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錄丨防城港市大氣、水汙染防治形勢和天氣趨勢預測新聞發布會

2020-11-26 澎湃新聞

發布會現場。

2020年11月10日,防城港市舉行大氣、水汙染防治形勢和天氣趨勢預測新聞發布會。發布會由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委網信辦主任,市政府新聞發言人藍劍主持,市生態環境局局長、黨組書記、一級調研員甘炳洪,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黨組成員鄭大雄,市氣象局副局長周啟強,市生態環境局水生態環境科負責人於皓,市生態環境局大氣環境科科長程國強介紹情況,並答記者問。

防城港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委網信辦主任,市政府新聞發言人藍劍:

女士們、先生們,記者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歡迎大家出席由防城港市人民政府新聞辦舉行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今天發布會的主題是防城港市大氣、水汙染防治形勢和天氣趨勢預測。為了讓大家更好地了解相關情況,我們很高興邀請到防城港市生態環境局局長、黨組書記、一級調研員甘炳洪先生,防城港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黨組成員鄭大雄先生,防城港市氣象局副局長周啟強先生,防城港市生態環境局水生態環境科負責人於皓先生,防城港市生態環境局大氣環境科科長程國強先生。他們將介紹防城港市大氣、水汙染防治形勢和天氣趨勢預測等有關情況,並就大家關心的問題進行回答。

我是今天新聞發布會的主持人,防城港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委網信辦主任,市政府新聞發言人藍劍。

首先,請市生態環境局局長、黨組書記、一級調研員甘炳洪先生作主題發布。

防城港市生態環境局局長、黨組書記、一級調研員甘炳洪:

首先,我代表防城港市生態環境局對大家長期以來關心、支持我市大氣、水汙染防治工作表示衷心感謝。下面,我向大家介紹今年全市大氣和水汙染防治工作開展情況。

一、大氣汙染防治情況

(一)持續攻堅發力,空氣品質實現全面改善

今年以來,全市各級各部門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統籌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和打贏藍天保衛戰,強力推進一系列攻堅行動,堅持精準施策,聚焦重點時段、重點區域、重點問題,有針對性地強化治理舉措,推動了大氣環境質量持續改善。人民群眾幸福感和獲得感進一步增強。截至10月份,防城港市空氣品質監測有效天數305天,其中優良天數304天,優良天數比例為99.7%,比去年增加2.3%;綜合指數2.43,比去年同期下降了0.47。SO2濃度為8微克/立方米,比去年同期上升了14.3%;NO2濃度為15微克/立方米,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1.8%;PM10濃度為37微克/立方米,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1.9%;CO濃度為0.9微克/立方米,比去年同期下降了35.7%;O3_8h濃度為101微克/立方米,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2.9%;PM2.5濃度為19微克/立方米,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0.8%。城區的汙染物濃度均值與去年同期相比較也大幅度的下降。

(二)全面統籌規劃,大氣汙染防控能力明顯提升

我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將大氣汙染防治工作列為重要議事日程,全面統籌大氣汙染綜合治理工作,多次召開市委常委會、專題會議研究部署,市分管領導經常聽取匯報、分析研判有關形勢、親臨一線督導檢查,指導解決重點問題。今年初制定印發了《防城港市2020年度大氣汙染防治攻堅實施工作方案》,修訂考核辦法,將重點治理任務清單化、具體化、責任化。大力推進企業達標排放、重點行業超低排放、港口碼頭粉塵整治、機動車尾氣治理、非道路移動機械汙染治理、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治理、燃煤鍋爐排查整治,聯合開展施工工地揚塵、道路揚塵、露天燒烤攤點和餐飲業油煙汙染、生活垃圾和秸稈露天焚燒、煙花爆竹燃放、「散亂汙」企業等專項治理,提升大氣環境監管能力。

