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懷特海《自然的概念》出版一百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召開

2021-01-13 中國社會科學網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高瑩 通訊員楊富斌)1月9日,紀念懷特海《自然的概念》出版一百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在珠海舉行。會議由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榮譽學院和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全人教育辦公室共同主辦,通過線下線上相結合的方式舉行。來自國內外的60餘位專家學者參加會議。

  美國國家人文科學院院士小約翰·柯布對大會的召開表示祝賀。他談到,懷特海學術研究的中心正在轉向中國。他在致辭中呼籲「哲學的再生」(reclaiming philosophy),認為哲學應當在21世紀回歸「愛智慧」的傳統,重新關注自然和現實,克服分析哲學片面注重語言、邏輯、事實分析以及堅持價值中立的弊端。哲學應當像懷特海有機過程哲學那樣,能提供對現實世界的構成要素極其豐富和令人信服的解釋。

  美國過程研究中心主任威廉·安德魯·施瓦茨博士在致辭中強調,懷特海的自然概念對批判和超越在現代社會中佔主導地位的工業文明自然觀,走向生態文明具有重要啟示。

  中美後現代發展研究院項目主任樊美筠博士在致辭中引用法國哲學家拉圖爾的話,認為「懷特海是20世紀最偉大的哲學家」,其有機哲學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理論借鑑。

  與會學者圍繞懷特海的哲學思想進行了深入研討。美國生態文明研究院院長菲爾·克萊頓教授表示,現代西方哲學以「無生命的自然」觀為前提,已經給現實世界帶來了災難。同以還原論和「無生命的自然」觀為特徵的現代西方哲學相比,懷特海的有機哲學對這個世界更有利。有機哲學視野中的自然是有生命的自然,而一旦我們採用「有生命的自然」和生態思維模式,我們就會對世界有完全不同的看法,會認識到所有事物都相互聯繫,我們與萬物相聯,我們對萬物負有責任。中美後現代發展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王治河在題為「本頓的人類主義批判和懷特海的自然哲學」的發言中分析了英國生態馬克思主義社會學家泰德?本頓對人類中心主義和物種歧視主義的批判以及美國生態馬克思主義者福斯特對本頓觀點的批判性回應。他認為懷特海自然哲學不僅有助於我們反思眼下的疫情,而且有助於我們克服天人相悖的二元對立思維,走向一種天人合一的同體思維。美國偉谷州立大學張先廣教授探討了懷特海對柏拉圖「廓落」概念的理解和事件思想的關聯,認為「廓落」是事物生成的必不可少的容器,類似於《道德經》中的「穀神」。華南師範大學特聘教授肖顯靜探討了美國生態學者帕滕「環境子」理論的整體論內涵及其與懷特海過程思想的關聯,認為過程生態哲學發展前景廣闊。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榮譽學院常務副院長、生態文明拓展中心主任楊富斌教授從十個方面比較和分析了懷特海自然觀與馬恩自然觀的異同,認為借鑑懷特海自然概念思想可進一步豐富馬克思主義自然觀,把關於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合理哲學解釋充實到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自然觀研究中。中國政法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張秀華教授和徐文俊博士則從自然與經驗視角,分析了馬克思和懷特海的關係論之共通性。臺灣東海大學俞懿嫻教授對《自然的概念》中的客觀對象論作了深入分析。美國學者漢克·基頓教授分析了《道德經》的智慧與懷特海的過程思想,並以過程思想重新闡釋和翻譯了《道德經》中的道、有、無等核心概念。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全人教育辦公室主任郭海鵬教授對懷特海關於絕對時空自然觀的批判進行了解析,並認為懷特海堅持的是時空物三位一體的有機整體自然觀。浙江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生陶濤濤在發言中詳細地分析了懷特海從早期科學哲學到中期自然哲學再到晚年有機過程哲學的思想歷程。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張耀南教授通過評析張東蓀引介懷特海哲學的三篇論文,闡述了1930年以前中國哲學家眼中的懷特海哲學,認為張東蓀教授對懷特海哲學「只有佩嘆沒有批評」,這在其西學研究中極其罕見。華南師範大學於奇智教授在發言認為,在懷特海和德勒茲眼中的自然乃是「一切皆事件」。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研究生院教師陳偉功博士認為懷特海把自由概念延伸到自然對人的限制,從自然規律角度探討自由頗有新意。華南師範大學劉益宇副教授則分析了社會生態系統的事件解釋框架及其合理性辯護,認為懷特海事件理論是其哲學基礎。浙江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王錕教授比較了朱熹的「天」與懷特海的「上帝」概念,認為它們是內在一致的「天道」進路,並回應張耀南教授的問題說,懷特海過程—有機思想有可能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程朱理學及易學的影響。美國學者羅傑·柯從懷特海有機哲學視角,分析了整體教育科學的發展及其在當代教育改革中的價值。哈爾濱師範大學楊麗教授則以詮釋懷特海的現實存在概念為切入點,闡釋其在教育學上的啟示意義。內蒙古師範大學講師李棟博士闡述了過程哲學理解觀及其在教育學上的意義。哈爾濱理工大學講師劉元昊博士基於懷特海有機哲學,對教學中的倫理思想進行了反思。哈爾濱師範大學講師劉錦諾博士探討了懷特海美學思想的本體論基礎等。

