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首創收發兩用紫外同質集成光電子晶片

2021-01-21 人民網

原標題:我首創收發兩用紫外同質集成光電子晶片

  最新發現與創新

  科技日報訊 (記者張曄 通訊員張前)在一塊晶片上不僅能發出光,還能同時接收光,這是過去無法想像的。記者日前從南京郵電大學獲悉,該校王永進教授發現了量子阱二極體發光和探測共存的物理現象,並在此基礎上研發出多種同質集成光電子晶片,為世界首創。該研究進展已被最新一期的《今日半導體》專題報導。

  「同質集成」是業界的一個難題。長期以來,光發射、傳輸、調製和接收器件等分屬不同的研究領域,沒有人將它們聯繫起來研發。例如,未來如果能將光纖探頭和光源集成在一起,患者做胃鏡檢查時的痛苦將會大大減輕。

  在實驗中,王永進發現量子阱二極體發光譜和探測響應譜出現重疊區。「這說明量子阱二極體器件可以同時作為發光和探測器件使用,具有同時發射、接收的『收發雙工』特性。光電探測的新物理本質和特性——『量子阱二極體光發射和光探測共存』的物理現象被我們首次發現。」

  根據這一發現,王永進在此基礎上研發出全雙工可見光通信晶片、光互聯晶片、類腦晶片、物聯網晶片等不同種類的晶片,證明「量子阱二極體光發射和光探測共存」的物理現象普遍存在,回應了學術界的質疑。

  此次,王永進與201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天野浩教授共同開展面向紫外波段的同質集成光子晶片的研究,並基於矽襯底氮化物晶圓,將量子阱二極體器件製備在同一塊晶片上,通過波導互聯形成晶片內通信系統,並利用機械剝離技術,首次獲得了直徑0.8mm、2μm厚的可轉移紫外同質集成光電子晶片。

  「只要一塊小小的紫外光電子晶片,就可以完成水淨化消毒、檢測、通信等一系列複雜程序。」王永進說,隨著研究進一步拓展,同質集成光電子晶片應用領域將越來越廣泛。

(責編:熊旭、吳亞雄)

推薦閱讀

世界首臺!我國量子計算機超越早期經典計算機「這是歷史上第一臺超越早期經典計算機的基於單光子的量子模擬機,為最終實現超越經典計算能力的量子計算這一國際學術界稱之為『量子稱霸』的目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潘建偉說。【詳細】

從「氣象特警」到「隨身空調」 航天技術來到你身邊航天技術民用化已經不是新鮮事。寶寶使用的尿不溼、方便麵裡的蔬菜包等,這些產品最初都是由航天技術轉化而來,而我國現如今在航天技術轉化民用方面,更是已經覆蓋汽車、電子通信、醫療儀器等多個民用領域。【詳細】

