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祖國 愛水務 愛海洋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們
「只要你寫下大海裡可能存在的生物或者物品,我們就把它繪製在一張海報上!」
還記得1個月前,中國航海博物館面向每個人,徵集大家眼中「海洋的模樣」嗎?
今天,由大家參與創造的《海洋的模樣》主題海報終於揭下畫布啦!
快來成品海報上,尋找你的ID吧!
《海洋的模樣》主題海報揭幕
本次活動,我們收集到了大家關於海洋的印象,有現實的,有抽象的,有浪漫的,也有發人深省的......讓我們來看看這片由大家共同繪製的「海洋」裡具體有什麼吧!
✨鯨魚、鯊魚、海豚、藍鯨、海狗、魔鬼魚、水母、海豹、蝠鱝、珊瑚礁......
看來大部分人眼中的水下世界是充滿生命力的!
✨大閘蟹、龍蝦、海螺......嗯嗯嗯?這肯定是吃貨眼中的海洋。
@寫魚翅的那位
我們聊聊「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這事 !
✨海綿寶寶、草帽、波塞冬三叉戟、傑克·斯派羅和黑珍珠、克蘇魯、消波塊、熱液口......
這沒點知識儲備量,還真是跟不上啊!
那麼多天馬行空的想像,你有沒有對這幅作品更加好奇了呢?那麼現在就讓我們揭開《海洋的模樣》的廬山真面目!
有沒有在海報中找到你的ID呢?沒關係,保存下來慢慢找。
你以為光這一幅海報?
且慢!我們還有73種「海洋的模樣」讓你一飽眼福......
73種 「海洋的模樣」
本次活動,我們同樣也邀請到了眾多專業平面設計師的參與,共計徵集到73件平面海報作品,快來看看這73幅來自設計師眼中「海洋的模樣」吧!
曹振 _《希望》
我對於海洋的印象最深刻的是藍鯨,借用藍鯨的尾巴做為設計,結合萌芽用同構的形式表現,意在表達人們對於保護海洋環境的意識逐漸復甦,萌芽代表著希望,讓我們看到了恢復海洋環境的希望。
項天平_《I'm not like this》
這不是我的模樣!塑料對於海洋生物的危害是致命的,我們人類千萬不要讓塑料霸佔海洋生物的身軀!海報以生活中常見的食品包裝袋造型成魚的形狀,用積木的小顆粒做成魚的眼睛。
常林林 _《未來海洋》
將塑料瓶蓋與水母結合在一起,表現塑料垃圾對於海洋和海洋生物的傷害,請珍愛生命,保護海洋資源。
陳約瑟 _《海洋的模樣》
激情的湛藍漩渦像似深邃的眼神那樣神秘迷人,跳動的海浪拍著魚兒、海馬、鳥兒等一起happy,她們完美的群組演繹了海的動態模樣,造就了虛實的臉輪廓,勾勒出海的寬廣博大的情懷。
宋萍 _《BE CAREFUL!》
魚骨與魚鉤同構,警惕人們不要過渡垂釣。
宋萍 _《Consequence》
過渡垂釣的結果傷害的是人類本身。
宋萍 _《LAST HOME》
瓶子比喻海洋,那是魚兒最後的家園。
段亞南 _《資源海洋造福人類》
海洋是人類的資源寶庫,該設計採用豐富的海洋生物為元素進行設計創作,每種生物的造型都進行了大膽的創作,飽滿豐富的用色、波普現代的設計風格展現海洋孕育種類繁多、生物形態,整體視覺體驗向著光明,保護資源海洋,為人類帶來福音。
何嘉嘉 _《共生》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和諧相處,建造文明歷史
