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數據分析與研判,紮實推進大氣汙染防治

2020-12-03 瀟湘晨報

2020年1至10月份,我縣PM10濃度為71.4微克/立方米,PM2.5濃度為39.6微克/立方米,優良天數比例83.5%,雖然在市政府下達考核目標範圍內,(PM2.5任務為48微克/立方米,優良天氣比例為80%),但是我縣在全市綜合空氣品質排名始終處於倒數的被動局面,為切實提高我縣綜合空氣品質,縣生態環境分局加強空氣自動站數據分析與研判,紮實推進大氣汙染防治工作。

2020年1-6月份,我縣PM2.5濃度為41.3微克/立方米,全市排名第三;PM10濃度為67微克/立方米,全市排名第三;優良天數比例為82.4%,全市排名第三;我縣在全市綜合排名第三。與去年同期比,PM2.5下降31%,PM10下降27.8%,優良天氣比例上升44.8%。由於上半年受疫情影響,社會活動影響減少,我縣空氣品質明顯改善,從全市排名體現我縣本底空氣品質較好。7月份後,我縣的城市建設、工業生產、居民生活等恢復正常,空氣品質呈惡化趨勢,7月份全省59個縣中,空氣品質排名全省倒數第四,8月份惡化至全省59個縣排名倒數第一,9月份全省排名倒數第十。根據我縣自動監測站點數據分析,第三季度,我縣PM10濃度除7月份全市排名倒數第二外,8、9兩月都是全市排名倒數第一,尤其是8月份,我縣PM2.5濃度為42微克/立方米,與去年同期PM2.5濃度為31微克/立方米相比,增加35.5%;PM10濃度為55微克/立方米,與去年同期PM10濃度為53微克/立方米相比,增加0.04%。10月份,我縣PM2.5濃度為36微克/立方米,全市排名第四,與去年同期PM2.5濃度為50微克/立方米相比,下降38.8%;PM10濃度為76微克/立方米,全市排名倒數第一,與去年同期PM10濃度為110微克/立方米相比,下降44.7%。10月份,我縣的空氣品質有所改善,但PM10濃度仍然很高。

目前,國家考核空氣品質有可吸入顆粒物(PM10)、細顆粒物(PM2.5)、一氧化碳、二氧化硫、臭氧、二氧化氮6項參數,根據這6項參數數值佔比計算出每天的空氣品質指數即AQI,然後判定出每天的空氣品質是優良或汙染。我局經綜合分析研判,結合數據分析,認為我縣PM10濃度一直居高不下,在全市排名靠後,影響我縣空氣品質在全市乃至全省的最終排名,而PM10高的主要影響因素是建築施工、道路建設、市政工程、過境重型車輛等產生的揚塵汙染所造成。

今年來我縣已開展了7次大氣督查,並針對督查問題進行多次交辦、通報,但相關單位仍然存在監管不力,沒有按照整改要求抓緊落實,沒有督促施工單位按照規範要求整改的問題,部分施工工地應按照要求責令停工整改,但依然沒有停工整改。10月份,縣委書記朱大綱親自召開大氣汙染防治調度會,並先後2次對我縣大氣汙染防治工作進行現場調研,現場督辦,11月以來,空氣品質各項指標均有所好轉。

下一步,我縣將開展一次城區雷達掃描大氣汙染溯源工作,精準分析造成我縣揚塵汙染的首要原因。為後期大氣治理工作提供科學管控建議和措施。二是相關主管責任單位,必須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和技術規範要求,督促企業限期整改,對於大氣辦多次交辦仍沒有整改到位的,監管部門要實施立案查處。三是各相關責任單位要縣委書記朱大綱指示,切實履行監管職責,對工作中監管不力,履職不到位的,就相關問題向縣紀委、監委移交問責。

