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我市堅持科學精準依法治汙,建立完善大氣汙染防治「四個體系」,堅決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
一是建立指揮調度體系。市生態環境局組建大氣汙染防治指揮調度中心,與市氣象局加強汙染天氣預警預報,專家團隊與氣象部門提前預警、實時研判分析,每日發布管控措施,市縣兩級組建2個工作專班,實行24小時值班值守,強化應急管控措施落實,並對管控情況進行跟蹤績效評估,結合實際進行實時調整,不斷提高管控措施的科學性和針對性。
二是建立精準減排體系。篩選全市61家排汙大戶,「一企一策」制定精準化管控方案,精準到每個生產工藝和時間節點,不搞「一刀切」;根據氣象條件,對全市301家涉VOCs企業錯時、錯峰生產,最大限度減少汙染物的排放;結合風向、溫度、溼度等變化,制定道路抑塵、城市降溫等精準化管控措施,提高管控水平;發布重汙染天氣應急預案,細化1100多家企業應急響應措施,實行清單化、臺帳化管理。
三是建立汙染天氣分類管控體系。按照 AQI 數值將管控措施分為日常管控、輕中度汙染天氣管控和重度汙染天氣管控三種情況,分級分區分時段啟動應急管控措施,有效減少汙染天氣影響。
四是建立聯防聯控工作體系。旅遊旺季期間,在省生態環境廳的指導下,我市與唐山市建立了1個核心區、6個嚴控區、6個協防區的「1+6+6」汙染天氣聯防聯動工作體系,為改善空氣品質發揮了重要作用。此項機制隨著工作的推進得到持續完善,確保了全市空氣品質不斷改善。
截至11月29日,我市空氣品質綜合指數4.44,同比降低14.8%;空氣品質達標天數267天,同比增加18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6項主要汙染物同比均下降,其中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34.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3.2%,空氣品質持續向好。
【來源:秦皇島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