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籍專家彼得·桑格獲頒中國政府「友誼獎」

2021-01-21 中國新聞網

外籍專家彼得·桑格獲頒中國政府「友誼獎」
2014-10-28 21:14:55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

  中新社昆明10月28日電(和曉瑩 楊磊)28日,一場特殊的頒獎儀式在雲南師範大學舉行。國家外國專家局為國際知名農作物專家彼得·桑格補授2014年中國政府「友誼獎」,以肯定他對中國、特別是雲南經濟社會發展所做的貢獻。

  1985年,彼得·桑格首次作為國際馬鈴薯中心東南亞地區主任訪問中國時,發現中國的馬鈴薯種植面積達3700萬畝,但總產近3700萬噸,單產和技術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為充分利用資源優勢,提高馬鈴薯種植水平,為農民增收,彼得·桑格藉助在亞太地區工作的平臺,長期對中國尤其是馬鈴薯種植業進行協助,引進國外科研機構的種質資源。30年中,他作為雲師大的客座教授,為推動中國,特別是雲南的馬鈴薯種植業發展做出重大貢獻。

  「我小的時候母親都會要求我吃完餐盤裡的食物,她告訴我世界上有很多小朋友還在飢餓著,比如中國的貧困地區,我就想長大後一定要為飢餓中的孩子提供食物。」彼得·桑格說馬鈴薯的種植不僅可以改善部分貧困人口的飢餓狀況,還可以幫助他們致富增收。

  彼得·桑格在中國先後指導和參與選出了20個馬鈴薯新品種,其中,僅「合作88」品種在西南地區的常年播種面積就在600萬畝以上,新增產值達數十億元人民幣,在雲南大理德宏,畝產可達3至4噸,地頭價格在2至4元/公斤,大幅增加了農民收入。

  此外,他還指導雲南通過脫毒種屬體系建設、病蟲害綜合防治和新品種的推廣應用,使雲南省馬鈴薯單產自20世紀90年代後一直高於全國平均水平,每畝比全國平均單產高出200至300公斤。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5周年之際,經全國各省市各相關部門推薦和評審委員會評審,並報國務院批准,彼得·桑格等來自25個國家的100名外國專家獲得中國政府「友誼獎」這一殊榮。

  2014年國慶前夕,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副總理張高麗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了獲獎專家,中國國務院副總理馬凱親自為獲獎專家一一頒獎,但遺憾的是,彼得·桑格因日程原因未能出席。

  「今天在雲南師範大學舉行這一補授儀式,是為了肯定和表彰他為雲南和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所做的貢獻,同時體現中國尊重人才、渴求人才的誠意和決心。」國家外國專家局副局長劉延國表示,作為中國面向西南開放的橋頭堡,目前,雲南省的經濟社會發展正面臨著建設「一路一帶」、建設長江經濟帶、建設孟中印緬經濟走廊等一系列重大發展機遇,國家外專局將一如既往地從引進國外智力人才和項目、資金給予雲南支持和傾斜,為雲南經濟建設提質增效作貢獻。(完)

