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深圳9歲男孩小駱右耳上莫名長出了一個黑色的小疙瘩看起來像是個被蟲咬的包又像是個凸起的痣,不痛不癢但顏色卻一直變黑加深家長有點擔心
帶他到醫院檢查才發現耳廓上這小疙瘩裡藏著一截鉛筆芯!起因源自半年前孩子在學校發生的一件事
耳上小疙瘩逐漸變黑
可能是異物
雖然小駱耳朵上的這個小疙瘩,並沒有引起任何不適,但家長看著顏色越來越深,倒是有點擔心,便帶小駱前往醫院檢查。
彩超檢查結果提示低回聲團,醫生懷疑這耳廓裡的小疙瘩,很可能個異物。
因半年前與同學打鬧
筆芯戳入耳廓
在醫生詢問下,小駱回憶起今年1月初,在學校的一次嬉戲打鬧。同學將鉛筆從遠處扔過來給他,鉛筆沒扔準,直接打到了耳朵上。
當時小駱感覺有點疼,班主任就將他帶到校醫室檢查。校醫在小駱的耳廓上,取出了一節戳進耳廓的筆芯。
隨後,便將他送到了醫院。由於外觀上沒看出有啥異樣,醫生只是進行了簡單消毒處理。
取出殘留筆芯5毫米長
洞穿軟骨
等到過完年,傷口已經癒合,小駱的耳廓上卻長出了這個黑色的小疙瘩。最後,醫生經過手術探查,在小駱右耳廓耳甲腔中,發現一節鉛筆芯嵌頓,而他的軟骨已經被筆芯洞穿了。
經過手術,筆芯被順利取出,這節筆芯長達5mm,扁平狀,是一根考試塗答題卡用的2B鉛筆筆芯。
筆芯的長度遠遠大於耳廓的厚度看到這取出的鉛筆芯家長難以相信看似薄薄的耳廓可以包藏如此大的「筆芯」
▲深圳寶安區婦幼保健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 楊璐
孩子勿拿著文具打鬧
可能被戳傷
醫生提醒,耳廓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容易遭受各種挫傷、切傷、撕裂傷、斷離傷及火器傷等。如處理不當,可繼發感染引起軟骨膜炎、軟骨壞死等情況,甚至遺留耳廓畸形。
孩子們在日常中更要避免拿著文具打鬧,一不留神很可能會因此受傷。如果受傷,需儘快前往就醫,避免自行取出異物導致繼發感染。
提醒一下各位家長:
讓孩子遠離這些「兇器」,
不要心存僥倖!
第一類:餐具筷子、勺子、刀、叉等。
第二類:文具各種筆、圓規、三角板、尺子、溫度計、502膠水等等
第三類:石塊等硬物石頭塊、桌角
第四類:乾燥劑
第五類:日常化學製劑潔廁靈、84消毒液、洗衣粉等
第六類:塑料硬質吸管
除此之外,
還有一些「隱形殺手」讓大家防不勝防,
威脅到孩子的生命安全。
潛伏危險1——
不起眼的小玩意可能成為「殺手」
關鍵詞:拉繩、紐扣、小飾品
河南省周口市一幼兒園內,3歲的浩浩向下滑滑梯時,衛衣帽子上的繩子結在一起勒住了脖子,導致食道內的東西反流到食管裡而嗆死;廣東東莞幼兒園5歲男童玩滑梯時,不慎被一條帶結的衣領繩勒脖導致窒息死亡……這樣的例子無不讓家長們心驚肉跳。
除了衣服上的拉繩外,紐扣、珍珠或鑽石配飾等都暗藏危險。曾有孩子吞下衣服紐扣被卡住,一哭鬧,原本卡在咽喉部的紐扣進入了氣管,不得不通過手術取出。還有的孩子將衣服上的珍珠等配飾當玩具,塞進鼻子或耳朵,傷及鼻腔或鼓膜。
潛伏危險2——
這些東西好吃卻暗藏危險
關鍵詞:葡萄、青豆、燒烤串
南京一位老人剝了一顆葡萄,捏在手裡餵給孩子吃。誰知道,孩子用力一吸,葡萄整顆滑進了嘴裡,一下卡住了。很快,孩子臉色發白,喘不上氣。幸運的是,一家人就住在醫院的宿舍,孩子被立即送去搶救,切開氣管才保住了命。類似的還有果凍、花生、魚刺等。
另外,不少人喜歡燒烤,但是燒烤串的竹籤太尖,孩子食用時把它當做玩具玩,容易受傷。
潛伏危險3——
殺蟲劑噴太多,孩子中毒
關鍵詞:電池、蚊香液、紐扣電池
因家中使用殺蟲劑,導致孩子輕微中毒的,幾乎每年都會遇到。家中有孩子的,夏季避蚊、殺蚊,最好採用物理方式,比如使用蚊帳、電蚊拍等。
除了殺蟲劑外,家長隨處擺放的紐扣電池也會傷害孩子。「孩子好奇心重,經常把紐扣電池當玩具,塞進鼻腔裡,容易造成鼻中隔穿孔。」在醫院平時的接診中,紐扣電池已經成了排名第一的危險小物品。
另外,孩子墜樓是最多見,也最讓人揪心的意外事件。現在不少住宅臥室是飄窗設計,而窗戶離窗臺只有50釐米高,一米左右的孩子站在上面,一探身就有墜下的危險。
潛伏危險4——
孩子外傷頻發外科醫生忙不過來
關鍵詞:電梯、旋轉門、電動車
節日裡,家長們為了滿足孩子的心願,常會帶著孩子出去玩。殊不知,出行時也有很多意外發生,而孩子被電梯卡住、孩子在車禍中受傷甚至死亡等更是屢見不鮮。
除了電梯外,旋轉門也是一大危險因素,家長應該看管好孩子,不要讓孩子在電梯、旋轉門等地方玩耍,以免發生意外。
孩子安全無小事
做家長的一定要時時留意
擴散給身邊有娃的朋友
一定要小心!
來源:廣州日報 編輯:趙紅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