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基金一季度5隻權益下跌超14% 均為權益總監掌舵

2021-01-08 中國經濟網

中國經濟網北京4月17日訊 (記者 李榮 康博) 受股市回調影響,今年一季度公募基金也經歷了一番調整,弱市行情下,中小型基金公司所面臨的挑戰也更加嚴峻。數據顯示,長安基金旗下近期有可比數據的25隻權益基金中(各類份額分開計算),一季度就有半數基金虧損,而該公司權益總監顧曉飛所掌舵的5隻基金更是全部跌超14%。   截至2019年12月31日,長安基金管理規模僅有184.43億元,事實上,這家成立於2011年的基金公司規模從未突破過200億元。總規模不振的同時,該公司旗下基金也面臨著規模迷你問題,若將各類份額合併計算,則長安基金旗下共有14隻權益基金,截至2019年12月31日,有8隻基金規模不足1億元,佔比接近六成。

5隻權益基金一季度跌超14% 權益總監掌舵產品齊墊底

2020年以來,A股市場大幅震蕩,受低迷行情影響,一季度權益類基金大都出現了虧損,長安基金旗下產品也不容樂觀,數據顯示,該公司旗下近期有可比數據的25隻權益基金中(各類份額分開計算),一季度有12隻基金虧損,佔比一半。

具體來看,一季度長安基金有5隻基金跌幅超過14%,分別是長安宏觀策略、長安鑫禧C、

長安鑫禧A、長安產業精選C、長安產業精選A,其中,長安宏觀策略是長安基金旗下眾基金中表現最差的一隻,該基金一季度虧損18.67%。

長安宏觀策略是長安基金旗下成立時間較早的一隻混合產品,該基金成立於2012年3月,至今已運行超過8年。但從近3年的階段漲幅來看,該基金的表現卻難以令投資人滿意。數據顯示,該基金近3年、近2年、近1年及近半年的階段漲幅分別為-33.50%、-30.26%、-22.91%、-17.04%,在同期同類型基金中的排名十分靠後。

中國經濟網記者注意到,上述5隻一季度虧損超過14%的基金都由同一位基金經理顧曉飛掌舵,因此其資產配置也較為相似,從去年四季報來看,這些基金存在較為嚴重的交叉持股現象。

顧曉飛曾任天隼投資諮詢管理有限公司研究員,天治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東吳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研究員,國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研究員和基金經理助理,海富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經理等職。現任長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權益投資總監、基金經理。

作為權益投資總監,顧曉飛所掌舵產品的業績顯得有些「蒼白無力」,數據顯示,在近5年的累計任職生涯內,顧曉飛的最佳任職回報僅有22.80%,且還是其在海富通基金任職時創下的。

加入長安基金後,顧曉飛自2019年1月8日起開始任職上述5隻基金的基金經理,經歷了2019年的結構性行情,滬深300全年大漲超30%的情況下,目前卻仍有3隻基金任職回報為負,最高任職回報也僅有10.17%。

從去年四季度的重倉股來看,顧曉飛頗為青睞銀行、券商行業,這5隻基金的前十大重倉股中,銀行、券商類個股佔比均超過六成。具體到個股,5隻基金均重倉持有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保利地產、三鋼閩光、山東黃金這5隻股票,而海通證券、中信證券、南京銀行、光大銀行、金地集團等個股也備受顧曉飛青睞。

不過,今年一季度A股市場整體走勢不佳,僅醫藥主題基金表現相對優異,前期漲勢較好的科技類基金也在3月份跌下神壇,而銀行、券商行業更是走勢疲軟,顧曉飛所管理的5隻基金一季度均虧損超過14%,也說明其大概率仍延續四季度的持股風格。

近期,長安宏觀策略披露的2019年年報中表示,未來一段時間,重心轉移至觀察國內經濟情況和政策的匹配上,圍繞行業見底回升的低估值行業,以及科技類中趨勢向上並且估值較為合理的行業進行研究挖掘和配置。2020年要密切觀察國內經濟情況和政策的匹配,關注能夠有效促進經濟增長的行業。聚焦新老基建,受益於長期經濟轉型邏輯 以及寬貨幣資金利率下行,新基建方向選擇產業趨勢向上的成長股。老基建方向選擇估值已在歷史低位,2020年有新增需求拉動的周期類股票。