相關焦點

  • 開發微電子與光電子集成晶片在高端信息領域應用,中科院半導體研究...
    集微網消息,9月26日下午,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蘇州微電子與光電子融合技術研究院項目在江蘇吳江汾湖籤約。圖片來源:汾湖發布現場,中科院半導體研究所與汾湖高新區管委會就項目進行了現場籤約。蘇州微電子與光電子融合技術研究院是由中科院與汾湖高新區合作打造,將基於中科院半導體所在微電子、光電子技術領域的技術沉澱和科研成果,通過成立聯合實驗室,共同開發微電子與光電子集成晶片在高速通信、傳感、新一代人工智慧等高端信息領域的應用。
  • 晶片的升級——光電子晶片,光能代替電?
    光電子晶片元件光電子晶片的原理實際上和傳統晶片十分相似,也由無數個「小開關」(光電子晶片元件)構成,其中一個技術手段就是把「小開關」中的電流換成了光。,光電子晶片元件主要由柵極、光波導、襯底三大部分組成。
  • 矽基光電子與微電子單片集成研究進展
    介紹了國內外矽基光電子器件與集成晶片的研究進展,重點介紹了本課題組在矽基光電子與微電子集成方向的研究進展,包括矽基雷射器、矽基光調製器、矽基發光器件與控制電路單片集成、矽基光電探測器與接收電路單片集成、矽基微環濾波器與溫控電路單片集成、單片集成矽光收發晶片等。
  • 半導體光電子晶片突破關鍵瓶頸
    中國一個科研團隊就為光電子晶片上的光波找到了這樣一種緊湊的方案。光電子晶片是光通訊領域的尖端器件,一夫當關,將光纖傳輸過來的大容量光信號翻譯為伺服器、處理器能「讀懂」的電信號。 面對滾滾而來的數據流,尺寸小、功耗低的光電子晶片在帶寬方面壓力很大。
  • 光電集成技術研究綜述
    ,對現有的光電子技術進行升級改造。我國對SiC基紫外探測器的研究雖然起步較晚,但是在寬禁帶半導體紫外APD領域的研究水平與國際先進水平差距並不大。寬禁帶半導體襯底和外延技術、寬禁帶半導體光電器件設計和微加工技術、紫外單光子探測器的封裝、測試和電路配套技術等對於實現小批量生產和裝備應用,推動信息技術的發展,保障國家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 「半導光電」 矽基光電子與微電子單片集成研究進展
    通過CMOS工藝可以實現矽基光電子和微電子的單片集成,發揮光電子在信息高速傳輸和微電子在信息高效處理的優勢,充分實現微電子與光電子的融合與取長補短,實現性能更優的光電集成晶片。有了工藝庫和模型庫的支持,即可在統一的集成電路設計環境中進行光電子器件和微電子器件的協同設計,真正實現光電子器件和微電子器件的單片集成。圖17是Luxtera推出的世界上首款單片集成矽光收發晶片照片,具有極高的集成度,單片集成了光調製器、光探測器、光柵耦合器、波分復用/解復用器、驅動電路、接收電路,可以實現100Gb/s高速光收發功能。
  • 淺析光電集成技術發展現狀與趨勢
    一、光電集成技術發展現狀與進展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光電子技術和產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光電子對於國家社會與經濟發展的支撐作用已經成為各國共識。另外,目前單元器件技術基本成熟,但是沒有一種材料體系可以成為唯一的光子集成材料體系,多種材料體系並存將成為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光電子集成技術的狀態。 下面針對典型的光電子器件與集成技術分別進行闡述。 (一)光通信及信息處理功能集成晶片 面對光通信和信息處理所面臨的技術瓶頸,光通信及信息處理功能集成晶片的設計、製備、封裝以及應用技術都取得了較大的進展。
  • 海光芯創CEO胡朝陽:高速光電子集成IDM平臺 為新基建提供產品支撐
    對比不同類型的光電子集成平臺   什麼是光電子集成平臺?從概念來看,胡博士認為平臺需要具備幾個主要特點,包括低成本、規模化生產、高集成度、小尺寸、低功耗、高可靠性和可擴展性等。回顧歷史發展,光電子集成可劃分為混合集成和單片集成,兩條技術路線都持續朝標準規範和產業化發展。
  • 433mhz無線收發晶片XC4366中文資料pdf應用電路
    打開APP 433mhz無線收發晶片XC4366中文資料pdf應用電路 辰光 發表於 2016-09-23 11:08:35
