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電子器件發展路線圖發布 確保2022年中低端光電子晶片國產化率...

2020-12-06 e公司

e公司訊,近日,《中國光電子器件產業技術發展路線圖(2018-2022年)》發布。路線圖提出光通信器件產業目標,包括確保2022年中低端光電子晶片國產化率超過60%,高端光電子晶片的國產化率突破20%;2022年國內企業佔據全球光通信器件市場份額的30%以上,有1家企業進入全球前3名等。政策扶持方面包括國家加大對光電子晶片共性關鍵技術研發資金的支持,迅速提高核心器件國產化率,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大企業等。

相關焦點

  • 光電子發展路線圖發布,多領域獲益
    1月2日從工信部獲悉,《中國光電子器件產業技術發展路線圖(2018-2022年)》發布,《路線圖》較為系統地梳理了國內外光電子器件產業技術現狀,聚焦於信息光電子領域的光通信器件、通信光纖光纜、特種光纖、光傳感器件四大門類並進行了深入分析,研究產業競爭優劣形勢,剖析發展面臨機遇挑戰,研究發展思路和戰略目標
  • 光電子器件發展路線圖公布 這些A股公司值得關注
    工信部2018年1月2日發布《中國光電子器件產業技術發展路線圖(2018-2022年)》。該路線圖分析我國在光通信器件、通信光纖光纜、特種光纖等領域的產業競爭優劣形勢,並提出若干目標建議。光通信器件產業的目標是,確保2022年中低端光電子晶片國產化率超過60%,高端光電子晶片的國產化率突破20%;2022年國內企業佔據全球光通信器件市場份額的30%以上,有1家企業進入全球前3名等。何為光電子器件?光電子技術是電子信息技術的重要分支,也是半導體技術、微電子技術、材料技術、光學、通信、計算機等多學科交叉產生的新技術。
  • 《中國光電子器件產業技術發展路線圖(2018-2022年)》發布
    「十三五」以來,隨著中國製造2025、網際網路+等國家戰略出臺和新一代信息技術迅猛發展,我國光電子器件產業也迎來了獲得了重大發展機遇,但相關基礎研發薄弱、產業創新能力不強、產業鏈發展不均衡情況依然存在,核心高端光電子器件水平相對滯後已成為制約產業發展的瓶頸。
  • 半導體光電子晶片突破關鍵瓶頸
    中國一個科研團隊就為光電子晶片上的光波找到了這樣一種緊湊的方案。光電子晶片是光通訊領域的尖端器件,一夫當關,將光纖傳輸過來的大容量光信號翻譯為伺服器、處理器能「讀懂」的電信號。 面對滾滾而來的數據流,尺寸小、功耗低的光電子晶片在帶寬方面壓力很大。
  • 2020中國光子產業高峰論壇聚焦「光子晶片」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光子晶片是5G和物聯網的基礎設施,是人工智慧時代真正的基礎設施,未來將是消費光子的時代。」在近日舉行的2020中國光子產業高峰論壇上,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副研究員、中科創星創始合伙人米磊給出這一觀點。
  • 光通信器件仍嚴重依賴進口 核心技術待突破
    近日《中國光電子器件產業技術發展路線圖(2018-2022年)》(以下簡稱《路線圖》)發布,其中明確了光通信期間的未來5年規劃。國產光通信設備廠家在全球光通信設備市場份額中佔據第一的位置,但是光通信器件產業與國際領先水平還有較大差距,目前國內核心的光通信晶片及器件仍然嚴重依賴於進口,高端光通信晶片與器件的國產化率不超過10%,「大而不強」的問題突出。   2016年美國將中興通訊納入出口限制名單,華為手機從韓國採購5.3萬億韓元晶片等現象,就是對我國信息技術產業發展敲響的警鐘。
  • 光子晶片有望成為下一代晶片技術發展方向
    不過,隨著摩爾定律逐步逼近物理規律極限,微電子技術集成電路發展瓶頸已經出現,而利用光信號進行數據傳輸、處理和存儲的光子晶片有望成為下一代晶片技術發展方向。 作為一項新興技術,光子晶片技術有望帶動整個信息技術產業進入「從電到光」的轉變,並在未來光存儲、光顯示、光互聯、光計算,以及醫療衛生和航天、國防等領域的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
  • 中國光電子器件製造行業發展監測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
    WAN板塊(包括電信運營商核心和城域網絡器件)仍是光器件市場中最大的細分市場,未來**年其複合年均增長率(CAGR)為11%,到**年其市場規模將達到70億美元。在WAN細分市場中,100G器件和模塊需求是大的驅動力。Ovum預計**年可插拔相干收發器需求將非常強勁。
  • 光電子器件在光纖通信中的應用及相關企業介紹