孔令翔 _《海底麻將》
海裡面的動物在打麻將,運用了把動物擬人化的手法,以及剪紙的表現形式。
李菲娜 _《呼救》
運用異質同構的手法把不可降解垃圾和鯨魚融合在一起,呼喊自己的身體不是垃圾回收站。寓意海洋垃圾終將帶來海洋生物的滅絕。
李維娜 _《海洋印象》
深藍色的大海裡有五彩斑斕的世界
林慧冉 _《海洋》
從海洋汙染的角度出發,是一種兩人反思的現狀,現在更多的垃圾汙水排入海洋,使本來乾淨的海洋變得汙濁不堪。我選取了小石潭記裡的一句話進行了改編,本來使形容水清透無比的,現在有了許多的諷刺意味,清透無比的水只能看見各種各樣的垃圾。
林敏亞 _《資本海洋》
從觀電影《海豚灣》有感而發,聯想到世界上還有因為利益而開展的其他魚類的捕獵活動,海報以條形碼為船,代表了商業行為,船下無魚,長線延伸至外,來表達資本的過度捕撈。
羅晴 _《人·自然》
人與自然和諧共處,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小船代表的是我們人類自己。
羅晴 _《食塑》
我們平時吃的海鮮,很有可能含有我們人類自己生產的塑料垃圾微粒。因為海洋中無法降解的塑料垃圾最終會分裂成微小的顆粒,進入海洋生物的體內,而最後來到人類的身體裡。這幅海報是隱喻海洋汙染讓人類最終自食其果。
羅晴 _《再生》
海洋白色汙染不僅危害我們的生命還危害我們的健康,我用塑料製品拼章魚的爪子來呼籲人們生活垃圾我們可以再進行二次利用。
蒙桂鑌 _《DON』T CATCH DON』T KILL》
該海報提煉了海洋動物作為主要的創作元素,漁網與海洋動物運用了同構的設計手法,採用了拼貼的方式,與人物形象巧妙地結合,在顏色上運用了黑色與紅色,視覺效果強烈,呼籲人們要保護海洋動物,禁止捕捉與獵殺海洋動物。
沈卓慧 _《守護海岸線 你我共行動》
守護海岸線,不要讓我們找不到家園。
湯波 _《白色汙染,人類災難》
自上世紀50年代以來,人類的需求使得塑料產量呈指數級增長,時至今日已造成大量塑料湧入海洋,其中體積大的都會分解為微粒。而那些海洋食物鏈底端的物種,就相當於一種載體,「負責」將塑料微粒層層運輸。到2050年,海洋中的塑料將超過魚類;而即便現在開始努力,這場與海洋塑料汙染的抗衡也將是「世紀之戰」。
王芳芳 _《共生》
人與海洋生物和諧共生,反思人類對海洋的過渡涉獵。
王芳芳 _《吶喊》
運用擬個人的方式表明海洋在吶喊。
王釗 _《人·海》
人類貪婪的索取著海洋資源,海洋環境遭到極大破壞,海洋生物的生存空間不斷壓縮。
吳嘉矞 _《海洋生態抓物機》
本作品採用了抓娃娃機的形式,表達其實為海洋生物創造一個美好的生存環境其實並不難。只要我們獻出一份力,清理海洋垃圾,就能為保護海洋環境做出巨大貢獻。
肖陽 _《OCEAN-OF-KNOWLEDGE》
以書本造型進行複製構成,組合成為一組新的視覺圖形,由代表知識的書組成的無窮無盡知識海洋,表達展現出學海無涯的畫面。
徐盟、羅晴 _《Don't throw away old fishing gear》
舊漁具對海洋生物造成了極大的危害,一個舊漁網就能破壞一塊海洋的生態系統。海報運用同構的設計手法,將大魚和舊漁網同構,以大魚吃小魚,寓意舊漁網對海洋生物的危害,警示人們。
