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海軍史上最後一艘下水的戰列艦 法國製造的巔峰巨艦

2020-12-08 桌面戰爭兵棋
1968年在土倫港的讓·巴特號

(本文由桌面戰爭兵棋原創撰寫,圖片來源於網絡。)

面對來勢兇猛的德國俾斯麥級戰列艦和義大利維內託級戰列艦,既不想失去地中海制海權,又不想被老對頭德國超越的法國人在1934年推出了新戰艦計劃——這就是世界海軍史上最後一艘下水的戰列艦「黎塞留」級。有趣的是作為傳統列強,英法德意都未能有效的預期到航空母艦在未來海戰中的作用,而專注於大炮巨艦的建造。反倒是日美兩個列強中的後起之秀在太平洋海域展開了一場現代化的海洋戰爭。

1943年改裝完成後的黎塞留號,增加了防

黎塞留級作為迄今為止法國海軍歷史上最大的戰艦一共計劃建造4艘,分別為「黎塞留」號、「讓·巴特」號、「克萊蒙梭」號、「加斯科尼」號。不過直到二戰爆發也僅有「黎塞留」號一艘完工,讓·巴特號大概完成75%,而克萊蒙梭號則剛剛開始鋪設龍骨。

黎塞留級戰列艦基本數據(未現代化改裝前):

排水量:35000噸(戰後完成建造的讓·巴特號排水量達到了48950噸)航速:30節(續航16節/6950海裡)主炮:2座四聯裝380mm火炮副炮:3座三聯裝155mm火炮裝甲:甲板40-150mm;裝甲帶330mm;炮塔140-430mm航空:可搭載3架水上飛機

抵達紐約接受改裝的黎塞留號

二戰爆發後黎塞留號未能獲得與老冤家德國海軍交手的機會,反而在皇家海軍針對法國軍艦的「弩炮行動」中和英國戰艦大打出手,並用自己的380mm主炮狠狠的教訓了皇家海軍HMS巴哈姆號戰列艦。1942年隨著盟軍在北非的登陸,維希法國在非洲的部隊加入了盟軍的序列,而此時停靠在達喀爾的黎塞留號也併入了盟軍艦隊,並駛向紐約接受現代化改裝。

標準設計的黎塞留級戰列艦

改裝完成後的黎塞留號參與了在盟軍艦隊在挪威的行動,並隨後參與了太平洋海戰直到日本投降,黎塞留號最終於1968年被拆解。而黎塞留號的姊妹艦「讓·巴特」號則在二戰結束後繼續建造,作為最後一艘下水的戰列艦於1955年5月1日正式服役。在1956年的蘇伊士運河危機中,讓·巴特號運載法國外籍軍團從阿爾及利亞到賽普勒斯,狠狠的展示了一把法國海軍的肌肉(畢竟是大)。讓·巴特號和黎塞留號一樣,在1968年退役。