  據悉,本次國際學術研討會是2020年紀念懷特海《自然知識原理研究》出版一百周年學術研討會的繼續,是「百年懷特海」系列研究活動的一部分。2022年是懷特海《相對性原理出版》100周年,屆時將繼續召開懷特海自然哲學思想專題研討會,以深入推進國內外懷特海思想研究,並以此來進一步促進國內馬克思主義自然觀研究。

相關焦點

  • 「紀念蘇俄憲法頒布一百周年」學術研討會在南京師範大學舉行
    2018年9月13日,由中國法學會憲法學研究會、全國外國法制史研究會、南京師範大學中國法治現代化研究院主辦,南京師範大學法學院承辦的「社會主義憲法的歷史與未來——紀念蘇俄憲法頒布一百周年」學術研討會在南京師範大學仙林校區舉行。
  • 紀念華羅庚誕辰110周年學術研討會在金壇舉行
    紀念華羅庚誕辰110周年學術研討會在金壇舉行 2020-11-13 17: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陳茹玉院士誕辰100周年紀念大會暨南開百年有機磷化學學術研討會舉行
    南開新聞網訊(記者 馬超 攝影 宗琪琪)9月20日至22日,陳茹玉院士誕辰100周年紀念大會暨南開百年有機磷化學學術研討會舉行。  陳茹玉院士誕辰100周年紀念大會於9月21日在八裡臺校區石先樓召開。中國工程院院士、南開大學校長曹雪濤出席大會並致辭。
  • 紀念滕大春誕辰 110 周年學術研討會在河北大學舉行—新聞—科學網
    紀念滕大春誕辰 110 周年學術研討會在河北大學舉行   10月12日,紀念滕大春先生誕辰 110 周年學術研討會暨《滕大春文集》首發式在河北大學舉行。 滕大春是新中國「外國教育史」學科主要奠基人之一,當代著名外國教育史學家和比較教育學家。1909年生於北京通縣,1933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教育系,其後曾在山東省立第一鄉村師範學校、安徽省教育廳和四川國立編譯館任職。1947年赴美國科羅拉多大學留學,1950年回國後長期擔任河北大學教授,1986年起任我國首個外國教育史博士點博士生導師直至2002年病逝。
  • 高溫氣體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召開2018年度夏季學術研討會暨紀念郭永懷先生犧牲五十周年學術討論會
    8月25-26日,高溫氣體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簡稱「LHD」)夏季學術研討會暨紀念郭永懷先生犧牲五十周年學術討論會在力學所懷柔園區召開
  • 紀念「太原會議」四十周年暨當代西方哲學發展新趨勢全國學術研討...
    中國社會科學網太原訊(記者 陸航)12月7日,由山西大學、中國現代外國哲學學會、中華全國外國哲學史學會、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聯合主辦,山西大學哲學社會學學院承辦的紀念「太原會議」四十周年暨當代西方哲學發展新趨勢全國學術研討會在山西太原開幕。
  • 第一屆國際海洋工程地質學術研討會在青島召開
    第一屆國際海洋工程地質學術研討會在青島召開 http://www.huaue.com  2016年10月27日  來源:華禹教育網
  • 中國生態系統研究網絡30周年學術研討會召開—新聞—科學網
    11月21-22日,中國生態系統研究網絡(CERN)成立30周年學術研討會在北京召開。
  • 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舉行"紀念建所60周年學術研討會"
    為紀念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以下簡稱「半導體所」)建所60周年,加強半導體學科領域的學術交流,學習老一輩科學家創新科技、報國為民的科學精神,9月4日半導體所在所學術會議中心召開了以「薪火相傳 再鑄輝煌」為主題的紀念建所60周年學術研討會。
  • 德語研究學者紀念安娜·西格斯誕辰一百周年
    日前,德語文學研究學者在京集會,紀念德國著名反法西斯女作家安娜·西格斯誕辰一百周年。安娜·西格斯一九○○年出生於德國的一位猶太藝術商之家,代表作是創作於一九四二年的《第七個十字架》。該作以獨特的視角,揭露了德國法西斯的殘忍性,激起了世界各國人民對法西斯主義的仇恨和鬥爭決心。
  • 調和分析及其應用國際學術研討會暨程民德先生誕辰100周年紀念會在...
    2017年10月26日到28日,調和分析及其應用國際學術研討會暨程民德先生誕辰100周年紀念會在北京大學舉行。本次會議由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和北京國際數學研究中心聯合主辦。程民德先生的親屬,曾經的同事、學生,及數學界的同行、朋友從全國各地以及歐洲、美國等地趕來,為紀念程先生齊聚一堂。
