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圖看懂2014諾貝爾物理獎

2021-02-15 德力普光電

德力普·高效照明驅動者! DALI POWER, Booster inside. 

據諾貝爾官方網站消息,赤崎勇、天野浩和中村修二因發明「高亮度藍色發光二極體」獲得201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諾貝爾獎評選委員會在聲明中稱,「高亮度藍色發光二極體」帶來明亮、節能的白色光源。

此前廣受外界關注的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華裔教授楊培東和史丹福大學華裔教授張首晟無緣獲獎。

赤崎勇是日本工程學、物理學家,曾任松下電器研究員,現任名城大學終身教授、名古屋大學特聘教授。赤崎勇開發了氮化鎵結晶化技術,並完成世界第一個高亮度的藍色發光二極體。

天野浩是日本工程學家,專長半導體器件製造,現任名城大學、名古屋大學教授。

中村修二則是日本電子工程學家,高亮度藍色發光二極體與青紫色雷射二極體的發明者,現任美國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教授、愛媛大學客座教授。

官方公布的獲獎理由:

三位獲獎者在發現新型高效、環境友好型光源,即藍色發光二極體(LED)方面做出巨大貢獻。在藍光LED的幫助下,白光可以以新的方式被創造出來。使用LED燈,我們可以擁有更加持久和更加高效的燈光代替原來的光源。

諾獎物理學獎獲獎者介紹:

赤崎勇,1929年生,日本工程學、物理學家,曾任松下電器研究員,現任名城大學終身教授、名古屋大學特聘教授。赤崎勇開發了氮化鎵結晶化技術,並完成世界第一個高亮度的藍色發光二極體。

天野浩,1960年生,日本工程學家,專長半導體器件製造,現任名城大學、名古屋大學教授。曾與赤崎勇合作,完成世界第一個高亮度的藍色發光二極體。

中村修二,1954年生,日裔美籍電子工程學家,高亮度藍色發光二極體與青紫色雷射二極體的發明者,世稱「藍光之父」。現任美國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教授。他於1993年在日本日亞化學工業株式會社(Nichia Corporation)就職期間,基於GaN開發了高亮度藍色LED,從而廣為人知。當時,開發一種藍色LED被認為是不可能的,此前的20年間只有紅色和綠色LED。中村修二教授的創新使得LED生產商能夠生產三原色(紅、綠和藍)LED,從而使實現1600萬色成為可能。或許最為重要的是,LED行業利用這種新技術來開始白色LED(半導體生態光源)的商業化生產。

資料來自果殼網及其他網絡媒體

深圳德力普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0755-29842336/2335

0755-27765991/5995

傳真:0755-23001885

客服熱線:4007-886-918

技術支持:support@daliled.com

官方微信:DALILED

官方網站:www.daliled.com

公司總部:深圳市龍華新區觀瀾街道大塘路88號德力普科技園

(點擊下圖,放大瀏覽。)

