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二戰打到海灣戰爭,美國密蘇裡號戰列艦為何服役那麼久

2021-01-11 勇哥讀史

1945年9月2日上午9時,在停泊於日本東京灣的一艘美國軍艦上,舉行了一場莊嚴的投降籤字儀式。

日本外相重光葵、日本陸軍參謀長梅津美治郎分別在一份投降書上簽字。隨後,盟軍最高統帥麥克阿瑟上將,美國尼米茨海軍上將、中國徐永昌將軍、英國福萊塞海軍上將、蘇聯傑列維亞科中將,以及澳大利亞、加拿大、法國、荷蘭、紐西蘭等國的代表依次籤字。

見證這歷史一幕的美國軍艦,即著名的密蘇裡號戰列艦。

密蘇裡號戰列艦是美國海軍的主力戰艦,於1944年建成,是依阿華級戰列艦的第4艘,舷號為BB-63。

密蘇裡號戰列艦最引人注目的是它強大的動力裝置。它的動力裝置由8座重油水管鍋爐和4組通用電氣電力式齒輪傳動型蒸汽輪機組成,總功率達到了15.6萬千瓦。在如此強大的動力下,密蘇裡號戰列艦擁有了世界戰列艦中最高的航速——33節。

因二戰而生的密蘇裡號戰列艦,在裝甲防護和武器裝備上也是頂尖水平。

密蘇裡號戰列艦最厚的裝甲,位於司令塔正面,達到了445毫米。最薄弱的頂部裝甲,也有184毫米。這樣的裝甲厚度,能夠讓它承受1噸半重穿甲炮彈的攻擊。法國在二戰後研發的飛魚反艦飛彈,打到了密蘇裡號戰列艦上,也會被反彈回去。

密蘇裡號戰列艦的主炮為406毫米50倍口徑主炮,共有9門,最大射程為42公裡,所使用的MK8型穿甲彈彈丸重達1225公斤,能夠在14.5海裡的距離上將381毫米的垂直裝甲射穿。此外,還有100多門高平兩用炮、高射炮。

1944年6月11日,密蘇裡號戰列艦正式加入美國海軍大家庭,開始了長達近半世紀的服役經歷。

雖然在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已經進入尾聲。但在太平洋戰爭中,卻處於最激烈的階段。密蘇裡號戰列艦參戰後,參加了硫磺島戰役、衝繩島戰役,並在1945年2月16作為美國航空母艦特混編隊的成員,參加對日本東京地區機場、飛機製造廠的轟炸。

1945年5月18日,密蘇裡號戰列艦成為了美軍名將哈爾西上將的旗艦後,於當年9月2日,見證了日本籤署投降書的投降儀式。

二戰結束了,密蘇裡號戰列艦並沒有立即結束服役。直到1955年2月26日,密蘇裡號戰列艦才宣告退役。

冷戰時期,美國進行了軍備競賽。毫無疑問,將密蘇裡號戰列艦這樣的「巨無霸」進行現代化改造後重新服役,是比較快捷,又很省錢的辦法。於是,1984年,美國對密蘇裡號戰列艦進行了現代化改造,給它配備了當時最先進的戰斧巡航飛彈,並裝上了雷達系統和電子戰系統。

在經過改造後,密蘇裡號戰列艦於1987年再次加入美國海軍服役。

不過,密蘇裡號戰列艦在冷戰中並沒有派上什麼用場,倒是在海灣戰爭中大顯身手。

1991年1月17日凌晨,海灣戰爭打響。當時,密蘇裡號戰列艦停泊在波斯灣裡,與另外6艘美國軍艦一起,向伊拉克巴格達發射戰斧巡航飛彈,啟動了第一波轟炸。

在海灣戰爭中,密蘇裡號戰列艦表現得非常搶眼,也受到伊拉克軍隊的「重點照顧」。2月25日凌晨,伊拉克軍隊用兩枚「蠶」式岸艦飛彈對密蘇裡號戰列艦進行攻擊。一枚被密蘇裡號戰列艦自身的電子戰系統打掉,掉在了大海裡;另一枚被英國格洛斯特號驅逐艦發射的兩枚海標槍防空飛彈擊落。

密蘇裡號戰列艦躲過一劫,毫髮無損。

1992年3月31日,密蘇裡號戰列艦第二次宣告退役。如今,密蘇裡號戰列艦停泊在美國夏威夷珍珠港,成為一個紀念館,向公眾開放。遊客在參觀的同時,能夠學到不少歷史和軍事知識呢。

