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裡遊,地面跑,甚至空中滑翔,幾乎無所不能的爬行動物

2020-12-03 慧眼科學

地球上的動物不計其數,種類繁多,有水裡遊的魚兒,有地面跑的兔子,還有天上飛的小鳥,它們性情不同,也各自擁有特定的本領。不過有一種動物就厲害了,它不但能在水裡遊,也能在地面快速前進,甚至可以在空中滑翔,幾乎無所不能。它就是水蚺,一種相當「硬核」的爬行綱動物。

水蚺是世界上最大的蛇,最長可達8米,重量超過130公斤,渾身都是肌肉。當一種動物是同類之中最大的,那麼它肯定有它的特別之處。作為最大的蛇,水蚺也是行蹤最神秘的傳奇動物之一,極少有人到過它們的世界。對科學家而言,它的一切基本上是個謎,這就像探索一個新的星球。

水蚺是世界級的殺手,能吃掉體長1.5米到2米的凱門鱷。它的牙齒像針尖,上頜牙齒呈行排列並向後傾斜,指向喉嚨的方向,所以當它咬住獵物時,獵物絕對沒有逃脫的可能。獵物一旦被咬住,水蚺就會用強有力的肌肉一圈一圈纏繞在獵物身上,然後逐漸收縮,讓獵物停止呼吸,甚至把重要器官壓碎。

水蚺絕不是「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動物,當它發覺獵物不再掙扎,心臟停止跳動的時候,它就不再用力擠壓,它不會浪費任何多餘的能量。水蚺的內臟能夠移動,這讓它具備了吞食巨大獵物的能力,一旦獵物進入了它的消化道,裡面強大的酸和酶將溶解整隻獵物。

由於體積大,水蚺吃一個「胖子」一般只能弄個半飽,只要吃飽一次就可以幾個月不進食。它棲息於沼澤地區,太過龐大的身軀使得它必須依靠水的浮力支撐其體重。因此,水蚺都是遊泳高手。除了在水裡遊得快之外,水蚺在陸地上照樣能夠快速向前移動,這得益於它身上的鱗片。

水蚺身上的鱗片互相交疊且方向向後,使得它在地面或水裡移動時摩擦力較小,從而達到快速前進的目的。通過觀察它的腹部,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這種蛇的運動。它腹部的鱗片跟它身體其他部位的結構非常不同,這些鱗片很平、很寬,能抓握地面,這讓水蚺可以拉著自己前進,還能以一種經典的迂迴方式行動。

水蚺前進方式的進化,讓它幾乎可以出現在地球的每一個角落。比如,它能在沙漠裡蛇形前進,還能下水遊泳,甚至可以在空中滑翔。美國有一部叫做《與水怪同遊》的紀錄片,就曾經拍攝到了水蚺在空中滑翔的畫面,震撼至極,讓人完全不願相信自己的眼睛。

作為頂尖獵食者,水蚺除了人類之外幾乎沒有天敵,它通常不會主動攻擊人類,全世界近10年以來並沒有幾起吃人記錄,反而每年遭到屠殺的水蚺達到60多噸。幾乎在水蚺生活的每一個地方,它們都會受到人類的迫害,不過這並不令人感到意外,畢竟這種蛇能輕鬆吃掉人類的家畜,而且人類天生對蛇有恐懼心理。

