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歷史十大燒錢戰爭公布 二戰位居第一

2020-12-01 中國軍網

資料圖:描繪美墨戰爭的畫作。

在美國歷史上,很多早期戰爭都以奪取土地而終結。美國在19世紀40年代的美墨戰爭中,奪取了如今美國西南部的大部分土地。同樣,在19世紀末的美西戰爭中,美國奪取了古巴、波多黎各和菲律賓的控制權。

二戰之前的所有衝突中,幾乎所有的美國防預算都花在了直接衝突上,也就是戰爭開銷。例如,美國花了1899年GDP的1.1%來打美西戰爭,總國防開銷僅佔GDP的1.5%。

冷戰開始,這一趨勢便發生了很大改變。隨著太空競賽以及核軍備成為美蘇兩國的重中之重,軍事衝突的持續威脅令美國隨時隨地進入戰備狀態。這樣一來,戰爭開銷和國防開銷便開始不同步了。例如,在韓戰中,戰爭開銷在1952年的GDP中僅佔4.2%,而同年,國防總開銷佔了GDP的13%。

將235年間的所有戰爭開銷進行縱向比較非常困難。所以這份調查試圖以2011財政年度的美元計算,對每場戰爭開銷的通貨膨脹因素進行調整。隨著技術的提高和開銷增加,戰爭變得越發昂貴也是非常有可能的。

為了確定美國歷史上最昂貴的戰爭,24/7華爾街網站借用了國會研究服務部2010年的一份名為《美國重大戰爭開銷》的報告。這篇報告並沒有將退伍軍人福利、為戰事提供資金的貸款利息,以及對盟友的援助計算在內。此外,報告意在針對戰時軍事開銷的增加,並沒有涵蓋和平時期維持常備軍的開銷。報告以在GDP中所佔份額來呈現戰爭年代的戰事和國防開支。反恐戰爭的戰爭開銷數字主要反映2010年之後的開銷。

以下,就是美國歷史上最燒錢的戰爭。

第十:美墨戰爭

美墨戰爭,1846年-1848年,這場戰爭花掉了美國24億美元,在美國歷史最燒錢戰爭排行榜上名列第十。雖然早已脫離墨西哥獲得獨立,德克薩斯州並沒有正式成為美國一個州的事實會打破密蘇裡妥協所建立的奴隸制和自由州之間的平衡。在帕洛阿爾託一戰中,墨西哥軍隊跨過裡奧格蘭德對美軍發起進攻時,本想著利用美國的猶豫不決佔點便宜。戰爭於1848年2月2日結束,雙方籤訂了《瓜達盧佩-伊達爾戈條約》,將裡奧格蘭德作為德克薩斯的南邊境。美國用了1500萬美元獲取了如今的加州、猶他州、內華達州,以及亞利桑那州和新墨西哥州的大片土地。

第九:美國獨立戰爭

將近9年的獨立訴求花費了北美殖民地24億美元,以及將近4500條鮮活的生命。戰爭以抗爭不公正稅收拉開帷幕,美國開國之父以民主共和國來替代歐洲的社會政治制度。1783年,美國獨立戰爭以《巴黎條約》的籤訂落下帷幕,該條約正式標誌著美國成為一個獨立國家,並確定了基本疆土。

第八:美西戰爭

美西戰爭經常被譽為第一個「媒體戰爭」。聳人聽聞的報導激發了美國人對介入古巴獨立的支持。當美國派往哈瓦那護僑的軍艦「緬因」號在哈瓦那港爆炸沉沒後,美國介入的呼聲高漲。美國國會依據門羅主義(美國有權介入西半球地區衝突的外交政策)正式向西班牙宣戰,並在不到9個月的時間裡挫敗了西班牙在全球的軍隊。美西戰爭花了美國90億美元,換來的是對古巴、波多黎各和菲律賓的控制。

第七:南北戰爭

南北戰爭奪去了75萬美國人的生命,超過了美國所經歷的所有其他戰爭的死亡人數總和,戰爭給南北雙方造成的經濟損失共計800億美元。戰爭主要是圍繞奴隸制和各州的權利,例如稅收等展開。南北戰爭的導火索是南卡羅萊納從聯邦脫離,並向一艘駛向薩姆特堡運送貨物的聯邦商船開火。查爾斯頓港的僵局持續到了1861年4月,南北戰爭隨即正式爆發。4年之後,美國南部聯邦的羅伯特·E·李將軍在維吉尼亞的阿波馬託克斯郡府向尤利塞斯·格蘭特投降。南北戰爭至此落下帷幕。

