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星記:那些飛往水星的探測器!

2021-01-11 知識就是力量

撰文/毛新願

本文節選自《知識就是力量》雜誌

上周,

大家是不是被黑洞的照片刷屏了?

作為宇宙中的「超級網紅」

黑洞一直讓人為之著迷。

宇宙浩瀚,奧秘無窮!

人類一直在太空探索的路上前行。

人造地球衛星、月球探測器、火星探測器……

無數的探測器伸向外太空,

期待為我們揭開更多秘密。

今天,知力君要帶大家看一看

那些年飛往水星的探測器!

水星探測難在哪?

水星是距離太陽最近的行星,其次是金星、地球和火星。地球和它之間隔了一個金星。但實際上,從統計結果來看,比較金星和火星,水星反而更像是地球的鄰居,原因就在於地球和這些行星的會合周期(和地球距離達到最大或最小的周期)差距:水星116天,金星584天,火星780天。因而,水星經常和地球「見面」,長時間都是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而金星和火星經常性地位於太陽系中與地球相對的另一端的角落裡。

水星這個「水」字並沒有科學依據,只是個說法而已。實際上它距離太陽最近,被炙烤得最厲害,水分和大氣是極難保存的。地球距離太陽1.5億千米,接收到的能量僅為太陽能量的22億分之一,僅這些能量就強大到足以孕育地球上所有生命。水星距離太陽平均下來僅為4600~7000萬千米,面對的條件卻更加惡劣——它面對太陽的一面溫度可以高達430℃(中餐的大火爆炒也僅在300℃以內),而背對太陽的一面則是低至-170℃的極寒地帶。

水星太小,引力不足以維持任何大氣,那裡幾近完全真空。同時,越小的體積就越容易散失熱量。在經過億萬年演化後,水星現在內部地質活動幾乎停止,所以也不會產生足夠強的磁場。因此,在僅有地球1.1%強度的磁場保護下,水星根本無法抵禦太陽附近強大的太陽風和電磁輻射,這導致水星是個幾乎不可能孕育生命的蠻荒之地。

同時也因它距離太陽最近,所以運轉速度也是所有行星裡最快的,達到了驚人的47.89千米/秒,大幅超過地球的29.8千米/秒。它也因此獲得了西方神話傳說裡飛行使者——信使神墨丘利(Mercury)的美名。

但這也使得對它的探測極其艱難:太空飛行器一旦離開地球向軌道內側的太陽飛去時,便會受太陽的強大引力不斷加速,越飛越快。小小的水星因處在太陽系最內側,運動速度最快且引力極小,因此引力影響範圍極小,導致太空飛行器極難跟上並在它附近做環繞運動,至少人類現有技術不可能直接剎車留在這個軌道。

在水星北極的永久陰暗坑洞內,可能藏著一些凍冰(圖片來源/NASA)

水星探測接力

1

水手10號

水手10號任務的藝術效果圖(圖片來源/NASA)

1973年11月3日,美國的水手10號(Mariner 10)探測器從地球發射,它的使命是探測水星,但僅能從水星附近飛掠而過,大致「遠觀」一下而已。不過這個任務取得了極大的成功。1974年3月29日,它首次近距離飛掠水星,當時距離為700千米左右,1975年3月16日時再次飛掠,最近距離僅有300千米左右,這相比它上億千米的旅程而言簡直精準到不可思議。

在它有限的觀察時間內,它利用攜帶的相機拍下了約2800張水星照片(約佔水星表面的40%),這是人類第一次看清楚水星的表面。它還利用輻射儀發現了水星表面向陽面和背陰面存在巨大溫差,周身幾乎沒有磁場、大氣層也極其稀薄,基本就是不毛之地。

2

信使號

信使號任務的藝術效果圖(圖片來源/NASA)

後來,科學家們發現,為了能夠環繞水星,必須讓太空飛行器不斷藉助金星和地球的引力影響改變飛行的速度大小和方向,相當於蹦床時為了達到某個點花很長時間不斷蓄勢。因此對水星的探測普遍要耗時數年,必須一步一步調、極其耐心,才有可能。

這一系列技術難度極大,人類歷史上僅有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信使號(Messenger)完成了環繞水星這一使命。它自2004年發射後花了7年時間才最終環繞水星!

