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星磁場太奇葩:北極比南極強近3倍

2020-11-23 驅動之家

據《每日科學》網站報導,水星和地球一樣,都是擁有堅硬內核的巖石星球,但水星內部的不同構造令其產生了一個奇怪的磁場。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簡稱UCLA)研究人員發現了這一問題,並進行了相關研究。

美國宇航局NASA的信使號(Messager)太空飛行器對水星的磁場進行了測量,為該研究提供了基本數據。之所以說水星磁場特殊,是因為北半球磁場幾乎是南半球的三倍。UCLA博士後學者Hao Cao是該項研究的主要負責人,他建立了一個模型以解釋水星的內核如何引發了這麼不尋常的磁場。

磁場圍繞在行星周圍,將太陽高能粒子屏蔽於其外,磁場的強度各有不同。儘管地球的磁場已經相對較強,但木星磁場是地球的12倍。水星的磁場相當微弱,金星幾乎沒有磁場。地球、木星和土星的南北半球磁場相差無幾。

地球內核中,鐵在液態內核和固態內核交界處,會由液態變為固態。固態部分因此不斷增加,由此產生了地球磁場。(註:也有假說認為,地球或其它行星由於某種原因而帶上了電荷或者導致各個圈層間電荷分布不均勻。這些電荷由於隨行星的自轉而做圓周運動,由於運動的電荷就是電流,磁場同時產生。)許多人錯誤地認為,水星的情況應該與地球近似。

UCLA地球、行星和空間科學部門教授Russell表示:「Hao Cao的突破在於理解了水星與地球存在哪些不同,我們可以藉此分析水星兩個半球磁場的差異根源。過去,我們認為地球與水星的產生磁場的方式應該是一致的,但我們錯了。」

