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公募基金2020年一季度規模排行榜出爐!

2021-01-19 新浪財經

來源:東方財富網

01、公募基金(非貨幣)規模大幅增長

截止2020年4月22日發稿,公募基金2020年一季度規模數據出爐。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統計,全國公募基金管理公司達144家,管理基金總數6380隻,管理規模超16萬億。

2020年一季度公募基金行業總規模較2019年四季度增長1.89萬億元,增長至166134.04億元。非貨幣基金規模方面,2020年一季度也大幅增長,升至約81787.28億元,環比增長約12.01%。

02、百大公募基金規模(非貨幣)總排名

剔除貨幣市場基金和短期理財債券型基金規模後,2020年一季度百大公募基金公司規模(非貨幣)排名出爐。根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統計,2020年一季度末:

易方達基金以4638.15 億元的非貨幣基金規模繼續位居榜首,其一季度規模較去年四季度增長777.82億元;華夏基金規模增長542.34億元,達到3832.4億元,排名第二;博時基金以3602.39億元的規模排名第三;廣發基金排名上升兩位排名第四,非貨幣基金規模達3508.66億元;南方基金排名第五,非貨幣基金規模達3136.27億元。

同時,匯添富基金和富國基金分別以3056.10億元和2727.67億元的非貨幣基金規模排名第六和第七位。另有四家基金公司管理非貨幣基金規模超過2000億元,分別是中銀基金、嘉實基金、招商基金和工銀瑞信基金。

前10名中,較2020年一季度末排名有所提升的僅有廣發基金和富國基金。

03、基金公司規模(非貨幣)增長 TOP20

與2019年四季度末相比,部分大中型公募基金公司的非貨幣基金規模增長明顯。基金公司規模(非貨幣)增長TOP20的增長規模均超過150億元。

廣發基金規模增長高達857.97億元;易方達基金規模增長777.82億元;華夏基金、平安基金和交銀施洛德基金規模增長均超400億元。

04、基金公司規模(非貨幣)排名上升 TOP20

排名增長方面,較之2019年四季度,華潤元大基金和華泰證券(上海)的非貨幣基金規模排名提升顯著,分別上升24位、15位,最新排名分別為第89位和第51位。

排名上升TOP20中,2020一季度規模破千億的有交銀施洛德基金,排名上升6位,最新排名第15名。

數據來源:東方財富Choice數據

(責任編輯:DF528)