顧曉飛對於市場的預判是否準確目前尚無定論,但作為權益總監,顧曉飛管理基金業績墊底卻是不爭的事實,在接下來的時間裡,顧曉飛所管理的5隻基金能否扭虧為盈呢?我們也將拭目以待。

規模不振成長安基金痛點 六成權益產品規模不足1億元

在常年業績不佳影響下,長安宏觀策略的基金規模也不斷縮水。在2015年牛市時期,該基金規模也曾達到過26.54億元,但卻未能持久,在下一季度便縮水九成僅剩2億元。此後至今,該基金規模始終震蕩縮水,截至2019年12月31日,長安宏觀策略的規模僅餘0.14億元。

值得關注的是,過小的規模不僅不利於長安宏觀策略的投資運作,還有可能面臨清盤風險。

長安宏觀策略近期在年報中也指出,該基金從2019年9月16日至2019年12月31日連續72個工作日出現資產淨值低於五千萬情形,未出現基金份額持有人數量不足200人的情形。基金管理人已持續關注並擬採取適當的措施。

根據中國經濟網記者觀察,對於長安基金而言,長安宏觀策略的規模偏小問題並非個例,該公司基金迷你問題已不容忽視。據悉,若將各類份額合併計算,則長安基金旗下共有14隻權益基金,截至2019年12月31日,有8隻基金規模不足1億元,佔比接近六成。

業內人士指出,基金作為一種集合理財類型,有一定的規模要求。對於份額低於1億的開放式基金,在市場上的地位跟單一投資人差不多。在運作上基金分散投資的難度很大;另一方面,對於小盤基金來說,雖然在短時間內將業績排名拉上去比較容易,但由於基金份額太小,投資者進出以及市場波動導致的淨值變動會很大。

事實上,規模不振一直是長安基金的痛點,這家成立於2011年的基金公司,至今管理規模從未突破過200億元。雖然2019年在結構性行情助力下該公司規模大增,但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其總規模也僅有184.43億元。

長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於2011年9月5日,公司的股東分別為:長安國際信託股份有限公司、杭州景林投資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上海恆嘉美聯發展有限公司、五星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兵器裝備集團財務有限責任公司。

 長安基金旗下權益基金業績一覽

數據來源:同花順(淨值截至2020年3月31日,規模截至2019年12月31日)

