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今日發布:經與全球資料庫中新冠病毒全基因組序列進行比對...

2020-11-23 FX168財經網

【廣東發布陸豐疫情病毒溯源結果】陸豐疫情病毒溯源結果今日發布:經與全球資料庫中新冠病毒全基因組序列進行比對分析,發現屬於香港本地流行的HK1分支,與香港流行毒株的病毒序列高度同源,同源百分率達99.99%。

文/冷靜2020-08-22 10:20:31來源:FX168

【廣東發布陸豐疫情病毒溯源結果】陸豐疫情病毒溯源結果今日發布:經與全球資料庫中新冠病毒全基因組序列進行比對分析,發現屬於香港本地流行的HK1分支,與香港流行毒株的病毒序列高度同源,同源百分率達99.99%。

相關焦點

  • ...今日發布:經與全球資料庫中新冠病毒全基因組序列進行比對分析...
    2020-08-22 10:20:31來源:FX168 【廣東發布陸豐疫情病毒溯源結果】陸豐疫情病毒溯源結果今日發布:經與全球資料庫中新冠病毒全基因組序列進行比對分析,發現屬於香港本地流行的HK1分支,與香港流行毒株的病毒序列高度同源,同源百分率達99.99%。
  • 如何進行基因組序列比對?
    首先要做的就是將測序得到的reads比對到人基因組參考序列上。隨著人類基因組計劃(Human Genome Project,HGP)的進行,International Human Genome Sequencing Consortium在2001年首次公布了人基因組序列的草圖,2003年人類基因組計劃宣布完成。
  • 天津、河北與北京新冠病例均為同一病毒序列,同屬歐洲家系!
    (健康時報記者 魯洋)11月8日,天津市疾控中心對本市第138例本土確診病例,進行了新冠病毒全基因組高通量測序和序列分析。測序分析結果顯示:與北美3至6月份流行毒株高度近似,屬於L基因型歐洲家系分支II。11月10日,天津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對本市第93例(搬運工王某某)新冠肺炎無症狀感染者的呼吸道標本,進行新冠病毒全基因組高通量測序和序列比對。
  • 21個國家377個全基因組分析:探究新冠病毒起源
    21個國家的377個全基因組序列,探究COVID-19病毒之間的相似性和進化關係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教授李雁妮等人和北京大學講席教授劉兵發表了一篇關於新冠病毒全基因序列相似性的研究,題為「Similarities and Evolutionary Relationships of COVID-19 and Related Viruses
  • 21個國家的377個全基因組序列,探究COVID-19病毒之間的相似性和...
    論文地址:https://arxiv.org/pdf/2003.05580.pdf研究人員通過對377個COVID-19新冠病毒及相關病毒的全基因序列進行了相似性及進化關係的計算分析,得到了一些潛在有趣的結果,可能會對相關領域專家找到病毒的源頭、有效的檢測試劑、疫苗及治療藥物的研發等有所幫助。下面為大家解讀這篇研究。
  • 北京新發地疫情新冠病毒基因序列公布,專家認為與捷克等地病毒相似
    6月19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的微信公眾號發布文章,報導了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所針對北京新發地進行病毒檢測和病毒溯源的相關工作。文中,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所所長助理張勇表示,「從基因組流行病學的初步研究結果看,這個病毒是從歐洲來的,但是它跟歐洲當下流行的病毒又有一定差別,它比現在歐洲流行的病毒要老。」
  • 21個國家377個全基因組分析:探究新冠病毒起源,重大突變及進化關係
    21個國家的377個全基因組序列,探究COVID-19病毒之間的相似性和進化關係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教授李雁妮等人和北京大學講席教授劉兵發表了一篇關於新冠病毒全基因序列相似性的研究,題為「Similarities and Evolutionary Relationships of COVID-19 and Related Viruses
  • ...標本進行新冠病毒全基因組高通量測序和序列分析。21日測序分析...
    2020-11-22 09:37:37來源:FX168 【天津瞰海軒小區19號樓確診病例測序分析結果公布:與本土第3例無症狀感染者病毒序列一致】11月18日至21日,天津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對本土第5例無症狀感染者康某某、第141例確診病例申某及第144例確診病例楊某呼吸道標本進行新冠病毒全基因組高通量測序和序列分析。
  • 疑似病例完成新冠病毒全基因組分析僅需半小時—新聞—科學網
    當前,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的主要檢測技術有免疫、PCR和高通量測序(NGS)三類,其中免疫和PCR方法是一種定向檢測,可以對病毒進行篩查,適合對患者標本中是否存在病毒進行診斷
  • 法國完成新冠病毒全基因組測序,該病毒不需要突變即可適應和傳播