【來源:全椒縣生態環境分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委員提案答覆丨關於加強吉林市區大氣汙染防治的建議,大氣汙染防治...
    委員提案:   2013年9月10日,國務院印發《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我國正式打響「藍天保衛戰」。2016年1月1日,新《大氣汙染防治法》正式實施,為大氣汙染防治工作提供最有力的「法律武器」。建設生態吉林已成為民心所向,必須下決心解決好關係群眾切身利益的大氣汙染問題,努力實現吉林市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的雙贏。因此建議:   一、建立大氣汙染防治聯席會議制度,統籌推進大氣汙染防治工作。   二、嚴格實施建築施工標準化管理,全面實現施工場地全圍擋、工地物料全覆蓋、施工現場路面全硬化、進出車輛全衝洗、密目網全包圍、渣土運輸車輛全封閉。
  • 山西省部署秋冬季大氣汙染防治工作
    記者9月30日從省藍天保衛戰決戰指揮部獲悉,日前我省召開會議,分析研判環境空氣品質形勢,部署秋冬季大氣汙染防治工作。針對近期空氣品質連續反彈,進入秋冬季後不可控因素增多、發生重汙染天概率加大的形勢,會議要求採取步步為營的辦法,把省委省政府關於打贏藍天保衛戰的決戰任務實實在在落實好。
  • 全市城管系統大氣汙染防治工作現場推進會召開
    11月13日,全市城管系統大氣汙染防治工作現場推進會在薛城區召開。薛城區城市管理局和滕州市城市管理局作了典型發言。會議通報了全市城管系統大氣汙染防治工作情況。自全市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暨揚塵專項整治行動開展以來,全市城管系統紮實有效地開展專項治理活動,取得了明顯效果。
  • 讓澄澈的藍天成為日常所見——濰坊市深入推進冬季大氣汙染治理
    入冬以來,為有效應對重汙染天氣,持續改善空氣環境質量,全市生態環境系統在市委、市政府堅強領導下,不斷強化措施、綜合施策,多方位推進,深入開展大氣汙染綜合治理,堅決打好打贏大氣汙染防治攻堅戰。自啟動重汙染天氣Ⅱ級應急響應後,全市生態環境系統嚴格落實重汙染天氣應急響應措施,全面出擊,積極有效應對重汙染天氣。加密會商研判,由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市氣象局及「一市一策」專家團隊組成的預警預報組,在應急響應期間加密會商頻次,做好數據收集、研判工作,及時報送預報、會商等有關信息,提高預警預報準確度。
  • 劉國中在調研生態環境保護時強調 突出抓好秋冬季大氣汙染防治...
    劉國中在調研生態環境保護時強調 突出抓好秋冬季大氣汙染防治 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好轉 2020-12-02 22: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劉國中:突出抓好秋冬季大氣汙染防治 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好轉
    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來陝考察重要講話,切實把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抓實抓細抓到位,當前要突出抓好秋冬季大氣汙染防治,讓三秦大地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
  • 我市建立大氣汙染防治精準管控「四個體系」推進空氣品質持續改善
    今年以來,我市堅持科學精準依法治汙,建立完善大氣汙染防治「四個體系」,堅決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一是建立指揮調度體系。市生態環境局組建大氣汙染防治指揮調度中心,與市氣象局加強汙染天氣預警預報,專家團隊與氣象部門提前預警、實時研判分析,每日發布管控措施,市縣兩級組建2個工作專班,實行24小時值班值守,強化應急管控措施落實,並對管控情況進行跟蹤績效評估,結合實際進行實時調整,不斷提高管控措施的科學性和針對性。二是建立精準減排體系。
  • 大氣汙染成因與控制及趨勢分析學術研討會在京召開
    中國日報1月19日電(記者 鄭金冉)1月17日-18日,環境保護部在北京召開大氣汙染成因與控制及趨勢分析學術研討會。積極推進區域內幹線鐵路、城際鐵路、市域鐵路、城市軌道的「四網融合」;加快推進區域交通網絡由「單中心、放射狀」轉為「多中心、網絡狀」。構建「車-油-路」一體化的移動源排放汙染綜合控制體系,建立區域協同、物聯網和大數據技術融合的全覆蓋和全鏈條的移動源機動車汙染防治和監管體系,強化道路和非道路移動源排放全生命周期的排放控制和監管。
  • 秦皇島市大氣辦舉辦汙染天氣應對新聞通氣會 介紹全市大氣汙染防治...
    活動中,市大氣辦介紹了大氣汙染防治綜合指揮調度中心的組建情況,與會人員共同觀看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汙染成因宣傳片,隨後專家團隊講解了我市大氣汙染狀況及應對預警措施,市生態環境局介紹了今年以來全市大氣汙染防治工作開展情況。
  • 甘肅省大氣汙染防治條例
    ,保障公眾健康,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汙染防治法》等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負有大氣環境保護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應當嚴格依法履行職責、協同配合,加強對大氣汙染物排放的日常監督管理,及時制止並依法處理汙染大氣環境的違法行為。  第六條 省人民政府對各市(州)大氣環境質量改善目標、大氣汙染防治重點任務完成情況進行考核。考核辦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
