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電子系劉仿等的重大突破:

2020-12-03 清華大學新聞網

清華電子系劉仿等的重大突破:

無論速度多慢的電子都可以輻射電磁波

首次實現無閾值切倫科夫輻射 顛覆傳統自由電子光源形式


清華新聞網4月12日電  4月11日,電子系黃翊東教授課題組劉仿副教授在《自然·光子》(Nature Photonics)上發表了「集成無閾值切倫科夫輻射晶片」(「Integrated Cherenkov Radiation Emitter Eliminating the Electron Velocity Threshold 」)的研究成果,首次實現了無閾值切倫科夫輻射,並研製出片上集成自由電子光源。該成果顛覆了傳統自由電子光源的形式,也使得在晶片上研究飛行電子與微納結構的相互作用成為可能。

1934年,前蘇聯物理學家切倫科夫(Pavel A. Cherenkow,1904-1990)發現,高速帶電粒子在透明介質中穿行時會發出一種淡藍色的微弱可見光,這種微弱的可見光輻射總強度與入射帶電粒子的速度和數量成正相關。這就是以他名字命名的切倫科夫輻射(Cherenkov Radiation, CR)現象,這項發現徹底改變了人們對於光速和物質速度關係的認識。切倫科夫、弗蘭克(Ilja M . Frank,1908-1990)、塔姆(Igor Y . Tamm,1885-1971)因發現並解釋了切倫科夫輻射,共同獲得了1958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此後,切倫科夫輻射在發現反質子、J粒子、中微子振蕩等基本粒子的物理研究中起到了關鍵作用。 

(a)片上集成切倫科夫輻射源,(b)電子顯微鏡照片:(左)片上平面電子發射源、(中)雙曲超材料、(右)表面等離子激元周期納米狹縫。

根據切倫科夫輻射原理,當帶電粒子在某種材料中勻速運動時,只有其飛行速度超過材料中的光速時才能產生切倫科夫輻射,因此獲得這一現象需要將帶電粒子加速到極高的速度。例如,在水中產生切倫科夫輻射的電子速度需達到約0.7倍真空光速c,對應電子能量為30萬電子伏特。經過科學家們幾十年的努力,光頻段產生切倫科夫輻射的最小電子速度仍需2萬電子伏特。自由電子雷射光源在基礎物理、國防軍事、生物醫療、信息科學等領域具有重要應用價值。切倫科夫輻射是實現自由電子雷射光源的有效途徑之一,理論上可在任意波段產生激射。但與其它類型自由電子雷射器一樣,需要龐大(數米~數千米)的電子加速器才能產生光頻輻射。如何降低產生切倫科夫輻射的電子能量閾值,是幾十年來一直未能突破的一個重大基礎科學問題。 

無閾值切倫科夫輻射的仿真。

黃翊東教授課題組於2004年開始微納結構光電子器件的研究,在微納結構光電子物理及製作工藝、測試技術上積累了國際領先優勢。課題組劉仿副教授帶領課題組博士生肖龍等人,在對人工雙曲超材料中切倫科夫輻射研究過程中發現,在雙曲超材料中無論電子速度多慢都可以產生輻射,即,可以實現無閾值的切倫科夫輻射。 

無閾值切倫科夫輻射的實驗測試結果。

為驗證這一重大發現,課題組成員經過兩年多的不懈努力,連續攻克了片上平面電子發射源、雙曲超材料、表面等離子激元周期狹縫等納米結構製作和測試的諸多瓶頸難點,讓電子從幾十納米曲率半徑的鉬尖端發射出來後,在晶片表面保持40納米距離直線飛行200微米,最終觀測到了無閾值的切倫科夫輻射。輻射波長為500~900納米,電子能量僅為250~1400電子伏特,比目前報導的同類實驗所需幾十萬電子伏特的電子能量降低了2~3個數量級。實驗獲得了200納瓦的輻射光輸出功率,與其它利用納米結構獲得的切倫科夫輻射相比,輸出功率高了2個數量級以上。

這一實驗結果不僅從根本上解決了科學界幾十年來的難題,消除了產生切倫科夫輻射的電子能量閾值,實現了世界上首個集成自由電子光源,更顛覆了傳統自由電子光源需要大型電子加速器的固有範式,使得在晶片上研究飛行電子與微納結構的相互作用成為可能。