相關焦點

  • 2020年中國太陽能光伏發電上市公司利潤規模排行榜(一季度)
    報告大廳權威發布《2020年中國太陽能光伏發電上市公司利潤規模排行榜(一季度)》。2020年一季度太陽能光伏發電所有上市公司的利潤總額為4916.93萬元,前3家企業利潤總額佔比為117.16%。
  • 2020年主動管理型公募基金為何大幅跑贏指數?
    以ETF發展最為迅速的美國市場為例,被動管理型基金在整個股票基金市場的規模佔比,在2005年只有20%還不到,但隨後持續增長,到了2019年中,被動型基金規模佔比首次超越了主動型基金。 圖1:美國被動管理基金規模佔管理基金市場的比例
  • A股公募基金行為分析:公募基金的風格偏好可以持續嗎?
    公募基金的發展歷程和現狀A 股公募基金的發展主要經歷了 3 個階段。1)2001 年之前,萌芽期。A 股公募基金真正的合規化發展則始於 1997 年末《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暫行辦法》公布後。早期 基金品種僅限於封閉式基金,又因投資標的受限、經營混亂等問題風險極大。在 2001 年開始發行開放式基金後,公募基金淨值規模方才達到 818 億元。2)2001-2012 年, 成長期。
  • 業績表現突出,公募基金分紅創歷史新高
    一、投資視角:業績表現突出,公募基金分紅創歷史新高 今年以來,基金賺錢效應明顯,基金規模的不斷增大,公募基金分紅總額創下歷史新高。 1.公募基金已經連續兩年取得高收益 截至三季度末,公募基金規模逼近18萬億元,較二季度末增長9273.68億元,有19家公募基金進入千億級別。2019年、2020年滬深300漲幅分別為36.07%、19.41%。得益於A股連續兩年上漲,公募基金取得了不俗的業績表現。
  • 最新規模排名出爐!基金專戶、養老金、基金子公司、券商資管哪家強...
    基金公司去年養老金規模也隨之出爐。截止到2020年一季度末,工銀瑞信、易方達、華夏分列前三名,博時基金和嘉實基金位列前五。相比去年底數據,華夏基金從原本第五一躍成為第三,廣發基金、海富通基金排名也有所上升,其他變化較小。
  • 指數基金規模突破1.4萬億,管理人頭部效應顯著
    不過 , 歷史上指數基金規模佔非貨幣類公募基金的規模比例曾有過較大的波動 。 數據顯示 , 2014年最高時佔比曾達到22.2% , 之後逐年下降至2017年的11.2% 。隨後在2018年 、 2019年連續兩年復甦 , 目前這一佔比已提升至17.1% , 雖離2014年的高點佔比還有較大差距 , 但截至2020年一季度 , 指數基金規模已突破1.4萬億元 , 其中 , ETF基金規模近7000億元 , 均創出歷史新高 。特別是今年來指數基金管理人頭部效應愈加顯著 , 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 。
  • 財通基金榮膺「2020卓越競爭力收益表現基金公司」
    、奠定「定增王」市場地位,國內首批ESG投資理念倡導和踐行者、率先發行ESG公募產品財通ESG100指數增強A(000042)、財通可持續混合型基金(000017);率先關注大宗詢價、可轉債可交債等再融資策略的公募產品財通福鑫定開混合(501046),2016年保險委外資格獲批,2018年QDII業務額度獲批,率先布局科技賽道並發行當時全市場僅有的名為「集成電路」的公募產品財通集成電路A(006502
  • 被公募基金低配的銀行股 未來還有多大的吸引力?
    被公募基金低配的銀行股,未來還有多大的吸引力?  銀行股大漲成為近期市場最大的熱點。而且,部分銀行股股價也創下歷史新高,銀行在第二季度期間備受基金嫌棄,數據顯示,全部公募基金和主動型基金重倉持股中,銀行股佔比分別為4.1%、2.3%,較2020年一季度繼續下降。
  • 華泰資管公募規模連續兩季度下滑 旗下6隻債基年內收益率告負
    值得關注的是,10月24日,華泰資管發布公告稱,決定自2020年10月23日起對該公司旗下基金所持有的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發行的17華汽01等債券進行估值調整。後繼將持續關註上述債券發行主體的信用狀況,若後續恢復合同約定的估值方法,屆時將不再另行公告。除此之外,作為成立最久的主動權益類基金,華泰紫金智能量化業績也表現平平。
  • 蓄勢2020年投資主道 公募老將潛心之作富國龍頭優勢重磅發行