(三)聚焦重點時段重點問題,強化治本攻堅

一是統籌疫情防控和打好藍天保衛戰。今年1月-3月,我市堅持方向不變、力度不減,突出精準治汙、科學治汙、依法治汙,開展春季大氣汙染治理攻堅行動,針對春節、元宵節期間煙花爆竹燃放問題,我市組織實施了禁燃限放管控,印發《防城港市煙花爆竹禁燃限放工作實施方案》,方案明確規定了禁燃區範圍、禁燃時間。對存在突出問題進行公開通報,督促地方強化監管。2019春節期間燃放煙花爆竹現象同比大幅減少,實現2016年以來首次春節期間無汙染天氣發生。連續第一、第二季度環境空氣品質優良率100%,第三季度為99.7%。

二是綜合治理,全面開展各項汙染防控。為加強臭氧汙染防治,我市制定印發了《防城港市2020年臭氧汙染防治攻堅行動方案》,組織開展臭氧汙染防治攻堅行動,突出抓好VOCs排放削減,協同推進氮氧化物控制,對涉揮發性有機物和氮氧化物排放的重點行業、移動源、生活源等實施綜合整治,對臭氧汙染等問題開展精準治理。組織對加油站油氣回收裝置開展檢查;完成縣級以上城市建成區內每小時10蒸噸以下的燃煤小鍋爐淘汰工作,依法開展整治「散亂汙」企業;對38家重點工業爐窯進行綜合治理,組織開展非道路移動機械編碼登記和管理工作,累計登記錄入系統非道路移動機械2382臺,發放登記號2343臺,完成環保登記號牌和信息採集卡製作的數量約1800餘臺;進度居廣西前列,獲自治區領導高度好評;開展高排放非道路移動機械禁行區域劃分工作,印發了《防城港市人民政府關於劃定禁止使用高排放非道路移動機械區域的通告》,完成劃定我市非道路移動機械高排放禁用區。今年1-10月份,我市臭氧平均濃度為101微克/立方米,僅僅發生1天臭氧汙染,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2.9%。

三是部門協同,齊抓共管,全力開展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根據《防城港市2020年度大氣汙染防治攻堅實施工作方案》明確的任務要求,我市各級各部門依據各自生態環境保護職能開展汙染防治工作,形成聯防聯控機制,針對汙染天氣應對處置,我市制定印發了《防城港市汙染天氣應急預案》,明確了汙染天氣應急處理措施。今年以來,為應對不良天氣影響,我市啟動了兩次汙染天氣黃色應急預警響應。全市各相關部門及時響應開展各項防治工作,採取更為嚴格的管控措施,積極降汙減排,及時處置大氣汙染行為,有效預防了汙染天氣產生。市生態環境局聯合市氣象局不定期開展汙染天氣會商預報機制,及時分析研判天氣情況和空氣汙染趨勢,針對預測有可能汙染的趨勢提前採取防控措施,進一步降低汙染趨勢。

(四)深化工業企業汙染治理,加大對工業企業環境執法監管力度

針對少數工業企業違法超標排放,我市加強執法查處力度,以執法檢查督促企業達標排放。2020年,市執法支隊出動人員1848人,檢查企業798次,對49起環境違法行為進行了立案處罰 ,共處罰款232.69549萬元。沒收違法所得1.1262萬元 ,其中運用《環境保護法》及四個配套辦法查處案件共9件,查封、扣押7件,移送拘留2件,涉嫌環境汙染犯罪案1件。2020年,我市各類案件數量均有所下降,與2019年同期相比,處罰案件數量下降約23.4%,罰款金額下降約43.4%。通過執法監管,使企業能落實環保治理措施,依法依規生產及排放。較大程度降低了汙染物排放,提升了空氣品質,今年1月-10月,我市空氣品質綜合指數為2.43,比去年同期下降了0.47。PM2.5濃度為19微克/立方米,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0.8%,空氣品質持續向好。

二、水汙染防治工作開展情況

(一)地表水、海水環境質量情況

1.防城港市現有地表水國家考核斷面5個,市級飲用水源地1個,縣級飲用水源地3個,列入國家考核範圍的水功能區共15個。「十三五」以來,地表水國家考核斷面、市級飲用水源地和縣級飲用水源地水質優良(達到或優於Ⅲ類)比例均為100%。2020年上半年,15個水功能區水質全部達到考核目標要求,達標率為100%。同時,嚴格落實年度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的措施任務,不斷完善我市地表水水質自動監測,確保我市地表水水質達標率保持100%。