電子系劉仿副教授為論文共同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博士畢業生肖龍為論文共同第一作者,黃翊東教授為共同通信作者。該研究成果得到了973項目(2013CBA01704)和自然科學基金項目(61575104,61621064)的支持。

期刊名稱:《自然·光子》(Nature Photonics)(影響因子31)

發表時間:2017年4月11日

論文連結:

http://www.nature.com/nphoton/journal/vaop/ncurrent/full/nphoton.2017.45.htm

供稿:電子系 編輯:悸寔 華山

相關焦點

  • 清華重大突破: 無論速度多慢的電子都可以輻射電磁波
    4月11日,電子系黃翊東教授課題組劉仿副教授在《自然·光子》(Nature Photonics)上發表了「集成無閾值切倫科夫輻射晶片
  • 清華電子系主任汪玉:生命、城市、太空,無處不在的電子信息,讓我們的生活更美好
    電子系劉仿副教授、黃翊東教授團隊發明超高速流式成像分析儀,提出利用雷射主動成像技術對樣本進行高速檢測,能在早期癌細胞檢測、水中寄生蟲檢測等領域比現有的CCD成像快1000倍以上。相關成果獲得光學工程學會一等獎、全國發明展覽金獎。
  • 我製成世界首個集成自由電子光源晶片
    我製成世界首個集成自由電子光源晶片2017-09-03 09:26 來源: 科技日報 記者日前從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獲悉,該系黃翊東教授團隊成員劉仿副教授,帶領科研人員研製出了集成自由電子光源的晶片,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了無閾值切倫科夫輻射,是我國科學家率先實現的重大理論突破,加速了自由電子雷射器小型化進程。
  • 《清華電子系學渣掙扎史》+體驗?
    (以下是正文)我有幸在清華電子系讀了將近四年書,說起來能活到現在真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為什麼說能活著就很不錯了呢?首先,能來清華的都是人中龍鳳,自尊心極強,可是以前班級中,學校裡,甚至是全省市的第一第二在一個園子裡競爭,總是要有最後一名的。而且電子系更是清華出了名的大系,全年級整整三百多人,拉遠人際關係、競爭更為激烈。
  • 又一門清華的課上了熱門,電子系概率論與隨機過程30%掛科
    在電子系的人都知道,電子系的當家課之一,或者說用來嚇唬人的課之一,就是概率論與隨機過程。每屆學生都是痛苦不堪,這門課的老師,無論誰教,都是被稱為名捕之一。今天在網上一看,關於這門課的討論已經上熱門了,30%的人掛科。得F+D的人數超2/3。很多人說這門課沒有調分,我的感覺已經調分了,否則D的人不會有1/3之多。這是2020年,清華第3門課上熱門了。
  • 清華電子系戴凌龍、周盛獲國際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學會通信學會亞太...
    清華電子系戴凌龍、周盛獲國際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學會通信學會亞太地區傑出青年學者獎清華新聞網12月15日電 12月4-8日,由國際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學會通信學會(IEEE Communications Society)主辦的2017年全球通信大會(IEEE GLOBECOM 2017)在新加坡召開。
  • 清華化工系碳納米管團隊重大突破:發現碳納米管驚人的耐疲勞性能
    人類已知力學性能最好的材料—碳納米管,又有新的重大發現。近日,清華大學化工系魏飛教授和張如範副教授聯合團隊,在碳納米管的耐疲勞性能研究上取得重大突破,該團隊在國際上首次以實驗形式,測試出釐米級長度單根碳納米管的超耐疲勞性能。
  • 清華化工系碳納米管團隊重大突破:發現碳納米管驚人的耐疲勞性能
    人類已知力學性能最好的材料—碳納米管,又有新的重大發現。近日,清華大學化工系魏飛教授和張如範副教授聯合團隊,在碳納米管的耐疲勞性能研究上取得重大突破,該團隊在國際上首次以實驗形式,測試出釐米級長度單根碳納米管的超耐疲勞性能。
  • 清華大學汪玉教授:願更多同學不懼挑戰,投身電子信息產業!
    微型光譜儀電子信息技術也可應用於生物檢測。電子系劉仿副教授、黃翊東教授團隊發明超高速流式成像分析儀,提出利用雷射主動成像技術對樣本進行高速檢測,能在早期癌細胞檢測、水中寄生蟲檢測等領域比現有的CCD成像快1000倍以上。