  • 5G時代「中國式崛起」,國產光通信晶片奮起直追
    在光收發模塊中,作為光纖寬帶網絡物理層的主要基礎晶片,光收發晶片(電晶片)包括跨阻放大器、限幅放大器、雷射驅動器三種。它們被用於光纖傳輸的前端,來實現高速傳輸信號的光電、電光轉換,這些功能被集成在光纖收發模塊中。
  • ...蘇大維格大型紫外3D直寫光刻設備下線;高速光通信晶片企業賽勒...
    【芯城】總投資50億元功率半導體IDM晶片項目落戶杭州蕭山;全球首臺!蘇大維格大型紫外3D直寫光刻設備下線;高速光通信晶片企業賽勒科技完成新一輪數千萬元融資
  • 博通集成:無線SoC晶片龍頭廠商迎業績拐點
    2.TWS新產品量產出貨,純增量市場值得期待TWS耳機藍牙主控晶片市場逐漸成熟,廠商競爭激烈。高端市場以蘋果、高通、恆玄、華為為代表,中低端市場包括洛達、瑞昱、傑理、中科藍訊以及博通集成。目前國產廠商憑藉高性能、低售價的性價比優勢成為品牌以及白牌廠商的主要選擇,出貨量領跑TWS主控晶片市場。
  • 光子晶片能否破局國外晶片對高科技領域的封鎖,實現彎道超車
    在運行平臺上,某一個區域可以同時完成很多的維納量級,以光子為載體的信息功能分支機構,形成一個整體,具備大型綜合運算能力的光子晶片。由於資訊時代人工智慧大數據的發展,光子載體的各個分支數據流量已達到滿載,就要用集成技術將微納級的光子導入到晶片內部,成為納米級的光子晶片。
  • 光電子器件發展路線圖發布 確保2022年中低端光電子晶片國產化率...
    e公司訊,近日,《中國光電子器件產業技術發展路線圖(2018-2022年)》發布。路線圖提出光通信器件產業目標,包括確保2022年中低端光電子晶片國產化率超過60%,高端光電子晶片的國產化率突破20%;2022年國內企業佔據全球光通信器件市場份額的30%以上,有1家企業進入全球前3名等。
  • 全新等離子晶片問世,首次將電子和光子元件集成於同一塊晶片
    當然我們能夠有這樣快的網絡速度是因為晶片方面做得比較好,而晶片方面的發展,我們現在最頭痛的應該是華為先進晶片可能會斷供,但是這只是短時間我們遇到的困難,我們一定能夠克服的。 對於全球半導體領域,現在想要和大家說的是全新的等離子晶片問世,這一種晶片首次將電子和光子元件集成於同一塊晶片
  • LED晶片的製造工藝流程
    該設備集精密機械、半導體材料、真空電子、流體力學、光學、化學、計算機多學科為一體,是一種自動化程度高、價格昂貴、技術集成度高的尖端光電子專用設備,主要用於GaN(氮化鎵)系半導體材料的外延生長和藍色、綠色或紫外發光二極體晶片的製造,也是光電子行業最有發展前途的專用設備之一。
  • 光電子技術的「破繭」之路
    作者 |胡珉琦 近日,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以下簡稱半導體所)「半導體光電子器件及集成技術」入選了中科院「率先行動」計劃第一階段重大成果及標誌性進展。
  • 是德科技在2018OFC上展示新款光學和光電子測試解決方案
    ICCSZ訊 2018年3月27日,北京——是德科技(NYSE: KEYS)近日在 2018 年美國光纖通訊展覽會及研討會上展出其新款光學和光電子測試解決方案。作為一家領先的技術公司,是德科技幫助企業、服務提供商和政府加速創新,創造一個安全互聯的世界。
  • 物理學院王劍威在Nature Photonics發表綜述:集成光量子技術
    集成光量子晶片技術是一門結合了量子物理、量子信息、集成光子學和微納製造等學科的前沿交叉技術,通過半導體微納加工製造,有望實現高性能且大規模集成的光量子器件和系統,達到對作為量子信息載體的單光子進行高效處理、計算和傳輸等功能。
  • 浦丹光電耿凡:嚴抓產業短板才是未來光電子發展方向
    北京浦丹光電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8年6月,是一家具有高新技術企業資質、通過GB/T19001-2008質量管理體系等認證的民營企業,主要從事有源和無源傳感類光學器件、多功能光電集成模塊的研發和生產。浦丹光電旗下擁有四條主生產線,分別為:多功能集成光波導調製器(MIOC)、超輻射發光管(SLD)、光接收組件(PIN-FET)、保偏光纖分束器(PMF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