2.我市近岸海域水質穩定,整體持續向好。2018、2019年和2020年春、夏兩季,我市近岸海域水質優良水質(一、二類)比例達到100%, 所有入海河流無劣V類水質情況發生。

(二)水汙染防治工作開展情況

1.抓好統籌實施。先後印發實施我市的水汙染防治行動2020年度工作計劃、近岸海域汙染防治2020年度行動計劃,牽頭組織編制防城江保護條例(草案),統籌全市各相關單位落實水汙染防治工作。

2.落實監督檢查。加強對防城江、茅嶺江、北崙河、明江等主要河流的巡查檢查,指導縣(市、區)抓好屬地水汙染防治。加強海洋生態環境保護,推進東灣、西灣海域生態環境問題治理,開展非法圍填海、非法向海洋傾倒廢棄物、破壞海洋保護區生態等行為的查處。

3.開展工業汙染治理。檢查工業集聚區汙水處理設施、各級生活汙水處理設施的運行情況,要求必須穩定運行並達標排放。督促重點汙染源企業安裝自動監控系統、視頻監控系統,並與我局聯網,24小時實時管控。督促企業提升環保設施水平,強化內部環境管理。

4.落實黑臭水體整治工作。我市有4段黑臭水體, 分別為港口區桃源路排水口、 防城區那傍溝文錢渡橋段、 那傍溝那傍橋段、 防城區財源路大水溝黑臭水體。通過控源截汙、清淤疏潑、面源防控等措施,黑臭治理取得顯著成效。2020年7月起,委託第三方公司對4段黑臭水體連續監測,4段黑臭水體水質均達標,達到消除黑臭條件。現建立健全長效管理機制和完善資料臺帳,確保年底銷號。

5.完善城市汙水管網建設。2019-2020年度,市委市政府投入大量資金和人力物力,開展城市管網排查工作,完善城市「雨汙分流」管網工程。目前,已完成城區管網普查工作,共計534.48千米。累計完成桃花灣片區28個小區的雨汙混接點整改,主要市政道路汙水管道清淤檢測約10026米;桃花湖街、小康路、祥雲街規劃路、廣場南路、碧園街、越秀街、北部灣大道、珍珠路等道路汙水管網敷設約4.5公裡;完成桃源路尾截流施工1處,封堵雨汙混接點兩處。防城港市城區汙水處理設施和管網改造PPP項目已完成招投標工作,2020年內計劃完成2.3億元投資和38.5公裡管網建設任務。

6.開展飲用水水源保護。完成市、縣級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劃定,建立重點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目錄。組織對重要飲用水水源地進行安全評估,開展全市「千噸萬人」飲用水水源保護區規範化建設工作。編制出臺我市飲用水水源地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完善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標誌設置。組織對那板水庫一級保護區、黃淡水庫一級保護區、狗尾瀨水源地二級保護區存在民房建築、農家樂等環境問題進行治理,依法拆除違法建築。

7.做好地下水基本情況調查。針對自治區生態環境廳開展的「十四五」地下水環境質量考核點位優化調整工作,積極與自然資源部門對接,對現有地下水點位開展監測摸底調查,組織編制地下水環境質量考核點位現狀分析和優化調整建議報告,為「十四五」我市地下水汙染防治工作開展打好基礎。

8.抓好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督促落實我市2019年-2020年農村環境整治專項資金項目建設。目前,上思縣11個項目已基本完成,防城區10個項目預計在年底前建成,港口區8個項目已經完成前期工作,預計在2021年2月底前建成。到2020年底,全市將建成農村生活汙水集中處理設施137座,分散式汙水處理設施3653個,覆蓋行政村97個,佔全市280個行政村的34.6%。

