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島市大氣辦舉辦汙染天氣應對新聞通氣會 介紹全市大氣汙染防治...

2020-12-03 瀟湘晨報

大氣汙染是怎麼形成的?重汙染天氣預警是怎麼發布的?今年秦皇島大氣汙染防治工作進展如何?…… 11月13日上午,市大氣辦舉辦汙染天氣應對新聞通氣會暨指揮調度中心參觀活動。省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以及媒體記者20餘人受邀參加活動。

活動中,市大氣辦介紹了大氣汙染防治綜合指揮調度中心的組建情況,與會人員共同觀看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汙染成因宣傳片,隨後專家團隊講解了我市大氣汙染狀況及應對預警措施,市生態環境局介紹了今年以來全市大氣汙染防治工作開展情況。

據市大氣辦專家組王同猛介紹,京津冀地區單位面積汙染物排放量是全國平均水平的3至5倍,我市處於京津冀和周邊城市末端,區域汙染物背景濃度高。進入採暖季後,汙染物排放再次增加30%,受地形條件制約,我市大氣環境容量小,環境承載力低,易發生大氣汙染。特別是夜間因為環境容量更小,同樣汙染物排放造成的環境危害更大。當前造成我市冬季汙染天氣的主要排放源是以鋼鐵、建材為主的工業企業,機動車和非道路移動機械,工地揚塵,取暖燃煤,露天焚燒。大氣汙染防治指揮調度中心通過集成汙染源監控、空氣品質監測和預報、指揮調度等功能建立大數據平臺,科學研判,精準指揮,減少汙染天氣對群眾健康的影響。

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盧震介紹,今年以來,市委、市政府把大氣汙染綜合治理工作當作政治任務來抓,市委主要領導、市政府主要及主管領導多次組織召開工作調度會,制定了《秦皇島市2020年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方案》《秦皇島市2020年大氣汙染防治集中攻堅方案》《秦皇島市2020年冬季清潔取暖工作方案》等工作方案,堅持「煤、企、車、塵、港」五源同治,全力推進大氣汙染防治工作,最大限度消減汙染物排放總量。

市大氣環境指揮調度中心依託專家團隊,強化汙染天氣預報和研判分析,科學制定汙染天氣應對措施和重汙染天氣預警響應措施。汙染天氣應對期間採取工業企業停限產、工地停工、車輛限行等通常管控做法,尤其啟動重汙染預警響應後,採取了更嚴格的應急減排措施、持續時間更長。今年9月下旬以來,全市經歷了6輪汙染過程,針對不同等級的汙染過程,相應啟動了6次重汙染天氣應對措施,通過嚴格落實管控措施,汙染天氣減少11天。其中,10月29日至31日,我市在執行橙色預警二級響應的基礎上,進一步強化了管控措施,原預計汙染天氣達到良好,取得了理想效果。

按照省定空氣品質目標考核任務,今年我市PM2.5平均濃度應低於35微克/立方米,優良天數80%以上。截至11月12日,全市空氣品質綜合指數為4.46,同比下降15.2%;PM2.5平均濃度為3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3.2%;達標天數251天,同比增加17天,達標率為79.2%。

「讓公眾知道大氣汙染的成因,讓公眾了解大氣汙染防治應該做哪些工作,讓公眾能夠客觀理性地了解大氣汙染發生、發展、防治的過程以及應該採取的舉措,包括個人應該如何採取必要的防護措施。」盧震說,我們會第一時間通過「秦皇島生態環境發布」公眾號和各新聞媒體發布汙染天氣預警信息,希望廣大市民理解支持大氣汙染防治工作,並積極通過電話12369提供環境汙染線索。

「原來我們秦皇島的大氣汙染防治形勢這麼嚴峻!」市人大代表鄭國新說:「秦皇島地處渤海邊,華北、東北交界處的咽喉要道。真沒想到我們的地理位置會對空氣品質造成這麼大的影響。聽了專家介紹才知道,一部分汙染物是自身產生的,如建材、鋼鐵、汽車,另外一部分是外來的,隨著大氣的流動吹到我們秦皇島來的,而且燕山山脈正好阻礙了大氣的流動。」鄭國新說,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大氣汙染防治工作,這讓他對打贏藍天保衛戰充滿了信心。他呼籲市民積極響應市委、市政府號召,從少開一天車、避免燃煤使用等點滴小事做起,共同打贏藍天保衛戰。

