速器才能產生光頻輻射。如何降低產生切倫科夫輻射的電子能量閾值,是幾十年來一直未能突破的一個重大基礎科學問題。 


無閾值切倫科夫輻射的仿真。


黃翊東教授課題組於2004年開始微納結構光電子器件的研究,在微納結構光電子物理及製作工藝、測試技術上積累了國際領先優勢。課題組劉仿副教授帶領課題組博士生肖龍等人,在對人工雙曲超材料中切倫科夫輻射研究過程中發現,在雙曲超材料中無論電子速度多慢都可以產生輻射,即,可以實現無閾值的切倫科夫輻射。 


無閾值切倫科夫輻射的實驗測試結果。


為驗證這一重大發現,課題組成員經過兩年多的不懈努力,連續攻克了片上平面電子發射源、雙曲超材料、表面等離子激元周期狹縫等納米結構製作和測試的諸多瓶頸難點,讓電子從幾十納米曲率半徑的鉬尖端發射出來後,在晶片表面保持40納米距離直線飛行200微米,最終觀測到了無閾值的切倫科夫輻射。輻射波長為500~900納米,電子能量僅為250~1400電子伏特,比目前報導的同類實驗所需幾十萬電子伏特的電子能量降低了2~3個數量級。實驗獲得了200納瓦的輻射光輸出功率,與其它利用納米結構獲得的切倫科夫輻射相比,輸出功率高了2個數量級以上。


這一實驗結果不僅從根本上解決了科學界幾十年來的難題,消除了產生切倫科夫輻射的電子能量閾值,實現了世界上首個集成自由電子光源,更顛覆了傳統自由電子光源需要大型電子加速器的固有範式,使得在晶片上研究飛行電子與微納結構的相互作用成為可能。


電子系劉仿副教授為論文共同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博士畢業生肖龍為論文共同第一作者,黃翊東教授為共同通信作者。該研究成果得到了973項目(2013CBA01704)和自然科學基金項目(61575104,61621064)的支持。


《自然·光子》(Nature Photonics)(影響因子31)

發表時間:2017年4月11日

論文連結:

http://www.nature.com/nphoton/journal/vaop/ncurrent/full/nphoton.2017.45.htm


— END —


相關閱讀:

電解水制氫電極材料研發獲突破

《Science》 氫氣首次被壓縮製成金屬氫!


