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說張伯倫在小球時代一樣成巨星?看了他的恐怖天賦你就懂

2020-12-04 老鄧說球

張伯倫確實是遠古巨星,看過他打球的朋友真的是少數。不過張伯倫絕對統治了他那個時代,各種紀錄拿到手軟,單場100分神跡,永遠不會被超越。就是因為張伯倫遠古,有些朋友就認為,他在這個小球時代不會成功。但是當你看了他的恐怖天賦後,你就能相信,在這個時代打球,張伯倫一樣成巨星。

首先說臂展,張伯倫身高2米16臂展2米34,這身高和臂展,在這個時代一樣是頂級。特別是臂展,在現役也是最高一檔存在。中鋒最依賴的臂展和身高,張伯倫都是頂級,雙手過膝,張伯倫就差了那麼一點。

他的手掌也是奇大。具體數據沒記錄,不過能從照片中感受到。看看他單手抓球,那簡直是輕鬆加愉快,他只需要2根手指就能把籃球抓起來。要說單手抓球最輕鬆的球星,張伯倫算一個。

力量後天確實可以通過訓練提高,不過更多是天賦。張伯倫就是屬於天生神力,他都不需要太多力量訓練,就能夠碾壓對手。看看退役後的張伯倫,那力量一樣是驚人。他能輕鬆舉起一名120斤成年男子,這位男子也是一臉驚訝,在張伯倫手裡他就像個玩偶。

要說彈跳,張伯倫在中鋒裡也是頂級。據美媒透露,他曾經摸高達到了3米96,如果是真實可靠的數據,那他就摸到籃板上沿了。這身高臂展加上彈跳,在內線完全就是BUG。

小球時代對於球員速度要求很高,這一點不用擔心張伯倫。他最早就是田徑運動員,短跑是他的強項。他100米是10.9秒的實力,這跟當時奧運會100米金牌得主10.2秒成績很接近。就速度而言,張伯倫在中鋒也是最強一檔。

如果你擔心張伯倫被小球打法給累倒,這樣擔心也是多餘的。張伯倫體力幾乎是無限,在1962賽季他場均出戰48.5分鐘,每場就休息6秒,這體力真是用不完。就是張伯倫體力太好,大家才更相信有關他「張兩萬」的傳說。

可以看出張伯倫不管是靜態天賦,臂展,身高,手掌大小,那都是頂級。動態的彈跳,速度,體力,力量,這些也都是頂級。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張伯倫在這個時代一樣是大殺四方,場均30+12的數據很輕鬆!