相關焦點

  • 201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
    本報斯德哥爾摩10月7日電  (記者劉仲華)瑞典皇家科學院7日宣布,將201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日本科學家赤崎勇、天野浩和美籍日裔科學家中村修二,以表彰他們在藍色發光二極體(LED)方面的發現。  瑞典皇家科學院的新聞公報說,3名科學家於20世紀90年代初發明的藍色發光二極體比傳統的光源更加明亮、高效和環保。
  • 用中學生能看懂的語言講2016諾貝爾物理獎:拓撲相變與拓撲相
    2016年10月,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 David J. Thouless、 F. Duncan M. Haldane 和 J.Michael Kosterlitz ,以表彰他們對「物質的拓撲相變和拓撲相的理論發現」。今天的文章是對這屆諾獎的一個回顧。
  • 三位日裔科學家獲201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迄今已有22名日本人獲諾獎
    據諾貝爾獎官方網站消息,諾貝爾物理學獎於今日揭曉,赤崎勇(Isamu Akasaki)、天野浩(Hiroshi Amano)和中村修二(Shuji Nakamur)因發明「高亮度藍色發光二極體」獲得201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赤崎勇,日本工程學、物理學家,曾任松下電器研究員,現任名城大學終身教授、名古屋大學特聘教授。
  • 2007諾貝爾物理獎得主彼得-格林貝格爾(組圖)
    2007諾貝爾物理獎得主彼得-格林貝格爾2007諾貝爾物理獎得主彼得-格林貝格爾(圖左)中新網10月9日電 瑞典皇家科學院諾貝爾獎委員會今天宣布,將2007年度諾貝爾物理獎授予法國科學家阿爾貝·費爾和德國科學家彼得·格林貝格爾,以表彰他們發現巨磁電阻效應的貢獻。
  • 【物理諾獎】關於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小知識
    自1901年設立至今,諾貝爾物理學獎已走過百年曆程,記錄了物理學發展史上的無數個裡程碑,已成為人類文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儘管諾貝爾物理學獎目前已家喻戶曉,但其背後的一些趣事或許並不為人所熟知。近日,諾貝爾獎官方網站為人們梳理了這些信息。自1901年設立至今,諾貝爾物理學獎總共頒發了110次。
  • 讀書筆記110:諾貝爾物理獎1901-2019
    McDonald因為發現中微子振蕩而獲獎,這表明中微子有質量   2014年諾貝爾物理獎Feynman在量子電動力學方面的基礎工作,對基本粒子物理學產生了深耕結果 1964年諾貝爾物理獎  1937年諾貝爾物理獎
  • 201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解讀
    那麼,201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成果的具體內涵和意義是什麼,這個半導體領域的應用性成果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給物理界同仁什麼啟示,作為該領域的物理學工作者,談談我們個人的見解。1.半導體研究與諾貝爾物理學獎半導體研究與諾貝爾物理學獎半導體物理、材料和器件的研究成果不斷改變著人類的生活方式、深刻影響著人類文明的進程。
  • 日本及加拿大學者共獲2015年諾貝爾物理獎
    自1901年起,瑞典皇家科學院就開始負責每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和化學獎評選與頒發,而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則由瑞典卡羅琳醫學院負責評選。梶田隆章簡介:梶田隆章(日語:梶田隆章/かじたたかあきKajitaTakaaki,1959年-),是日本物理學家、天文學家,現任東京大學宇宙線研究所所長、同研究所附屬宇宙中微子觀測信息融合中心負責人。
  • 北大專家解讀2014諾貝爾化學獎—新聞—科學網
    孫育傑(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生物動態光學成像中心 研究員) 2014年的諾貝爾化學獎在10月8日宣布授予美國科學家埃裡克·白茲格(Eric Betzig)、威廉姆·莫納爾(William Moerner)和德國科學家施泰方·海爾(Stefan Hell),以表彰他們在超高解析度螢光顯微技術領域的貢獻。
  • 三名科學家獲201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環球網綜合報導】瑞典皇家科學院7日宣布,將201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兩名日本科學家和一名美籍日裔科學家。此前廣受外界關注的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華裔教授楊培東和史丹福大學華裔教授張首晟無緣獲獎。據諾貝爾獎官方網站消息,兩名日本科學家赤崎勇、天野浩和一名美籍日裔科學家中村修二共同獲得201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以表彰三人在新型節能環保光源高亮度藍光LED研究方面的成績。
  • 2014年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 "藍光之父"在廈講LiFi的未來
    與會嘉賓中最受關注的當屬2014年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日裔美籍電子工程學家中村修二。他因發明高效藍色發光二極體,被稱為「藍光之父」。會上,他分享了自己研發高效藍色發光二極體(LED)的技術歷程,以及接下來固態照明技術的關鍵發展趨勢,他也因此被譽為「21世紀的愛迪生」。
  • 201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三位日裔科學家獲
  • 2015諾貝爾化學獎,您看懂了嗎?(圖)
    2015年諾貝爾化學獎被授予了瑞典科學家託馬斯·林達爾、美國科學家保羅·莫德裡克和擁有美國、土耳其國籍的科學家阿齊茲·桑賈爾,以表彰他們在基因修復機理研究方面所作的貢獻。  您看懂了嗎?基因修復。
  • 霍金的好朋友榮獲諾貝爾物理獎 看來活得久真的很重要
    在麻省理工學院讀大學期間先修數學後轉物理。1992年獲加州理工學院博士學位。她在今天得知自己成為第四位女性物理諾獎得主感到非常高興,希望能夠激勵年輕人加入自然科學研究。 自然科學著名科學家中,女性還是偏少。在物理學,第一位女性諾獎得主為1903年的居裡夫人,她與居裡先生獲獎。1935年,第二位女性獲得物理諾獎—— 居裡夫人的長女Irene與女婿共享。
  • 2018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3名科學家因雷射物理獲獎
    諾貝爾(Alfred Bernhard Nobel)籤署了他最後的遺囑,將財產中的最大一份給了一系列獎項,即諾貝爾獎。諾貝爾獎分設物理、化學、生理學或醫學、文學、和平和經濟學六個獎項。2018年諾貝爾獎只頒發物理、化學、生理學或醫學、和平和經濟學五個獎項,文學獎推遲頒發,替代方案為「計劃於2019年頒發」。諾貝爾獎的獎金來自諾貝爾所成立基金的利息或投資收益。
  • 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花落天體物理,還有哪些與之比肩的物理成就?
    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花落天體物理,還有哪些與之比肩的物理成就?根據貝爾獎官網消息,瑞典斯德哥爾摩當地時間8日中午,瑞典皇家科學院將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一半授予吉姆·皮布爾斯(James Peebles),以表彰其對物理宇宙學的理論發現,另一半授予了兩位瑞士天文學家米歇爾·麥耶(Michel Mayor)和迪迪埃·奎洛茲(Didier Queloz),因為他們發現了太陽系外行星。
  • 諾貝爾物理獎首次頒向黑洞!霍金好友加冕,第四位女性獲獎者誕生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圖片來自:Nobel Media)其中,彭羅斯獲獎原因是發現黑洞形成是廣義相對論的有力預言,他將獲得1000萬瑞典克朗獎金的一半。根澤爾和蓋茲獲獎原因是發現了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緻密天體,兩人將分享另一半獎金。
  • 日美3位科學家獲201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原標題:日美3位科學家獲201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中新社北京10月7日電 斯德哥爾摩消息:瑞典皇家科學院當地時間7日宣布,日本物理學家赤崎勇(Isamu Akasaki)、天野浩(Hiroshi Amano)和日裔美國科學家中村修二(Shuji Nakamura)因發明「高亮度藍色發光二極體」獲得201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 三位雷射物理領域科學家獲諾貝爾物理獎
    )(女)因對雷射物理領域做出的傑出貢獻共同摘得這一獎項。加拿大科學家唐娜·斯特裡克蘭(Donna Strickland)圖片來源:諾貝爾獎官方網站加拿大科學家唐娜·斯特裡克蘭(Donna Strickland)圖片來源:諾貝爾獎官方網站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從諾爾貝獎官方網站了解到,從1901年諾貝爾獎首次頒獎到2017年,物理學獎一共頒發
  • 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美法加三名科學家因雷射物理獲獎
    北京時間10月2日17時50分許,瑞典皇家科學院在斯德哥爾摩宣布,將20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Arthur Ashkin, Gerard Mourou和Donna Strickland(分別來自美國、法國、加拿大),以表彰他們「在雷射物理領域的突破性發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