相關焦點

  • [模型新品]:美密蘇裡號戰列艦
    「密蘇裡」號戰列艦為美國海軍「衣阿華」級戰列艦中的第三艘。該艦服役不久,即因1945年9月2日作為二戰日本無條件投降的籤字地點而聲名大震。  這艘1944年6月l1日服役的戰列艦最初裝有3座三聯裝406毫米主炮、149門各種口徑的副炮和高炮,還載有3架水上飛機。
  • 世界上最後一艘退役的戰列艦:密蘇裡號戰列艦
    密蘇裡號戰列艦是美國海軍於1944年建造的第四艘依阿華級戰列艦(舷號:BB-63),也是美國海軍第三艘以密蘇裡州為名的軍艦。該艦為美國最後一艘建造完成,最後一艘退役的戰列艦。曾經參與第二次世界大戰,韓戰和1991年的波斯灣戰爭。
  • 一度聞名世界的超級戰艦 歷史意義不可估量的密蘇裡號戰列艦
    在1945年9月2日,標誌著二戰結束的日本無條件投降的籤字儀式,在停泊在東京灣的密蘇裡號主甲板上舉行,本來就小有名氣的密蘇裡號,因為這歷史性的一刻而留名青史。密蘇裡號戰列艦全艦長達270.4米,艦體長寬比8.18:1,水線長寬比7.96:1,成為有史以來艦體最長的戰列艦。
  • 戰列艦發展史(四):戰列艦時代!
    「大和」號戰列艦的滿載排水量比如今中國的「遼寧」艦都大,儘管只有2艘但在日本人心目中簡直就是戰神一般的存在。但後來的結果大家都知道了:二戰時期太平洋區域的制海權是通過航母爭奪的,兩艘「大和」級戰列艦的戰績都少得可憐,「武藏」號戰列艦在1944年10月24日被擊沉,「大和」號戰列艦也在1945年4月7日被擊沉。
  • 大艦巨炮時代巔峰之作:二戰十大戰列艦(上)
    戰列艦曾經是人類創造出的最龐大、最複雜的武器系統之一,長期佔據海權國家主力艦霸主地位。在其極盛時期——20世紀初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是唯一具備遠程打擊手段的戰略武器平臺,因此受到各海軍強國的重視。以下列舉二戰中戰力最為強勁的十一型戰列艦,以供網友賞鑑。
  • 拼酷新品諜報:P096-S 密蘇裡號戰列艦
    第一章 模型外觀   密蘇裡號戰列艦具有非凡的歷史意義,它是美國最後一艘建造完成,最後一艘退役的戰列艦。更是見證了二戰結束日本無條件投降的籤字儀式,並且被作為戰後博物館供遊客參觀。    迄今為止,拼酷創作了許多軍事題材的作品,而這一次與密蘇裡號戰列艦又會碰撞出什麼樣的花火?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感受這款模型帶來的視覺震撼!
  • 參加環太軍演中國海軍官兵參觀密蘇裡號戰列艦
    記取戰爭教訓 和平才有希望——中國海軍官兵參觀「密蘇裡」號戰列艦見聞■本報記者 李開強 特約記者 曾行賤 通訊員 徐 清夏日的珍珠港風光旖旎,停靠在福特島碼頭的「密蘇裡」號戰列艦引人注目。「密蘇裡」號於1944年服役,1992年退役。
  • 獨家盤點:二戰十大戰列艦排名[圖](六)
    「黎塞留」號可以裝6800噸重油,以18節經濟航速航行時,最大續航力為5000海裡。服役歷程「黎塞留」號於1935年開工,但法國相對薄弱的造船工業使其建造速度無法與英美相比,到1940年6月只完成了95%的建造進度,艦上的主要設備雖然安裝完畢,卻都未經過調試,沒有形成戰鬥力。
  • 大艦巨炮時代,大洋的主宰者,戰列艦緣何而生?
    如果說高達,EVA這種類人型武裝寄託的是無所不在的英雄觀念的殘響,那麼戰列艦就是多鉚蒸鋼與大艦巨炮精神的象徵,1991年的海灣戰爭重新披掛上陣的衣阿華級戰列艦發出了戰列艦家族最後的怒吼,戰列艦家族的消亡早已成為了現實,但是戰列艦為什麼能夠主宰海洋數百年?戰列艦為何而生?緣何而死?
  • 擁有射程1000海裡火炮,戰列艦就能復活,真相併非如此
    不知不覺中,戰列艦這種軍艦退出歷史舞臺已經有近30年時間。戰列艦最後一次出場是1991年海灣戰爭時期,安裝戰斧飛彈的衣阿華戰列艦成為戰列艦的絕唱。不過雖然戰列艦已經被棄用接近30年,但美國軍方始終沒有放棄重新激活它。讓戰列艦復活成為美軍方的執念。
  • 珍珠港事件迎來77周年 亞利桑那號和密蘇裡號戰列艦實拍