來源:中國經濟網

相關焦點

  • 銀河基金旗下13隻主動權益產品今年來回報超50%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陳玥)今年以來,結構性行情之下,公募基金的賺錢效應凸顯。以銀河基金為例,旗下13隻主動權益類基金今年以來收益率超過50%,為基金持有人帶來了良好的投資體驗。  回顧年初至今的A股市場,醫藥、科技、消費等熱點輪番上演,銀河基金旗下多隻主動權益產品準確把握了市場節奏。
  • 部分中小公募「掉隊」 權益類基金全年「零發行」
    2020年,「炒股不如買基」再度得到印證,公募基金髮行規模水漲船高,全年新基發行量超過3萬億元,股票型、混合型基金髮行量佔比過半。不過,一些中小基金公司卻並沒有感受到「基金大年」的溫暖,部分公司甚至全年權益類基金「零發行」。Choice數據顯示,2020年作為權益類「大年」,股票型、混合型基金髮行總量超過1.6萬億元。
  • 申萬菱信基金迷失爆款權益大年 旗下多隻產品贏了業績輸了規模
    從基金目前情況看,雖然該產品原基金經理孫琳於7月中旬離任,接任其位置的是一位年內才出道的新人廖明兵,但廖明兵在接管後勇於創新,將老將孫琳二季度持有的中信證券、恆瑞醫藥、貴州茅臺等核心資產標的在三季度期間悉數放棄,取而代之的是龍蟠科技、鴻路鋼構等多隻年內強勢股,從三季報前十大重倉市場表現看,除了億緯鋰能在三季度期間表現一般外,餘者均獲得不菲的上漲,進而也使得產品淨值在三季度期間能夠上漲14%,明顯好於同期滬市上證指數表現
  • 萬家基金多隻混基漲幅不足一成 不少迷你基面臨清盤風險
    權益類基金方面,萬家基金的股票型產品和混合型產品的規模合計僅在200億左右,佔公司全部產品規模不到兩成,且旗下多隻基金規模迷你、面臨清盤風險。  前三季度5隻混基漲幅不足一成   數據顯示,在將各份額合併計算並剔除轉型基金的情況下,前三季度萬家基金旗下共有5隻混合型基金收益低於10%,其中,萬家瑞豐C收益率僅0.46%。
  • 王超偉加盟金鷹基金權益投資團隊
    近日,基金經理王超偉正式加盟金鷹基金,這也是繼去年4月林龍軍加盟後,金鷹基金權益投資團隊引入的又一位名將。   近年來,金鷹基金權益團隊不斷招賢納士,2018年4月加盟的林龍軍也是一名具有11年證券從業經歷、穿越牛熊的投資老將。在他看來,從投資目標上,絕對收益可以看做相對收益的一個補集,是相對收益的補充;從投資方法上,絕對收益又是相對收益的子集,包含在相對收益裡面。
  • 基金髮行兩重天 長安泓匯多利3個月成2021首隻募集失敗基金
    來源:新浪財經基金髮行冰火兩重天,一方面,「日光基」頻現,近1月11日全天有5隻「日光基」出現,單日首募規模合計超過1400億元。其中,南方阿爾法首募規模約為710億元,富國價值創造單日首募規模超過320億元;工銀圓豐三年首募規模超155億元;易方達戰略新興募集規模也超過148億元,博時匯興回報一年持有認購規模超100億元。而另一方面,繼2020年25隻基金募集失敗後,新年再現基金募集失敗,長安泓匯多利3個月滾動持有債券型證券投資基金髮布合同不能生效的公告。
  • 6124點買的基金,如今79隻翻倍,最高大賺360%!牛基榜單來了
    而到2020年的10月15日,正好是13周年時間,這段時間上證指數下跌了44.74%,而深證成指、滬深300均出現-28.62%、-17.57%的大跌。不過,成長股代表的中證500、中小板指漲幅分別為32.09%、59.56%。而在一片結構性行情中,權益類基金整體表現不俗。
  • 萬家基金年內無緣爆款新品 基金經理缺乏從業經驗或為主因
    Wind數據顯示,萬家基金今年迄今雖然已經發行了大約10隻的主動權益產品,但若按照通常規模50億的爆款標準來看,其沒有一隻產品能夠達標,背後原因既有部分新品存在限售的客觀因素,如在一季度時,部分科技主題新品啟動了比例配售且最後的配售比例極低,也與該公司權益類基金經理團隊人員配置不合理有關,其負責主動權益產品投資的11位基金經理中,部分人員崗位任職時間不足兩年,比如黃海和尹航的任職時間僅為
  • 博時基金魏鳳春:權益開啟春季躁動 順周期與成長齊頭並進
    來源:博時頭條博時基金魏鳳春:權益開啟春季躁動 順周期與成長齊頭並進齊頭並進魏鳳春博時基金首席宏觀策略分析師核心觀點近期全球疫情雖然有所反覆,但疫苗逐漸啟動大規模接種,RCEP和中歐投資協定依次正式籤署,國內經濟動能保持強勁
  • 四季度證券ETF規模激增超70億元 年關將至權益基金提前啟動防禦策略
    摘要 【四季度證券ETF規模激增超70億元 年關將至權益基金提前啟動防禦策略】臨近年末,不少今年以來獲利頗豐的權益基金已提前啟動防禦策略,以保住勝利果實並為來年布局
