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規模排名出爐!基金專戶、養老金、基金子公司、券商資管哪家強...

2020-12-01 證券時報網

中國基金報記者 方麗

基金業協會剛剛公布了一季度末基金管理公司及其子公司、證券公司、期貨公司、私募基金管理機構資產管理業務規模20強排名,揭開目前這些業務的行業排序。

基金專戶業務

建信、創金合信、博時位列前三

最新數據顯示,一季度基金公司私募資管月均規模前20名中,有11家規模超過1000億元,較去年四季度減少一家。同時,一季度前20強榜單規模合計達到2.91萬億,較去年底的「20強」減少了1149.2億元,幅度在3.8%水平。

而相比去年四季度,一季度末基金公司專戶規模前五格局不變,分別為建信基金、創金合信基金、博時基金、華夏基金和易方達基金,月均規模分別為4856.04億元、3574.56億元、2287.86億元、2161.53億元和1833.38億元,頭部效應更加明顯。

基金專戶規模的增減也讓公司排名出現變化,如嘉實基金規模穩健,讓排名較四季度末提升一位,目前以1605.01億元的月均規模排名第六;此外,中銀、交銀施洛德、匯添富、廣發基金位居第七至第十名。此外,相較去年底,興證全球新進了「20強」榜單。

基金管理公司私募資產管理月均規模前20名情況

基金公司養老金管理規模:

工銀瑞信、易方達和華夏排名前三

基金公司去年養老金規模也隨之出爐。

截止到2020年一季度末,工銀瑞信、易方達、華夏分列前三名,博時基金和嘉實基金位列前五。相比去年底數據,華夏基金從原本第五一躍成為第三,廣發基金、海富通基金排名也有所上升,其他變化較小。

基金子公司專戶月均規模:

建信資本、招商財富資管和農銀匯理資管排名前三

2020年一季度基金子公司私募資產管理月均規模前20名中,11家規模超過1000億元,和去年四季度末相比整體變化很小,前20名僅部分公司調整了順序,但沒有公司被擠出前20名,也沒有公司新進。

基金子公司仍處於規模縮水的大趨勢之中,一季度末前20強的總規模位3.05萬億,平均規模為1525.75億元。而去年底前20強這兩個數據分別為3.23萬億、1613.63億元。

其中建信資本以4858.41億元的規模排名第一,雖然相較去年四季度規模縮水較大,但整體規模且遙遙領先,與第二名招商財富資管有超過1500億元的差距,農銀匯理資管、上海浦銀安盛資管排名第三、第四,月均規模為2875.67億元、2501.19億元、前四名和去年底保持一致。

基金子公司私募資產管理月均規模前20名情況

券商資管月均規模:

中信證券、國君資管、招商資管位列前三

券商資管月均規模也是市場關注的焦點。

具體來看,一季度月均規模在5000億元的共5家,較四季度減少1家,顯然一季度受到市場震蕩影響,規模有所下滑。

目前資管規模超5000億的分別為中信證券、國君資管、招商資管、華泰資管、招商資管、申萬宏源。其中,中信證券月均規模為1.08萬億元,仍是唯一一家月均規模破1萬億的券商,和後面明顯拉開差距。而國君資管則以6556.79億元的規模緊隨其後,招商資管以6085.23位列第三名,和第二名差距不大。

券商資管主動管理規模:

10家規模超千億

自資管新規發布以來,各項監管規則、細則逐步落地,資產管理行業新的運行框架已經基本建立,業務回歸主動管理、完成淨值化轉型升級已經拉開序幕。從目前的進展來看,各家紛紛發力主動管理,且效果較為明顯。

從2020年一季度末數據看,有10家券商資管主動管理規模超千億,其中中信證券、國君資管、華泰資管位列前三,一季度月均規模分別為4871.46億元、3921.22億元、2664.32億元。

各大資管機構平均規模分布

實際上,早在4月底,基金業協會就公布了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管理私募資管業務規模分布情況。

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3月底,證券公司及其資管子公司平均管理私募資管業務規模947億元,管理規模中位數470億元;證券公司私募子公司平均管理私募基金37億元,管理規模中位數10億元;基金管理公司平均管理私募資管業務規模354億元,管理規模中位數102億元;基金子公司平均管理私募資管業務規模512億元,管理規模中位數189億元;期貨公司及其資管子公司平均管理私募資管業務規模15億元,管理規模中位數2億元。