9.統籌沿海餐飲行業汙染整治。以點帶面,重點推進港口區、防城區和東興市沿海地區、景區的大型餐飲行業整治。對於小型、分散的餐飲行業,協調督促市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和鄉鎮(街道)開展整治。

10.做好入海(河)排汙口監督管理。組織對入海排汙口開展監測工作,我市4個工業入海排汙口全部實現達標排放或截流統一收集中處理,第3季度監測超標的2個市政排汙口,已完成技術改造設施建設,實現達標排放。按照有關要求,組織對全市15個規模以上入河排汙口開展監測。

11.協調推進工業園區汙水處理設施建設。如針對江平工業園區汙水處理廠排放的尾水總磷長期超標的情況,我局向自治區生態環境廳申請專項資金200萬元,用於對該汙水處理廠進行工藝技改,目前相關治理設備即將安裝調試。組織港口區人民政府、經開區管委和北投水務公司推進企沙新區汙水處理廠1.8公裡主管網建設,確保柳鋼防城港項目的順利投產。

2020年是打贏藍天和碧水保衛戰的收官之年,也是完成「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的決勝之年。我們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樹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緊盯環境空氣品質和水質量改善目標,精準治汙、科學治汙、依法治汙,以更大決心、更大力度、攻堅克難,堅決打贏「藍天和碧水保衛戰」,不斷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美好生態環境的幸福感、獲得感!謝謝大家!

藍劍:

感謝甘炳洪先生的介紹。下面,請市氣象局副局長周啟強先生介紹11月中下旬天氣趨勢預測情況。

防城港市氣象局副局長周啟強:

一、影響空氣品質的氣象因子

秋冬季有利於空氣汙染物稀釋的氣象因子有:大風、降水。不利於汙染物稀釋和擴散的氣象條件為:靜風、逆溫、無降水等。其中,秋季的首要汙染物為臭氧,午後太陽輻射增強、溼度降低、雲量少、日照條件好等氣象條件可能有利於臭氧濃度的增加。

二、11月中下旬氣候趨勢預測

預計2020年11月中下旬,防城港市大部地區降水偏少4~6成,中下旬平均氣溫大部偏高0.5~1.0℃。主要降溫降水時段出現在:16日,有小雨;11月下旬中期(23~25日),有小雨;11月下旬末(29日~30日),受冷空氣影響,有小雨。

三、靜穩天氣出現時段預測

預計2020年11月中下旬靜穩天氣(不利空氣汙染擴散)主要出現時間在:中旬後期(17~19日);下旬中期(24~26日)。

本預測只是初步展望,今後我局將繼續密切監測天氣的變化及其對空氣品質的影響,繼續加強與環境監測站會商,及時發布環境空氣品質預報專項氣象服務材料。謝謝大家!

藍劍:

感謝周啟強先生的介紹。下面進行記者提問,提問前請通報所在媒體名稱。

廣西廣播電視臺:

據了解,國家、自治區每年都給各地市制定相應工作任務,防城港市的水生態環境保護有沒具體的目標,如果有具體是什麼,能否完成?

防城港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黨組成員鄭大雄:

是的,有具體的目標任務。

按《廣西水汙染防治行動2020 年度工作計劃》,防城港市人民政府與自治區政府籤訂有《防城港市水汙染防治目標責任書》,到2020年,地表水和入海河流水質優良(達到或優於Ⅲ類)比例達到100%,設區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達到或優於Ⅲ類比例為100%,縣級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達到或優於Ⅲ類比例為90 %,近岸海域水質保持穩定不降。為保障任務完成,市生態環境部門重點開展了以下工作:

(一)推進工業園區汙水處理廠建設。重點推進一批工業園區汙水處理廠的建設,其中已建成投入運營的有:防城港市經開區的企沙新區汙水處理廠、大西南臨港工業園區汙水處理廠、防城工業集聚區的茅嶺汙水處理廠、東興市江平工業園區汙水處理廠等。這些汙水處理廠的投入運營大大提高了我市工業園區汙水的處理能力,提升了工業汙水處理的減排效能,對保持我市近岸海域環境容量有重大作用,以便更好地承接重大項目落戶防城港。