相關焦點

  • 張伯倫是怎樣的存在?創128項NBA紀錄卻飽受批評
    你可以認為麥可-喬丹是NBA歷史第一人,因為這是事實。你也可以認為張伯倫永遠都活在比爾-拉塞爾的陰影下,因為這也是事實。同樣,你也可以對張伯倫場外自稱睡過20000個女人的風流嗤之以鼻,顯然這不是事實。
  • 很多人會失業,張伯倫100分要縮水一半
    ,甚至可以說他絕對達不到本身達到的成就高度。不過來到今天的小球時代,貝勒爺1米96的身高在小前鋒中容易成為被對方攻擊的對象,而且在60年代時,貝勒爺都不以防守著稱,而他當年稱雄外線的籃板能力,來到今天即使節奏更快、進攻回合更多也基本上不可能有當年的數量,再加上43.1%的投籃命中,放在現如今不算頂級的運動能力,或許貝勒爺只能成為一名不錯的輪換球員。
  • 小球時代難度更是翻倍
    32歲104天的霍華德確實很不容易,他在所有9個人中,是完成雙30數據時年紀最大的一位。在他之前,這一紀錄也屬於張伯倫,他最後一次完成30+30的數據,是在1968年3月19日,實際上那是一次50+30的數據,張伯倫在對湖人的比賽中砍下53分32籃板,那一天,他是31歲210天。   霍華德也是這54次雙30神跡中,出場時間最少的一位。
  • 張伯倫的身材有多恐怖?從照片裡一探究竟,身體天賦堪稱SSS級
    張伯倫,大家對他的評論都是各有各的說法的,因為張伯倫的話,大家對於他的數據都覺得很震驚,有些人認為他的數據是有水分的,也有些人認為是因為聯盟中的規則還不夠完善的,才會導致這樣的,不管是哪個方面都是有理由的。為了探討張伯倫是不是跟神獸一樣,我們就從他的身材來說吧。
  • 半路出家,卻成了NBA超級巨星!有天賦真的可以為所欲為
    天賦算是世界上最虛無縹緲的東西了,每一項體育運動中都有著他的標準定義。對於籃球項目而言,身高、體重、臂展、彈跳力等因素都算是天賦,NBA作為世界上最頂級的籃球聯盟,自然最不缺的就是天賦了。每一位能在NBA成為巨星級別的球員,個個都身懷絕技,哪怕身體素質不出色,但球感、球商等條件也實屬於NBA頂級水平。
  • 賽場之上肉眼可見的天賦與看不見的天賦,究竟誰更重要更長久?
    能來NBA打球都不是一般人,但是能在NBA取得成功的絕對是佼佼者,不僅僅需要刻骨鍛鍊的態度還要有異於常人的天賦。那麼說到天賦也是有分看得見的和看不見的,當然也有很多人也能兼顧。首先我們說一下看得見的天賦,毫無疑問就是肉眼可見的比如杜蘭特的身高臂展、倫納德的手掌大小、以及詹姆斯的身體強壯程度,或者看看字母哥的跟腱就明白了了什麼叫天賦的差距,擁有這樣的天賦自然在球場上更容易發揮自如,詹姆斯的突破如果沒有強壯的身體支持絕對沒有如此的毀滅性、倫納德的大手在防守端就是對手的噩夢、杜蘭特和字母哥這樣的和誰對位都是錯位要麼沒他高要麼沒他快,擁有這樣的球員簡直就是一種享受
  • 名記曝光實際尺寸,比張伯倫還長1公分
    作為NBA現役攻防一體的超級巨星,目前效力於洛杉磯快船隊的倫納德,可以說具有超高的身體天賦。職業生涯迄今倫納德2次榮膺最佳防守球員、5次入選最佳防守陣容,場均送出1.7次搶斷,倫納德在防守端的統治力堪稱NBA頂級,並且在2014年NBA總決賽中憑藉防守詹姆斯獲得職業生涯第一座總決賽MVP。
  • 湖人的奪冠是否結束了小球時代,快打旋風的潮流還會統治聯盟嗎?
    可是隨著連續兩個賽季猛龍和湖人的奪冠,小球戰術好像不靈了。猛龍隊依靠傳統的打法拿到了冠軍。出色的內線護框伊巴卡和小加索爾,後場的外線火力,「範喬丹」和「小鋼炮」洛瑞。鋒線上還有年輕有天賦和衝擊力的西亞卡姆。這樣的陣容全面平衡,唯一的不足就是缺乏一個超級巨星,主宰關鍵時刻。而倫納德的到來讓這一切水到渠成。
  • 他可是新秀賽季就奪MVP的大神
    昨天,巴爾的摩子彈隊(奇才前身)名宿,奇才隊史第一人,NBA50大巨星之一的維斯-昂塞爾德去世,享年74歲。與斯特恩、科比、斯隆等人來說,昂塞爾德名氣算是小的,畢竟他所活躍的時代太過遠古。誠然,現在的很少有球迷聽說過昂塞爾德的名氣,但是當你了解他的生平,一定會對這個男人肅然起敬。