【來源:秦皇島市生態環境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石家莊市新華區大氣汙染防治指揮部辦公室 關於啟動重汙染天氣橙色...
    為減輕重汙染天氣對公眾健康的影響,經市重汙染天氣應急指揮部批准,向全市發布重汙染天氣橙色預警,定於11月9日8時啟動II級應急響應,解除時間另行通知。3.倡導企事業單位可根據重汙染天氣實際情況、應急強制響應措施,採取調休、錯峰上下班、遠程辦公等彈性工作制。
  • 精準管控,超常舉措,石家莊市生態環境系統決戰決勝大氣汙染防治...
    針對當前大氣汙染防治工作的嚴峻形勢,12月23日上午,省委常委、市委書記邢國輝到市大氣辦調研檢查大氣汙染防治工作,並主持召開調度會。23日下午,石家莊市召開大氣汙染防治工作緊急視頻調度會,傳達學習貫徹近期市委主要領導指示批示精神,分析當前嚴峻形勢,補短板、強弱項,採取超常舉措,凝心聚力、爭分奪秒堅決完成全年各項目標任務,力爭空氣品質實現排名進位。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羅利主持會議,副市長黃三平參加會議並講話。會議對當前和下一步大氣汙染防治工作進行安排部署,並提出具體要求。
  • 聚焦地市|《漢中市大氣汙染防治條例》即將實施 用法治力量守護...
    近日,陝西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批准了《漢中市大氣汙染防治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將於8月1日起施行。自此,漢中市大氣汙染防治工作有了法制保障。全民關注 法律出臺正當其時 空氣品質如何,數據「說話」最客觀。2015年1月1日起,漢中市納入全省環境空氣品質新標準考核體系,每日發布PM10、PM2.5等6項監測指標。
  • 加強數據分析與研判,紮實推進大氣汙染防治
    2020年1至10月份,我縣PM10濃度為71.4微克/立方米,PM2.5濃度為39.6微克/立方米,優良天數比例83.5%,雖然在市政府下達考核目標範圍內,(PM2.5任務為48微克/立方米,優良天氣比例為80%),但是我縣在全市綜合空氣品質排名始終處於倒數的被動局面,為切實提高我縣綜合空氣品質
  • 全文實錄 | 瀋陽市2020年大氣汙染防治工作新聞發布會
    北極星大氣網訊:12月2日,瀋陽市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瀋陽市2020年大氣汙染防治工作新聞發布會。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單偉民出席發布會,介紹我市今年的大氣汙染防治工作情況和12月份工作安排,並回答了大家關心的問題。市委宣傳部外宣新聞處處長楊鑫雨主持發布會。
  • 株洲市大氣汙染防治攻堅戰見成效
    株洲市委市政府將大氣汙染防治擺在工作優先級,市委書記毛騰飛、市長陽衛國多次對大氣汙染防治工作進行批示;市委、市政府督查室建立大氣汙染防治協同督辦機制,通過召開督辦會、開展督辦巡查、實行督辦約談等方式深入督查,對發現的問題嚴格交辦整改;督促各級各部門嚴格實行黨政「一把手」負責制,並根據各單位遞交的考評材料及實際工作開展情況予以考核排名與通報;藍天保衛戰考核佔到了株洲市汙染防治攻堅戰中權重分的
  • 全市城管系統大氣汙染防治工作現場推進會召開
    11月13日,全市城管系統大氣汙染防治工作現場推進會在薛城區召開。薛城區城市管理局和滕州市城市管理局作了典型發言。會議通報了全市城管系統大氣汙染防治工作情況。自全市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暨揚塵專項整治行動開展以來,全市城管系統紮實有效地開展專項治理活動,取得了明顯效果。
  • 實錄丨防城港市大氣、水汙染防治形勢和天氣趨勢預測新聞發布會
    2020年11月10日,防城港市舉行大氣、水汙染防治形勢和天氣趨勢預測新聞發布會。發布會由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委網信辦主任,市政府新聞發言人藍劍主持,市生態環境局局長、黨組書記、一級調研員甘炳洪,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黨組成員鄭大雄,市氣象局副局長周啟強,市生態環境局水生態環境科負責人於皓,市生態環境局大氣環境科科長程國強介紹情況,並答記者問。
  • 合肥市2020年臭氧汙染防治攻堅行動方案
    一、總體要求以控制合肥市2020年O3汙染、改善環境空氣品質為核心,以強化重點行業、重點企業、重點工業園區的大氣汙染排放管控為著力點,按照「減量、精準、科學、系統」的原則,統籌推進工業源、移動源、社會面源等領域大氣汙染減排工作,進一步提升監測執法和科研能力,精準施測、系統評估,推動企業主動治理,實現依法治汙,實施好我市2020年O3汙染防治攻堅工作。
  • 全市大氣汙染防治攻堅第二十二次專題工作例會強調主動應對精準...