  • 基會| 四季度證券ETF規模激增超70億元 年關將至權益基金提前啟動...
    一、基金行業動態  1、減持熱門賽道布局順周期品種,權益基金提前啟動「防禦」策略  2020年僅剩最後一個多月,不少今年以來獲利頗豐的權益基金已經提前啟動防禦策略,以保住勝利果實並為來年布局。降倉位、壓估值、換賽道,基金經理「各有各的高招」。
  • 金衛醫療收購盈鵬蕙康基金16.14%權益
    」)的16.14%權益(「收購事項」)。 盈鵬蕙康基金為一家於中國成立的有限合夥公司,其唯一投資為中國臍帶血庫企業集團(「CCBC」)的78,874,106股普通股股份,即CCBC的65.4%股權。 公司於盈鵬蕙康基金的投資將帶來9%年化收益率的潛在投資回報,且若盈鵬蕙康基金出售CCBC股權,公司作為有限合伙人也能分享到這部份之潛在額外回報。
  • 平安證券賈志、趙悅:主動權益基金並非越大越好
    經統計,在近5年中,當主動權益基金或基金經理的管理規模大幅增長後,僅有24.63%的基金或27.98%的基金經理接下來的業績會有所提升。探尋主動權益類基金和基金經理的最佳管理規模,對基金經理、基金公司和市場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在探索最優規模時,我們主要分為三個步驟:數據篩選、初步探究與通過模型細緻定位。
  • 近期A股賺錢效應比較明顯 開年首周新基金一日售罄
    2021年開年首周,新基金髮行熱度不減。上周提前結束募集的基金多達14隻,有9隻一日售罄。「日光基」頻現之餘,新基金平均募資額達百億元,周內資金增量逾千億。具體來看,1月8日,由明星基金經理曲揚執掌的前海開源優質企業6個月持有期混合基金髮布公告稱,該基金的認購申請確認比例37.44%。
  • 「新基」募集規模三日已超千億元!權益投資東風能否吹向銀行理財...
    2020年公募基金體現了強大的「賺錢效應」,尤其是權益類基金業績喜人,這讓「炒股不如買基」的觀念加速滲透。權益投資的東風能否吹向銀行理財領域?作為資管市場的「新晉成員」,銀行理財子公司在權益產品的發行上是否會加速備受矚目。
  • 年內首隻 長安泓匯多利3個月滾動持有債券募集失敗
    中國網財經1月11日訊(記者 張明江) 日前,長安基金髮布公告,旗下長安泓匯多利3個月滾動持有債券型證券投資基金因未能滿足基金合同約定的基金備案的條件而不能生效,這也是今年第一隻募集失敗的基金。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在過去的2020年,22家基金管理人旗下共有25隻基金宣布募集失敗,在近兩年來權益類資產受追捧的環境下,去年募集的失敗的基金多為偏債混合、二級債基、純債基金、債券指數基金等偏固收類基金,數量多達18隻,權益類基金募集失敗數量較少。
  • 跟著「明星」去炒股:陳光明爆款基金重倉股亮相 機構抱團消費和大...
    從二季報數據來看,機構再次抱團消費和大金融,數據顯示,截至7月16日,前十大重倉股中含有中國平安和貴州茅臺的基金產品超過200隻,持有五糧液、伊利股份、招商銀行、格力電器、中信證券、美的集團、恆瑞醫藥、工商銀行、長春高新的基金產品數量均超過100隻。如果所有基金公司二季報公布完畢,這一數據還將繼續提升。
  • 北京燕京啤酒股份有限公司關於股東減持至持股5%以下的權益變動...
    02:13:34 來源: 證券時報 舉報   公司股東上海重陽戰略投資有限公司(代表作為基金管理人發行的私募投資基金
  • 貴金屬波動加劇,黃金主題基金11月平均下跌6.9%
    11月以來,以黃金為代表的貴金屬波動加大,COMEX黃金單月下跌逾5%,對應的黃金主題基金淨值也迅速下挫。據Wind數據,29隻黃金主題基金當月平均下跌6.9%。上述29隻基金可以分為三類,分別為國內黃金ETF、純投資黃金ETF的黃金主題QDII基金以及投資黃金ETF+普通股票的黃金主題QDII基金。
  • 8月主題基金強勢霸屏 醫藥基金平均月漲幅超10%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陳玥)8月A股盤整震蕩,相關主題基金強勢霸屏,醫藥主題基金平均月漲幅超10%。工銀瑞信旗下8隻主動偏股基金月度收益超5%,其中5隻區間上漲超10%。  今年來,消費、農業、電子持續「高溫」,相關主題基金和重倉相關股票的基金收穫頗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