此外,基金業協會數據還公布了各類機構的規模分布情況。而今日公布的各項業務前20強就更揭開目前的行業格局,值得關注。

相關焦點

  • 招商資管總經理熊志鋼:挖掘券商資源稟賦,打造資管差異化競爭優勢
    據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數據,截至2019年四季度末,基金及其子公司、證券、期貨、私募資管業務總規模約52.23萬億元。而2019年我國GDP已接近百萬億元人民幣。但對比國外較為成熟的資產管理行業發展的經驗來看,資產管理規模(AUM)/GDP比重可超200%,我國資產管理行業與國際頂尖水平相比仍差距不小,發展空間仍然非常巨大。
  • 133家券商上半年25項指標排名出爐
    七、資管收入:今年上半年共有11家券商資管業務淨收入超過5億元,而去年同期僅有7家,華泰資管和東證資管兩家仍處於行業前兩把交椅。八、信用業務收入:華泰證券、中信證券、國泰君安3家券商兩融業務利息收入均超過20億元,業內券商超過10億元水平的多達11家;與此同時,股票質押業務收入回撤較為明顯。
  • 平安資管強勢上榜全球資管500強 位列53位 中國首位
    日前,國際權威媒體Investment & Pensions Europe(IPE)在倫敦發布了2020年全球500強資產管理公司榜單(Top 500 Asset Managers 2020)。
  • 2020中國證券公司金牛獎揭曉 廣發資管斬獲金牛資產管理團隊獎項
    中證網訊(記者 胡雨)12月2日,由中國證券報主辦的2020證券公司金牛獎榜單評選結果正式出爐,廣發證券資產管理(廣東)有限公司(下稱「廣發資管」)榮獲金牛資產管理團隊獎項。
  • 基金公司全球排名出爐!19家中國公募入圍世界500強 你們家上榜了嗎?
    基金公司全球排名出爐根據全球知名諮詢機構韋萊韜悅(Willis Towers Watson)10月30日發布的「2016年全球500強基金公司調查結果」(Global 500 Research),共有19家內地基金公司入圍全球500強。
  • 券商資管激戰公募軍團 大集合產品公募化改造先行
    在規模收縮的同時,券商資管的公募化轉型正在逐步加速,無論是大集合產品的公募化改造,還是成立獨立的資管子公司申請公募牌照,財富管理大潮來臨之時,券商資管正努力應戰。(證券時報)   券商資管仍然處於轉型陣痛期,剛剛過去的2020年,券商資管累計發行集合理財產品份額僅有910億份,同比減少約三成。
  • 券商系第14張公募基金管理牌照獲批 多家券商仍在排隊申請
    直到2020年7月31日,證監會發布《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監督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允許同一主體同時控制一家基金公司和一家公募持牌機構。隨後,擁有5721.58億元資管規模的國泰君安資管向證監會遞交開展公募基金管理業務資格的申請。  《證券日報》記者翻閱證監會網站後發現,在資產管理機構開展公募基金管理業務資格審批表中,國泰君安資管申請材料的接收日為2020年8月14日。
  • 2021年第一批爆款基金來襲:吸金逾500億 公募看好後市結構性行情
    這也是近三年首家獲批公募牌照的券商系資管公司。中基協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三季度,國君資管主動管理資產月均規模僅次於中信證券,位居行業第二位。 據業內人士透露,自證監會2018年優化公募基金管理人資格的行政許可審批程序後,審批程序為證監會先批准,申請人進行籌備並通過證監會現場檢查後開展業務。
  • 保險資管如何「能力為王」?平安資管張劍穎:第三方業務激發潛能...
    近日接受券商中國記者專訪時,平安資管副總經理張劍穎表示,央行資管新規頒布後,各資管子行業的產品政策基本拉平,正式開啟了能力為王的時代。未來,資產管理機構要想獲得核心競爭力,主要靠提升投資管理能力和科技賦能。傳統業務模式的突破創新以及精細化運作,加上新業務領域的拓展,或為保險資管產品的創新發展迎來新機遇。
  • RTG理德外匯資管公司實力怎麼樣?
    RTG理德外匯資管公司實力怎麼樣?集團業務專注於證券孵化項目,私募基金和研究人工智慧交易科技研發等。在2020年集團榮獲批准合法外匯交易券商執照,使集團在市場拓展領域添新運營項目。RTG理德外匯綜合資管平臺對接fxtg77RTG理德外匯資管主要提供最新MT5外匯交易軟體給與市場合格理財投資人更方便在外匯市場中獲取理想的收益系統。
  • 華泰證券資管:打造特色產品線,大力挖掘數位化多維價值