  • 前輩種樹 一路走來的一點感想(清華電子系)
    漫漫保研路終塵埃落定,經過幾個月的準備成功保送到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
  • 前輩種樹 2015年清華電子系保研經驗帖——清華並沒有想像中那麼難
    註:我這裡講的所有情況僅代表清華電子系,其它系的請不要入座!
  • 做好同學的引路人——記清華電子系教學辦香紅麗老師
    在清華大學電子系隨意問一位研究生同學,幾乎每人都會給出這樣的答覆:「當然認識,她是我們研究生同學來清華認識的第一位老師,溫暖、熱心是她的標籤。」在電子系當你遇到了任何問題,無論是科研、學習、生活……大家都會來到羅姆樓5-205辦公室。
  • 廣西理科探花、清華電子系學霸、阿里AI晶片帶頭大哥、新晉ACM Fellow
    而且在回顧清華電子系知名校友和廣西少年天才時,依然繞不過他。所以謝源究竟是誰?平頭哥大牛、UCSB教授,體系架構名人堂大滿貫得主謝源,阿里平頭哥首席科學家,阿里達摩院計算技術實驗室負責人、高級研究員,花名元尊。在入選2019 ACM Fellow之前,2014年,謝源就獲得了IEEE Fellow榮譽。
  • 清華電子院舉辦建院五周年系列活動啟動會
    中新天津生態城管委會主任王國良,天津市委黨校常務副校長劉中、市科技局副局長祖延輝、市醫保局副局長張鐵軍、市工信局二級巡視員胡旭東、濱海新區副區長夏青林、中新天津生態城管委會副主任楊勇,清華大學副校長尤政,校學術委員會副主任黃翊東,電子工程系系主任、清華電子院院長汪玉,校友總會秘書長唐傑,技術轉移研究院院長王燕,清華控股總經理趙燕來,清華大學國內合作辦主任牛犇等出席活動。
  • 清華微納電子系任天令團隊在極低功耗阻變存儲器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清華微納電子系任天令團隊在極低功耗阻變存儲器研究取得重要進展清華新聞網12月13日電12月4日,清華大學微納電子系任天令教授團隊在《美國化學學會·納米》(ACS Nano)上發表了題為《面向神經計算應用基於機械剝離二維鈣鈦礦材料的極低工作電流阻變存儲器》(「Extremely Low Operating Current Resistive
  • 清華微納電子系可重構計算團隊提出人工智慧計算晶片的存儲優化新...
    清華微納電子系可重構計算團隊提出人工智慧計算晶片的存儲優化新方法可大幅提升人工智慧計算晶片的能量效率清華新聞網6月7日電 6月2-6日,第45屆國際計算機體系結構大會(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omputer Architecture,簡稱ISCA)在美國洛杉磯召開。
  • 北京大學電子學系建系六十周年系列活動舉行
    2018年5月3日,以「百廿e心,無限惦▪戀」為主題的北京大學電子學系建系六十周年慶祝活動暨名家講壇、慶祝大會、系友創投座談會在校內多處舉行。校領導、相關職能部門領導、現任/歷任系領導,在讀學生、在職教工、離退休教工、歷屆系友代表、曾在系工作人員代表等七百餘人歡聚一堂,暢敘往日情懷,建言明日藍圖。六十年彈指一揮間。
  • 清華電子系《概率論與隨機過程1》加量不加時,近三成學霸掛科
    【新智元導讀】網傳清華大學電子系2020春《概率論與隨機過程1》幾近30%掛科。據悉,往年考試的「8選5」臨時改為「8選8」,同樣時間,考題量增加60%。成績分布成U型,「不及格」和GPA 1.3佔比極高。更有網友曬出試題,引發熱議。學霸也掛科。網傳清華大學電子系2020春 《概率論與隨機過程1》 幾近30%的掛科情況。
  • 清華大學電機系首席教授曾嶸:清華首設能源大類招生
    新華網4月19日電 2017年高考招生大幕已拉開,清華作為中國著名高等學府一直是每年考生和家長備受關注的焦點。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清華在全國各省份開啟大類招生,在清華即將招生的16大類中,能源類是其他大學都未設置。
  • 浙江清華柔電院「綜述」柔性無機生物電子器件研究進展
    近日,浙江清華柔性電子技術研究院前沿研究中心在國際柔性電子領域頂級期刊《npj Flexible Electronics》(npj 柔性電子)上發表了題為《Flexible inorganic bioelectronics》(柔性無機生物電子器件)的綜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