相關焦點

  • 世界上最後一艘退役的戰列艦:密蘇裡號戰列艦
    密蘇裡號戰列艦是美國海軍於1944年建造的第四艘依阿華級戰列艦(舷號:BB-63),也是美國海軍第三艘以密蘇裡州為名的軍艦。該艦為美國最後一艘建造完成,最後一艘退役的戰列艦。曾經參與第二次世界大戰,韓戰和1991年的波斯灣戰爭。
  • 前無畏時代最後一級巨艦:納爾遜勳爵級戰列艦
    「納爾遜勳爵」級戰列艦是前無畏時代最後一級巨艦,和它的名字一樣,充滿了傳奇,夾雜著爭議更讓英國人懷念和尊敬。雖然這級戰列艦一開始建造就有落伍之嫌,但在它的服役過程中也為英國海軍做出不小的貢獻。1811年3月13日,在利薩海戰中,英國皇家海軍的霍斯特上校率領的4艘戰艦的艦隊被數量兩倍於己的法國艦隊包圍,危急關頭,霍斯特在旗艦上打出旗語「記住納爾遜」,英國海軍官兵立刻士氣大振,一鼓作氣打垮了法國艦隊;1905年,已經是特拉法爾加海戰後的100年,在英國留學並且非常崇拜納爾遜的日本聯合艦隊司令東鄉平八郎命令他的旗艦三笠號戰列艦升起當年納爾遜在特拉法爾加海戰中曾經升起的Z字旗,指揮日本海軍在對馬海峽打敗實力比自己高出一籌的俄國太平洋第二艦隊
  • 大艦巨炮時代巔峰之作:二戰十大戰列艦(上)
    兩艦代表全體戰列艦在人類戰爭史上進行了謝幕演出,海灣戰爭結束後,兩艦先後退役,戰列艦終成歷史。二、TOP2之二:「大和」級戰列艦大和級戰列艦,舊日本帝國海軍集大成者,日本軍國主義的最後希望。14時23分,大和艦葬身海底,其沉沒地點在日本九州島南西50海裡,東經128度04分,北緯30度43分。大和號的沉沒標誌著大艦巨炮時代的徹底結束,超級戰列艦由此退出了世界海軍的舞臺。
  • 戰列艦發展史(四):戰列艦時代!
    上一期講到了一戰結束之後的1922年美國、英國、日本、義大利、法國在華盛頓籤署了《限制海軍軍備條約》,條約中不僅規定在1922年到1936年間各國擁有的海軍艦艇總噸位,也將戰列艦的噸位限制在了3.5萬噸,主炮口徑406毫米之內。
  • 參加環太軍演中國海軍官兵參觀密蘇裡號戰列艦
    記取戰爭教訓 和平才有希望——中國海軍官兵參觀「密蘇裡」號戰列艦見聞■本報記者 李開強 特約記者 曾行賤 通訊員 徐 清夏日的珍珠港風光旖旎,停靠在福特島碼頭的「密蘇裡」號戰列艦引人注目。「密蘇裡」號於1944年服役,1992年退役。
  • 「多炮塔神教」與太空時代戰列艦幻想
    1916年5月31日下午,一場凝結著大英帝國海軍與德意志第二帝國海軍精華與心血的大海戰,在大西洋的北海上爆發。日後,這場人類歷史上第二大規模的海戰(僅次於雷伊泰灣大海戰)和最大規模的戰列艦對決,以「日德蘭海戰」之名,成為海軍史上最耀眼的篇章之一,也成為大艦巨炮時代最標誌性的戰鬥與頂峰。
  • 「多炮塔神教」與太空時代星際戰列艦幻想
    1916年5月31日下午,一場凝結著大英帝國海軍與德意志第二帝國海軍精華與心血的大海戰,在大西洋的北海上爆發。日後,這場人類歷史上第二大規模的海戰(僅次於雷伊泰灣大海戰)和最大規模的戰列艦對決,以「日德蘭海戰」之名,成為海軍史上最耀眼的篇章之一,也成為大艦巨炮時代最標誌性的戰鬥與頂峰。
  • 為何有了戰列艦和巡洋艦之後,還產生了戰列巡洋艦?
    他們所倚仗的力量,主要就是戰列艦。那時候的戰列艦,是國家力量的象徵。1793年,著名的英國馬戛爾尼使團來到中國,所乘坐的最大一艘艦船,就是裝有64門火炮的獅子號戰列艦。為了展示英國海軍的實力,英國國王喬治三世送給了乾隆皇帝一個裝有110門炮的君主號戰列艦模型——那不但是英國,也是世界上最先進、最大的戰列艦。當時清朝所有艦船火力之和,都比不上這艘君主號戰列艦。
  • 德意志海軍無畏艦的鼻祖——淺談「拿騷」級戰列艦
    1906年2月10日,英國樸斯茅斯海軍造船廠,一個巨大的船體下水,它就是英國在吸取了對馬海戰與美國提出的「全裝重型火炮」的經驗後,建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艘具有劃時代設計的戰列艦——「無畏」號。「無畏」號的出現,受到影響最大的是以追趕英國海軍為目標的德國。這意味著德國在過去的努力和心血幾乎全部付之一炬。
  • 此艦曾為遠東第一巨艦!意義堪比航母,後被日本搶走!
    在此期間,清朝陸軍在南方炮擊法軍,與號稱西方陸軍第一強國的法國陸軍基本打成平手,向西收復新疆,一度成為可與沙俄帝國比肩的大清帝國!當年包括印度在內的世界各國紛紛淪為西方殖民地的時候,只有中國等少數幾個國家還保持著完整性。作為一個海洋國家,海軍是必須具備的。
  • 北海困獸——德國戰列艦一覽(無畏艦)