第六:海灣戰爭

海灣戰爭是美國歷史上最短暫的一次衝突,耗資1020億美元,僅佔1991年GDP總數的0.3%。當時伊拉克的獨裁統治者薩達姆入侵科威特,形勢一度相當緊張。儘管聯合國強烈呼籲伊拉克撤軍,薩達姆依舊我行我素。數月後,以美國為首的聯軍發動了「沙漠風暴」行動。進攻持續了42天。作為冷戰後的首次大規模軍事衝突,海灣戰爭以國際聯軍的勝利而結束。

第五:第一次世界大戰

第一次世界大戰於1914年爆發,不過美國在頭3年一直保持中立。德國原本發誓尊重美國在大西洋航行的中立態度,不過後來卻食言,試圖誘使墨西哥對美宣戰。當時的美國總統伍德羅·威爾遜向國會申請,於1917年4月2日宣戰。19個月後,戰爭以《凡爾賽條約》的籤署落下帷幕。這場戰爭花費了美國3340億美元,接近1919年GDP的14%。

第四:韓戰

1950年6月,朝鮮軍隊跨過三八線。因懼怕共產主義的傳播,杜魯門總統將朝鮮軍隊驅趕出韓國。道格拉斯·麥克阿瑟將軍一路將朝鮮軍隊攆到鴨綠江,即中國和朝鮮半島的邊境線上。中國參與了戰爭,阻止了麥克阿瑟的行動,迫使美軍退回到三八線內。德懷特·艾森豪成為美國總統後,曾威脅對朝鮮或中國使用核武器。最終,韓戰花費了美國3410億美元,共有3.4萬美軍死亡。

第三:越南戰爭

越南戰爭花費了美國7380億美元,僅佔1968年美國GDP的2.3%。越戰結束後,5.8萬名戰死沙場的美國士兵名字被銘刻在了位於美國首都華盛頓的越戰將士紀念碑上。1954年,越共軍隊將法國人驅趕出這一地區,結束了殘暴的殖民地時代,《日內瓦協議》規定,南部選舉將於次年進行。為了不讓共產主義在這一地區生根發芽,美國在南越支持在法國接受教育的政客吳庭豔。1965年美國調撥軍隊之時,吳已經被殺,且越南人對於新南越政府的支持已不如過去。憑藉來自中國和蘇聯的供給支持,越共在襲擊美軍及其基地時將遊擊戰術運用得爐火純青。上世紀60年代末美國反戰運動興起。1973年,美國正式從該地區撤軍,1975年,南越落入越共手中,越南統一大業完成。

第二:反恐戰爭

2001年「9·11」事件至2010年間,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軍事行動,即眾所周知的反恐戰爭,花掉了美國1.6萬億美元。美國於2001年10月進入阿富汗,一方面為了搜尋本·拉丹這個紐約和華盛頓恐怖襲擊的幕後主使,另一方面則是為了推翻一直以來被認定為恐怖主義溫床的塔利班政府。美國懷疑伊拉克獨裁統治者薩達姆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於2003年入侵伊拉克,推翻了薩達姆政權。伊拉克和阿富汗進行的民主選舉,以及美軍為了穩定該地區形勢對兩國軍事人員進行的培訓都被標榜為成功舉措。然而儘管取得了如此的「成功」,這兩個國家依舊陷於水深火熱之中,不斷飽受戰火摧殘。

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戰

美國從孤立主義的保護罩中走出來,在二戰的硝煙中狂燒了4萬億美元,損失了40萬部隊。1941年12月8日,也就是日軍偷襲珍珠港的第二天,美國正式捲入二戰。3天後,美國正式向德國和義大利宣戰。在佔領了一系列歐洲國家後,德國又將目光鎖定蘇聯。到1944年,蘇聯軍隊已經成功地將德軍趕至西部。1944年6月6日,盟軍在諾曼第登陸,向東挺進歐洲,將德國分裂成了東西2部分。

在太平洋戰線上,美國軍事專家認為入侵日本或可造成更加慘重的傷亡。當時的美國總統哈裡·杜魯門於1945年8月6日下令在日本廣島投下了一顆原子彈。而就在數月之前的雅爾達會議上,史達林誓言,蘇聯在歐洲戰線結束後的3個月內將會進入太平洋戰線。如果蘇聯真的介入到日本的戰敗中來,它勢必要分得一杯羹。為了防止蘇聯從日本那裡得到好處,在史達林之前宣布美國對日本的主宰權,保證日本儘快投降,杜魯門總統下達了命令,8月9日,即蘇聯對日宣戰後的第2天,美國在日本長崎投下了第2枚原子彈。保守估計,二戰結束時,共有5000萬士兵和平民在這場戰爭中付出了生命代價。