相關焦點

  •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南郵教授彼得獲中國政府友誼獎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南郵教授彼得獲中國政府友誼獎 來源:現代快報全媒體編輯:劉魏2016-09-30 10:50分享 現代快報訊(通訊員 張前記者 俞月花 文/攝)9月29日下午,2016年度中國政府友誼獎頒獎儀式在北京中南海隆重舉行。
  • 堪稱「癌症剋星」的外籍院士,「中國政府友誼獎」實至名歸!
    15年來,他情定中原,無數次的跨越8800公裡,從英國倫敦到中國鄭州,矢志為1億河南人民健康赤誠奉獻,他就是堪稱「癌症剋星」的英國醫學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鄭州大學醫學科學院院長尼克·萊蒙。  續寫中國情緣 志為1億河南人民做點事  尼克·萊蒙是世界著名的分子腫瘤學、基因治療和醫學轉化研究專家,英國醫學科學院院士,曾任世界Nature集團著名期刊《Gene·Therapy》雜誌主編,英國國家衛生研究院臨床中心主任,倫敦瑪麗女王大學巴茨癌症研究所所長,英國國家癌症中心主任和英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國家臨床主任。
  • ——來自中國政府友誼獎獲得者的戰「疫」祝福...
    許多外國專家和國際友人,紛紛自發動員身邊的家人、朋友、同事,一起為中國加油打氣。丁志峰表示,在收集祝福語的過程中,能夠切身感受到這些祝福是發自內心的,也加深了和外國專家們的彼此了解,很有意義,非常感動。這些為中國抗擊疫情獻上祝福的外國專家和國家友人中,有十多位是「中國政府友誼獎」的獲得者。
  • 清華燃燒能源中心主任羅忠敬教授獲北京市外國專家「長城友誼獎」
    清華燃燒能源中心主任羅忠敬教授獲北京市外國專家「長城友誼獎」清華新聞網4月23日電 日前,清華大學燃燒能源中心主任、美國工程院院士、美國人文與科學院院士羅忠敬教授獲得北京市2014-2016年度北京市外國專家「長城友誼獎」。羅忠敬教授因多年來在促進中外燃燒界學術交流、推動在清華創立國際領先學術團隊、開展燃燒學研究方面的突出貢獻而榮獲此獎。
  • 發明DNA測序法的兩次諾獎得主桑格逝世
    原標題:發明DNA測序法的兩次諾獎得主桑格逝世  桑格完整定序了胰島素的胺基酸序列,同時證明蛋白質具有明確構造;他還提出了快速測定DNA序列的技術雙去氧終止法(桑格法)。桑格因此於1958年和1980年兩次獲得諾貝爾化學獎。他是第四位兩度諾獎得主,唯一兩獲化學獎的諾獎得主,唯一兩獲諾獎的英國人。他被認為是20世紀世界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
  • 5名外國科學家獲中國2018年度國際科技合作獎
    中新社北京1月8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8日在北京人民大堂舉行,作為五大國家級科技獎之一,本年度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授予5位外國科學家。這5名獲獎者分別是:美國籍冶金和礦物加工技術專家簡·迪安·米勒,英國美國雙重國籍的有機超分子化學家詹姆斯·弗雷澤·斯託達特,美國籍材料物理學家朱溢眉,美國籍海洋地球化學家彼得·喬治·布魯爾,瑞典籍人工光合作用專家孫立成。
  • 科學網—紀念恩師桑格
    諾獎和人 1980年,桑格第二次獲得諾貝爾獎後,他舉辦了一次答謝酒會。酒會在實驗大樓頂部的餐廳中進行。大廳中央的大型長桌上,放滿了香檳酒。我們都圍著桌子站著。 寫到這裡,我想起國內常常議論中國何時可得諾貝爾科學獎的問題。也有人主張,要定向培養特定的諾貝爾獎得主等等。 桑格所在的研究所只是一幢不大的三層樓房子,在編科研人員只有幾十位。但獲諾貝爾獎人數高達13人,因此每層樓上都有幾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其獲獎者密度之高舉世難尋,但他們從不談論如何獲諾貝爾獎的問題。
  • 2019年「魅力中國―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國城市」主題活動...
    2020年2月至6月,針對39個候選城市,諾貝爾獎獲得者、中國政府友誼獎獲獎專家、高端外國專家項目入選專家等外籍專家評委和在華外籍人才通過線上資料庫籤字投票,共收到資深外籍專家評委籤字選票99份,普通外籍人才籤字選票5822份。按照投票結果,排列出了「十強城市」及「最具潛力城市」榜單。
  • 大連化物所德國籍專家Goldbach Andreas Josef獲得「遼寧友誼獎」
    他表示,近年來遼寧省政府、各級市政府為外國專家在簡化工作許可制度、永久居留、籤證、專家證和配偶子女居留就學等方面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持,省內外國專家數量的快速增長,證明了這些政策的成功;希望遼寧省未來能夠建設成為一個具有全球重要性的學術和工業大省,他將繼續利用自己的知識和經驗,為中國和遼寧的繁榮和發展貢獻力量。
  • 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獲中國2018年度國際科技合作獎
    哈爾濱工業大學劉永坦院士、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工程大學錢七虎院士獲2018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此外,共有5位外國科學家獲得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值得一提的是,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詹姆斯·弗雷澤·斯託達特(Sir James Fraser Stoddart)也在微博發文慶賀。