    成立以來,華泰證券資管在傳統固收、ABS、另類跨境、金融科技四大業務領域都有了一定積累。在券商資管中,華泰證券資管的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均居於前列。2020年,華泰證券資管全面推進落實華泰證券科技賦能下財富管理和機構業務「雙輪驅動」戰略部署,充分依託全業務鏈資源,秉持一貫的超前開拓創新意識,推進數位化轉型,打造面向未來的差異化核心競爭力。
  • 十大券商解讀資管新規:開啟監管「新時代」!
    摘要 【十大券商解讀資管新規:開啟監管「新時代」!】  資管新規徵求意見出臺後朋友圈刷屏,不過鑑於專業性比較強,如何做出一個比較準確全面的解讀呢?對債券市場是利好還是利空?在債券市場情緒已經比較脆弱的情況下,新規出臺後投資該如何選擇?對股市尤其是銀行股、券商股等又有哪些影響?且聽十大券商解讀!
  • 排名倒數、風格激進:華泰資管債基遭遇「黑天鵝」
    債券基金是華泰資管公募基金的大頭,但自10月底以來,由於受國企信用債違約波及,華泰資管多隻債券基金排名倒數。而重倉信用債的公募基金也損失慘重,華泰證券(上海)資產管理公司(下稱「華泰資管」)就是一家。根據Wind資訊,自10月23日至11月17日,在收益率排名倒數前10位的債券基金中,華泰資管佔到5位,分別排名倒數第一、倒數第二、倒數第五、倒數第六及倒數第十,收益率依次是-13.38%、-11.35%、-7.23%、-6.65%及-4.75%。
  • 上半年券商業績排名出爐!頭部券商繼續領跑
    隨著各大券商半年報的陸續披露,上半年的業績排名也已新鮮出爐。中證協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134家券商合計營收、淨利均實現雙位數增長,頭部券商的集聚效應也進一步增強。近日,證券業協會向券商下發了《證券公司2020年上半年經營業績排名情況》,對134家券商未經審計經營數據進行了統計排名。從排名情況看,券商行業馬太效應繼續增強,頭部券商繼續保持行業領先地位。其中,中信證券在營收、淨利上均排名第一。
  • 工銀瑞信王海璐:以高質量為綱 向全能型資管巨擘奮進
    2005年,工銀瑞信作為首家銀行系基金公司經國務院批准試點成立。十五年以來,在多方努力下,工銀瑞信已發展成為一家公司治理科學、業務資質全面、產品體系豐富、投資業績良好、風險控制嚴格的資管總規模近1.3萬億元的全能型資產管理公司。近日,工銀瑞信基金黨委書記、總經理王海璐接受中國基金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過去15年是工銀瑞信永攀高峰、追求卓越的第一程。
  • 前三季哪家上市券商最賺錢?四季度券商板塊如何布局?聽聽專家怎麼說
    上市券商前三季度業績排名出爐 國君營收居首華泰淨利奪魁東方財富Choice統計數據顯示,可查的上市券商前三季度累計實現營業收入1456.09億元,累計淨利潤605.61億元。不過,在25家可比券商中,僅7家證券公司的營業收入同比獲得增長,淨利潤有所提升的更是只有4家。可見,以大中型券商為主體的上市證券公司今年前三季度業績並不容樂觀。
  • 券商業績有多好?首份年報出爐!這家券商淨利33億大增五成
    來源:東方財富網原標題:券商業績有多好?首份年報出爐!這家券商淨利33億大增五成 來源:券商中國證券業首份年報來了!春江水暖鴨先知。1月14日晚間,國投資本披露的旗下安信證券的2020年未經審計業績成為證券行業首份年報,安信證券全年營業收入94.2億元,同比增長24.11%;淨利潤32.6億元,同比大增五成。
  • 李奇霖:廣義基金資產配置分析手冊
    不同資管產品的資產配置行為,有著明顯差別。銀行理財背靠商業銀行,資金募集渠道廣泛,受投資者信賴,但由於市場化水平相對不足,投資風格偏穩健。公募基金享受稅收優惠,且由於投研能力強,產品淨值化管理能力領先市場,但在募資上,對銀行等第三方機構有較強依賴。券商資管投研能力強,且資管經驗豐富,但因募資門檻較高,投資者接受度偏低,資金大部分來源於商業銀行。
  • 公募基金2020年一季度規模排行榜出爐!
    來源:東方財富網01、公募基金(非貨幣)規模大幅增長截止2020年4月22日發稿,公募基金2020年一季度規模數據出爐。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統計,全國公募基金管理公司達144家,管理基金總數6380隻,管理規模超16萬億。
  • 保險資管產品發展現狀與探索
    固收類產品、債權計劃存續規模排名前2名。,投資趨於保守;從組合類產品上看,當前主要投向股票、債券等標準化資產,投資策略和資產配置方式向券商資管、私募基金、公募基金等老牌標準化資產投資機構靠攏,產品結構上存在一定的同質化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