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五號:我國最重的航天探測器

2020-12-05 燕趙晚報

  

  

  與嫦娥家族的幾位姐姐相比,嫦娥五號探測器總重量8噸,是我國目前發射的最重的探測器。相比於嫦娥一號到嫦娥四號的月球探測器,嫦娥五號探測器的結構複雜得多。嫦娥一號與嫦娥二號分別是一顆單獨的衛星,嫦娥三號與嫦娥四號也只有一個著陸器與一個巡視器。

  「嫦娥五號探測器由軌道器、返回器、著陸器、上升器四部分組成。」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嫦娥五號探測器系統副總設計師彭兢介紹,這四個器的功能從名字上大致就能理解:上升器主要攜帶樣品從月球表面起飛;著陸器要在月球表面著陸;返回器的功能是攜帶月球的樣品返回地球;軌道器主要承擔各個不同的軌道上飛行的功能。

相關焦點

  • 嫦娥五號蓄勢待發,我國最複雜的航天任務即將登場
    在靜靜等待了3年之後,這位我國的使者,將開展月表採樣返回任務,替我們帶回月球的第一抔土。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任務將是迄今為止,我國最複雜的航天任務。今天我們就來拆解一下這項最複雜任務,看看嫦娥五號將如何採樣、如何將寶貴的月壤送回地球。Part. 1月球的珍貴土壤,將怎樣被帶回地球?
  • 長徵五號火箭成功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
    14噸級,運載能力位居世界現役火箭前列,足以將目前人類研製的最重無人探測器之一——嫦娥五號直接送入預定地月轉移軌道。該探測器由軌道器、返回器、著陸器和上升器4器組成,分為15個分系統,是迄今為止我國研製的最為複雜的太空飛行器系統之一。
  • 為什麼說嫦娥五號是至今為止我國最複雜的航天任務?
    在靜靜等待了3年之後,這位我國的使者,將開展月表採樣返回任務,替我們帶回月球的第一抔土。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任務將是迄今為止,我國最複雜的航天任務。今天我們就來拆解一下這項最複雜任務,看看嫦娥五號將如何採樣、如何將寶貴的月壤送回地球。
  • 為啥說嫦娥五號是今年中國最具「分量」的航天發射
    11月24日凌晨,我國現有最大推力運載火箭長徵五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在破曉中劃出一道弧線,經過2200多秒的飛行,成功將嫦娥五號探測器送入地月轉移軌道。這是長徵五號系列運載火箭的第六次發射,也是2020年第三次執行發射任務。
  • 觀察| 嫦娥五號將實現我國航天史上4個"首次"
    11月24日4時30分,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以下簡稱長五火箭)點火升空,託舉嫦娥五號探測器至地月轉移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嫦娥五號發射,是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的收官之戰。
  • 觀察|嫦娥五號將實現我國航天史上4個「首次」
    11月24日4時30分,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以下簡稱長五火箭)點火升空,託舉嫦娥五號探測器至地月轉移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嫦娥五號發射,是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的收官之戰。
  • 嫦娥五號探測器進入文昌航天發射場 等待探訪月亮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成功發射。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0月9日消息(記者 吳嶽文 通訊員 黃國暢 高傑)今年「十一」恰逢國慶和中秋兩個節日,地上的人們忙賞月,而天上的月亮也正等待著中國探測器的再次造訪。
  • 出發,去月球「挖土」 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成功開啟我國首次地外...
    ,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這是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的收官之戰,同時也是我國目前技術難度最大、系統組成最複雜的航天任務之一。
  • 我國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
    新華社海南文昌11月24日電(記者胡喆、陳凱姿)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 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發射
    嫦娥五號,是由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製的中國首個實施無人月面取樣返回的月球探測器,全重8.2噸,由軌道器、返回器、著陸器、上升器四個部分組成。計劃由中國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從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進行發射,將在探月工程三期中完成月面取樣返回任務,是該工程中最關鍵的探測器,也是中國探月工程的收官之戰。
  • 嫦娥五號發射成功,我國航天技術距離世界最先進國家還有多遠?
    嫦娥五號採樣系統機械臂「嫦娥五號」的一些信息「嫦娥」已經離開地球,在飛回「娘家」(月球)的途中,那麼我們看看「嫦娥五號」的一些情況:探測器由軌道器、返回器、著陸器、上升器四大部分組成,發射重量達到8.2噸,超過前蘇聯首個月球探測器
  • 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成功!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 嫦娥五號探測器副總指揮是湖州人
    11月24日凌晨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當晚,記者電話連線了嫦娥五號探測器副總指揮、湖州人張玉花。她告訴記者,前天她和同事通宵工作,見證了嫦娥五號探測器的成功發射。
  • 嫦娥五號發射倒計時!我國迄今最難航天任務:為載人登月預演
    在11月17日,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和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垂直轉運至發射區,計劃在本月下旬擇機選擇發射。而且垂直轉運表明長徵五號和嫦娥五號探測器已經完成了前期總裝、測試等一系列工作,即將進入點火發射階段。  據央視新聞報導稱,嫦娥五號發射在即,並將在今天(23日)下午18時進行《陪你追嫦娥》的直播。
  • 【人民網】「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圓滿成功 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
    ,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嫦娥五號」任務計劃實現三大工程目標:一是突破窄窗口多軌道裝訂發射、月面自動採樣與封裝、月面起飛、月球軌道交會對接、月球樣品儲存等關鍵技術,提升我國航天技術水平;二是實現我國首次地外天體自動採樣返回,推動我國科學技術重大進步;三是完善探月工程體系,為我國未來開展載人登月與深空探測積累重要的人才、技術和物質基礎。
  • 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圓滿成功
    人民網文昌11月24日電  (記者馮華、餘建斌、喻思南、林淵、溫騰)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 快手直播「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打造周期化航空航天品牌
    探索浩瀚宇宙、建設航天強國一直是我國科學家不懈追求並為之持續奮鬥的夢想。11月23日晚,我國探月工程重大科技專項「繞、落、回」三步走戰略將實施第三步——「嫦娥五號」探測器將於當晚發射升空,並執行月面取樣返回任務。
  • 嫦娥五號將挑戰我國航天史上四個「首次」
    來源:人民網-科技頻道人民網北京11月24日電(趙竹青)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經過2200多秒的飛行,成功將「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送入地月轉移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 航天四院產品全力護航長徵五號成功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
    央廣網西安11月24日消息(記者劉濤 通訊員榮元昭)11月24日4時30分,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從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起飛,將重達8.2噸的嫦娥五號探測器精準送入地月轉移軌道。我國首次月球無人採樣返回任務大幕開啟,歷時16年的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迎來收官之戰。
  • 嫦娥五號「挖土」歸來實現我國航天史上多個重大突破
    北京時間12月17日1時59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成功著陸,標誌著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圓滿完成。  凌晨1時許,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通過地面測控站向嫦娥五號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注入高精度導航參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