  • 統計局召開紀念中國統計年鑑出版30周年座談會
    9月19日下午,國家統計局在京召開座談會,隆重紀念《中國統計年鑑》(以下簡稱《年鑑》)出版30周年,表彰《年鑑》優秀編輯人員。    張為民說,作為第二屆中國統計開放日系列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天我們在這裡共同紀念《年鑑》出版30周年,這是中國統計界的一件值得慶賀的大喜事。
  • 首屆中美女化學家學術研討會在化學所召開
    為特別紀念2011年國際化學年和女科學家居裡夫人獲得諾貝爾化學獎100周年,「第一屆中美女化學家學術研討會」於10月24日至27日在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召開。學術報告會後還就如何促進女化學家職業發展、加強國際合作、提高女化學家國際影響力等問題進行了討論。此次會議不僅為中美女化學家提供了一個展示成果、充分交流的機會和平臺,使美國科學界領略中國優秀女化學家的風採,而且架起了雙方進行長期合作交流的橋梁,促進了女化學家和女科技工作者的自主創新能力,增強了她們從事科研工作的信心,並極大的鼓舞了更多的女性參與到科研工作中來。
  • 紀念徐光憲院士誕辰一百周年
    ,編集出版了「紀念徐光憲院士誕辰100周年」專刊。嚴純華院士撰寫了《前言: 紀念徐光憲院士誕辰一百周年》,以下為前言全文。年任IUPAC第25屆國際配位化學會議大會執委會主席, 1986-2007年連續擔任第1至第5屆國際稀土開發和應用大會主席或學術委員會主席. 1989-1995年任亞洲化學聯合會主席.
  • ...100周年學術會議」暨「2020年中國科大有機化學學科建設研討會」
    我校召開「紀念劉有成先生誕辰100周年學術會議」暨「2020年中國科大有機化學學科建設研討會」 11月8日-9日,「紀念劉有成先生誕辰100周年學術會議
  • 趙忠賢院士:紀念洪朝生先生誕辰一百周年
    材料人註:2020年10月10日是我國低溫物理與低溫技術研究的開創者之一洪朝生先生誕辰一百周年。材料人平臺將推送兩篇紀念文章,以下為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趙忠賢院士撰寫的《撰寫大百科全書「洪朝生」條目二三事--紀念洪朝生先生誕辰一百周年》 改革開放初期,中國決定出版第一部「中國大百科全書」。物理卷由錢三強先生負責。1982或83年的一天,錢臨照先生派人送來一張親筆籤字的紙條,讓我去他家一趟。原來是讓我寫大百科全書「洪朝生」條目。
  • ...中外婦女問題研究中心成立30周年暨紀念北京世婦會25周年學術...
    25周年學術研討會」在北京大學法學院凱原樓召開。年北京世婦會召開25周年,還是北京大學招收女生100周年。今年10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聯合國大會慶祝北京世婦會25周年高級別會議的講話上,高度讚揚了中國婦女在抗疫中的貢獻,主張讓性別平等落在實處,此次學術研討會對我國未來性別平等研究和實踐工作具有特殊意義。                     北京大學中外婦女問題研究中心成立於1990年10月,是一個跨學科的教學與研究機構。
  • 紀念于右任誕辰140周年草書展暨學術研討會在寧舉行
    中國江蘇網訊 11月12日,由中國標準草書學社主辦的「道濟天下——紀念于右任先生誕辰140周年草書邀請展暨學術研討會」在南京舉行,省委常委、統戰部部長楊嶽出席。研討會以「于右任先生書法藝術綜合研究及其草書、標準草書研究」為主題,面向國內諸多專家、學者約稿,國內外近20名專家學者參加。 (方思偉)
  • 2015年中文數字出版與數字圖書館國際研討會召開
    西工大新聞網6月26日電(郭永建 李鐵虎)6月16~19日,由我校圖書館和清華大學圖書館、香港大學圖書館、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東亞圖書館聯合主辦的2015年中文數字出版與數字圖書館國際研討會在西安舉行。來自16個國家和地區的438位圖書情報界和出版界的專家學者參加會議。
  • 測繪地理信息與導航高端論壇暨《測繪學報》創刊60周年學術研討會...
    10月21日,測繪地理信息與導航高端論壇暨《測繪學報》創刊60周年學術研討會在深圳舉辦    王寶民表示,《測繪學報》作為中國地圖出版集團旗下重要品牌之一,60年來,始終秉持「尊重科學、弘揚學術、追求卓越、求實創新」的辦刊理念,出版傳播了一大批高質量的測繪地理信息學術論文,為我國測繪地理信息事業的發展和進步作出了積極貢獻,並由此獲得了測繪地理信息行業及出版同行的認可與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