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物化學常規要素在線監測儀器研製及產業化」項目

2021-01-08 中國科學院
「海洋生物化學常規要素在線監測儀器研製及產業化」項目
課題中期進展督查會召開

2018-07-27 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字體:大 中 小】

語音播報

  7月22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海洋環境安全保障」重點專項「海洋生物化學常規要素在線監測儀器研製及產業化」項目課題中期進展督查會在煙臺召開。

  中國科學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黨委副書記王曉斌代表會議承辦單位致辭。項目責任專家彭曉彤代表項目管理部門發言,他表示,此次督查會將重點梳理各課題已取得成果,明確儀器已達到的技術指標,並提出課題執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針對問題共同討論解決方案,為項目順利執行提供保障。

  項目各課題負責人分別對課題研究進展情況、研究成果情況、人員投入及經費使用情況、存在的問題及下一步工作計劃等進行了詳細匯報,項目專家認真聽取匯報後,針對課題執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深入交流並給予了寶貴建議。專家表示:各課題在實施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各單位的特長與優勢,共同解決實施中遇到的難題,加強項目特色亮點工作的凝練,嚴格按照任務書指標要求開展相關儀器研製,並儘早開展相關研製儀器的詳細方案評審、檢測及海試工作。

  會後,項目組針對專家提出的問題與建議,開展了深入的內部交流,討論並明確了下一步研究工作重點,為項目各課題的順利執行做好準備。

  7月22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海洋環境安全保障」重點專項「海洋生物化學常規要素在線監測儀器研製及產業化」項目課題中期進展督查會在煙臺召開。
  中國科學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黨委副書記王曉斌代表會議承辦單位致辭。項目責任專家彭曉彤代表項目管理部門發言,他表示,此次督查會將重點梳理各課題已取得成果,明確儀器已達到的技術指標,並提出課題執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針對問題共同討論解決方案,為項目順利執行提供保障。
  項目各課題負責人分別對課題研究進展情況、研究成果情況、人員投入及經費使用情況、存在的問題及下一步工作計劃等進行了詳細匯報,項目專家認真聽取匯報後,針對課題執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深入交流並給予了寶貴建議。專家表示:各課題在實施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各單位的特長與優勢,共同解決實施中遇到的難題,加強項目特色亮點工作的凝練,嚴格按照任務書指標要求開展相關儀器研製,並儘早開展相關研製儀器的詳細方案評審、檢測及海試工作。
  會後,項目組針對專家提出的問題與建議,開展了深入的內部交流,討論並明確了下一步研究工作重點,為項目各課題的順利執行做好準備。

