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類對水星的第三次探測有何難點?
IT之家10月21日消息 20日上午,歐洲和日本聯合研發的「比皮科倫坡」水星探測器順利升空,它將花七年時間飛往水星,2025年將開始觀測水星。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三次無人探測水星,整個任務有哪些看點和亮點?新華社就為我們簡單的梳理了一下。
-
永別了,信使號水星探測器!
對於「信使號」水星探測器而言,時間已經不多了。4月30日,它將撞毀在水星表面,結束對太陽系最內行星的探測使命。這是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的「信使號」探測器,昨天(4月28日)在官方推特上發布的一條消息。4月30日,「信使號」將以撞擊水星的壯烈方式,結束它已經被一再延長的探測使命,在水星北極附近留下一個相當於NBA籃球場大小的撞擊坑。或許要等到2024年,歐洲空間局的BEPICOLOMBO探測器抵達水星之後,我們才有機會看清楚「信使號」的最後一撞留下的遺蹟。
-
水星記:那些飛往水星的探測器!
人造地球衛星、月球探測器、火星探測器……無數的探測器伸向外太空,期待為我們揭開更多秘密。今天,知力君要帶大家看一看那些年飛往水星的探測器!水星探測難在哪?水星是距離太陽最近的行星,其次是金星、地球和火星。地球和它之間隔了一個金星。
-
距離太陽最近的水星,人類是如何一步步了解它的-水星探測史
探測先驅-水手十號早在19世紀70年代,美國就開始了對水星的探測,第一個對水星探測的飛行器是水手十號,水手十號不是一顆單獨探索水星的探測器,它還包括了對金星的探測。主要任務是對水星和金星的環境、大氣、地表金星一系列的探測。
-
貝皮科倫布號水星探測器最全揭秘:幾經推遲 終於等到花開
2、去水星幹什麼 抵達水星後,貝皮科倫布號將開展必要的測量,目的是研究水星的物質組成、內部結構,以及水星的大氣層、磁層和演化歷史。與地球一樣,水星也是一顆行星,與其它行星之間既有相似之處,也有自己的特點,我們必需了解其他行星上是什麼樣子的,才能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地球為什麼是現在這樣,這也是大多數行星探測的主要目標。
-
水星上有磁場、鐵核、火山,為什麼人類卻不願意探測水星?
並且,探索水星的價值似乎不高,人們更願意將資源投入到其它更具魅力、更加神秘的行星探索項目之中。在種種原因的導致下,水星就產生了長達數十年的探索空白期。人們對水星缺乏興趣的兩個主要原因可能要追溯到五十年前。在上世紀七十年代中期,美國曾經發射「水手(Mariner)」十號探測器對水星進行第一次較為完整的探索任務。
-
水星探測的意義
水星是地球附近行星中人類了解最少的一顆。這次水星探測有什麼意義?這次探測與人類對太陽系內其它行星的探測有什麼不同? 上海天文臺佘山站站長、上海市天文學會秘書長林清認為,人類對太陽系中任何一個行星的探測都具有非凡的意義,因為每一次探測所獲得的資料,都能幫助科研人員修正太陽系形成和起源有關假設模型或理論,使人類對太陽系的認識最大限度地逼近真實。這也是「信使」探測水星的最重要意義。 水星體積與月球相當,但重量卻與地球差不多,如此高的密度成為科學家渴望解開的一個水星之謎。
-
資料:人類對金星和水星等的探索
先驅者-金星2號到達金星後向金星大氣釋放了4個探測器,探測器在向金星表面墜落的過程中,獲得了金星大氣、雲層、磁場等各方面的數據。1989年美國發射的「麥哲倫號」探測器又運用綜合孔徑雷達對金星表面進行了探測。這些探測使我們了解到金星的磁場很弱,表面氣壓是地球海面氣壓的90倍。金星12號還探測到了閃電。 美國發射的「水手10號」飛船在考察了金星之後,曾3次飛臨水星。
-
觀測顯示水星正在收縮 表面發現神秘「蜘蛛坑」
***探秘水星磁場「信使」號水星探測器的英文名稱為MESSANGER,實際上是「Mercury Surface,Space Environment,Geochemistry,and Ranging」(水星表面、太空環境、地理化學和山脈)的縮寫,除了拍攝照片,它還肩負著另外一項特殊的任務,那就是探測水星的磁場。
-
小個子行星水星揭秘:有大氣層和顯著磁場(圖)
地面和太空的望遠鏡如果想對準水星,那就得時時提防太陽的耀眼光芒燒毀設備,而飛向水星的探測器又不得不消耗大量的燃料進行減速,以便防止太陽的巨大引力場將飛船一頭拽入萬劫不復,還必須使用高技術的隔熱罩,防止儀器在高溫炙烤和劇烈粒子輻射和磁場環境下失效。做到所有這一切,為的就只是能近距離的看上這顆遙遠角落中的小個子行星一眼而已。
-
研究發現水星仍存在地質構造活動:與探測到的磁場相映證
根據NASA信使號探測器收集的水星表面、空間環境、地理化學探測數據,這顆小星球仍然像地球一樣,有著活躍的構造活動,而此前大家認為它沉寂已久。數據採集自該探測器於2015年4月30號撞向水星地表前的18個月任務期。
-
水星的秘密你知道多少
由於大氣非常稀薄,水星的表面白天和夜晚的溫差很大,出於這些原因,水星基本上被視為沒有大氣存在。水星表面被命名的環形山直徑都在20公裡以上,而且都位於水星的西半球。這些名人的大名將永遠與日月爭輝,以紀念他們為人類作出的卓越貢獻。 水星凌日當水星走到太陽和地球之間時,我們在太陽圓面上會看到一個小黑點穿過,這種現象稱為水星凌日。其道理和日食類似,不同的是水星比月亮離地球遠,視覺直徑僅為太陽的190萬分之一。
-
水星是實心的嗎?探測水星的自轉和重力,發現內核是固態的!