    2020「春躁行情」進入萌動期,如何搶佔賽道,超前布局新年投資成了投資者關注熱點。隨著經濟發展進入高質量轉型期,具備核心優勢的行業龍頭是投資布局的重點方向之一。在此背景下,富國基金權益投資部副總監畢天宇潛心打造的新基金富國龍頭優勢,於2020年1月9日重磅發行。
  • 基金公司全球排名出爐!19家中國公募入圍世界500強 你們家上榜了嗎?
    基金公司全球排名出爐根據全球知名諮詢機構韋萊韜悅(Willis Towers Watson)10月30日發布的「2016年全球500強基金公司調查結果」(Global 500 Research),共有19家內地基金公司入圍全球500強。
  • 2020年中國工業自動控制系統裝置上市公司利潤規模排行榜(一季度)
    報告大廳權威發布《2020年中國工業自動控制系統裝置上市公司利潤規模排行榜(一季度)》。
  • 公募管理規模重返17萬億,債基三連降
    相比較而言,債券型基金7月末管理規模出現三連降,貨幣型基金在6月縮水8543億元後終於出現反彈,增加406.82億元。權益基金規模增長強勁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7月底,我國境內共有基金管理公司129家,其中,中外合資公司44家,內資公司85家;另外,取得公募基金管理資格的證券公司或證券公司資產管理子公司共12家,保險資產管理公司2家。
  • 2021年第一批爆款基金來襲:吸金逾500億 公募看好後市結構性行情
    整體來看,615 只指數型基金年2020年獲得正收益,佔比 92.9%。中信證券二級行業指數顯示,2020年新能源動力系統板塊指數以126.37%的年內回報領先所有指數。乘用車、電源設備、酒類、航空航天、食品等指數全年業績領先。 從年終業績排行榜來看,5隻指數基金2020年淨值翻倍。其中,鵬華中證酒ETF以121.55%的收益率位居指數型基金首位。
  • 長安基金一季度5隻權益下跌超14% 均為權益總監掌舵
    中國經濟網北京4月17日訊 (記者 李榮 康博) 受股市回調影響,今年一季度公募基金也經歷了一番調整,弱市行情下,中小型基金公司所面臨的挑戰也更加嚴峻。數據顯示,長安基金旗下近期有可比數據的25隻權益基金中(各類份額分開計算),一季度就有半數基金虧損,而該公司權益總監顧曉飛所掌舵的5隻基金更是全部跌超14%。
  • 大黃魚之鄉寧德的2020年一季度GDP出爐,在福建排名第幾?
    2020年你更看好誰呢?我們評論區見,下圖為2020年一季度各個城市GDP排名,數據收集於網絡,部分城市數據並非官宣,如有錯誤請評論區留言,小編我及時修正和持續更新生蠔之都湛江的2020年一季度GDP出爐,在廣東省排名第幾?
  • 中國公募基金行業新機遇及發展戰略深度解析(上篇)
    經過十幾年的發展, 國內現有指數型基金近千隻,管理規模超過萬億元,所跟蹤的標的指數包括國內外市場的 股票指數、債券指數,以及石油、黃金、白銀等商品的期貨、現貨合約。截至 2020 年上 半年,中國基金市場總規模達到 17.07 萬億元,其中主動型基金規模為 15.60 萬億元,佔 比 91.42%;被動型指數基金(包含增強型)規模為 1.46 萬億元,佔比 8.58%。
  • 【基金人物誌】2020基金圈「頂流」——諾安基金蔡嵩松
    近期三季度報密集出爐,明星基金經理的調倉吸引著所有人的關注,也被各大媒體爭相報導,這其中的大多數為基金界「久經沙場」的「老將」。不過,有一位新人基金經理,不僅獲得了高於其他老牌基金經理的關注度,所管理的兩隻基金規模也在三季度累計增加156億,創下成立以來的規模新高。
  • 券商系第14張公募基金管理牌照獲批 多家券商仍在排隊申請
    當前,居民儲蓄向資本市場大轉移的趨勢已經形成,2020年,A股市場雖然沒有出現大牛市,但公募基金的發行規模節節攀升,前11個月已突破3萬億元,大量居民儲蓄正在通過購買基金而進入股市。券商擁有公募基金管理牌照後,無疑將受益於居民儲蓄的轉移。
  • 首隻公募MOM呼之欲出 基金公司競帆萬億藍海
    業內人士表示,我國公募基金規模已超18萬億元,按照美國市場MOM佔公募基金規模超6%的比例計算,未來我國MOM規模有望超過萬億元。首隻公募MOM呼之欲出即將發行的建信智匯優選一年持有期混合型MOM首次募集規模上限為50億元,設置了最短1年的持有期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