信使號在水星工作了4年時間,這期間它做了大量有價值的工作。它不僅繪製了水星非常詳細的全球地圖、高程圖,從地貌甚至可以反推出水星曾經的地質運動,例如火山噴發痕跡。信使號還研究了水星的磁場變化和大氣演變,不過相對地球而言它們依然弱到可以忽略不計。

讓人驚喜的是,它發現水星極其稀薄的大氣中竟然存在一定的水蒸氣,而在北極附近的撞擊坑中,還出現了有機化合物和水存在的證據,但這距離發現生命還很遙遠。信使號在2015年任務結束後就撞擊向水星表面,永遠停留在那裡,但它的發現還是激勵了後續任務的開展。

3

貝皮·科倫坡衛星

貝皮·科倫坡號7年內的預計軌道(圖片來源/歐洲太空局)

2018年10月20日,歐洲太空局和日本共同研發的貝皮·科倫坡衛星(Bepi Colombo)成功發射。它起名自義大利科學家朱塞佩科倫坡(Giuseppe Colombo,1920-1984)的暱稱,他提出了探測水星必須採取金星借力的方案,對水星研究做出了巨大貢獻。為了抵達水星,這個探測器最終需要花費7年時間,1次飛過地球、2次飛過金星、5次飛過水星,逐漸調整軌道才有可能在2025年抵達地球這個看似並不遠的鄰居,整個過程的難度可想而知。

在抵達水星軌道後,探測器將會一分為二,一個重點做水星全球勘探,在各個觀測波長觀測水星地質地貌,甚至可以研究地表淺層。這將幫助科學家研究水星曾經的歷史,甚至可以找到太陽和它共同演化的過程,畢竟水星是距離太陽最近的行星,它一定保留了太陽系早期演化更多的痕跡。另一個被釋放的探測器則主要研究水星極其微弱的磁場以及受太陽風影響產生的磁氣層,水星的磁場產生機制和演化規律,也是人類尚未完全確定的謎之所在。

目前,貝皮·科倫坡號正在深空旅行中,一切順利!