來源:清華大學。編輯:溪谷

*本文系轉載,如有問題請聯繫我們以便處理


點擊閱讀原文,加入討論交流合作

相關焦點

  • 清華電子系劉仿等的重大突破:
    清華電子系劉仿等的重大突破:無論速度多慢的電子都可以輻射電磁波首次實現無閾值切倫科夫輻射 顛覆傳統自由電子光源形式清華新聞網4月12日電  4月11日,電子系黃翊東教授課題組劉仿副教授在《自然·光子》(Nature Photonics)上發表了「集成無閾值切倫科夫輻射晶片
  • 什麼是輻射?什麼是電磁波?我們如何預防輻射?輻射科普知識
    隨著新時代科技的迅猛發展,各種各樣的電子產品逐漸湧入到家家戶戶中,而隨之而來的各種電子產品的副作用也逐漸引起了人們的注意,其中最令人擔心的便是輻射。說到輻射,映入很多人腦海的便是各種各樣發光的物質,比如太陽紫外線輻射、手機電腦屏幕的輻射等等。談到輻射人們大多心有餘悸,甚至談輻射色變,覺得輻射有著各種各樣的不好,輻射都是危害健康的。
  • 電磁波輻射沒有想像中那麼可怕
    最近,5G的消息更是讓網友感嘆5G手機還沒用上5G手機致癌的謠言先來了我們擔心電磁波會影響身體健康,同時我們的生活又離不開它,且不說電磁波每時每刻都無形地穿過我們的身體,手機信號、微波爐的微波、X光、CT掃描……這些為現代生活提供便利的設施,都依靠電磁波運作。
  • 【科普之聲】電磁波輻射沒有想像那麼可怕
    我們擔心電磁波會影響身體健康,同時我們的生活又離不開它,且不說電磁波每時每刻都無形地穿過我們的身體,手機信號、微波爐的微波、X光、CT掃描……這些為現代生活提供便利的設施,都依靠電磁波運作。我們知道,光是一種電磁波,包括日常的可見光,還有絕大多數我們看不見的光,通過波長和頻率兩個概念認識和區分各種各樣的光。
  • 光的最慢速度是多少?
    文章作者:瀚海狼山現在全球主要大國都開始認識到,隨著化學能武器的潛力已經被挖掘到了極限,今後想有進一步的突破,甚至終結核武器等長期威脅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雷射和定向能武器、電磁武器是需要深入研發的下一代武器系統。
  • 我們周圍每個物體都會產生輻射嗎?它們的輻射形式是不是電磁波?
    其實,日常所說的輻射,主要就是電磁輻射,當然也包括電磁波以外的一些射線(比如α射線是氦原子核,β射線是電子)!電磁輻射包括的範圍也是很大的!下面來分析一下:電磁輻射不是僅指手機信號廣播信號這樣的電磁波!它還包括微波、紅外光、可見光、紫外光、X射線、伽馬射線等!這些電磁波都比普通我們所理解的電磁波頻率高很多。
  • 電磁波輻射檢測儀的使用方法_電磁輻射檢測儀工作原理與應用
    摘要:電磁波輻射檢測儀在我們的生活中已經得到了普遍的運用。本文主要介紹了電磁波輻射檢測儀的使用方法、電磁輻射檢測儀工作原理以及它的應用,詳細說明了電磁波輻射檢測儀產品的特點。只要是本身溫度大於絕對零度的物體,都可以發射電磁輻射,而世界上並不存在溫度等於或低於絕對零度的物體。   電磁輻射檢測儀工作原理   如圖1所示。檢測儀所用的敏感元件是一個與場效應電晶體(T1)連接的電感線圈(L1)。T1是通過串接的固定電阻(R1)和可變電阻(AJ1)在其導   電區始端被極化的。
  • 電磁波輻射有多可怕?
    損害中樞神經系統,頭部長期受電磁輻射影響後,輕者引起失眠多夢頭痛頭昏,疲勞無力,記憶力減退,易怒,抑鬱等神經衰弱症,重則使大腦皮細胞活動能力減弱,並造成腦損傷。三,電磁輻射是造成孕婦流產不育,胎兒畸形等病變的誘發因素。電磁輻射對人體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女性和胎兒尤其容易受到傷害。調查表明,1-3個月為胚胎期,受到強電磁輻射,可能造成肢體缺陷或畸形。
  • 電磁波輻射的危害
    自然界中的一切物體,只要溫度在絕對溫度零度以上,都以電磁波和粒子的形式時刻不停地向外傳送熱量,這種傳送能量的方式被稱為輻射。輻射之能量從輻射源向外所有方向直線放射。物體通過輻射所放出的能量,稱為輻射能。輻射按倫琴/小時(R)計算。輻射有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它是「對等的」。不論物體(氣體)溫度高低都向外輻射,甲物體可以向乙物體輻射,同時乙也可向甲輻射。一般普遍將這個名詞用在電離輻射。
  • 手機防輻射貼片 降低96%電磁波?
    海都網-海峽都市報訊 防輻射服、防輻射膜、防輻射袋等各類防輻射產品層出不窮,近期,一種新型的手機防輻射貼片,聲稱能降低96%以上的電磁波,在網絡上走紅,售價從3元到100多元不等,深受不少淘友歡迎。
  • 電磁波如何產生
