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煤炭安全高效綠色智能開採地質保障」專輯特邀主編致讀者
袁 亮 董書寧
隨著我國煤炭工業的發展和煤炭地質科技工作者的不斷努力,煤炭地質保障系統的整體架構、研究內容、保障目標、配套技術等逐漸發展成熟,其內涵與外延不斷豐富和完善,迄今為止歷經了:①煤炭開發地質資源保障、②「雙高礦井」 建設地質保障、③煤礦安全高效生產地質保障、④煤礦智能化綠色開採地質保障4個階段。
多年來,掛靠在安徽理工大學的中國煤炭學會礦井地質專業委員會和掛靠在中煤科工集團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的中國地質學會和中國煤炭學會煤炭地質專業委員會、中國煤炭工業安全科學技術學會水害防治專業委員會等持續不斷精心打造礦井地質和煤炭開採地質保障技術交流高端平臺,2020 年4個專委會將共同主辦主題為「煤炭安全高效綠色智能開採地質保障」 學術論壇,為煤炭地質領域廣大科技工作者提供展示近年來研究取得的新理論、新技術、新裝備和應用新成果的高端交流平臺,研討未來煤炭地質科技發展新方向。
本期前30篇論文緊緊圍繞論壇的5個主題進行報導,即:①地質與水文地質條件勘察評價;②隱蔽致災地質因素精準探查;③礦井水害與煤巖動力災害防治;④智能開採的三維地質透明化;⑤現代化煤礦的地質保障實踐。
歡迎登陸《煤炭學報》官網,免費下載第7期專題論文
目 次
我國煤礦安全高效開採地質保障系統研究現狀及展望
彭蘇萍
煤炭精準開採透明地質條件的重構與思考
袁 亮,張平松
礦井突(透)水災害過程中涉險人員危險性評價方法與應用
武 強,姚 義,趙穎旺,等
鄂爾多斯盆地侏羅紀煤田典型頂板水害防控技術與應用
董書寧,姬亞東,王 皓,等
中國煤礦動力地質災害的構造背景與風險區帶劃分
曹代勇,佔文鋒,李煥同,等
西山煤田巖溶陷落柱柱體形態與組構特徵
趙金貴,郭敏泰,李文生
華北地區石炭—二疊紀下煤組聚煤期巖相古地理
李明培,邵龍義,李智學,等
鄂爾多斯盆地侏羅紀含煤巖系地下水系統關鍵要素與格架模型
焦養泉,王雙明,範立民,等
再論含水層富水性評價的「富水性指數法」
曾一凡,武 強,杜 鑫,等
基於集對分析-可變模糊集耦合法的砂巖含水層富水性評價
韓承豪,魏久傳,謝道雷,等
邢東礦深部帶壓開採底板突水特徵及控制技術
王朋朋,趙毅鑫,姜耀東,等
基於GWO-Elman神經網絡的底板突水預測
施龍青,張榮遨,徐東晶,等
礦井張量電阻率法理論基礎研究
嶽建華,楊海燕,蘇本玉,等
礦井TEM與地震聯合反演導水陷落柱的試驗研究
李 飛,程久龍,楊思通,等
基於透射槽波的工作面煤層厚度高精度反演方法
崔偉雄,王保利,王雲宏
深部煤層氣水平井測-定-錄一體化地質導向技術
申鵬磊,白建平,李貴山,等
煤礦井下護孔篩管煤粉顆粒通過性分析及抽採效果試驗
張金寶,王 毅,姚寧平,等
煤礦井下隨鑽測量數據聲波傳輸系統
高 珺,李泉新,陳 龍,等
煤系氣開採模式探索及先導工程示範
秦 勇,吳建光,李國璋,等
地面井煤層氣含量精準測試密閉取心技術及設備
孫四清,張 群,鄭凱歌,等
應力釋放構造煤煤層氣開發理論與關鍵技術研究進展
桑樹勳,周效志,劉世奇,等
圍壓下煤儲層應力-應變、滲透性與聲發射試驗分析
孟召平,章 朋,田永東,等
過採空區煤層氣井地面抽採關鍵技術
張江華,李國富,孟召平,等
煤層氣開發地質單元劃分與應用實踐
倪小明,王延斌,韓文龍,等
晉城礦區煤與煤層氣協調開發模式優化決策方法
劉彥青,趙 燦,李國富,等
煤儲層天然裂隙系統對水力壓裂裂縫擴展形態的影響分析
呂帥鋒,王生維,劉洪太,等
煤制生物氣產出規律及其同位素分餾效應
簡 闊,傅雪海,韓作穎,等
構造煤分子結構的動力損傷對瓦斯吸附的影響
郭德勇,郭曉潔,陳培紅,等
基於雲服務的煤礦水害監測大數據智能預警平臺構建
喬 偉,靳德武,王 皓,等
透明工作面多屬性動態建模技術
劉再斌,劉 程,劉文明,等
沁水盆地柿莊南區塊地質因素對煤層氣井壓裂效果的影響
張 遷,王凱峰,周淑林,等
不良地質體注漿細觀力學模擬研究
秦鵬飛
基於無人機LiDAR的榆神礦區採煤沉陷建模方法改進
湯伏全,蘆家欣,韋書平,等
採動影響巷道弱膠結層狀底板穩定性分析與控制對策
楊仁樹,朱 曄,李永亮,等
正交型交叉裂隙巖石強度特徵與破裂機理試驗研究
武 旭,王 帆,席 迅,等
本專題有您想要看的文章嗎?更多精彩請持續關注我們,後續將推送詳細內容
編輯整理:郭曉煒
審 核:常琛
End
往期精彩
謝和平,吳立新,鄭德志:2025年中國能源消費及煤炭需求預測
錢鳴高,許家林:煤炭開採與巖層運動
袁亮:煤及共伴生資源精準開採科學問題與對策
康紅普,王國法,姜鵬飛,等:煤礦千米深井圍巖控制及智能開採技術構想
謝和平:深部巖體力學與開採理論研究進展
康紅普,尹丙鼎,高富強,等:中國煤礦井下地應力資料庫及地應力分布規律
聯繫我們
聯繫人:郭曉煒
電話:010-84262930-811
郵箱:guoxiaowei@chinacs.org.cn
網址:www.mtxb.com.cn
版權聲明:
本平臺刊登的《煤炭學報》所有稿件均按照國家版權局有關規定支付了相應稿酬,《煤炭學報》享有稿件的信息網絡傳播權。未經授權,不得匿名轉載。本平臺所使用的圖片屬於相關權利人所有,因客觀原因,部分作品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相關權利人隨時與我們聯繫。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煤炭學報,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