    (記者張文學)11月19日晚,我市召開大氣汙染防治攻堅第二十二次專題工作例會,總結分析近半個月來的大氣汙染治理工作情況,對下一階段工作進行安排部署。會議強調,當前已進入冬季,要積極主動地抓好重汙染天氣應對工作,落實好各項精準管控措施,發揮好「雙代」作用,持續提升我市大氣汙染治理工作成效。市委副書記、市長董曉宇主持會議並講話。市領導魏吉平、戎陽、李彥明、崔大平、張強、張志峰出席會議。會議指出,近期的重汙染天氣過程,增加了我市實現PM2.5濃度年內「退倒十」目標的難度。
  • 大霧、靜穩、逆溫多重疊加,成都重汙染天氣未來仍將持續
    四川在線記者 吳亞飛12月10日上午10時,成都市空氣品質由中度汙染轉為重度汙染,全市汙染較重區域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區,西部沿山和龍泉山附近相對偏低,以輕度汙染為主。【預警】大霧、靜穩、逆溫多重疊加未來汙染仍將持續今年冬季受超強厄爾尼諾影響,氣溫總體偏高,全國大氣汙染防治面臨嚴峻挑戰。
  • 江蘇興化市重汙染天氣應急預案
    江蘇興化市重汙染天氣應急預案北極星大氣網訊:1總則1.1編制目的和依據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建立健全重汙染天氣應急工作機制,做好全市重汙染天氣應急響應工作,最大限度減緩大氣汙染程度,降低重汙染天氣造成的危害,保護公眾身體健康,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
  •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汙染防治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汙染防治法(1987年9月5日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二次會議通過 根據1995年8月29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汙染防治法〉的決定》第一次修正 2000年4月29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第一次修訂
  • 大霧疊加靜穩、逆溫 成都重汙染天氣預警升級
    人民網成都12月10日電(朱虹)今日,成都市大氣、水、土壤汙染防治「三大戰役」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文件,根據12月10日天氣潛勢預報,12月11日起成都市 PM2.5濃度大於115微克每立方米將持續72小時及以上,且PM2.5濃度大於150微克每立方米將持續24小時及以上,按照《成都市重汙染天氣應急預案(2017
  • 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汙染防治法(修訂草案)》的說明
    一、修改的必要性    現行大氣汙染防治法是1987年制定的,2000年修訂時重點加強了對二氧化硫的排放控制,對防治煤煙型汙染髮揮了重要作用。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特別是機動車保有量急劇增加,我國大氣汙染正向煤煙與機動車尾氣複合型過渡,區域性大氣環境問題日益突出,霧霾等重汙染天氣頻發,現行法已經不能適應新形勢的需要:一是源頭治理薄弱,管控對象單一。
  • 甘肅省大氣汙染防治條例
    (2018年11月29日甘肅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七次會議通過)甘肅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第13號)   《甘肅省大氣汙染防治條例》已由甘肅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七次會議於2018年11月29日通過,現予公布,自2019年
  • 【大氣汙染防治】大氣汙染有啥表現?
    【大氣汙染防治】大氣汙染有啥表現?20世紀以來,人類文明經歷了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城鎮化與工業化發展,但大氣汙染也隨之而來。在各國發展的不同時期,出現的大氣汙染及表現也有所不同。
  • 邯山區召開一月份大氣汙染防治攻堅會
    1月6日下午,副區長劉偉主持召開邯山區一月份大氣汙染防治攻堅會。會上傳達了市大氣汙染防治重點區域管控治理調度會議精神,並對我區一月份重點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區政府辦、空保中心、生態環境分局、住建局等相關部門及各鄉鎮(街道)、園區相關負責同志參加。
  • 挖掘減排潛力應對持續汙染天氣 江西全面吹響大氣優良率攻堅集結號
    進入今年12月份,北方地區陸續出現大面積汙染天氣,汙染物隨冷空氣南下影響江西,加之冬季大氣邊界層下降,環境容量變小,靜穩天氣多發,導致空氣品質急劇惡化,截至12月20日,江西12月各地共出現了31個汙染天氣,南昌、九江等地分別啟動天氣應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