    電磁波是由同相振蕩且互相垂直的電場與磁場在空間中以波的形式移動,其傳播方向垂直於電場與磁場構成的平面。電磁波在真空中速率固定,速度為光速。   電磁波伴隨的電場方向,磁場方向,傳播方向三者互相垂直,因此電磁波是橫波。當其能階躍遷過輻射臨界點,便以光的形式向外輻射,此階段波體為光子,太陽光是電磁波的一種可見的輻射形態,電磁波不依靠介質傳播,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等同於光速。
  • 電磁波越來越多?不怕!現在有了新材料,可屏蔽99%的輻射
    電磁波越來越多?不怕!微波輻射通常是指頻率在300~300000MHz波長在1m以下的電磁波,是一種物理性汙染源,不易被察覺。超過一定量的微波輻射會對人體產生危害,具體的影響主要是中樞神經系統,可能導致頭痛、頭昏、睡眠問題、記憶減退等等。此外,還會對心血管系統及生殖系統產生影響。微波輻射在生活中存在很廣泛,手機、微波爐、路由器等都存在少量微波輻射。
  • 科學網—新材料令電磁波輻射「聞風喪膽」
    ■翟文濤 隨著電子工業的迅猛發展和電子設備的廣泛應用,電磁波輻射被認為是繼水汙染、噪音汙染、空氣汙染後的第四大公害
  • 手機上網電磁波會增強上萬倍嗎?
    每個手機都會不斷地向最近的基站發送信號,如果來自某個手機的信號太弱,造成通話無法正常進行,基站就會發出指令讓這隻手機增大電磁波強度;如果來自某個手機的信號太強,為了減少手機間的相互幹擾,延長通話時間,基站就會命令手機降低電磁波強度。由此看來,手機上網無疑也是一種通過信號來傳遞信息的過程,確實會引起電磁波的強弱變化。
  • 國家電磁輻射控制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建設取得突破
    電磁輻射是指能量以電磁波的形式在空間傳播的物理現象,其頻域涉及紅外(1-20um)、射頻及微波(1KHz-100GHz)等。而電磁輻射控制材料是指通過與電磁波相互作用,能夠調控電磁波傳導、吸收和反射特性的材料,主要包括紅外輻射控制材料、射頻及微波輻射控制材料等。
  • 【電子科技大學】電磁波綜合教學實驗儀
    電磁波綜合教學實驗儀是針對該課程的實驗教學而研製開發的。在多年開設電磁場與電磁波實驗的教學經驗,電子科技大學以「眼見為實」的設計理念,創新開發出了這種電磁波綜合教學實驗儀,在近年本科生「電磁場理論」「電磁場與電磁波」的教學中應用,顯著提升了課程教學效果。   1 實驗儀工作原理   在實際應用中,電磁波的收發均離不開天線。
  • 電磁波輻射問題的評價與探討
    引言 電磁波輻射對環境的影響,日益成為人們所關心的話題,並越來越受到研究者的關注。怎樣評價電磁波是否危害人體健康,如何避免和防護超標準有害的電磁輻射,是我們需要研究的新課題。 1.電磁輻射的評價標準 如何衡量電磁輻射對人體作用的大小呢?電磁輻射能量要大到什麼程度就會對人體產生傷害呢?
  • 切倫科夫輻射真的可以超光速嗎?
    最近看到很多關於切倫科夫輻射能夠超光速的言論,那麼它真的可以超光速嗎?首先,我們要明確一點,切倫科夫輻射裡的超光速不是真的超光速,不是真的超過了真空中的光速,而是超過了介質中的光速而已。我們都知道光的速度在真空中的速度最快,進入介質後速度會降低。譬如說,光在玻璃裡只有三分之二的光速,而在水裡只有四分之三的光速。這是因為光是電磁波,還是會和介質分子裡的帶電部分有一點相互作用,因此等效地讓光速降低了。切倫科夫輻射通常發生在核反應堆中。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我們目前的核反應堆都是用一個大的核裂變成小的核。而主導核裂變的一個主要作用叫β輻射。
  • 電磁波的頻率存在上限嗎?
    從微波爐到電視、電話,從行動網路到WIFI,都需要用到電磁波。它雖然看不見、摸不著,但它在我們的生活中已經根深蒂固了。通常任何溫度在絕對零度(-273.15℃)之上的物質或粒子都能夠向外界輻射出電磁波,只是人眼只能感知到頻率很窄的電磁波,被稱之為可見光。
  • 為什麼說光不等於電磁波
    ,這個加速變化電場又可以產生垂直方向的變化磁場,這個變化磁場又產生垂直方向變化電場,這樣交替下去,就有電磁波輻射出去。輻射的電磁波波動速度是光速,在這個基礎上,麥克斯韋認為光是電磁波。光是一種電磁波的認識被人們廣泛的接受,可是不久以後的光電效應使人們又不得不承認光的粒子性。這樣,人類對光的認識就比較暈,是粒子?是波?統一場論【百度 統一場論(6)版 可以搜到】的出現,使人們徹底的認識到了光的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