    美國夏威夷首府火奴魯魯(檀香山),珍珠港,美國亞利桑那號戰艦紀念館和密蘇裡號戰艦紀念館。兩艘著名的戰艦,一個標誌著美國參戰,一個標誌著二戰結束。美國夏威夷首府火奴魯魯(檀香山),珍珠港,美國亞利桑那號戰艦紀念館。珍珠港事件中傷亡最為慘重的是美國亞利桑那號戰列艦,該艦於1941年12月7日早上8:06分被日軍重達1760磅的穿甲炸彈擊中。
  • 為何有了戰列艦和巡洋艦之後,還產生了戰列巡洋艦?
    從16世紀到20世紀,整整4個世紀裡,西班牙、葡萄牙、荷蘭、英國等海洋強國輪番登場,在全球範圍內跑馬圈地,掠奪殖民地。他們所倚仗的力量,主要就是戰列艦。那時候的戰列艦,是國家力量的象徵。1793年,著名的英國馬戛爾尼使團來到中國,所乘坐的最大一艘艦船,就是裝有64門火炮的獅子號戰列艦。
  • 納爾遜級戰列艦:世界最大號的「淺水重炮艦」
    根據條約最後妥協的結果,日本、美國可以保留完成條約規定的未完工的安裝16英寸口徑主炮的戰列艦(日本的長門級戰列艦、美國的科羅拉多級戰列艦),英國則能夠在條約規定的噸位內建造安裝16英寸口徑主炮的戰列艦,而不受條約中10年內不得建造戰列艦的規定的約束。根據這一協議,英國海軍1922年11月在條約規定的噸位內開始建造納爾遜級戰列艦。
  • 積木裡的戰列艦:COBI積木沙恩霍斯特號戰列艦評測
    縱觀二戰德國海軍的作戰史,「沙恩霍斯特」號戰列艦無疑是最具分量的組成部分之一。儘管在設計上存在幾乎不可彌補的各類缺陷,先天不足的沙恩還是隨著倉促上陣的德國海軍經歷了戰火的洗禮;在姊妹艦格奈森瑙早早退場之後,她葬身冰海的結局也為德國海軍大型水面艦艇的活動幾乎劃上了最後的句點,其服役歷程幾乎就可以看作二戰德國海軍的命運縮影。
  • 北海困獸——德國戰列艦一覽(無畏艦)
    拿騷級戰列艦由拿騷號、威斯伐倫號、萊茵蘭號和波森號組成,是德國對英國皇家海軍1906年下水的第一艘「全裝重型火炮」戰列艦無畏號的回應。這一級戰列艦的主炮呈獨一無二的六角形分布在甲板上。由於她們沿用三脹式發動機,而不是更強勁的渦輪發動機,因此,比同時代的英軍戰列艦航速更慢。她們在德國艦隊入役後,所有4艦都被分配入第一戰列分艦隊第二支隊服役。
  • 二戰義大利曾用潛艇重創英軍2艘戰列艦
    參考消息網6月7日報導美國「我們威武」網站6月2日發表了哈羅德·哈奇森的題為《德國和義大利在二戰中也有小型潛艇》的文章。如果提到二戰中的「侏儒潛艇」,很容易想到日本的「甲標的」型袖珍潛艇。但納粹德國和義大利在二戰期間也部署過小型潛艇。這些潛艇不像一般潛艇那樣殺敵無數。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這些潛艇速度不快。德國一種最成功的迷你潛艇可以達到最高7節的水面航速。它們的續航力也十分有限。雖說如此,小型潛艇也有很多優點:它們很難被發現,較難消滅,成本低廉,不需要太多材料、人員或燃料。
  • 世界海軍史上最後一艘下水的戰列艦 法國製造的巔峰巨艦
    本文由桌面戰爭兵棋原創撰寫,圖片來源於網絡。)面對來勢兇猛的德國俾斯麥級戰列艦和義大利維內託級戰列艦,既不想失去地中海制海權,又不想被老對頭德國超越的法國人在1934年推出了新戰艦計劃——這就是世界海軍史上最後一艘下水的戰列艦「黎塞留」級。有趣的是作為傳統列強,英法德意都未能有效的預期到航空母艦在未來海戰中的作用,而專注於大炮巨艦的建造。
  • 戰列艦三國志-「金剛」號(3)徵戰兩洋
    12月9日,第二艦隊航行到西貢東南海域。14:15,伊-65號潛艇報告發現英國艦隊,航向北北西,航速14節。這正是湯姆·菲利普斯上將率領的Z艦隊,編成為半年前剛和「俾斯麥」號交過手的「威爾斯親王」號戰列艦、「反擊」號戰列巡洋艦以及四艘驅逐艦。
  • 戰爭巨獸之殤,走向末路的大艦巨炮,是誰埋葬了戰列艦
    擁有幾十門上百門艦炮如同刺豚的風帆戰列艦,搭載四門大口徑主炮一往無前的鐵甲艦,以無畏為名傳復興戰列線捉對廝殺的戰列艦,1991年的海灣戰爭重新披掛上陣的衣阿華級戰列艦發出了戰列艦家族最後的怒吼。時至今日戰列艦家族早已從世界海軍艦艇名錄中消失(別拿憲法勝利什麼的舉例子)但是直到今天依舊有一群人高喊著電磁炮將帶來戰列艦時代的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