相關焦點

  • 二戰德日兩國的王牌第一軍團其中一支差點改變歷史
    說到各國二戰王牌第一編號的部隊,可以說每一支部隊都是代表當時一個國家軍容軍表的標榜部隊,比如二戰時期的日軍近衛師團,美國大紅一師,法國第一胸甲騎兵團和後來改編成第一龍騎兵機械部隊等,這些軍隊在二戰時期都有象徵意義。當然論戰果和戰功,這幾支部隊在二戰時期也有非常不俗的戰鬥表現。
  • 盤點二戰十大著名間諜
    盤點二戰十大著名間諜若你覺得史上最強的間諜是007詹姆士邦德,那你可能錯了。至少,你得先知道以下這些鼎鼎大名的人物。理察·佐爾格博士間諜1924年蘇聯情報部門將佐爾格收為特工。德國對蘇聯不宣而戰前,佐爾格曾向蘇聯政府報告這一消息,卻沒有得到足夠重視。
  • 這個國家海軍曾是世界第一,結果,在二戰中被超越
    而到了17世紀末,英國海軍的實力開始位居世界第一,這多少得益於工業革命為英國帶來的福利,以及殖民擴張的影響。殖民擴張讓英國擁有充足的財力去擴張海軍,而殖民地的存在,也讓英國必須去重視海軍。因為他們需要一支強大的海軍,用以維持自己殖民地的體量。這種在世界其他海軍面前,佔據絕對優勢的情況,一直持續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以後。
  • 二戰期間的美國高校
    前言第二次世界大戰是20世紀最重大的歷史事件之一,對當代和後世產生了重大影響。美國是是二戰中最重要的參戰國之一,貢獻極大,而比較為史學界稱道的就是美國作為戰爭機器的工業所具有的極大的生產潛力和動員能力。正如史達林在德黑蘭會議上所說:「沒有美國的生產,聯合國家決不能贏得這場戰爭。」
  • 二戰時期美日差距有多大?美國:輕輕鬆鬆打贏日本
    二戰之中,日本偷襲了美國的珍珠港,重創了美國海軍,妄圖打一個時間差,利用美國海軍無力再戰的這段時間打通東南亞到中東地區的石油運輸路線,並且實現和德軍的大匯合。因此日本和德國才會瘋狂的想要打通連接中東地區的石油運輸路線,以保證自身能夠擁有充足的石油資源,這樣才有一絲機會獲得二戰的勝利,甚至有人說日本如果這個舉動成功了的話,有可能最終能夠取得戰爭的勝利。實際上這種說法非常不靠譜,當時美國和日本之間存在著非常大的差距,至於到底有多大?美國表示:即便是閉著眼睛都能打贏日本,輕輕鬆鬆,日本毫無翻盤的可能性。那麼美國當時到底有多強呢?一起來看看吧!
  • 從二戰打到海灣戰爭,美國密蘇裡號戰列艦為何服役那麼久
    隨後,盟軍最高統帥麥克阿瑟上將,美國尼米茨海軍上將、中國徐永昌將軍、英國福萊塞海軍上將、蘇聯傑列維亞科中將,以及澳大利亞、加拿大、法國、荷蘭、紐西蘭等國的代表依次籤字。見證這歷史一幕的美國軍艦,即著名的密蘇裡號戰列艦。密蘇裡號戰列艦是美國海軍的主力戰艦,於1944年建成,是依阿華級戰列艦的第4艘,舷號為BB-63。
  • 戰爭大作《東極島》來襲,管虎執導,一段真實的二戰故事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兩部戰爭大片之後,管虎導演又出一部新作品,名字叫做《東極島》。有消息稱,該電影將會在明年的7月份上映。其實,對於這種有價值、有意義的戰爭片,只要不過分扭曲歷史事實,就比如《亮劍3》,筆者是非常看好的,我們畢竟不能忘記過去。
  • 科技發明與戰爭,十大二戰冷知識
    一,希特勒為了作戰需要,下令建造了世界第一條高速公路。 希特勒佔領中歐期間,為了治理上的方面,建築了跨越國界的鐵公路網。
  • 二戰恐怖電影《戰爭幽靈》:美國大兵挑戰古堡神秘超自然力量
    由美國導演埃裡克·布雷斯(Eric Bress)執導的二戰題材恐怖驚悚電影《戰爭幽靈》(Ghosts of War)將於今年7月17日在美國國內上映,屆時在英國也可以在網上同步觀看該片,本片在中國寶島地區譯為「戰爭中的鬼故事」。
  • 二戰FPS《戰爭之日(Days Of War)》發售日期公布 再現拯救大兵瑞恩...
    《戰爭之日(Days Of War)》是由開發商Driven Arts通過之前的眾籌開發的一款主打二戰歐洲戰場、32人對戰的遊戲作品。近日,遊戲官方正式公布了遊戲將在2017年1月以搶先體驗版的形式登陸Steam平臺。
  • 歷史背後的歷史系列15(上)—美國電影《父輩的旗幟》背後的歷史