  • 穿越回90年代依舊是巨星,現役只有5人敢這麼說,老詹天賦無解
    每個時代都有優秀的球星,關公戰秦瓊也是球迷熱衷於討論的話題。不同的時代背景下,NBA的環境也是完全不同的。以90年代為例,當時聯盟鼓勵對抗,比賽強度很高,三分球並不流行,可以說是一個肉搏的年代,造就了四大中鋒、喬丹、馬龍這樣能打硬仗的超巨。
  • 遼籃的小球時代!廣廈二戰首鋼為何得勝?首鋼喊口號慘遭打臉
    遼籃的小球時代!廣廈二戰首鋼為何得勝?首鋼為何先勝後敗給廣廈?首鋼的冠軍夢沒了CBA比賽已經進行到了第十二輪,所有比賽將在這兩天內結束,到時候,等待球員的將是亞洲預選賽,希望中國男籃能在亞洲杯殺出重圍,奪得冠軍。
  • 奧特曼與恐怖谷:你認為奧特曼適用於恐怖谷理論嗎?為何說不一樣
    奧特曼與恐怖谷:你認為奧特曼適用於恐怖谷理論嗎?為何說不一樣一次偶然的機會,看到了一篇關於奧特曼與恐怖谷理論的文章,說真的,這種說法還是非常新穎的,因此在這裡也簡單的介紹一下恐怖谷理論,對這方面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進一步擴充,所謂的恐怖谷理論,其實就是日本機器人大師森政弘於1970年提出來的一種理論,所指的其實就是我們人類對於機器人,以及許多非人類形象的一種假設,說的直白一點,就是說當一個機器人,如果它的動作和形象與人類接近的時候
  • 張伯倫逝世十周年紀念日 四大恐怖紀錄永不可破
    今天是NBA傳奇球星張伯倫逝世10周年的紀念日,人們對這位前輩充滿了緬懷與崇敬之情,而他也給人們留下了四大永遠不可能被超越的數字和紀錄,100與20000成了他的個人標誌……
  • NBA大前鋒發展史:70年代起源,21世紀初興盛,小球時代成犧牲品
    那時的大前鋒們要麼天賦異稟在進攻端強勢輸出——典型如麥克海爾、海耶斯、巴克利和馬龍。 於是在上世紀末本世紀初的十年(1997-2006)間裡,除非你擁有喬丹、奧尼爾這樣不世出的大殺器,否則絕大多數強隊陣中都有一名攻防兼備的實力大前鋒。 二、盛世——不世之才+大勢所趨 即使強悍如奧尼爾,他的統治也是被兩名大前鋒終結的。
  • 小球時代最恐怖得分王即將出爐,30年難得一遇
    所以,如果能有球員在一個賽季場均得分達到30+,代表著他將是本年度世界籃球第一得分球員。在這些已經成為歷史的記錄裡,最讓人難以忘記的有06年科比吊打全聯盟的35.4分、艾弗森單挑ok組合那一年的31.1分、麥迪03年跨入名人堂級別的分手的32.1分。
  • 防守比張伯倫好 絕世天才為何淪為上世紀的奧登
    沃爾特-貝拉米,一個活躍在上世紀60年代的超級內線,他曾被看成是有望和拉塞爾、張伯倫扳手腕的超級中鋒。只可惜由於性格和傷病的困擾,他遺憾未能成為那個時代的最強者,可即便時至今日,依然有球迷和媒體認為,貝拉米在60年代鼎盛時期的統治力絕對不亞於張伯倫和拉塞爾。
  • 天賦驚人,模板大將軍,為何打不出來?
    然而,運動能力強並不代表個人能力強,儘管布朗是十佳球常客,但是他的生涯成就卻非常一般,除了兩枚戒指外,他從來沒有入選過全明星或最佳陣容,甚至連首發都沒打幾場,場均只有7.6分1.1助攻。顯然,他只是一個角色球員。事實也是,在2006年的選秀大會上,香農布朗只是一個25順位的新秀,差點掉到第二輪。那麼強如香農布朗,擁有如此出眾的身體素質,為何沒有成長為一個巨星?
  • 生於哈爾濱,長在集中營,「俄國瘋子」殺進NBA,衝張伯倫揮出一拳…|...
    為了躲避麥卡錫主義的掃蕩,他把俄文名字改成了更加美式的發音,進入了當地的高中,並在聖瑪麗學院成了文科學士。憤怒的他舀了整整一大碗冰淇淋放在同學的餐桌上,任由冰淇淋在桌上化成彩色的淤泥。旁觀者後來回憶道:「每次看到冰淇淋,我就會想起梅斯切裡。」這一階段的梅斯切裡開始展露文學以外的天賦:他進入了籃球校隊,在高中和大學都是內線核心,1959年,梅斯切裡率隊打進了NCAA八強,兩年後入選全美一陣,並成為西海岸賽區年度最佳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