(二)加強對入海排汙口的監督管理。根據自治區生態環境廳要求,及相關排汙口的技術規範要求,對全市41個入海排汙口開展監測工作,及時掌握水質情況,指導開展針對性的整治。對列入直排入海排汙口清理整治任務的排汙口,實行清單管理,重難點排口加密監測,重點整治,入海直排口超標的問題得到解決。

(三)開展近海海域陸源汙染防治工作。尤其是針對海蜇加工尾水排放問題,邀請自治區環科院專家現場指導,在源頭控制廢棄物與尾水分離處理。深入開展沿海餐飲行業專項整治。以點帶面,重點推進。重點推進港口區的天堂灘、勒山、桃花湖區域,防城區的薩維爾酒店、藍白拖周邊、怪石灘、伯南公園區域,東興市的七彩貝丘灣酒店、萬尾金灘等區域的餐飲行業整治。對於小型、分散的餐飲行業,由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和鄉鎮(街道)政府督促指導開展整治。

(四)積極謀劃全市「十四五」水汙染防治工作。組織編制防城港市重點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和防城港市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摸清自身家底,找準存在問題,為防城港市「十四五」水汙染防治工作夯實基礎。

截至2020年10月,地表水和入海河流水質優良率、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達率等考核指標均為100%,近岸海域水質保持穩定,2020年還剩下2個月時間,我們有信心完成2020年和「十三五」任務目標。

光明日報:

防城港市作為一個正在發展中的城市,近年來金川銅冶煉、柳鋼、生態鋁等一批冶煉、化工類項目落戶防城港,集中布局在沿海地區,這些大型項目對防城港市海洋環境有哪些影響,又有哪些應對措施?

防城港市生態環境局水生態環境科負責人於皓:

對近岸海域環境保護工作,我市「一年謀篇布局、兩年整體起勢、三年初見成效」,我市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取得了實質性進展。根據自治區海洋環境監測中心站對防城港市近岸海域環境質量監測結果來看,2017年防城港市近岸海域水質優良率為91.6%,2018年至今,防城港市近岸海域水質優良率均為100%,近岸海域整體水質穩中有升。

防城港市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工業企業水汙染防治工作:一是以規劃為引領,全市各個工業園區全部開展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工作,配套建設園區汙水處理設施,從生態環境容量、企業汙染物排放量方面,指導全市經濟發展和企業布局,既要求企業嚴格落實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審批和排汙許可證制度,又要滿足生態環境質量不下降的底線。二是加強監督管理,大型企業所有排汙口全部安裝在線監控裝置,與生態環境部門聯網,實時監控企業汙染物排放濃度,一旦發現超標情況立即通知企業查找問題進行整改,確保企業穩定達標排放。三是嚴懲違法行為,經初步統計,2020年前三個季度共查處環境違法行為49起,處罰金額220多萬,通過嚴格環境監管執法,嚴厲打擊企業各類違法行為,形成企業從「不敢違法」到「不想違法」的勢態。四是加大能力建設,防城港市近海海域監控點位,由「十三五」的12個增加到「十四五」的20個,在2021年,防城港市將建成從北崙河口到茅嶺江口的近岸海域全範圍監控體系。通過由點到面的系統化監督管理,我們有能力完成近海海域水質不下降、水質優良率100%的目標。

中國環境報:

目前正值秋收季節,秸稈垃圾露天焚燒會產生大量汙染物,也會影響到大氣環境。請問防城港市採取哪些有力舉措來管控秸稈焚燒產生的汙染,減少對空氣品質的影響?