從觀察行星的自轉開始,然後非常非常仔細地測量太空飛行器是如何繞其軌道運行的,這正是NASA行星科學家所做的,他們使用了NASA前水星任務的數據進行研究發現了一些秘密。人們早就知道水星和地球都有金屬內核。和地球一樣,水星的外核也是由液態金屬構成,但只有跡象表明水星最內層核心是固態的。
-
水星探測器飛掠地球,拍下絕美影像
2020年4月9日,探測器在離地最近前的瞬間用自帶的相機拍下的照片(圖源:歐空局(ESA)/貝皮科倫坡號BepiColomb/ 水星運載模塊 (MTM) ,CC BY-SA 3.0 IGO)探測器自帶的相機是用來「自拍」的,因此所有新出爐的照片會同時展示了地球和探測器的一部分
-
水星十大未解之謎!水星背面有什麼?
但隨著水手10號探測器發回的圖像,人們驚訝地發現它周圍具有令人難以置信的稀薄大氣!唯一奇怪的是,這大氣非常不穩定,經常從這顆行星的微弱重力的束縛中逃逸出去,但氫和氦又源源不斷地被補充進來。現在科學家還不清楚水星的大氣從哪裡獲得源源不斷的補充。
-
NASA:水星或含有水冰,沒想到你是這樣的水星
作者:文/璀璨的星星(歡迎添加關注)地球成為一顆罕見的能夠孕育生命的星球,一方面,主要由於它處於太陽系的宜居地帶這個大環境,另一方面,它的自身優越的條件,也發揮了很大作用。其中一點很重要的就是,地球擁有濃厚的大氣層和磁場,可以起到一個保護層的作用,讓地球免遭地球以外物體的襲擊。
-
水星可能曾有強度堪比地球的磁場
原標題:水星可能曾有強度堪比地球的磁場 新華社華盛頓5月7日電 (記者林小春)藉助美國「信使」號探測器的觀測數據,科學家7日說,水星可能早在39億年前就形成了磁場,且不排除那時它的強度與今天我們的地球磁場一樣。 水星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中最小、最靠近太陽的行星。
-
浩瀚宇宙探秘:太陽系行星系列科普《水星》
水星是一個類地行星,說到這來,我要給大家科普一個小知識,什麼叫類地行星呢?類地行星是以矽酸鹽石作為主要成分的行星,這類行星的中心是以金屬鐵為主,外層則被矽酸鹽地幔所包圍,地表一般都發育有峽谷、隕石坑、山脈和火山。
-
距離太陽最近的天體——水星
(二),水星的宇宙探測概況 對水星的了解不是很多,1973年11月3日由美國首先派宇宙飛船「水手」10號第一次探訪水星,也是人類第一次派往水星的探測器。1974年3月29日飛臨水星上空,它在距離水星705千米處通過,隨後又在9月21日和1975年3月6日兩次通過水星,1975年3月16日第三次與水星相遇,三次相遇與水星最近距離為327千米,三次相遇中共發回了5000多張照片,覆蓋了水星57%表面。
-
歐洲空間局水星探測器 10 月 20 日發射:探索極端之地
真正的倒計時將在歐洲中部夏令時間10月19日晚上8點(北京時間20日凌晨2點)之後開始,發射時間定於10月20日凌晨3點45分(北京時間上午9點45分)。屆時,阿麗亞娜-5(Ariane 5)運載火箭將從庫魯發射升空,運送貝皮可倫坡號前往水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