從水手10號到信使號,再到貝皮·科倫坡號,水星探測的接力棒還在傳遞,期待更多探測成果為我們揭開水星的奧秘。

相關焦點

  • 《水星記》火爆全網,現實版的水星記有多難?
    2019年年初的時候,一首《水星記》火爆了全網。有趣的是,人們也開始注意到了這顆「創紀錄」的星球:水星。那是一個不可描述的日子,山姆大叔家(美國)的「水手10號」探測器飛掠了水星,就是路過去瞅瞅的意思。這個時間是什麼概念呢?這比更遠的火星還晚了十幾年才探測,況且只是飛掠。就像你看喜歡的人那樣,看到了你撒腿就跑了。不過科學家們可不滿足於一眼,想盡了辦法讓該探測器在兩年間飛掠了3次水星。
  • 當你靜靜聽《水星記》
    《水星記》是郭頂的成名曲目,也是我最喜歡的歌之一。這首歌收錄於他2016年發行的《飛行器的執行周期》裡的其中一首歌。第一次聽大致差不多兩年前,是一位很好很好的朋友推給我聽的。初次入耳,我便調成了🔂,剛開始被連貫而動人的旋律吸引著,然後被它直擊心裡深處的歌詞感觸著,再後來看完這首歌的MV,讓我對這首歌似乎有了更深一層的認知。
  • 郭頂《水星記》電臺首播 新專輯發行進入倒計時
    >水星記單曲封面昨日(11/16),新專輯的第二波主打,也是全新大碟中重要的故事主軸《水星記》在樂迷們的翹首期盼下在Music Radio和City FM強檔首播.  《水星記》作為全新音樂專輯中的抒情主打,也是重要的故事主軸,以「擬人」的方式講述水星與太陽從「想要去靠近」遵循固有軌跡「相伴」運行的關,而水星是太陽系中最接近太陽的一顆行星。藉由天文的概念來喻指人與人之間這種亦近亦遠的情感關係。
  • 郭頂唱的《水星記》想告訴我們什麼?
    這是郭頂作詞作曲並演唱的歌曲《水星記》的歌詞,相信這首歌很多人聽過,也有很多人被歌曲打動,而作曲家作詞家郭頂想通過這樣一首歌告訴我們什麼呢?《水星記》的靈感來源於水星,水星是離太陽最近的一顆行星,水星在其軌道上一直環繞著太陽,它無法脫離自己的軌道也無法很高靠近太陽,從最初的想要去靠近,到最終的以遵循原有的軌道相伴運行,郭頂藉此水星和太陽的關係距離來比喻人和人之間亦遠亦近的感情距離,希望聽眾可以通過此歌曲找到屬於自己感情生活中最合適得那個位置
  • 最遙遠的距離不過《水星記》 明明近在咫尺 卻不可觸及
    郭頂《水星記》唱出了所有的愛而不得。《水星記》沒有歌詞中常見的直白,用運了一種民謠很少用到很港式的表達方式,有點清冷,有點壓抑的措辭,描述「水星」與「太陽」之間的關係,看似與天文事件有關,略微「科幻」,卻表達著愛而不得的苦楚。
  • 【吉他譜】郭頂《水星記》「做個夢給你。」
    《水星記 《水星記》的創作靈感來源於水星。水星是離太陽最近的一顆行星,但它無法脫離自己的軌道,也無法再接近太陽,所以郭頂借水星對太陽的相伴運行比喻人與人之間亦遠亦近的情感關係,以擬人的創作手法和偏向科幻的音樂配器與製作方式創作出了該曲,他希望聽眾從該曲中找到人生歷程中最適合的那個「位置」。
  • 暗戀一個人的時候,聽《水星記》是孤寂
    暗戀一個人的時候,聽《水星記》是孤寂。和你在一起的時候,聽《水星記》是卑微。經歷過之後,聽《水星記》是哽咽。起初聽到《水星記》的時候,真的覺得再沒有任何一首歌能如此觸動我,旋律和歌詞都很美,鋼琴聲與郭頂的聲線配合得恰到好處。
  • 水星記
    水星,在太陽系八大行星裡,水星是離太陽最近的行星。中國稱之為辰星。它每87.968個地球日繞行太陽一周,而每公轉2.01周同時也自轉3圈。水星是一顆類地行星,由於其非常靠近太陽,耐受力非常強,且幾乎沒有大氣層所以光能夠射向表面,這個星球幾乎是不能有生命可以進化或者延續下去的。《水星記》的創作靈感來源於水星。
  • 《水星記》--咫尺遠近卻無法靠近的人,能讓我靜靜陪著你就好了
    郭頂 - 水星記- 00:00 / 05:25《水星記》是由郭頂作詞、作曲並演唱的歌曲,作為第二波抒情主打曲收錄於郭頂2016年11月25日發行的專輯《飛行器的執行周期》中。2017年5月16日,該曲MV入圍第28屆臺灣金曲獎最佳音樂錄像帶獎。
  • 聽完《水星記》之後,再去看網友的評論,原諒我淚點低
    提到《水星記》這首歌曲,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身為一首情歌,曾經在各大排行榜中位列前茅,足以看出大家對這首歌的喜愛之情。現在的90後,每次聽歌的時候,都會先去看一眼評論,今天小編就帶大家盤點一下,《水星記》底下的網友評論。
  • 郭頂的《水星記》你真的聽懂了嗎?
    小編以前聽郭頂的《水星記》,單單只知道這是一首情歌,壓抑、悲傷是整首歌的基調,但卻不能完全地聽懂其中的意思。看了很多對這首歌的介紹,我似乎聽懂了郭頂歌裡寫的無奈。郭頂《水星記》《水星記》這首歌的靈感來源於水星,水星是離太陽最近的一顆行星,水星在其軌道上一直環繞著太陽,它無法擺脫萬有引力
  • 那些年人類發射過的行星探測器