    法國完成新冠病毒全基因組測序,該病毒不需要突變即可適應和傳播引言法國巴斯德研究院於1月30日向世界宣布,目前,我們已經成功的完成了新型冠狀病毒的基因組測序工作,這是自2020爆發的疫情以來,歐洲地區首次測出新型冠狀病毒的全基因組序列。
  • 專家解碼中疾控公布的基因組序列:北京新發地病毒為輸入性
    來源:一財網原標題:專家解碼中疾控公布的基因組序列:北京新發地病毒為輸入性北京疫情再起,病毒到底起源於何處?何時傳入北京?經過病毒專家日夜奮戰,有了初步的科學結論:這是一種輸入性病毒。6月18日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通過「新型冠狀病毒國家科技資源服務系統」,正式發布2020年6月北京新發地市場新冠疫情及病毒基因組序列數據。
  • 大連疫情基因組與俄羅斯流行毒株高度同源
    中新網大連1月3日電 (記者 楊毅)大連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趙連3日在當地政府舉行的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國家、省、市疾控中心對此次疫情確診病例、無症狀感染者及相關環境、貨物樣本病毒,進行了全基因組測序分析,病毒基因組與此前大連市以往的新冠病毒全基因組序列比對均不同源,排除本地新冠病毒的持續傳播
  • 新冠病毒到底是不是人造的?-虎嗅網
    2月14日,杜克大學醫學中心的Chuan Xiao等人在Emerging Microbes & Infections雜誌上發文,分析了新冠病毒中這四個插入片段與hiv-1等其他基因的同源性,駁斥了2019-nCoV可能是通過人為獲得HIV-1基因組中的一些基因片段而產生的「生化武器」這種觀點。
  • 穿山甲是新冠病毒潛在中間宿主?專家:需公開基因序列
    這是繼蛇和水貂假說後,又一項針對新冠病毒中間宿主進行的研究。據華南農業大學網站消息,這項最新研究由華南農業大學、嶺南現代農業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沈永義教授、肖立華教授等科研人員聯合開展。2月7日上午,華南農業大學舉行新聞發布會透露,攻關團隊通過分析1000多份宏基因組樣品,鎖定穿山甲為新型冠狀病毒的潛在中間宿主;繼而通過分子生物學檢測,揭示穿山甲中β冠狀病毒的陽性率為70%;進一步對病毒進行分離鑑定,電鏡下觀察到典型的冠狀病毒顆粒結構;最後通過對病毒的基因組分析,發現分離的病毒株與目前感染人的毒株序列相似度高達99%。
  • 諾獎得主稱新冠病毒包含HIV序列,蒙塔尼「失足」偽科學
    他還將並將矛頭指向了武漢病毒所的 P4 實驗室,認為新冠病毒是實驗室中被人為造出,最終病毒意外洩漏導致了後來在人群中廣泛傳播。事實上這並不是新觀點。1 月份的一篇預印本網站 BioRxiv 論文就提出,新冠病毒中特有的基因片段和 HIV 很像,這不像是自然的結果,該論文作者是來自印度理工學院德裡分校的研究人員。目前這篇論文已被作者撤回。
  • 北京新發地新冠病毒基因組序列正式發布 向國際社會共享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6月19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今天通過官方平臺發布消息稱,6月18日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通過新型冠狀病毒國家科技資源服務系統,正式發布2020年6月北京新發地新冠疫情及病毒基因組序列數據。
  • ...分支),與第138例病例病毒全基因序列比較,結果一致。-FX168財經網
    2020-11-11 14:38:35來源:FX168 【天津第139例本土確診病例病毒全基因組測序結果公布】2020年11月9日,天津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對本市第139例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的呼吸道標本,進行新冠病毒全基因組高通量測序和序列比對,11日測序分析結果顯示:屬於L基因型歐洲家系分支II(北美分支),與第138例病例病毒全基因序列比較,結果一致。
  • 國家基因組科學數據中心首次公開新型冠狀病毒全基因組序列
    國家基因組科學數據中心(NGDC)信息顯示,1月26日,該中心收錄了由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病原生物學研究所提供的5株2019新型冠狀病毒全基因組序列。這是自2019年12月該病爆發以來,國內公共數據平臺首次公開發布數據。
  • 新冠病毒在人體內被RNA編輯的證據,人類脫氨酶對新冠病毒出手了
    對來自人類宿主冠狀病毒科的基因組進行突變分析,發現其突變模式與轉錄組數據中觀察到的一致。因此,該研究結果表明,APOBEC和ADAR都參與冠狀病毒基因組編輯,這一過程可能會影響病毒和患者的命運。由於新病例的迅速增加,2019年冠狀病毒病(COVID-19)很快引起了全球關注。
  • 一文讀懂測序技術在新冠病毒檢測中的應用
    測序技術在新冠病毒檢測中的意義和價值 在科學研究方向,採用高通量測序技術,可在第一時間獲取新發未知病毒的基因組序列信息,為突發疫情的防控和後續研究提供了幫助,例如通過構建進化樹揭示其病原相關特性、分析新冠病毒的進化來源、研究新冠病毒的致病病理機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