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13日,由中國法學會憲法學研究會、全國外國法制史研究會、南京師範大學中國法治現代化研究院主辦,南京師範大學法學院承辦的「社會主義憲法的歷史與未來——紀念蘇俄憲法頒布一百周年」學術研討會在南京師範大學仙林校區舉行。來自全國人大法工委、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社科院、武漢大學、南京大學、華東政法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山東大學、鄭州大學、蘇州大學、西北政法大學、遼寧大學、黑龍江大學、延邊大學、揚州大學和《法制日報》等單位的60餘位專家學者參加了此次會議。
會議開幕式由全國外國法制史研究會副會長李秀清教授主持,共分為三個環節。南京師範大學法學院院長蔡道通教授首先代表會議承辦方致辭,向與會專家學者表示歡迎和感謝,預祝會議取得圓滿成功。接著,中國法學會憲法學研究會秘書長張翔教授對本次會議的召開作背景說明。他指出,今年是蘇俄憲法頒布一百周年,紀念和研究蘇俄憲法,不僅需要憲法學的進路,也需要法史學的視角,南京師範大學法學學科則是馬克思主義法學研究重鎮,三個方面的研究力量共同組織召開此次會議,無疑會創造重要的學術價值。隨後,中國法治現代化研究院院長公丕祥教授、全國外國法制史研究會會長何勤華教授和中國憲法學研究會會長韓大元教授分別進行了主題發言。
公丕祥教授在發言中指出,1918年的蘇俄憲法具有重大意義和作用,我們要從蘇俄憲法吸取經驗和力量,更加堅定地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為新時代中國發展提供堅強憲法保障。
何勤華教授在發言中高度概括了蘇俄憲法的歷史地位及其特點,認為蘇俄憲法既有重要的開創性,又有鮮明的階級性,使社會主義憲法框架體系初具規模,還具有關懷全人類的革命情懷,同時也有其歷史局限性。
韓大元教授在發言中指出,蘇俄憲法的誕生既改變了資本主義憲法獨佔鰲頭的格局,也合理平衡了自由和平等的價值理念,實現了近代憲法向現代憲法的重大轉型,我們要在世界憲法發展趨勢中重新認識蘇俄憲法的偉大意義。
接下來的會議研討中,20多位專家學者分三個單元進行交流發言。
第一單元的主題是「蘇俄憲法的制定及其特點」,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莫紀宏教授主持。華東政法大學王海軍副教授、西北師範大學王宏英教授、鄭州大學王圭宇研究員、西北工業大學韓偉副教授、鄭州大學周威博士、安徽師範大學傅強博士等學者,分別做了題為《社會主義革命後的憲法——1918年蘇俄憲法的政治法律觀察》《1918年蘇俄憲法的彌賽亞性與法律性》《1918年蘇俄憲法與蘇俄時期聯邦制的確立》《延安時期對蘇聯憲法的引介與重釋》《蘇維埃之中國源流考》《蘇俄1918年憲法的制定與辯論——紀念第一部社會主義憲法頒行100周年》的報告發言。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李忠研究院、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胡弘弘教授對本單元交流發言進行了精彩評議。
第二單元的主題是「蘇俄憲法的演進與影響」,由北京大學王磊教授主持。南京大學趙娟教授、揚州大學楊昌宇教授、蘇州大學程雪陽副教授、黑龍江大學尤曉紅副教授、延邊大學蔡永浩教授、南京理工大學孫漢基副教授、黑龍江大學賈程秀男博士等學者,先後做了題為《蘇維埃常設機關模式生死結》《俄羅斯憲法性法律的現狀及其發展趨勢》《憲法視角下的蘇聯解體》《對蘇俄時期憲法實施的考察》《朝鮮憲法的修改及其發展趨勢研究》《論韓國經濟憲法:以社會主義憲法對韓國憲法的影響為中心》《「進步時代」的勞動者權益保障——蘇俄憲法與歐美社會保障立法的對比考察》的報告發言。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法研究所劉小妹副研究員、延邊大學嚴海玉副教授先後對本單元報告進行評議。
第三單元的主題是「蘇俄憲法與中國實踐」,由南京師範大學楊登峰教授主持。中國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莫紀宏教授、安徽大學陳宏光教授、山東大學李忠夏教授、西北政法大學常安教授、暨南大學李響博士、中國人民大學錢坤博士等學者,分別做了題為《一黨長期執政體制下憲法原則的特徵》《社會主義憲法本色與中國憲法特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憲法結構分析》《締造社會主義的中華民族大家庭——重思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奠基歷程》《按勞分配:從經典理論到憲法規定的發展》《從議行合一到合理分工:我國國家權力配置原則的歷史解釋》的報告發言。遼寧大學王秀哲教授與武漢大學黃明濤副教授對本單元報告進行了評議。
會議閉幕式由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胡弘弘教授主持,華東政法大學何勤華教授和武漢大學秦前紅教授分別對本次研討會進行了學術總結。兩位教授在總結髮言中以生動的語言再次凝練概括了本次會議的問題意識、研討主題、交流成果和進一步延伸方向,從而為本次研討會畫上了圓滿的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