    ,正是因為水星靠近太陽,大大增加了探測難度,它的運轉速度是行星裡最快的,使得探測器一旦離開地球向太陽飛去,便會受太陽的引力不斷加速,水星的引力相較太陽影響太小,不足以使探測器跟上並在其附近做環繞運動。1973年11月3日,&34;成功發射,它原本的使命是探索金星,僅僅是從水星附近掠過,它距離水星最近時僅有300千米左右。在第三次經過水星並拍攝超過1萬張照片後,&34;耗盡了使它保持穩定位置的氣體,無法為地球傳回最新的消息和資料了,這是人類第一次看清楚水星的表面。&34;雖然三顧水星,但基本都是從同一地區的上空飛掠,因此大約只有37%的水星表面被探測到,讓人類對水星有了初步的了解。
  • 永別了,信使號水星探測器!
    這是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的「信使號」探測器,昨天(4月28日)在官方推特上發布的一條消息。4月30日,「信使號」將以撞擊水星的壯烈方式,結束它已經被一再延長的探測使命,在水星北極附近留下一個相當於NBA籃球場大小的撞擊坑。或許要等到2024年,歐洲空間局的BEPICOLOMBO探測器抵達水星之後,我們才有機會看清楚「信使號」的最後一撞留下的遺蹟。
  • 信使號探測器發現水星存在周期性流星雨
    水星擁有一層非常稀薄的散逸氣體層,美國宇航局發射的「信使號」水星探測器目前正在對這一「大氣層」開展詳細的考察,正是在此期間,科學家們觀察到其中出現的流星現象。羅斯瑪麗·基倫(Rosemary Killen)是美國宇航局戈達德空間飛行中心的一名行星科學家,也是這篇已經刊載於《伊卡魯斯》雜誌上的論文的第一作者。
  • 郭頂歌曲水星記歌詞想表達什麼感情意思?大概含義解讀
    郭頂的水星記是一首很好聽卻沒有那麼火的歌曲,那麼郭頂水星記想表達什麼?下面愛秀美小編要為大家帶來的是郭頂水星記歌詞以及歌詞含義。  郭頂水星記歌詞  郭頂是一名很有才華的歌手,他的歌曲基本都是備受好評的。不過郭頂的歌曲總的來說算是比較小眾,沒有那麼火,但這絲毫不影響郭頂作品的高水準!
  • 沉默的人,暗戀的歌——《水星記》郭頂
    郭頂雖然不溫不火,但他的一首歌卻人氣爆棚,這首歌叫《水星記》,收錄於他的專輯《飛行器的執行周期》。下面,讓我們進入這首歌,品味音樂人的心境。首先,我們先從曲子賞析,這首歌大量運用復古的節奏和簡單的鋼琴,密布著濃烈的傳統靈魂樂味道,不經意之處,又藉助鼓點和吉他的底色,讓不少歌曲帶上了Blues Rock和民謠的質感。
  • 郭頂《水星記》:你在我身邊,卻仿佛隔著一個世紀
    關於這首歌,《水星記》靈感來源於水星,水星作為離太陽最近的一顆行星,無法脫離自己的軌道也無法靠近太陽,從最初的想要去靠近,到最終的只能遵循原有軌道相伴而行。郭頂藉由水星和太陽之間的相伴運行來比喻人與人之間的情感關係,或許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無言陪伴吧。
  • 貝皮科倫布號水星探測器最全揭秘:幾經推遲 終於等到花開
    在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中,水星最靠近太陽。   截至到目前為止,只有水手10號和信使號探測器對水星進行了近距離的觀測。貝皮科倫布號是飛往水星的第三個探測器。 然而,在太陽引力作用下,水星探測器將不由自主地加速,這個矛盾對水星探測器的測量與控制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如果要在水星上著陸的話,由於水星基本沒有大氣,著陸器無法通過空氣阻力或降落傘減速。   4、幾經推遲,終於等到花開   貝皮科倫布號原計劃2012年4月發射,預計經過4年零兩個月的行星際巡航抵達水星。
  • 貓貓音樂推薦,郭頂《水星記》,一直很喜歡他的詞!
    《水星記》痛徹心扉和自我掙脫的男聲演繹,更貼切我內心的暗戀情結。水星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中最小的一顆,像極了現實生活中暗戀的角色,那個被深愛的人就是閃閃發光的熾烈太陽,照耀著平凡樸素的日子,暗戀的那個人就像水星一般卑微地守護著,愛而不得,難以靠近,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的愛情是我們生命裡最難以抗拒的吸引力,就好像是強烈的光和熾烈的熱,素麵朝天,期待來日可期,哪怕愛而不得,也期待能夠相遇,愛的過程便是不斷靠近的過程,哪怕是個夢,也不影響我愛你。
  • 歐日探測器啟程飛向水星,主要去探測水星的表面、組成和磁場
    歐日探測器啟程飛向水星,主要去探測水星的表面、組成和磁場 10月20日,「比皮科倫坡」由一枚阿麗亞娜5型火箭從法屬蓋亞那庫魯航天中心發射升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