防城港市生態環境局大氣環境科科長程國強:

為強化秸稈禁燒管控,今年6月份,制定印發了《防城港市秸稈禁燒工作方案》, 細化明確秸稈禁燒區,強化秸稈禁區域管控責任。同時一併配套出臺印發了秸稈禁燒責任追究暫行辦法、考核方案、網格化管理實施方案、限燒區有序焚燒工作計劃。構建市、縣、鄉鎮、村四級網格化管理制度,明確網格責任人。建設了秸稈禁燒網格化監控系統平臺,在全市重點區域內建設了19個高清攝像頭,對全市秸稈禁燒工作進行24小時不間斷監控,發現焚燒問題由網格員及時依法處理、批評教育。並通過印發秸稈禁燒倡議書、懸掛橫幅、制定網格責任標識牌、宣傳車下鄉巡迴宣傳等多種方式,加大秸稈禁燒工作宣傳。

南國早報:

從現在起,距離年終已不足兩個月的時間,請問在秋冬季氣象條件不利的情況下,防城港市有信心完成空氣品質目標任務嗎?

程國強:

正像您所說的,現在距離年終已不足兩個月的時間了,而秋冬季也是我市大氣汙染治理的關鍵時段。從今年上半年我市空氣品質改善情況看,我市繼續保持了穩中向好的態勢。為了加強大氣汙染防治,10月份我市印發《防城港市2020年冬季-2021年春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並按方案全面開展秋冬季攻堅行動。一是加強對重點行業的管控,嚴格工業企業大氣汙染物穩定達標排放監管,深入推進燃煤電廠、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改造,全面深化VOCs綜合防控,大力削減汙染物排放存量。二是加強對重點區域的管控,著力控制汙染增量。嚴控站點周邊汙染源,加強城市精細化管理,突出建築工地揚塵、道路揚塵和農村秸稈、垃圾焚燒等薄弱問題的管控,推動生活領域大氣汙染綜合整治。三是加強對重點時段的管控,緊盯秋冬季最後的關鍵時期,加強汙染天氣應對能力,進一步完善汙染天氣應急體系,提高預報預警和應對能力。開展專項巡查、督查、檢查行動,加大執法力度,進一步壓緊壓實各級責任,盡最大努力落實各項應急措施。通過以上措施我市有信心完成今年的目標任務。

防城港日報:

建築施工、道路交通的揚塵和城市居民生活關係密切,請問你們是怎麼管控的?

鄭大雄:

感謝防城港日報社的記者!本地的媒體就是關注本地的熱點問題。

建築施工、道路揚塵是城市居民反映強烈,比較關注的環境問題,也是老百姓身邊的環境問題,治理不好會直接影響到環境質量,同時影響到老百姓健康生活。針對這個問題,我市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視, 2018年我市就制定印發了《大氣汙染防治三年攻堅行動方案》,明確了部門職責認真開展了揚塵整治工作。一是成立了城市揚塵整治領導小組工作辦公室,從公安、生態環境、住建、交通等各單位抽調工作人員開展揚塵整治專項執法行動,通過部門聯動,依法查處建築工地揚塵、渣土運輸道路揚塵等汙染行為,督促建築工地、渣土運輸公司採取防揚塵措施,市城市管理監督局、住建局、生態環境局等部門聯合發布了《防城港市工地文明施工、渣土運輸車輛和建築垃圾規範化管理實施方案》《關於在城區實行建築垃圾(渣土)密閉運輸的通告》等文件通知,在全市範圍內推進運輸車輛密閉化改造工作,依法查處不按規定落實防塵措施車輛。二是利用公安部門 「雪亮工程」系統的監控功能,依法查處不密閉運輸撒漏渣土產生揚塵汙染的運輸車輛。三是制定了防揚塵「十個百分百」措施要求,規範建築施工管理,防止建築揚塵產生。通過大規模的整治,揚塵汙染的問題得到了有控制。

藍劍:

感謝鄭大雄先生的解答,由於時間關係,記者提問環節就到這裡。感謝五位發布人,感謝到場的各位媒體朋友們!如果還有其他問題需要進一步了解,請會後與市生態環境局進行溝通採訪。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來源:防城港發布

