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星是實心的嗎?探測水星的自轉和重力,發現內核是固態的!

2020-10-18 博科園

如何在不著陸情況下探索一顆行星的內部?從觀察行星的自轉開始,然後非常非常仔細地測量太空飛行器是如何繞其軌道運行的,這正是NASA行星科學家所做的,他們使用了NASA前水星任務的數據進行研究發現了一些秘密。人們早就知道水星和地球都有金屬內核。和地球一樣,水星的外核也是由液態金屬構成,但只有跡象表明水星最內層核心是固態的。現在,在一項新研究中,來自馬裡蘭州格林貝爾特NASA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的科學家們發現了證據,證明水星內核確實是固態的,而且大小與地球的內核非常接近。

博科園:一些科學家將水星比作一顆炮彈,因為它的金屬核心佔據了整個星球近85%的體積。與太陽系中其他巖石行星相比,這顆巨大核心一直是關於水星最引人入勝的謎團之一。科學家們也想知道水星是否有一個堅固的內核。發表在《地球物理研究快報》(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中描述水星固體內核的發現,肯定有助於更好地理解水星,但還有更大的影響。行星的核心有多麼相似,又有多麼不同,這可能會給我們一些線索,讓我們了解太陽系是如何形成,以及巖石行星是如何隨著時間而變化的。

  • 這張彩色水星圖片是由信使號主要任務期間彩色基色地圖成像運動的圖像製作。圖片:NASA/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Applied Physics Laboratory/Carnegie Institution of Washington

羅馬薩皮恩扎大學(Sapienza University of Rome)助理教授安東尼奧·熱諾瓦(Antonio Genova)在美國宇航局戈達德(NASA Goddard)領導了這項研究。水星內部的冷卻速度比地球內部要快。水星可以幫助我們預測地核冷卻時地球磁場的變化。為了弄清楚水星核心是由什麼構成的,熱那亞和同事們不得不象徵性地靠近水星。該小組利用信使號任務(水星表面、空間環境、地球化學和測距)的幾個觀測結果來探測水星內部。最重要的是,研究人員觀察了這顆行星的自轉和重力。

信使號宇宙飛船於2011年3月進入水星軌道,花了四年時間觀察這顆離太陽最近的行星,直到2015年4月它被故意帶到水星表面。信使號無線電觀測被用來確定重力異常(局部質量增加或減少的區域)及其旋轉極點位置,這使科學家能夠了解行星的方位。每顆行星都繞著一個軸旋轉,這個軸也被稱為極。水星自轉比地球慢得多,它的一天大約持續58個地球日。科學家經常利用物體旋轉方式的微小變化來揭示其內部結構線索。2007年從地球上進行的雷達觀測揭示了水星自轉的微小變化,稱為天平動,這證明水星的一些核心一定是液態熔融金屬。

  • 水星內部結構圖示,圖片:Antonio Genova

但是,僅僅對自旋速率的觀察還不足以清楚地測量出內核是什麼樣。科學家們想知道是否有一個堅固的內核潛伏在地下?重力可以幫助回答這個問題。戈達德的研究人員桑德·古森斯(Sander Goossens)說:重力是觀察行星內部深處的有力工具,因為它取決於行星的密度結構。信使號在執行任務的過程中繞水星軌道運行,並越來越接近水星表面,科學家們記錄了飛船在行星重力影響下是如何加速的。行星密度結構可以在太空飛行器軌道上產生微妙的變化。在任務後期,「信使號」在地面上空飛行了120英裡,在最後一年飛行了不到65英裡。

最後低空軌道提供了迄今為止最好的數據,並能使熱那亞和團隊對水星的內部結構進行迄今為止最精確測量。Genova和團隊將信使號上的數據輸入一個複雜電腦程式,這個程序可以調整參數,並計算出水星的內部組成,以匹配水星自轉的方式和宇宙飛船圍繞水星加速的方式。結果表明,為了最佳匹配,水星必須有一個大的,堅實的內核。估計固態鐵核約有1260英裡(約2000公裡)寬,佔水星整個核心(約2440英裡,約4000公裡)的一半。相比之下,地球的實心直徑約為1500英裡(2400公裡),佔整個地核的三分之一多一點。

NASA戈達德行星科學家埃爾萬·馬扎裡科說:從許多領域收集信息,測地學、地球化學、軌道力學和重力,以找出水星的內部結構。科學家們需要接近水星以了解其內部的更多信息,這樣精確地測量水星自轉和重力在地球上是不可能的。此外,這個結果使用了MESSENGER多年來收集的數據,所有科學家都可以使用這些信息。幾乎可以肯定,信使號檔案中一定會有關於水星的新發現,每一個關於太陽系行星鄰居的發現,都讓我們更好地了解水星之外的世界,關於我們太陽系的每一個新信息都有助於我們了解更大的宇宙。