  • 解碼「基因組學之父」桑格:測序,測序,測序—新聞—科學網
    在分子生物學、生物化學等學科領域的教科書中,以桑格的名字命名的試劑、測序法是無法繞過的經典教學內容,桑格也由此被今天的年輕學子們奉為「祖師爺」級的人物。 事實上,兩次獲諾貝爾獎,就足以說明桑格在世界科學界所擁有的分量和地位。
  • 力學所楊亞政獲第二屆中國出版政府獎優秀出版人物獎
    3月17日新聞出版總署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第二屆中國出版政府獎評選結果正式揭曉,最終從各省、各部委推薦上來的3066份符合條件的參評材料中評出 240個獲獎作品、單位和個人,其中出版物獎120個、先進出版單位獎50個、優秀出版人物獎
  • 2007諾貝爾物理獎得主彼得-格林貝格爾(組圖)
    2007諾貝爾物理獎得主彼得-格林貝格爾2007諾貝爾物理獎得主彼得-格林貝格爾(圖左)中新網10月9日電 瑞典皇家科學院諾貝爾獎委員會今天宣布格林貝格爾在學術方面獲獎頗豐,包括1994年獲美國物理學會頒發的新材料國際獎(與阿爾貝·費爾、帕克林共同獲得);1998年獲由德國總統頒發的德國未來獎;2007年獲沃爾夫基金獎物理獎(與阿爾貝·費爾共同獲得)。
  • 鄭大·仁師大家 | 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尼克·萊蒙: 我想為河南人民...
    尼克·萊蒙是世界著名的分子腫瘤學、基因治療和醫學轉化研究專家,英國醫學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堪稱「癌症剋星」。  尼克的祖父曾是一名海員,年輕時常年往來香港、上海,祖父帶回的精美中國工藝品和東方故事,讓他從小就對中國充滿嚮往。「我是英國人的臉,中國人的心。」10月19日,尼克·萊蒙再次提起他的「中國情緣」。
  • 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尼克·萊蒙:我想為河南人民的健康做點事情
    尼克·萊蒙是世界著名的分子腫瘤學、基因治療和醫學轉化研究專家,英國醫學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堪稱「癌症剋星」。尼克的祖父曾是一名海員,年輕時常年往來香港、上海,祖父帶回的精美中國工藝品和東方故事,讓他從小就對中國充滿嚮往。「我是英國人的臉,中國人的心。」10月19日,尼克·萊蒙再次提起他的「中國情緣」。
  • 鄭大·仁師大家|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尼克·萊蒙:我想為河南人民的健康做點事情
    尼克·萊蒙是世界著名的分子腫瘤學、基因治療和醫學轉化研究專家,英國醫學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堪稱「癌症剋星」。尼克的祖父曾是一名海員,年輕時常年往來香港、上海,祖父帶回的精美中國工藝品和東方故事,讓他從小就對中國充滿嚮往。「我是英國人的臉,中國人的心。」10月19日,尼克·萊蒙再次提起他的「中國情緣」。
  • 中科院外籍院士王中林獲世界能源領域「諾獎」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獲悉,中科院外籍院士、該所所長王中林23日榮獲享有世界能源領域「諾貝爾獎」之稱的埃尼獎(Eni Award),是迄今為止獲此殊榮的第一位華人科學家。該獎與計算機界圖靈獎、數學界菲爾茲獎等並稱為領域性最高獎項。
  • 盤點:環境領域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名單(附簡歷)
    霍夫曼教授於1991年和2005年兩次獲得德國洪堡基金會洪堡研究獎;2001年,獲得美國化學學會Creative Advances獎;2003年獲美國水環境基金會Jack E. McKee獎章。2010年,霍夫曼教授被臺灣大學聘為大氣科學、化學及環境工程學科傑出首席教授。
  • 2020年中國標準化協會科學技術獎揭曉 福建省獲三個獎項
    日前,2020年中國標準化協會科學技術獎名單公布。我省的福建龍淨環保股份有限公司、新大陸數位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獲單位獎,省農科院農業質量標準與檢測技術研究所研究員潘葳獲個人獎。為鼓勵全國標準化工作者運用標準化手法和手段,助力國家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表彰在標準化工作及科技創新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中國標準化協會組織了2020年科學技術獎評選活動。
  • 福建1人2企業獲2020年中國標準化協會「科學技術」獎
    福建日報·新福建客戶端11月10日訊(記者 張輝 通訊員 黃海生)日前,中國標準化協會公布2020年中國標準化協會「科學技術獎」名單。我省福建龍淨環保股份有限公司、新大陸數位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獲單位獎,省農科院農業質量標準與檢測技術研究所研究員潘葳獲個人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