相關焦點

  • 有一類樹蛇不僅善於爬樹,還能在空中滑翔100多米,像會飛的蛇
    在動物世界中,蛇類是一種冷血的爬行動物,蛇的種類非常多,它們具有本領也很多,能在水裡遊,也有在陸地爬行,還有善於爬樹的,但在蛇類中,還有一類蛇被稱為
  • 自然界中不是只有鳥類可以上天,比如這八種擅長滑翔的動物
    鳥在天上飛,魚在水裡遊,如果不算上少數特例的話,這句老俗話倒也沒什麼錯誤,算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常識之一了。現生動物中能夠飛行的著實不少,非脊椎動物中有各種可以飛的昆蟲,脊椎動物中有可以飛的鳥類和蝙蝠,我們人類雖然不能靠身體直接飛行,但是還好有飛機可以坐,可以體驗一把在天上飛行的感覺。
  • 為了躲避海裡的天敵,飛魚演化出了滑翔的本領,可是天上也不安全
    在我們的生活中,魚在水裡遊,鳥在天上飛,這些都已經成為了常識。但事情總有例外,鳥類中也有擅長遊泳的(例如企鵝),魚類中也有擅長在陸地上爬的(例如彈塗魚),甚至還有一類魚的魚鰭演化出了翅膀,身體也符合空氣動力學原理,能夠衝出水面在空中滑翔,身後留下一片水花,在陽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美麗至極。這類魚兒的名字也很直白,就叫飛魚。
  • 原來鼠類也可以飛翔,滑翔在空中的小鼯鼠!會飛的鼠超級可愛!
    這只能美名其曰「滑翔」。它們從樹上跳下時,那對「小翅膀」也是有用處的,看起來像風箏、也像降落傘。這對「小翅膀」也不是翅膀,是它的體表皮膚。它們通過把體表皮膚展開來進行滑翔,通過調整翼膜的鬆緊度改變方向。這才使它們看起來像飛一樣。
  • 或許龍是滑翔動物!
    其實在自然界中有些生物看似不具備飛翔的能力,但卻看起來真的會飛,就比如飛魚,它們其實並不能飛行,而且靠氣流滑翔,還有一種飛鼠,也沒有翅膀,只是靠扁平的身體藉助空氣動力來滑翔而已,甚至有科學家發現有一種蛇類也具備類似的滑翔能力,就是把圓圓的身體縮成扁形的,這樣加大了接觸空氣的面積,所以能夠滑翔,而龍也許同樣是藉助類似的原理在空中滑翔,而被看到的人誤認為是在飛行!
  • 動物科普:動物的滑翔和飛行
    動物開始飛行與幾億年前,今天,空中充滿了各種滑翔和飛行的動物,有些體型大而且強壯,還有一些則是肉眼幾乎看不到,有些動物會滑行,只有昆蟲,鳥類和蝙蝠才能真正飛行,它們用肌肉張開翅膀,飛行和降落,昆蟲的數量比其他飛行者多幾百萬倍,它們的小體型使得其在空中可以自如飛行,蝙蝠可以飛得很快而且很遠
  • 夢見很多蛇在水裡遊 夢見很多蛇在水裡
    夢見很多蛇在水裡遊戀愛的人夢見很多蛇在水裡,雖說為自己喜歡的人付出一切是件開心的事,但是仍該有底限。單身男女夢見很多蛇在水裡,最近會有異性主動接近你!你要小心自己做出輕佻的回應。聚會的話,讓你表現的機會很多,越是和藝術有關的節目越能讓你大放光芒。
  • 烏龜是兩棲動物還是爬行動物,這個得知道
    烏龜既能在水中遊,又能在岸上爬,它是屬於哪一種類的動物呢?爬行動物還是兩棲動物?
  • 國際團隊新發現:距今1.6億年,最原始的哺乳動物會滑翔
    在現代哺乳動物中有一種比較特別的類型,它們能在空中滑翔,比如中國的特有物種復齒鼯鼠、東南亞的鼯猴、澳洲的有袋飛鼠,這在哺乳動物演化歷史上是最為特異的演化適應特徵之一,那麼,這種特徵最早又是出現在什麼時候?
  • 兩種鳥類大小的恐龍進化出了滑翔能力但並不擅長
    研究人員在10月22日發表於Cell Press細胞出版社旗下期刊《交叉科學》(iScience)上的報告中稱,兩種小恐龍——Yi和Ambopteryx——儘管有像蝙蝠一樣的翅膀,卻很難飛行,只能笨拙地在其棲息的樹間滑翔