原標題:《實錄丨防城港市大氣、水汙染防治形勢和天氣趨勢預測新聞發布會》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全文實錄 | 瀋陽市2020年大氣汙染防治工作新聞發布會
    北極星大氣網訊:12月2日,瀋陽市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瀋陽市2020年大氣汙染防治工作新聞發布會。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單偉民出席發布會,介紹我市今年的大氣汙染防治工作情況和12月份工作安排,並回答了大家關心的問題。市委宣傳部外宣新聞處處長楊鑫雨主持發布會。
  • 我省2020年冬季氣候趨勢初步預測
    吉林省氣象局召開冬季氣候預測新聞發布會 11月10日,吉林省氣象局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全省近期天氣氣候特點及冬季氣候預測情況。
  • 全文實錄 | 生態環境部1月例行新聞發布會
    新聞發布會現場1月21日,生態環境部舉行1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生態環境部大氣環境司司長劉炳江,國家大氣汙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副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賀克斌出席發布會,劉炳江向媒體介紹了藍天保衛戰工作進展等有關情況。
  • 五大措施防治「三河三湖」水汙染
    五大措施防治「三河三湖」水汙染頁面功能  【我來說兩句】【我要「揪」錯】【推薦】【字體:大 中 小】【列印】 【關閉】     新華社北京2月16日電(記者沈路濤周瑋)在16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
  • 2020-2026年全球與中國水汙染防治設備行業現狀分析與發展趨勢研究...
    2020-2026年全球與中國水汙染防治設備行業現狀分析與發展趨勢研究報告是水汙染防治設備領域最專業和最全面系統的深度市場研究報告。  關於水汙染防治設備全球市場,具體包括全球及中國、美國、歐洲、亞洲(除全球及中國)等,水汙染防治設備行業分析報告的研究涵蓋了產品分類、產品應用、發展趨勢、產品技術、競爭格局等,還包括全球主要地區和主要企業水汙染防治設備2011-2016年的價格、成本、毛利、產值等詳細數據。  對於水汙染防治設備主要企業,詳細數據信息進一步包括產品、客戶、應用、市場地位和聯繫方式等。
  • 全文實錄 | 生態環境部召開11月例行新聞發布會
    11月30日,生態環境部舉行11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生態環境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司司長邱啟文出席發布會,介紹固體廢物環境管理情況。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主持發布會,通報近期生態環境保護重點工作進展,並共同回答記者關心的問題。
  • 中國水汙染防治設備製造行業發展現狀分析與市場前景預測報告(2020...
    《中國水汙染防治設備製造行業發展現狀分析與市場前景預測報告(2020-2026年)》在多年水汙染防治設備製造行業研究結論的基礎上,結合中國水汙染防治設備製造行業市場的發展現狀,通過資深研究團隊對水汙染防治設備製造市場各類資訊進行整理分析,並依託國家權威數據資源和長期市場監測的資料庫
  • 廣西大氣汙染防治形勢嚴峻上半年5市PM10濃度超標-廣西新聞網
    上半年5市PM10濃度超標,3個重點城市PM2.5濃度超標 我區大氣汙染防治形勢嚴峻目前,廣西大氣汙染防治工作主要存在三個難題:     一是部門協調工作機制未能有效建立。根據自治區政府今年1月印發的《大氣汙染防治行動工作方案》,大氣汙染防治工作主要任務有43項,分別由19個廳局負責。但改善空氣品質的多汙染物綜合控制體系尚未建立並發揮有效作用,大氣汙染聯防聯控機制不夠完善,個別部門對本單位在大氣汙染防治工作中的分工、責任和工作目標任務不重視,推諉扯皮。
  • 生態環境部11月例行新聞發布會實錄
    11月30日,生態環境部舉行11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生態環境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司司長邱啟文出席發布會,介紹固體廢物環境管理情況。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主持發布會,通報近期生態環境保護重點工作進展,並共同回答了大家關心的問題。  積極有效應對秋冬季汙染天氣,做好秋冬季群眾清潔取暖保障工作  劉友賓:新聞界的朋友們,上午好!
  • 決戰「秋冬防」 鹽湖在行動丨鹽湖區秋冬季大氣汙染防治工作調度會...