博科園-科學科普|研究/來自: 美國宇航局的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

參考期刊文獻:《地球物理研究快報

DOI: 10.1029/2018GL081135

博科園-傳遞宇宙科學之美

相關焦點

  • 「硬核」水星二三事,科學推測水星「硬核」直徑達到2000公裡
    of Washington, JHU-APL, NASA) 儘管人類發現水星的日期不可考,但蘇美爾人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就觀察到了水星。水星重力只有地球重力的38%,再加上太陽風的「吹拂」,因此無法保有大氣層。同樣由於低質量以及缺少大氣層,水星沒有衛星以及行星環。 雖然距離太陽最近,水星卻並不是太陽系裡最熱的星球,最熱星球就是那顆」地球邪惡雙胞胎」——爆脾氣金星。但水星卻經歷著8大行星中最劇烈的溫差:從夜間的零下170攝氏度至白天的430攝氏度。
  • 距離太陽最近的水星,人類是如何一步步了解它的-水星探測史
    探測先驅-水手十號早在19世紀70年代,美國就開始了對水星的探測,第一個對水星探測的飛行器是水手十號,水手十號不是一顆單獨探索水星的探測器,它還包括了對金星的探測。主要任務是對水星和金星的環境、大氣、地表金星一系列的探測。
  • 水星到底是什麼樣子的
    水星與太陽的視角距離不大,最大不超過28度,所以,在耀眼的日光下很不容易觀測到,最好的觀測時間是凌晨或者黃昏。水星的運行速度大概是每秒48千米,這個速度是非常快的,水星公轉一周只要88天。長期以來,天文學家一般都認為,水星的自轉周期和公轉周期相同,都是88天。
  • 水星磁場太奇葩:北極比南極強近3倍
    據《每日科學》網站報導,水星和地球一樣,都是擁有堅硬內核的巖石星球,但水星內部的不同構造令其產生了一個奇怪的磁場。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簡稱UCLA)研究人員發現了這一問題,並進行了相關研究。
  • 科學家稱水星磁場太奇葩:北極比南極強近3倍
    據《每日科學》網站報導,水星和地球一樣,都是擁有堅硬內核的巖石星球,但水星內部的不同構造令其產生了一個奇怪的磁場。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簡稱UCLA)研究人員發現了這一問題,並進行了相關研究。  美國宇航局NASA的信使號(Messager)太空飛行器對水星的磁場進行了測量,為該研究提供了基本數據。之所以說水星磁場特殊,是因為北半球磁場幾乎是南半球的三倍。
  • 冥王星和水星都很小,為啥水星行星之列?原因很簡單
    冥王星犯了什麼錯嗎?原來在天文中不斷有科學家發現新的天文發現,這些的新的天文發現使得原來的九大行星的傳統觀念受到了一些衝擊,就在這次天文大會上重新定義了行星,給了行星一個明確的定義。它所誕生的這個柯伊伯帶科學家很上心的研究發現這個地帶裡面圍繞太陽運行的大天體並不少,還發現一個直徑和質量比冥王星還大的天體,這種種的原因導致冥王星很可惜的被除名了。
  • 水星十大未解之謎!水星背面有什麼?
    水星真的有水嗎?火星又是否有火焰環繞呢?但隨著水手10號探測器發回的圖像,人們驚訝地發現它周圍具有令人難以置信的稀薄大氣!唯一奇怪的是,這大氣非常不穩定,經常從這顆行星的微弱重力的束縛中逃逸出去,但氫和氦又源源不斷地被補充進來。現在科學家還不清楚水星的大氣從哪裡獲得源源不斷的補充。
  • 天文知識——水星(Mercury)
    由於離太陽太近所以被太陽光所淹沒,只有在早晨或黃昏時才在靠近地平線上的低空發現它,所以很難觀測。水星是太陽系內行星最小的一顆。水星表面有很多受宇宙物質撞擊而形成的隕石坑,所以和月球的表面有點相似。 水星的大氣非常稀薄,反射的太陽光很少,所以看起來黑乎乎的。用中大口徑的望遠鏡可以看到水星表面深色模糊的斑紋。水星的北半球是廣闊的平原,面積約有400萬平方千米。
  • 水星探測的意義
    水星是地球附近行星中人類了解最少的一顆。這次水星探測有什麼意義?這次探測與人類對太陽系內其它行星的探測有什麼不同?  上海天文臺佘山站站長、上海市天文學會秘書長林清認為,人類對太陽系中任何一個行星的探測都具有非凡的意義,因為每一次探測所獲得的資料,都能幫助科研人員修正太陽系形成和起源有關假設模型或理論,使人類對太陽系的認識最大限度地逼近真實。這也是「信使」探測水星的最重要意義。  水星體積與月球相當,但重量卻與地球差不多,如此高的密度成為科學家渴望解開的一個水星之謎。
  • 風雲氣象專題—行星—水星