  • 澳大利亞鯨魚寶寶展示跳躍能力 似空中滑翔 (1/3)
    澳大利亞鯨魚寶寶展示跳躍能力 似空中滑翔圖片來源:ICphoto 發布時間:2020-09-30 07:50:06 【編輯:王禕】 澳大利亞鯨魚寶寶展示跳躍能力 似空中滑翔
  • 來這裡可以海底漫步,還可以空中滑翔
    模里西斯這裡就是模里西斯共和國,非洲東部的一個火山島國,位於印度洋西南方。模里西斯海底漫步作為一個海島,模里西斯的水上活動自然是少不了的。模里西斯空中滑翔如果你想要潛水的話,一般酒店也會提供潛水訓練課程,當然這個也是要收費的。而且需要注意的是,潛入海底不可以獵魚,收藏貝殼、珊瑚和魚類的行為都是明令禁止的。
  • 研究發現:兩種鳥類大小的恐龍進化出了滑翔能力,但並不擅長
    研究人員在10月22日發表於Cell Press細胞出版社旗下期刊《交叉科學》(iScience)上的報告中稱,兩種小恐龍——Yi和Ambopteryx——儘管有像蝙蝠一樣的翅膀,卻很難飛行,只能笨拙地在其棲息的樹間滑翔。由於無法與其他樹棲恐龍和早期鳥類競爭,它們在幾百萬年後就滅絕了。
  • 生物比地面還豐富,生活方式更特別
    我們都知道,每一種生物都以它自己的方式生存著,天上飛的,水裡遊的,地上跑的,物種豐富,數不勝數。但是你是否知道還有一些生物,它不在天上飛,不在水裡遊,也不在地上跑,它們存在於另一個世界,在另一個世界用特殊的模式生存著。他們的物種比地面上的生物還要豐富,甚至這些物種存在的時間比我們所知的任何生物年代都要久遠。這些生物生存在地殼深處,連科學家們都沒有想到地殼深處竟然有著這樣一個豐富的世界。
  • 小飛蛇如何在滑翔時不翻車?
    原文作者:Jim Usherwood任何折過紙飛機的人應該都有過這種無奈:紙飛機剛一飛出去便不受控地旋轉,最後衝向地面,可見滑翔時要保持平衡和穩定有多難。但是,不知道為什麼,擺動的飛蛇卻能在滑翔時不「翻車」。要實現穩定滑翔,我們應該向誰學習呢?
  • 地球上幾乎所有動物都有尾巴,那作為高級動物的人類為什麼沒有?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 眾所周知,無論是天上飛的、地上走的、水裡遊的,地球上幾乎所有的動物都有自己的尾巴,那作為高級動物的人類為什麼沒有自己的尾巴呢?
  • 天上飛的水裡遊的,除了不能吃的它都能吃
    天上飛的水裡遊的,除了不能吃的它都能吃在野生動物中,如果要說那一個科目的動物最厲害?那絕對是貓科了,貓科動物的種類十分多,既有大型的也有小型的,還有一些看起來像犬科,但是卻是實打實的貓科動物。我們都知道,大部分的貓科動物都是肉食動物,它們最擅長的事情就是捕獵,無論是非洲獅,還是東北虎,所獵取的食物種類也是繁多。那麼我們今天就來看看,貓科動物的食譜到底有多廣。
  • 我國發現中耳保存完好的真賊獸滑翔哺乳動物
    本報記者 劉勇攝/光明圖片  兩隻生活在晚侏羅紀早期,距今大約1.64億年到1.59億年的真賊獸滑翔哺乳動物將改變人們對哺乳動物中耳的演化認識——由於保存得非常完好,發現它們具有五塊聽小骨的中耳結構,成為目前哺乳動物中的最早記錄,也成為中生代哺乳動物最完整的記錄。
  • 1.6億年前哺乳動物演化出滑翔功能
    原標題:1.6億年前哺乳動物演化出滑翔功能   記者從北京自然博物館了解到,該館孟慶金研究員和美國芝加哥大學羅哲西教授領導的團隊發現了迄今為止最原始的滑翔哺乳動物化石,比現存最早的滑翔類哺乳動物化石早了1.1億年。北京時間10日凌晨,相關成果的兩篇論文同時在線發表於《自然》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