    尤其是李克強總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發展智慧城市,制定「網際網路+」行動計劃,全面推進「三網」融合,加快建設光纖網絡以來,我國的光纖通信更是達到了蓬勃發展的高度,光纖通信已成為中國通信的主要手段。2019年6月,工信部向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廣電發放5G商用牌照。正式開啟了5G商用元年模式。
  • 5G時代「中國式崛起」,國產光通信晶片奮起直追
    中高端晶片國產化和市場佔有率是近期目標在國內通信設備廠商的強勢助攻下,中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光器件消費大國,市場佔比約為35%。但是中國電子元件行業協會發布的《中國光電子器件產業技術發展路線圖(2018-2020年)》(以下簡稱《路線圖》)顯示,2018年以前,國內企業目前只掌握了10Gb/s速率及以下的雷射器、探測器、調製器晶片,以及PLC/AWG晶片的製造工藝以及配套IC的設計、封測能力;25Gb/s的PIN 器件與APD器件可以少量提供,而25Gb/s DFB雷射器晶片剛完成研發。
  • 光電子技術的「破繭」之路
    認準了半導體光電子器件及集成技術是構建未來信息社會的核心和基礎,半導體所在「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間,分別將其作為重點培育方向和重大突破方向,堅持面向國家重大需求,突破半導體光電子器件及集成技術的瓶頸,研製出自主可控核心光電子器件,以實現其在光通信、光互連、光傳感等領域的典型應用。
  • 光子晶片技術發展現狀及趨勢分析
    相對於電子驅動的集成電路,光子晶片有超高速率,超低功耗等特點,利用光信號進行數據獲取、傳輸、計算、存儲和顯示的光子晶片,具有非常廣闊的發展空間和巨大的潛能。未來,光子晶片將成為5G和人工智慧時代的關鍵基石,因為無論是網際網路、5G,還是物聯網,基礎設施都離不開光纖和光學器件。
  • 晶片的升級——光電子晶片,光能代替電?
    然而,不管是智慧型手機還是電腦,都離不開晶片,晶片的好壞決定了電子產品的性能。如今,電子技術飛快地更新換代,各種新型的晶片也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在這些晶片中,有一類十分特立獨行,它不再靠電流來傳輸、處理信號,而是利用不同波長的光,這便是光電子晶片(optoelectronic chip)。
  • 半導體快速發展,目前光電子技術如何?
    在光電子技術發展領域使用最廣泛的新型光電子元器件包括光電子通信元器件、光電子圖像傳感器件和光電子無源器件。 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社會的工業化生產和產能升級都受益於科技的進步。其中,光電子技術已經廣泛地深入到人們的生活和生產的方方面面。光電子技術的飛速發展和創造的科技成果對民用生產、生活和軍工生產產生了重大的積極影響。
  • 我首創收發兩用紫外同質集成光電子晶片
    原標題:我首創收發兩用紫外同質集成光電子晶片   最新發現與創新   科技日報訊 (記者張曄 通訊員張前)在一塊晶片上不僅能發出光,還能同時接收光,這是過去無法想像的。
  • 浦丹光電耿凡:嚴抓產業短板才是未來光電子發展方向
    北京浦丹光電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8年6月,是一家具有高新技術企業資質、通過GB/T19001-2008質量管理體系等認證的民營企業,主要從事有源和無源傳感類光學器件、多功能光電集成模塊的研發和生產。浦丹光電旗下擁有四條主生產線,分別為:多功能集成光波導調製器(MIOC)、超輻射發光管(SLD)、光接收組件(PIN-FET)、保偏光纖分束器(PMFS)。
  • 綜述:基於二維材料光電子學信息功能器件的新發展
    其中,利用不同的二維材料結合光纖、光波導和諧振腔等豐富的載體平臺,發展新型光電器件(如雷射、調製器、光電探測器、等離子體發生器和傳感器),已經成為該領域的研究熱點,並不斷有高質量的工作被報導。近日,電子科技大學姚佰承教授和深圳大學張晗教授團隊合作,在Advanced Science發表文章,綜述了基於二維材料光電子學信息功能器件的新發展。
  • 領導人親證國家信息光電子創新中心成立,發展5G核心技術,光通信迎...
    據新華社消息,承載著解決我國信息光電子製造業「關鍵和共性技術協同研發,實現首次商業化」戰略任務的國家信息光電子創新中心26日在武漢烽火科技集團正式掛牌成立。國家信息光電子創新中心致力於共建信息光電子產業創新平臺,聚焦新一代網絡、5G等信息光電子應用領域,在高端材料生長、核心晶片工藝、先進封裝集成等方面突破關鍵技術和共性技術瓶頸。力爭通過3-5年建設,建成國際一流的信息光電子製造業創新平臺;力爭到2025年,實現核心光電子晶片和器件自主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