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NBA傳奇球星張伯倫逝世10周年的紀念日,人們對這位前輩充滿了緬懷與崇敬之情,而他也給人們留下了四大永遠不可能被超越的數字和紀錄,100與20000成了他的個人標誌……
網易體育10月12日報導:
今天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是一個普通的日子,但對於NBA球迷來說確實一個值得紀念和緬懷的日子,十年前的今天,NBA歷史上最富有傳奇色彩的一代統治球星威爾特·張伯倫與世長辭。10年過去了,他留下的諸多紀錄至今未被打破,未來也不可能被後人超越。其中100分和20000個女人讓他的職業生涯毀譽參半,不過任何質疑都不可抹殺他對籃球運動所作出的巨大貢獻,我們一起來緬懷這位籃球先輩——
1999年10月12日,張伯倫因心力衰竭在家中病逝,享年63歲。那天凌晨12點,人們發現張伯倫靜靜的在睡夢中去世,死前十分安詳無痛苦表情。第二天醫生證明張伯倫死於心臟病突發,經紀人也承認張伯倫是因心肌梗塞致死。事後張伯倫的妹妹回憶說,哥哥死前剛剛做過一次牙科手術,看上去精神一直不好。而家人表示他的心臟病在其運動生涯鼎盛時期就已經存在。60年代,張伯倫就知道自己心臟不好,但他從不在意。1992年,他曾因心律不齊而住過三天醫院。他的家人始終認為,張伯倫的死肯定與昔日NBA的激烈運動有關。
張伯倫出生於1936年8月21日,身高7尺2寸(2米17),體重251磅(114公斤),1959年畢業於堪薩斯大學,同年以第一輪第3順位的新秀身份登陸NBA,職業生涯先後效力過費城勇士、費城76人和洛杉磯湖人隊。在沒有打籃球之前,張伯倫的體育天分就已經顯露無疑,在他曾經練過的跳高和長跑,以及在拳擊項目上都有著非凡的成就。從他所從事的項目來看,我們就可以得出他的身體素質確實有一些「變態」的結論。跳高需要彈跳和爆發力,長跑需要耐力,拳擊需要力量,而這居然被他集於一身了。
後來張伯倫選擇了籃球運動和NBA,原因非常簡單,因為他的身高是2米17,而在那個年代,身高在7英尺(2米13)以上的只有2個人。通常而言大個子在力量上有些優勢,但在靈活性和速度,耐力方面則有欠缺,然而,這一定律卻對張伯倫無效。於是很自然的,單場100分,賽季平均50.4分,單場55個籃板所有的一個個的紀錄……他是NBA歷史上第一個「魔獸」,也是傳說中最強的那一個。
張伯倫身材魁偉,健壯無比,他那超人的體格曾對所有人都是個迷。從他1958年進入費城76人隊,到1973年從湖人隊退役,聯盟幾乎沒有一人的身體素質可以與他相提並論。退役後他體力依舊充沛,時常參加馬拉松比賽和排球賽。甚至在他50歲的時候,新澤西網隊還想招他入隊打比賽。而他的傳奇一生也給後輩們留下了太多的不可思議紀錄,至少有4個關鍵的數字永遠不可能被超越:
50.4——1961-62賽季,當時還在費城勇士隊的張伯倫以50.6%的命中率,場均50.4分拿下聯盟得分王,這只是張伯倫加入NBA的第3年而已,同時單季4029分,也創造了歷史紀錄。而在歷史單季場均得分排行榜中,張伯倫分別以50.4分,44.8分,38.4分霸佔了前三名,其中50.4分的紀錄對於現役NBA球員來說簡直就是個天文數字。
55——1960年11月24日,在費城勇士對陣凱爾特人的比賽中,張伯倫狂砍55個籃板,創造NBA歷史單場最高籃板數,而他的對手正是另一個籃板狂人拉塞爾。張伯倫14個賽季的生涯中獲得過11次「籃板王」,場均22.9個籃板。在如今球員身體素質相差無幾的情況下,單場55個籃板?無異於天方夜譚。
100——眾所周知,這是張伯倫標誌性的一個數字。1962年3月2日,費城勇士VS尼克斯的比賽中,張伯倫全場63投36中,32罰28中,砍下NBA史上單場最高分100分,並有25個籃板,幫助勇士169-147大勝對手。而如今,不要說100分,你能想像哪個教練允許自己的球員單場出手63次嗎?2006年科比·布萊恩特曾拿下81分,但他也只能感嘆NBA沒有增設四分球。
20000——1990年,張伯倫出版的自傳《俯瞰》一書中,有一章專門講述他的豔遇。他自稱與20000多名女性發生過性關係,可謂豔福匪淺。從16歲開始,他便開始創造平均每天和1.6個女人睡覺的令人難以置信的「奇蹟」。「人們也許會認為我的品位不高,但信不信由你,幾乎每一個與我約會的女人,在普通男人的眼裡都會是那種一見鍾情式的對象。」張伯倫在書中說。之後,丹尼斯·羅德曼曾公開承認與2000個女人睡過覺,但這還不足前輩的1/10,未來也不可能有人超越張伯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