列印 責任編輯:陳丹

相關焦點

  • 十一五「科學儀器設備研製與開發」重大項目總結
    「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重大項目「科學儀器設備研製與開發」共設置13個課題,其中課題一-課題八採取公開招投標的方式確定課題承擔單位(本網曾對此進行過報導: 「科學儀器設備研製與開發」課題招標結果公告),課題九-課題十三則採用公開申報的方式確定承擔單位。
  • 十一五期間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科學儀器設備研製與開發」項目匯總
    「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重大項目「科學儀器設備研製與開發」共設置13個課題,其中課題一~課題八採取公開招投標的方式確定課題承擔單位(儀器信息網曾對此進行過報導:「科學儀器設備研製與開發」課題招標結果公告
  • 聚光科技牽頭項目—《基於螢光技術的氣體中重金屬在線監測系統...
    2015年12月,由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牽頭,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和浙江大學參與的《基於螢光技術的氣體中重金屬在線監測系統研製與應用》分別獲得了國家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二等獎及杭州市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 大氣在線監測技術_專題報導_儀器信息網
    海洋光學:提供系統解決方案 助力大氣汙染防治  海洋光學可提供的大氣汙染物在線監測解決方案主要是利用調諧二極體雷射器吸收光譜 ( TDLAS)和紫外差分吸收光譜 (DOASDOAS整套儀器主要包括:光源、發射和接收系統、角反射鏡(發射和接收系統如不在同一側,不需角反射鏡)、光纜、單色儀、光譜儀和計算機等,典型DOAS設備結構圖如下:
  • 國產快速在線質譜儀、離子遷移譜儀產業化進程——訪中科院大連化...
    我國首臺「雷射氣溶膠雙級飛行時間質譜儀」於2005年「橫空出世」,第二代氣溶膠雙級飛行時間質譜儀——「納米氣溶膠在線質譜儀」已於2008年6月通過了項目驗收;同時,「MS-500有機物在線監測質譜儀」,隸屬李海洋研究員課題組(大連化物所102組)的第三代小型化TOF-MS也研製成功;就目前的市場情況來看,這幾款國產「快速在線質譜儀」已經彰顯出較為廣闊的市場前景̷  離子遷移譜儀
  • 兩公司分享江蘇1.35億水質在線監測儀器項目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環境監測網訊:江蘇省蘇力環境科技有限責任公司2020年設備採購及服務項目28日發布中標公告,江蘇國技儀器有限公司和北京尚洋東方環境科技有限公司分別以7294.296萬元與6198萬元中標江蘇省水質在線監測儀器。
  • 禹衡光學「高解析度角位移傳感器研製與產業化」項目獲批
    日前,科技部高技術研究發展中心在京組織召開了「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重點專項2017年度項目啟動會」,長春禹衡光學有限公司牽頭承擔的「高解析度角位移傳感器研製與產業化」項目獲得立項批覆。
  • 中國環境光學儀器正在崛起——訪中科院安徽光機所所長劉文清研究員
    但長期以來,我國環境監測儀器的研發和應用卻嚴重滯後:上世紀80年代才開始從國外引進一些儀器設備,90年代出現仿製、或部分研製的國產儀器,而成套在線監測設備的國產化則起步於2000在水體、大氣環境和汙染源監測方面,發展若干種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環境優先物高靈敏、低劑量檢測方法,以及重要汙染指標常規在線監測技術和雷射環境探測技術。
  • 國產水質監測儀器技術提高 水質監測儀器呈多樣化發展
    主要監測項目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反映水質狀況的綜合指標,如溫度、色度、濁度、pH值、電導率、懸浮物、溶解氧、化學需氧量和生化需氧量等;另一類是一些有毒物質,如酚、氰、砷、鉛、鉻、鎘、汞和有機農藥等。為客觀的評價江河和海洋水質的狀況,除上述監測項目外,有時需進行流速和流量的測定。近年來,國產水質監測儀器技術提高,水質監測儀器呈多樣化發展。
  • 為大氣環境監測衛星研製「千裡眼」
    9月30日,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安光所承研的紫外高光譜大氣成分探測儀、大氣環境監測衛星高精度偏振掃描儀通過交付驗收評審。未來,兩臺精密儀器將安裝在我國大氣環境監測衛星上,成為監測大氣環境質量的「千裡眼」。  大氣環境監測衛星是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規劃中的科研衛星,是我國大氣環境監測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
  • 試述絕緣在線監測技術的發展應用
    當時電力部門的監測設備簡單,測試項目少,靈敏度較差。第二階段是從80年代開始,研製出各種專用的帶電測試儀器,使在線監測技術從傳統的模擬量測試走向數位化測量。這一階段逐步摒棄了將儀器直接接入測試迴路的傳統測量模式,而是使用傳感器將被測量的參數直接轉換成電氣信號。第三階段是計算機技術的出現和推廣使用,本世紀初,開始了以計算機處理技術為核心的微機多功能絕緣在線監測系統。
  • 將光學檢測技術和儀器的產業化推到新的高度
    10.國際矽基光電子與集成研討會、11.國際紅外技術與應用研討會、12.國際環境監測與安全檢測技術及應用研討會、13.以下是部分報告介紹:  哈工業大學精密儀器工程研究院譚久彬教授報告的題目是《高端超精密儀器產業化探索》。據介紹,我國工業化進入中後期,高端裝備發展走到了必須發展的道路。超精密儀器技術已經是大國必爭的戰略高地,而目前我國面臨發達國家和新興國家的雙重挑戰。我國超精密儀器產業化發展存在很多問題,如理念陳舊、企業自主創新能力較低等。
  • 中國化學會第二屆質譜分析學術報告會——「質譜儀器研製新技術...
    「質譜儀器研製新技術」分會場共有12位我國質譜儀器研發專家以報告形式分享了儀器研製的經驗與成果。報告內容精彩,會場氣氛火爆。那娜報告題目 基於常壓質譜的催化反應在線監測研究>  北京師範大學化學系教授那娜在報告中介紹了基於DBDI的在線反應和單層、多層自組裝膜的反應進程評價與監測。
  • 海洋環境監測的類型及其發展趨勢
    初始調查是對特定海域的第一次全方面調查,已獲得該海域海洋環境基本要素的背景值;重複調查則是初始調查後進行的重複性且相同性質的調查,對研究區域海洋環境要素的時空分布和隨時間差異具有重要意義。海洋基線調查是海洋環境保護各項工作的基本依據之一,我國在20世紀70年代初進行過第一次全國海洋汙染基線調查。時隔20多年後,1994年開始了第二次全國海洋汙染基線調查。
  • 2016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明確10個重點支持方向
    3.1 支撐經濟和產業發展的專業重大科學儀器  3.1.1 工業過程在線分析檢測儀器  研究內容:研發石油、化工、製藥、能源、冶金、礦產、有色等重要流程工業的生產過程產物及排放物的在線監測技術,燃料、原料、材料等物質的物理與化學轉化過程的樣品在線快速採樣、高壓快速反應測試、在線無損檢測、產物高速分離分析及多組分高頻檢測技術,並研製形成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功能先進
  • 在線水質監測儀器設備 護衛飲用水安全
    今年5月1日,深圳市《生活飲用水水質標準》(DB4403/T60—2020)正式實施,標準包含水質指標116項,其中常規指標52項,非常規指標64項。  深圳市《生活飲用水水質標準》與國家現行標準相比,增加了10項指標,提升了52項指標(含消毒劑);附錄由原來的28項增加到45項;考核方法上提升了出廠水和管網水合格率要求,增加了嗅味物質和消毒副產物的檢測,重點關注龍頭水水質。
  • 在線生物化學需氧量監測儀達國際先進水平
    一種將微生物性能與電化學轉換器相結合,可以實時在線對水質進行準確監測的「在線生物化學需氧量(BOD)監測儀」近日由中科院長春應化所與江蘇江分電分析儀器有限公司合作研製成功。專家評價,這種具有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儀器科學思路新穎,創新性強,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 走進863:安光所國產空氣自動監測設備異軍突起
    1月30日,《科技日報》在「走進863」專版顯著位置刊登了3篇介紹該所科研人員刻苦攻關,研製出國產空氣自動監測設備,打破多年來我國高檔監測儀器必須依賴國外進口局面的報導。2003年,該所又承擔了基於雷射技術的大氣汙染光學監測技術與產業化課題,在原有基礎上,對城市空氣品質自動監測子站系統進行了優化設計,對電路設計、軟體設計和儀器結構進行了改進,從技術上保證了所研製儀器達到了國家有關技術規範。    2004至2005年,該設備已完成近80多套的生產和安裝,市場佔有率從15%提高到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