  •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汙染防治法
    第一章 總則第一條 為保護和改善環境,防治大氣汙染,保障公眾健康,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制定本法。第二條 防治大氣汙染,應當以改善大氣環境質量為目標,堅持源頭治理,規劃先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優化產業結構和布局,調整能源結構。防治大氣汙染,應當加強對燃煤、工業、機動車船、揚塵、農業等大氣汙染的綜合防治,推行區域大氣汙染聯合防治,對顆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物、氨等大氣汙染物和溫室氣體實施協同控制。
  • 邯山區召開一月份大氣汙染防治攻堅會
    1月6日下午,副區長劉偉主持召開邯山區一月份大氣汙染防治攻堅會。會上傳達了市大氣汙染防治重點區域管控治理調度會議精神,並對我區一月份重點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區政府辦、空保中心、生態環境分局、住建局等相關部門及各鄉鎮(街道)、園區相關負責同志參加。
  • 全縣秋冬季大氣汙染防治暨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推進會議召開
    11月21日,縣委副書記、縣長劉玉主持召開全縣秋冬季大氣汙染防治暨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推進會議。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牛之春、副縣長許洪順、縣政協副主席吳緒季參加會議。劉玉指出,大氣汙染防治和生活垃圾分類都是系統工作、長期任務,事關全縣人民的利益。
  • 株洲市大氣汙染防治攻堅戰見成效
    重點任務逐一分解,嚴格考核問責體系 在株洲市生態環境局一樓,走廊放著很多展板,內容是2020年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重點任務,任務按時間表分解,一目了然。這些展板是近年來株洲市深入貫徹推進綠色發展理念,著力打好汙染攻堅戰的縮影。
  • ...分享」有機汙染場地修復工程中的大氣環境二次汙染防治及案例分析
    為了實現汙染場地的有效、安全治理,首先對我國目前汙染場地修復現狀及二次汙染風險特點進行了分析,以北京焦化廠原址汙染場地修復工程為例,對該類典型有機汙染場地在異位修復工程中的主要施工工程和大氣環境二次汙染風險來源進行了詳細分析,並針對修復工程中的氣態汙染物、尾氣和揚塵3項關鍵要素建立了全面的大氣環境二次汙染防治措施體系。
  • 周哲同志在環境汙染防治攻堅戰第二次推進會議上的講話
    下面,我先講幾點意見:一、分析問題,深挖根源今年以來,全縣各級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縣委、縣政府的決策部署,緊盯目標,同心協力,克難攻堅,持續發力,著力加強科學治汙、精準治汙、依法治汙,有力地推進了全縣環境汙染防治攻堅工作。
  • 2018年初大氣汙染形勢分析:四川1-2月大氣汙染形勢嚴峻
    四川新聞網成都12月29日訊(記者 李慧穎)12月29日上午,省環保廳廳長於會文在省環境監測總站主持召開2018年初大氣汙染形勢分析會商會。會議聽取了各位專家對近期氣象變化趨勢、空氣品質形勢的分析和預判。
  • 環境保護部 發展改革委 財政部關於印發《重點區域大氣汙染防治...
    區域性複合型的大氣環境問題給現行環境管理模式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僅從行政區劃的角度考慮單個城市大氣汙染防治的管理模式已經難以有效解決當前愈加嚴重的大氣汙染問題,亟待探索建立一套全新的區域大氣汙染防治管理體系。
  • 商洛:關於加強揮發性有機物汙染防治工作的通知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VOCs在線訊:日前,商洛印發關於加強揮發性有機物汙染防治工作的通知。)工作部署和《商洛市鐵腕治霾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方案(2018-2020年)(修訂版)》(商政辦發〔2018〕84號)(以下簡稱《行動方案》)相關要求,進一步推進揮發性有機物汙染整治,提前應對我市夏秋季節多發臭氧汙染問題,切實改善環境空氣品質,現將加強揮發性有機物汙染防治工作有關要求通知如下:一、深化思想認識
  • 南寧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大氣汙染防治三年行動方案(2014...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印發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的通知》(國發〔2013〕37號)和《廣西壯族自治區大氣汙染防治行動工作方案》,促進南寧市環境空氣品質持續改善,保護人民群眾健康,深入開展南寧市大氣汙染綜合防治,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