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艘太空飛行器在駛向水星的關鍵行星飛越過程中傳回了令人驚訝的地球家園美景圖。
貝皮科倫坡號(BepiColombo)是由歐洲航天局(ESA)和日本航天局(JAXA)聯合執行的任務,將前往太陽系的最內行星。但為了到達目的地,這個發射於2018年10月的探測器需要完成順序複雜的9次行星飛越。
2020年4月10日,在貝皮科倫坡號最接近地球前,它的攝像機捕捉到的畫面。(圖源:歐空局(ESA)/貝皮科倫坡號(BepiColomb)/ 水星運載模塊 (MTM) ,CC BY-SA 3.0 IGO)
貝皮科倫坡號(BepiColomb)駛入了距地球最近的地方——距地7877英裡(12677公裡)。
幸運的是,貝皮科倫坡探測器除搭載了技術含量更高的科學儀器之外,還攜帶了三架不同的攝像機,它已做好極致地利用這次機會的準備。任務人員仍在處理許多由探測器捕捉到的圖像,但歐空局(ESA)和日本航天局(JAXA)已發布它朝向地球時拍攝的單個和連續動態的圖像。
2020年4月9日,探測器在離地最近前的瞬間用自帶的相機拍下的照片(圖源:歐空局(ESA)/貝皮科倫坡號BepiColomb/ 水星運載模塊 (MTM) ,CC BY-SA 3.0 IGO)
探測器自帶的相機是用來「自拍」的,因此所有新出爐的照片會同時展示了地球和探測器的一部分。儘管貝皮可倫坡號目前是以個體形式遨遊太空,它實際由3部分組成:日本航天局(JAXA)主導的「水星磁層軌道飛行器MMO」,歐空局(ESA)研發的「環水星軌道器MPO」和負責將這兩個探測器運至目的地的「水星運載模塊」。
該圖片由貝比科隆水星探測太空飛行器在2020年,4月10日經過地球是拍攝(圖片來源:Gianluca Masi/虛擬望遠鏡項目)
飛近探測也是人類直接探測發現太空飛行器的最後機會:從現在起,歐洲空間局和日本航天局將只依賴通信。但觀天者們帶上優質的雙筒望遠鏡和小型望遠鏡,依靠他們的地理位置和天氣狀況,有機會在一個光斑飛速划過天空時,向貝比科隆博水星探測器揮手告別。 當貝比科隆博水星探測器在2021年在水星開始近天體探測飛行,在2026年開始軌道科學運行時,這將成為人類自2015年到達微小世界的第一個代表。2015年,NASA的「信使號」故意撞向水星表面,結束了它的使命。
相關知識
貝皮可倫坡號是歐空局(ESA)和日本航天局(JAXA)合作的水星探測任務,包括兩顆一起發射的衛星:環水星軌道器(MPO)和水星磁層軌道器(MMO,又名Mio)。該任務將對水星進行全面的研究,包括其磁場,磁層以及內部和表面結構。衛星於世界標準時間2018年10月20日凌晨1點45分由阿麗亞娜-5運載火箭(Ariane-5)發射升空,計劃在飛越一次地球,兩次金星和六次水星後於2025年12月落入水星軌道。經過多年的計劃和規劃,該任務於2009年11月獲得批准,是歐空局「地平線2000+」計劃的一部分;也是該計劃的最後一個發射任務。
貝皮可倫坡是根據義大利帕多瓦大學的科學家,數學家兼工程師朱塞佩·可倫坡的暱稱貝皮·可倫坡(Giuseppe「 Bepi」 Colombo 1920-1984)命名的,他在1974年水手10號任務中首次使用行星引力助推技術,該技術現已被越來越多的人使用在行星探測器上。
Mio是水星磁層軌道器的名稱,是從數千條日本公眾的建議中選出的。在日文中,Mio表示一條航道,根據日本航天局的說法,它象徵著迄今已經達到的研發裡程碑,並期盼接下來的旅程的安全。日本航天局說,宇宙飛船將像船隻在海洋中一樣,在太陽風中航行。
「貝皮可倫坡號 」任務提議書於2000年被歐空局認可,並在2004年發布了科學有效載荷建議書。2007年,由於預計重量的增加,阿斯特裡姆(Astrium)被選為主要承包商,聯盟-FG(Soyuz-Fregat)運載火箭被阿麗亞娜-5運載火箭代替。由於太陽能電動推進器開發工作延遲,發射日期從最初的2014年7月開始被推遲了好幾次。該任務的總費用估計為20億美元。
2003年,由於預算限制,Mercury Surface Element(MSE)任務被取消。在取消前,MSE的設計目標是44公斤(97磅)小型著陸器,能夠在水星表面運行約一周。它是直徑為0.9 米(3.0 英尺)的圓盤,將會著陸在緯度85°的明暗界限區域附近。制動動作將使著陸器在120 米(390 英尺)的高度處達到零速,這時推進裝置將被彈出,安全氣囊打開,該模塊將以最大30 米/秒(98英尺/秒)的撞擊速度降落到地面上 。科學數據將存儲在著陸器上,並通過十字偶極特高頻天線傳送到環水星軌道器或水星磁層軌道器上。MSE會攜帶7千克(15磅)的有效載荷,包括成像系統(下降相機和表面相機),熱流和物理性質實驗裝置,α粒子X射線光譜儀,磁力儀,地震儀, 土壤滲透裝置(鑿巖機)和一輛微型漫遊車。
作者:Meghan Bartels
FY:Astronomical volunteer team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