    太陽系中發現了越來越多的衛星,總數超過60個,但水星和金星是根本沒有衛星的行星。地球每一年繞太陽公轉一圈,而「水星年」是太陽系中最短的年,它繞太陽公轉一周只用88天,還不到地球上的3個月。這都是因為水星圍繞太陽高速飛奔的緣故,難怪代表水星的標記和符號是根據希臘神話,把它比作腳穿飛鞋手持魔杖的使者。
  • 距離太陽最近的天體——水星
    水星是距離太陽最近的天體,水星和太陽的角視距(兩個天體在觀察者眼裡張開的角度)只有28°,水星的身影往往被淹沒在太陽的光輝中,所以,從地球上觀察水星,我們只能在日出東方之前或者是在日落西山之後的時間裡,觀察到水星。(一)水星的相關數據,水星的自轉(也就是水星的一天要比地球長很多)非常的緩慢。
  • 出鏡率最高的行星——水星,你真的了解它嗎?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聽到有人抱怨自己最近生活不順利,常常用一個看似無關的詞,那就是「水星逆行」,也就是俗稱的「水逆」。但是在地球上想要看到水星逆行,實際上是非常困難的。今天,我們就來對水星進行一下簡單的介紹。首先在名字上,水星就有問題。
  • 人類對水星的第三次探測有何難點?
    IT之家10月21日消息 20日上午,歐洲和日本聯合研發的「比皮科倫坡」水星探測器順利升空,它將花七年時間飛往水星,2025年將開始觀測水星。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三次無人探測水星,整個任務有哪些看點和亮點?新華社就為我們簡單的梳理了一下。
  • 天文知識__水星
    水星上沒有水,但是在水星極區存在水冰,由於水星的自轉軸傾角非常小不到1度,因此在水星的極區存在很多永久陰影區。由此天文學家推測水星外殼是由矽酸鹽構成,其中心有個比月球大得多的鐵質內核,這個核球的主要成分是鐵、鎳和矽酸鹽,根據這樣的結構,水星應含鐵兩萬億億噸,按世界鋼的年產量(約8億噸)計算,可以開採2400億年。
  • 研究發現水星仍存在地質構造活動:與探測到的磁場相映證
    雖然ESA公布木衛二(Europa)最新發現的消息吸引了絕大多數人的眼球(然而可惜和外星生命並沒有關係),但本文的還是要向大家講述一下離太陽最近的水星。
  • 水星的運行軌道存在不確定性,將來有可能會擾亂太陽系的秩序
    在太陽系中有一顆離太陽最近的行星,它的名字叫水星。在1973年11月3日,美國發射了水手10號宇宙飛船,首次對水星進行飛近探測,此後人類便開始了對水星的各種科學研究。整個星體由大約70%的金屬和30%的矽酸鹽組成,內部結構很像地球,也分為地殼、地幔、內核三層,其中內核質量佔到其總質量的2/3。由於內核的的主要成分是鐵、鎳和矽酸鹽,以致水星的密度非常大,在太陽系中排第二,僅次於地球。水星距離太陽非常近,在太陽的烘烤下,向陽面的溫度最高時可達430℃,而背陽面的夜間溫度卻可降到零下160℃,晝夜溫差竟然高達近600℃。
  • 木星和水星都是氣態的,表面不存在陸地嗎?探測器是如何著入的?
    木星和水星都是氣態的,表面不存在陸地嗎?探測器是如何著入的?地球是作為八大行星中的其中的一顆。當然並不是所有的行星的行程都跟地球的行程相同。就像木星和土星這兩顆行星,他們作為氣態行星整個球體都是氣體的,根本不存在陸地。中間只有一個固定的核心。
  • 貝皮科倫布號水星探測器最全揭秘:幾經推遲 終於等到花開
    人類對水星的關注程度,明顯低於火星、月球、金星、木星和土星等星球。主要原因一方面在於有的科學家認為水星探測的科學價值不大,另一方面是由於水星靠近太陽,航天探測的難度比較高。   水星的質量和引力較小,軌道器要實現環繞水星,只需要較低的飛行速度即可。
  • 水星家紡好嗎?水星家紡歐式大提花四件套、加厚重力被試用測評
    水星家紡 歐式大提花四件套真人試用測評一款時尚優雅的四件套可以使我們的家變得更加溫馨愜意。珠珠非常鍾愛四件套,家裡的床都要換上四件套,才感到好看又舒心。水星家紡是非常著名的品牌,家裡也有使用過這個品牌的床上用品。質量不錯,做工相當好是珠珠對它的鐘愛。當珠珠第一眼看到這款水星家紡歐式大提花四件套時,就被它吸引住了。
  • 水星特殊的構造特徵,如何揭示其演變過程?
    水星的坑窪表面揭示暴力的早期太陽系事實上,就水星的外觀而言,它與我們地球的月亮存在一定的相似性,比如其表面所呈現出的大小不一的坑窪形態,便是該星球保留下的早期太陽系充滿暴力的證據。早前,科學家們就通過MESSENGER軌道飛行器探測了卡諾裡斯盆地全區域,即太陽系中面積最大、年齡最小的撞擊特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