    本文是德國戰列艦系列的第二篇:關於德國無畏艦建造情況一覽。前一篇為北海困獸——德國戰列艦一覽(前無畏艦)。全文共2707字,配圖8張,閱讀用時約6分鐘。1906年英國下水第一艘無畏艦後,德國也開始建造自己的無畏艦,採用全裝重型火炮,在一戰前先後建成無畏艦拿騷級4艘,赫爾戈蘭級4艘,愷撒級5艘,國王級4艘。
  • 噸位最大下潛最深:世界潛艇記錄盤點
    【話說軍世】潛艇作為世界海軍艦艇,擁有很長的歷史,不過實際上在一戰中,潛艇才真正嶄露頭角一戰中的德國潛艇戰果極大,讓世界各海軍強國開始真正認識到潛艇的作用,並開始了發展潛艇,今天俊赫君和大家一起盤點一下:世界上噸位最大下潛最深等記錄潛艇。
  • 一度聞名世界的超級戰艦 歷史意義不可估量的密蘇裡號戰列艦
    作為美國最後一艘建造完成,最後一艘退出軍隊的戰列艦,這一艘不同凡響的密蘇裡號有著屬於它的輝煌和榮耀。這艘建造于于1944年的第四艘依阿華級戰列艦,也是美國海軍第三艘以密蘇裡州為名的軍艦。密蘇裡號戰列艦全艦長達270.4米,艦體長寬比8.18:1,水線長寬比7.96:1,成為有史以來艦體最長的戰列艦。首艦衣阿華號在進行高速試航時,曾發現船艉有振動現象,經過水池試驗後,採用了兩種不同螺旋槳,外舷軸螺旋槳直徑5.563米,為4葉槳內舷為5葉槳,直徑5.182米。1944年1月29日,由哈利杜魯門的女兒瑪格麗特杜魯門為密蘇裡號戰艦主持下水和命名儀式。
  • 法國海軍擁有航母已有100年,戴高樂號擺出特殊造型,以示慶祝
    比起美國和英國,法國海軍其實也是很早就擁有航母了,但他們的航母發展歷史,頗為坎坷,近期,他們慶賀了擁有航母的百年大慶。 1920年10月20日,保羅·考斯特中尉成為法國第一位降落在航空母艦上的飛行員,他當時駕駛著一架Hanriot HD.1雙翼飛機從現在的耶爾海軍航空基地起飛,飛越了土倫海軍基地,接近了法國第一艘航母——貝恩號,在半米的高度切斷了油門,並在30米以內完美著陸。
  • 戰列艦裝備16英寸大口徑火炮,為何還會被淘汰?終於明白了
    相信天下軍迷千千萬,沒人不愛戰列艦。在十五世紀末期,當時因為冶煉技術的改善,使得火炮技術得到了提高,讓前裝滑膛炮成為了一種先進可靠的武器,再加上航海技術的提高和發展,使得航海時代的蓋倫帆船問世。雖說船體大部分為木質結構,但其載重及航程在當時來說已經算是非常厲害了,到了17世紀經過英國等國家的改造,戰列艦這種海上霸主終於問世。
  • 獨家盤點:二戰十大戰列艦排名[圖](六)
    6月15日,尚未最後完工的「黎塞留」號帶著所能收集到的彈藥和零備件,離開布雷斯特,於6月18日抵達法屬殖民地塞內加爾的達喀爾。法國淪陷後,處於觀望狀態得法國戰列艦達6艘,而當時德國海軍建成的戰列艦隻有3艘。這些法國戰艦雖然未宣布效忠傀儡政權,但態度大多搖擺不定,萬一最終落入德國手中,對英國艦隊將是嚴重的威脅。
  • 1936年以後日本海軍的戰列艦造艦速度為啥這麼慢?
    條約廢止後,英國1936——1941年建造了英王喬治五世級戰列艦5艘,美國1936——1942年建造了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2艘和南達科他級戰列艦 4艘,日本1936——1941年只建造了大和級2艘。▲大和級戰列艦飛翔的紅燒肉:沒錢沒鋼。
  • 從二戰打到海灣戰爭,美國密蘇裡號戰列艦為何服役那麼久
    隨後,盟軍最高統帥麥克阿瑟上將,美國尼米茨海軍上將、中國徐永昌將軍、英國福萊塞海軍上將、蘇聯傑列維亞科中將,以及澳大利亞、加拿大、法國、荷蘭、紐西蘭等國的代表依次籤字。見證這歷史一幕的美國軍艦,即著名的密蘇裡號戰列艦。密蘇裡號戰列艦是美國海軍的主力戰艦,於1944年建成,是依阿華級戰列艦的第4艘,舷號為BB-63。
  • 德國唯一一艘下水過的航母一齊柏林伯爵號航母
    齊柏林伯爵號是一艘德國海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所建造的航空母艦,也是歷史上德國唯一下水過的一艘航空母艦,排水量約33,000噸。1936年12月8號,德國海軍格奈森瑙號戰列巡洋艦下水,進入棲裝階段,因而船臺得以空出。20天後,第一艘航空母艦開始鋪設龍骨。
  • 積木裡的戰列艦:COBI積木沙恩霍斯特號戰列艦評測
    縱觀二戰德國海軍的作戰史,「沙恩霍斯特」號戰列艦無疑是最具分量的組成部分之一。儘管在設計上存在幾乎不可彌補的各類缺陷,先天不足的沙恩還是隨著倉促上陣的德國海軍經歷了戰火的洗禮;在姊妹艦格奈森瑙早早退場之後,她葬身冰海的結局也為德國海軍大型水面艦艇的活動幾乎劃上了最後的句點,其服役歷程幾乎就可以看作二戰德國海軍的命運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