    影片介紹限於篇幅,今天這個主題我分為上中下三個部分來講,因為雖然是兩部獨立的電影,但卻是同一個導演,講述著同一個事件,這個事件就是二戰歷史上著名的硫磺島戰役,第一部影片是從美國人的視角所拍攝的電影《父輩的旗幟》,第二部電影是從日本人的視角所拍攝的爾電影《硫磺島的家書》,這兩部電影是同期發行的姐妹篇,也是電影史上很罕見的可以用兩方不同的視角展示的同一個事件的影視作品
  • 二戰十大名將:第一名堪稱二戰的救世主,四大著名戰役的締造者
    第10名:鐵木辛哥,二戰蘇聯元帥,曾指揮北高加索戰役,而一戰成名。後來還在解放烏克蘭和柏林戰役屢建奇功!第九名:巴頓,二戰美國最著名的軍事統帥,巴頓以作戰勇猛,快速進攻聞名,曾在北非戰場和法國盟軍西線戰場上獲得過對德軍的重大勝利。
  • 二戰十大致命武器排行榜,第一名當仁不讓最威武!
    原子彈1945年7月,世界上第一枚原子彈在美國西部沙漠中爆炸。1945年8月6日上午,美國一架B-29型轟炸機在日本廣島上空投下了第一顆原子彈,將廣島夷為平地,約8萬人死亡。3天後,第二顆原子彈投向日本長崎,又造成7萬多人死亡。在核武器的強大威懾力之下,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
  • 2020年世界戰爭歷史電影小覽
    雖然開頭依然要強調一下,本小結不包含國產電影,但2020年在國內知名度最高的戰爭歷史電影,無疑還是《八佰》和《金剛川》這兩部國產作品。下面按電影背景年代分別總結:一、古典和中世紀題材今年古裝戲產量普遍不高,估計受疫情影響很大
  • 二戰前的世界八大工業
    以上遠遠超過了德國美國,蘇聯是當時全球唯一的世界第一大工業強國,世界第一大經濟強國。正是憑藉無比超級強大發達雄厚的現代化工業科技經濟軍事人才實力戰略資源蘇聯才在偉大衛國戰爭及二戰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僅憑蘇聯一已之力就完全擋住了德國並徹底消滅了東線戰場上最精銳最具戰力的一千多萬納粹德國主力大軍。
  • 二戰德國十大王牌飛行員,第一名幹掉了350多架飛機
    所以二戰時期的德國,不僅僅坦克技術世界領先,其飛機性能和飛行員質量也是世界上的佼佼者;在頻繁的海陸空戰役中,德國湧現出了一大批優異的空戰王牌,這些人是盟軍飛行員的噩夢。後參加侵蘇戰爭,1941年8月4日擊落首架敵機,共出擊830 次。1944 年升任德國第52戰鬥機聯隊最後一任聯隊長。
  • 蘇德挑起二戰毀滅世界,美英聯手拯救人類?美國歷史再次刷新下限
    眾所周知,作為當今世界唯一一個超級大國的美國比較擅長「發明歷史」。什麼樣的事情對美國有利,美國就會把這件事情極力渲染甚至往不符合事實的方向扭曲。最近這兩天,美國又開始幹起了自己的老本行來「發明歷史」,最新傳來的消息表明,美國正試圖改寫並發明全新的二戰歷史,在美國發明的新歷史中,蘇德挑起二戰毀滅世界,美英聯手拯救了人類。
  • 一張殘忍照片引發的人性思考:二戰究竟是一場怎樣的戰爭?
    雖然這是一個比較籠統的概念,但「紳士戰爭」的存在,被視為歐洲人對人性尊重的表現。當然,口號並不是光用來喊的,歷史上的歐洲人確實用行動捍衛了「人性先行」的準則。  雖然這樣的情況非常有趣,但「紳士戰爭」被視為一種高尚的品德,一直影響到了後來的兩次世界大戰。一戰的慘烈已經超乎了各國對戰爭的認知,各種新出臺的國際公約也在嚴格約束交戰各方的行為;然而,接踵而來的二戰則徹底打破了人們的底線,戰場上發生的一些事不由讓如今的我們懷疑:口口聲聲宣揚人性的西方世界都做了什麼?二戰到底是一場怎樣的戰爭?
  • 動視老大談使命召喚14二戰公布後 外界差評煙消雲散
    日前,動視老大Eric Hirshberg繼續為我們談論了一些有關《使命召喚14:二戰》的故事。他透露,自從公布《使命召喚14:二戰》之後,社交媒體對於本作的差評都已經煙消雲散,看來動視這一步走的非常正確。
  • 是運氣不好嗎為什麼二戰以後的世界第三軍事強國總是被吊打
    自稱世界第三軍事強國是一件很有風險的事情,從有歷史以來,世界強國都是戰勝了另一個強國,從而公認成為強國。所以,世界強國都是打出來的,沒有一個是自封的。 近現代歷史的百十年內,曾經產生過好幾個第三軍事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