徐盟、羅晴 _《HELP》
舊漁具對海洋生物造成了極大的危害,一個舊漁網就能破壞一塊海洋的生態系統。海報運用同構的設計手法,用血液構成文字「HELP」,文字被漁網壓住,彷佛海洋生物被舊漁網困住時發出的求救。
徐盟、羅晴 _《I can't breathe》
白色汙染對海洋生物造成了極大的危害。海報運用置換同構的設計手法,將海水置換成塑膠袋,以魚在塑膠袋底下無法呼吸,警示人們白色汙染對海洋環境的破壞,對海洋生物的危害。
徐子涵 _《緣木求魚》
用童趣的手法表現我心中的海洋。
姚安寧 _《白色汙染,人類災害》
塑料對海洋的汙染終會危害到人類自身。
於燕 _《印象》
用一條魚和藍色的海洋表示海洋的模樣,背後有不太明顯的漁網,提示魚兒要保護好自己,很不明顯,又很危險。
嶽瑾 _《保護紅樹林,保護生態海洋》
紅樹林是海洋生態環境改善的良好方法,傘狀的枝叉表達保護傘的概念,紅樹林這片樂土為生態海洋撐起重要的保護傘。
張建龍 _《白色汙染,人類災難》
現如今因為人們對塑料的巨大需求導致其大量流入海洋,對海洋生物造成了 巨大的威脅。本海報中一隻玳瑁被塑料垃圾長時間纏繞,導致他的身體異常 生長,但是他不能說話只能自己默默承受痛苦,所以在此呼籲大家保護海洋,保護這些可愛的海洋生物。
張雲峰 _《共生》
用海洋生物之間的形態融合循環,表達未來海洋生態的景象。
趙子卿 _《海上絲綢之路》
把瓷瓶和帆船同構,一語雙關表達海上絲綢之路這一偉大壯舉。
周夢怡 _《海洋災難》
此次海報設計,我將垃圾袋設計成幽靈的樣子,海報中的海洋生物都被他「吃」掉,以此呼籲人們關注海洋垃圾問題,保護海洋生物!
周彧彬 _《這不是我的家》
海洋本是我們共同的家園,人類的過分侵入讓海洋生物不得不被逼的改變自己的生存方式。
祝海珊_《海上絲綢之路》
將船帆與條形碼同構,在海上航行,意為海上絲綢之路。
陳果 _《Resources ocean》
作品將魚鉤和眼睛相結合,形成獨特的視覺符號,表達人類在過度捕撈海洋生物的同時,這些幽靈漁具也終究會傷害到自己。
陳果 _《Whale》
作品將鯨魚和乾裂的大洋板塊結合,如果海水枯竭,它們將去哪裡?
範朝青 _《保護海洋生物》
社會迅速發展下,海洋資源越來越需要人們的重視和保護,作品把人的頭部用魚骨替代,表達保護海洋資源就是保護我們生命的重要性。
範朝青 _《海洋的模樣》
地球上海洋面積佔百分之七十一,海洋的奧秘深不可測,畫面以人們的求知慾為出發點,表現大家對海洋知識的渴望。
範朝青 _《魚》
作品採用正負形的表現方式,把魚與人臉相結合,體現海洋生物的多樣性。
方天 _《人類與海洋》
海洋廣博深邃,是生命最原始的搖籃,人類與海洋相處應該是美好的和諧的,所以請敬畏她愛護她。
高雪 _《幽靈漁具》
海洋垃圾愈發嚴重,保護環境迫在眉睫,用魚竿的元素象徵困住人類與海洋生物的牢籠,為警醒人類對於海洋環境的保護,守護人類和海洋生物共同家園。
高梓銘 _《「海洋魔方」公益系列海報設計》
魔方是我們兒時的遊戲,我通過童年的視角思考提出保護海洋的問題。魔方-擰到最後發現總有哪裡怪怪的,似是而非,海洋垃圾與海洋生靈混淆不清的-現狀是我們難以接受又不得不承認的,達到激發人類保護海洋意圖的目的。
高梓銘 _《「真,善,美」公益系列海報設計》