    △ 新聞視頻  11月12日,鹽湖區召開秋冬季大氣汙染防治工作調度會,通報我區當前大氣汙染防治形勢,並對下一步工作進行安排部署  會上,市生態環境局鹽湖分局負責人通報了近期我區國控監測點周邊突出問題整改情況,並就各監測點位發現的問題,以及整治現狀和下一步工作措施進行匯報。
  • 2018年初大氣汙染形勢分析:四川1-2月大氣汙染形勢嚴峻
    四川新聞網成都12月29日訊(記者 李慧穎)12月29日上午,省環保廳廳長於會文在省環境監測總站主持召開2018年初大氣汙染形勢分析會商會。會議聽取了各位專家對近期氣象變化趨勢、空氣品質形勢的分析和預判。
  • 秦皇島市大氣辦舉辦汙染天氣應對新聞通氣會 介紹全市大氣汙染防治...
    大氣汙染是怎麼形成的?重汙染天氣預警是怎麼發布的?今年秦皇島大氣汙染防治工作進展如何?…… 11月13日上午,市大氣辦舉辦汙染天氣應對新聞通氣會暨指揮調度中心參觀活動。省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以及媒體記者20餘人受邀參加活動。
  • 圖文實錄 | 雲南省生態環境廳6月例行新聞發布會
    為了讓社會各界和廣大人民群了解全省環境質量狀況,6月3日,雲南省生態環境廳召開新聞發布會,雲南省生態環境廳方雄副廳長介紹了2019年全省環境質量狀況,並與省生態環境廳監測處許宏斌處長、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施擇站長共同回答了與會媒體提問。發布會由宣傳教育處處長陳麗主持,中央駐滇部分新聞媒體和省級部分新聞媒體、生態環境廳相關處室及有關單位參加發布會。以下是圖文實錄。
  • 全文實錄|生態環境部召開11月例行新聞發布會
    11月29日,生態環境部舉行11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生態環境部土壤生態環境司司長蘇克敬、副司長鍾斌出席發布會,向媒體介紹了土壤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進展等有關情況。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主持發布會,通報近期生態環境保護重點工作進展,並共同回答了記者們關注的問題。新聞發布會現場劉友賓:新聞界的朋友們,大家上午好!
  • 2019年四季度通州生態環境局新聞發布會
    今天我們召開新聞發布會,讓大家了解一下今年我區的環境質量狀況以及生態環境保護重點工作進展情況。出席今天新聞發布會的是通州生態環境局局長陶洋同志,我是主持人蔣軍。今天的新聞發布會有兩項議程:一是由陶洋局長通報今年以來年我區環境質量狀況、生態環境保護重點工作進展情況。第二個議程是回答記者提問。
  • 權威發布丨我市召開2019年重大慢性病發病情況新聞發布會
    權威發布丨我市召開2019年重大慢性病發病情況新聞發布會 2020-07-31 16: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0冬天天氣預測:冷空氣偏強 北方或現低溫雨雪天氣
    今天(11月4日)下午,中國氣象局召開11月新聞發布會,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賈小龍介紹,根據會商意見,我國今冬總體冷空氣比較頻繁,勢力偏強,北方可能出現大範圍低溫雨雪天氣過程。  賈小龍表示,今年冬季影響我國的冷空氣總體還是比較頻繁的,勢力總體偏強,冷空氣路徑以西北路徑為主。在此形勢下,今冬我國大部地區氣溫是正常到偏低的分布,降水總體上北多南少。
  • 2020年中國水汙染治理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預測分析
    原標題:2020年中國水汙染治理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預測分析   伴隨多年的人口快速增長和粗放型
  • 文字實錄|生態環境部11月例行新聞發布會
    北極星固廢網訊:11月30日上午10點,生態環境部將召開11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發布會由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主持,生態環境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司司長邱啟文介紹我國固體廢物環境管理的有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 國務院已審議「水十條」:水汙染治理「需要三四十年」
    來源:澎湃新聞        國務院常務會議已經審議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水十條」),或於近期對外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