Russell解釋道:「就像在暴風雪中,雪在雲端形成,雲的中部、底部同樣也會形成雪花。我們對水星的研究顯示,內核的液態鐵在流動時也會發生凝固,這導致了該星球的奇特磁場。」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稱水星磁場太奇葩:北極比南極強近3倍
    據《每日科學》網站報導,水星和地球一樣,都是擁有堅硬內核的巖石星球,但水星內部的不同構造令其產生了一個奇怪的磁場。  美國宇航局NASA的信使號(Messager)太空飛行器對水星的磁場進行了測量,為該研究提供了基本數據。之所以說水星磁場特殊,是因為北半球磁場幾乎是南半球的三倍。UCLA博士後學者Hao Cao是該項研究的主要負責人,他建立了一個模型以解釋水星的內核如何引發了這麼不尋常的磁場。  磁場圍繞在行星周圍,將太陽高能粒子屏蔽於其外,磁場的強度各有不同。
  • 發現水星的磁場,也會像地球磁場一樣發生地磁漂移!
    磁場產生了環繞行星的磁層,地球的磁層阻擋了大量的宇宙和太陽輻射,使生命得以存在。水星是太陽系中除地球之外另一個其熔融核心能夠產生磁場的行星。發表在AGU《地球物理研究期刊》上的新研究中:發現水星的古老磁極,稱為古極,在它的過去發生了變化。這項新的研究還表明,水星的磁「遺產」可能比之前認為的更複雜。研究其他行星的磁場有助於科學家了解磁場如何演變,包括在地球上。
  • 水星的秘密你知道多少
    水星擋住太陽的面積太小了,不足以使太陽亮度減弱,所以,人類用肉眼是看不到水星凌日的天象,只能通過望遠鏡進行投影觀測。水星凌日每100年平均發生13次。最近發生的凌日天象,是在2003年5月7日13時13分。
  • 天文知識__水星
    磁場、密度 在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中,火星、金星、地球、木星、土星都有磁場,但只有水星是太陽系類地行星中除了地球之外唯一擁有顯著磁場的行星,磁力線的分布圖形簡直就是地球磁場按比例的縮影(不過儘管如此,它的磁場強度也不到地球的1%),水星的偶極磁場與地球的很相像,極性也相同,即水星磁場的南極在水星的北半球
  • 美國科學家稱水星北極地區發現數十億噸水冰
    新華網華盛頓11月30日電 利用美國航天局「信使」號探測器發回的數據,美國科學家最終證實了一個流傳多年的推測:距離太陽最近的行星——水星北極地區貯存著數十億噸水冰。
  • 水星的「長尾巴」是什麼?
    水星,中國稱為辰星。水星是八大行星中最小的行星,也是太陽系最內側和最小的行星,但仍比月球大1/3。水星是太陽系中運動最快的行星。在太陽系所有的行星中,水星有最大的軌道離心率和最小的轉軸傾角,每87.969地球日繞行太陽一周。水星每繞軸自轉3圈時也繞著太陽公轉2周。
  • 天文知識之水星-簡單篇
    水星從字面意思看似乎是有大量「水」存在的行星,很遺憾的是水星上大部分地區與月亮相似,並沒有水的存在,不過美國的水星探測器在水星的北極區域發現了水冰的存在。2.1.1.3 水星的物理特性水星與地球類似,都是一顆由巖石組成的行星,主要由約70%的金屬與約30%的矽酸鹽材料組成。水星的表面有著與我們月亮類似的隕石坑、平原等等地質結構。水星擁有比地球弱的磁場,沒有像地球那般的大氣層。
  • 水星是怎樣一顆星球,它的磁場是否隨著時間而改變?
    那麼,水星這個確認可通過熔融核心產生磁場的星球,到底具有怎樣的氣候和天氣?而它的神秘磁場,又是否會因為時間的推移而發生變化?水星是太陽系中最奇怪的星球之一水星以每小時180000公裡的速度繞太陽運行,只需要接近88個地球日便能完成一次完整的軌道運行,這個速度快於太陽系中的其他所有行星。
  • 水星有氧有冰有磁場,能否成為未來太空移民目的地?
    58天,公轉周期是88天,因此自轉3周,也就是176天,才是一晝夜。所以,水星雖然距離太陽近,被太陽照射到時溫度高達400多度,但是它自轉慢,我們就有機會再晨昏分割線上漫步。1、水星是真正的冰火兩重天在日光照射的地方,溫度可以高達400多度;但是在沒有日光的地方,氣溫則低至零下173度。強烈的溫差是地球生物無法適應的,但是,有沒有可能存在一個中間區域?
  • 水星磁極或像地球一樣漂移
    地球的磁極已經發生大幅偏移,並不與地極或者地球自轉軸重合;磁北極偏離地理北極600英裡(約合965公裡)。新研究指出水星的磁極也發生類似漂移。科學家知道火成巖在冷卻過程中會保存當時的水星磁場記錄。奧利維亞在一份新聞稿中指出:「如果我們希望獲取過去的線索,對磁場進行考古研究,巖石就需要發生熱剩餘磁化。」科學家能夠對水星磁場進行研究,但目前還沒有獲取任何巖石樣本。迄今為止,還沒有一艘飛船登陸水星。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研究人員將目光投向水星的5個隕坑以及「信使」號在靠近水星地表時收集的磁場數據。
  • 水星也會有磁極漂移?與地球又有何異同?