畫面中面目全非的海洋生物以及大肆分裂的病毒細胞代表消極面,它們組成-的「真、善、美」三個字代表積極面。兩種含義矛盾之間產生疑問,這是真-實的嗎這是善舉嗎這是美好的嗎達到激發人類保護海洋意圖的目的。
郭萌 _《海洋的模樣-交通篇》
通過圖形化語言創作字體設計,海洋是資源寶庫,海洋之眼凝視著我們,期望建立人與海洋的和諧關係,海洋資源豐富,造福於人類,影響著人類生活方式。
郭萌 _《海洋的模樣-生物篇》
通過圖形化語言創作字體設計,海洋是資源寶庫,海洋之眼凝視著我們,期望建立人與海洋的和諧關係,海洋資源豐富,造福於人類,影響著人類生活方式。
簡夢妮、陳星星 _《海洋的記憶》
大海裡魚五光十色讓人著迷,以彩色的線條重組魚的形狀,呈現我對大海的記憶。
簡夢妮 _《我的身體在哪裡》
海洋生物受到白色汙染的傷害發生了變異。
石天誠 _《保護海洋生物》
保護海洋生物,是我們應該關注的事情,不要捕殺它們。
石天誠 _《破壞海洋環境就是相殺》
海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海洋的破壞,海洋生物的鋪殺,這都是嚴重的危險的破壞行為。殺害它們就是傷害自己。
石雪 _《「骸殃」,海洋公益系列海報設計》
工業時代的來臨威脅著環境,畫面以字體設計為主,對海洋諧音--骸、殃進行 設計。通過效果與字體結合,營造出工業怪物沉入水面,各種排汙鋼管以及 廢棄鐵鏽侵蝕海洋的場景,達到激發人類保護海洋意圖的目的。
石澤坤 _《傷害》
由於人類大量扔垃圾,有一部分也被丟到了海裡,海裡的生物們因為這些垃圾的侵害而無法生存。所以這個作品也是提醒大家不要丟垃圾,因為大海中也有生物需要生存,我們要保護海洋!
石澤坤 _《勿哭泣》
用很多魚骨做背景,烏龜和章魚做主要部分,因為魚、烏龜、章魚都是海洋生物。誇張的說因為魚都死了,都變成了魚骨,所以烏龜和章魚都開始哭泣。側面表達了人類不應該破壞海洋生物讓他們哭泣!
王春雨 _《為什麼不會飛》
這幅系列作品的作品來源於以第二人稱的角度,以兒童的視角來看待如今的海洋環境,表達了兒童純真而又真實的思維和想法,反映了如今日益惡化的海洋環境,呼籲更多的人回歸到如同兒童般最本真的心態去包換海洋環境,去換位思考一下海洋生物的痛苦。
王袁超 _《斑斕海洋》
魚在水中嬉戲,太陽、月亮和星星倒影在水中,填充豐富燦爛的顏色,表現海洋的美麗。
楊蕾 _《變異》
這張海報是根據海洋環境汙染來設計的,由於海洋汙染越來越嚴重,海洋生物的物種也隨之越來越稀少。整張海報以「變異」的海歸為主題形象設計,呼籲人們要保護海洋資源,愛護海洋生物。
於大飛 _《速度》
表現了當今海洋過度捕撈的現象。以刀的同構手法,體現了人類對於海洋魚類食用的貪婪與速度感,但是即使再快,也快不過魚槍的傷害。
於大飛 _《我們的海洋》
以輕盈的創作手法,表現了海洋生物的多樣性與海洋的美麗。
張璐瑤 _《夾縫求生》
用正負形的設計手法,誇張的表現海洋垃圾與海洋生物共存的現狀,引人深思。
張一笑 _《死魚》
以翻白肚的死魚和礦泉水瓶同構,表達魚類正在被塑料殺死的主題。
�� 以上海報作品將同步在中國航海博物館內展出,歡迎來館觀眾前來欣賞!
來源:中國航海博物館
原標題:《線上海報展丨你親手創造的海洋,是什麼模樣?》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