    事實上,磁極由於漂移地太過劇烈,以至於真實磁極的位置與地理磁極和地球自轉軸的位置已經不同了。到今天為止,地球的真實磁極距其地理磁極已經偏差了965公裡(600英裡)。現在一項研究表明同樣的磁極漂移也發生在水星上。地球的磁極固定著地球的磁層。磁層延伸到我們星球周圍的太空,保護我們免受輻射的傷害。
  • 水星的運行軌道存在不確定性,將來有可能會擾亂太陽系的秩序
    在太陽系中有一顆離太陽最近的行星,它的名字叫水星。在1973年11月3日,美國發射了水手10號宇宙飛船,首次對水星進行飛近探測,此後人類便開始了對水星的各種科學研究。整個星體由大約70%的金屬和30%的矽酸鹽組成,內部結構很像地球,也分為地殼、地幔、內核三層,其中內核質量佔到其總質量的2/3。由於內核的的主要成分是鐵、鎳和矽酸鹽,以致水星的密度非常大,在太陽系中排第二,僅次於地球。水星距離太陽非常近,在太陽的烘烤下,向陽面的溫度最高時可達430℃,而背陽面的夜間溫度卻可降到零下160℃,晝夜溫差竟然高達近600℃。
  • 為什麼說水星是太陽系中最神秘的行星?真實的原因在這裡
    水星地表隕石坑因為水星距離太陽太近,所以經常被淹沒在太陽的光輝之中,一般地面的光學儀器很難觀測到它,只能在日出前或者日落後的非常短暫的時間內觀測到您想錯了,對水星的空間探測也極不容易,原因還是因為它與太陽靠得太近。太陽巨大的引力場使得探測器極不易進入環繞水星的軌道,再加上在強烈陽光照耀下,水星周圍的空間具有很高的溫度以及很高的溫度差,導致探測設備工作很不穩定。
  • 離太陽那麼近,為什麼叫水星?上邊有水嗎?
    水星英文名是mercury,是上帝的信使。其實在整個太陽系統中,水星一開始是一顆最不為人知的行星。因為水星離太陽很近,我們無法用望遠鏡在良好的條件下看到它,如果我們直接用望遠鏡直接對準水星,太陽強烈的光線會破壞望遠鏡的光學系統!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哈勃從未拍攝過水星的圖像。
  • 小個子行星水星揭秘:有大氣層和顯著磁場(圖)
    這是美國宇航局信使號探測器回傳的首張高解析度水星圖像,圖像採用假彩色,使用11個窄帶濾光鏡獲取據美國太空網報導,你或許曾在夜空見到過其它太陽系大行星,但是你見到過水星嗎?由於水星太靠近太陽,它淹沒於太陽的巨大光輝之中,幾個世紀以來人們對它的觀測少之又少。
  • 全面解析我們視野中的水星
    從水星表面看,太陽在水星上出現的大小是從地球上看到的三倍以上,太陽光的亮度將高出11倍。儘管它靠近太陽,水星並不是我們太陽系中最熱的行星,但是水星是公轉最快的行星,每隔88個地球日就繞太陽一圈。從這個距離,從太陽的陽光到水星需要3.2分鐘。水星軌道和旋轉水星的橢圓形軌道使這顆行星距離太陽最近2900萬英裡(4700萬公裡),最遠距離太陽4300萬英裡(7000萬公裡)。它每88天繞太陽運行一次,以每秒近29英裡(47公裡)的速度穿越太空,比任何其他行星都要快。
  • 水星上有水嗎?科學家解開水星水冰形成謎團,且含量比月球還高!
    而水星(Mercury)英文名字有『水銀』的意思,但水星和水銀無關,「Mercury」這個名字主要是指希臘神話中的赫爾墨斯,速度超快的一個信使。水星在古代也被稱為「辰星」,離太陽最近。它也是八大行星中最小的一顆,直徑只有4880公裡,體積約為地球的38%,質量則是地球的0.05倍左右。
  • 水星記:那些飛往水星的探測器!
    水星距離太陽平均下來僅為4600~7000萬千米,面對的條件卻更加惡劣——它面對太陽的一面溫度可以高達430℃(中餐的大火爆炒也僅在300℃以內),而背對太陽的一面則是低至-170℃的極寒地帶。水星太小,引力不足以維持任何大氣,那裡幾近完全真空。同時,越小的體積就越容易散失熱量。在經過億萬年演化後,水星現在內部地質活動幾乎停止,所以也不會產生足夠強的磁場。
  • 26秒聽完地球磁場的聲音(內置視頻+解析)
    導語:地球磁場均勻地分布在這個世界的周圍空間,僅憑肉眼是無法看到磁場存在的。但NASA發射的一架探測衛星就在繞地球飛行期間記錄下了地球磁場的聲音,眾多網友在聽完後表示:這樣的聲音太奇妙了!文/樹莓BepiColombo這架NASA發射的衛星擁有一個比較複雜的名字——BepiColombo,它是一架目的地為遙遠水星的探測衛星,預計於2026年到達水星。
  • 水星可能曾有強度堪比地球的磁場
    原標題:水星可能曾有強度堪比地球的磁場  新華社華盛頓5月7日電 (記者林小春)藉助美國「信使」號探測器的觀測數據,科學家7日說,水星可能早在39億年前就形成了磁場,且不排除那時它的強度與今天我們的地球磁場一樣。   水星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中最小、最靠近太陽的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