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下院士的「高帽」 1000萬重獎不糾結

2021-01-14 中國經濟網

  武漢將出臺政策扶持工程設計產業,企業出一個中國工程院院士,將獲得1000萬元發展基金獎勵。據稱,這是全國首個針對該產業出臺扶持政策的城市。(11月19日《北京晨報》)

  以「入選院士」「入圍百強」作為扶持標準的「重獎」政策,在網絡上引發了不小的爭議。擔心千萬重獎誘發「走捷徑」,質疑是政府貪圖「院士」面子工程……這些擔憂不無道理,卻是捨本逐末。這都是扣在院士頭上的「高帽」在作怪,究其原因,就是社會的「院士情節」。

  近年來,院士的地位被拔得太高。一些高校或者地方,用高額的年薪、安家費、科研經費等來爭搶院士的新聞屢見不鮮。不乏將院士當做「花瓶」來裝點門面的行為,有了院士就顯得底氣十足、面子倍兒亮,哪怕院士掛名兼職也沒太大關係。另一方面,院士評選充斥「賄選疑雲」,院士頭銜淪為「官員榮譽」等,也讓公眾對院士的「純潔性」產生疑慮。「院士」二字,被扣上太多的「高帽」。這也難怪網民會質疑,花這麼大的成本,真能培養出一個院士嗎?

  筆者認為,不妨將這件事看得簡單點兒。只要摘下了院士的「高帽」,1000萬元重獎有益無害。花了本錢,不一定能培養出院士,但是不花,是一定培養不出院士的。人才的培養,除了自身的創新能力、寬鬆的政策扶植,充足的科研經費也是必不可少的。重金之下必有勇夫,以1000萬元激勵人才創新發展,助力武漢打造「世界工程設計之都」,這也無可厚非。而且,這筆錢是獎勵給企業的發展基金,而非僅僅給「院士」個人的獎勵,最終還是為有潛力的企業提供資金方面的扶助。

  所以,只要做好發展基金的管理、監督工作,摘下院士的「高帽」,這1000萬元其實大有作為。《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提出:「改革院士遴選和管理體制,優化學科布局,提高中青年人才比例,實行院士退休和退出制度」。讓年邁的院士按時退休安享晚年,讓更多有創新能力的人才,通過政策、資金的扶助,有機會成為一名專心於科學研究的院士。《決定》中所述,也是要讓院士走下「神壇」,回歸到一個普通科學工作者的身份。院士只是一個榮譽稱號,社會應該主動摘下院士的「高帽」,以平常心對待。

  「1000萬重獎」是一個給高層次人才提供資金扶持的激勵政策,理應「普大喜奔」(編者註:網絡語言「普天同慶、大快人心、喜聞樂見、奔走相告」),何必太過糾結於「院士」二字?

(責任編輯:周姍姍)

相關焦點

  • 「出一個院士重獎1000萬」有何不可?
    記者從近日在武漢召開的「第二屆武漢設計雙年展」上了解到,武漢將出臺政策扶持工程設計產業,工程設計企業出一個中國工程院院士,將獲得1000萬元發展基金獎勵。據稱,這是全國首個針對該產業出臺扶持政策的城市。
  • 李滄區重獎優秀企業家200萬元 給突出貢獻個人發金牌
    在此次會議上,李滄區委區政府對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進行了表彰和重獎。「能者上、優者獎、庸者下、劣者汰」,李滄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激勵幹部群眾創造創新、幹事創業。記者在現場了解到,在此次會議上,李滄區委區政府對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進行表彰。重獎優秀企業家,授予全省首家公募基金管理公司發起人、興華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張磊「李滄區突出貢獻個人」,獎勵200萬元。
  • 重獎!3100萬獎給這36家「準上市」高新企業
    重獎!3100萬重獎! 記者自市科技局了解到, 近日, 高新技術企業上市培育庫入庫企業研發投入獎勵擬補助企業名單公示, 全市共36家企業在列, 總補助資金超3100萬元。
  • 「院士首富」60年校慶之際捐出1000萬給南中醫
    吳以嶺院士(左)現場捐贈1000萬。昨天,南京中醫藥大學60周年校慶大會上,校友吳以嶺院士捐贈人民幣1000萬元,設立「以嶺中醫藥獎」,並首次頒出特等獎10萬元。吳以嶺院士正是這些常用中成藥的研發者,他研製出10個國家專利新藥,有治療缺血性心腦血管病的通心絡膠囊、治療心律失常的參松養心膠囊、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的芪藶強心膠囊等。吳以嶺院士今年65歲,出身中醫世家,自幼隨父習醫,1966年上高一時因「文革」輟學,1977年恢復高考,他以優異的成績考入河北醫科大學中醫系。
  • 南方科技大學重獎遼寧優秀學子
    南方科技大學重獎遼寧優秀學子理科前200名考入獲40萬留學資助今年計劃在遼招生25人,綜合素質考核首次計入總成績  2017年高校自主招生簡章正在陸續發布,自主招生成為今年高考生最關注的熱點。雖然只在遼寧招收25名理科生,但由於該校入學後可自由選擇專業,學校資助每名學生至少出國交流一次,重獎各省理科前200名學生到世界頂尖名校學習一年等利好政策,因而受到優秀學子及家長的高度關注。去年南科大在遼寧省招生的平均分為630分,高出一本線132分。
  • 2020諾貝爾物理學獎出爐,清華大學教授有望摘下物理學諾獎?
    Ric3位發現C肝病毒的科學家,摘得2020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攬下1000萬瑞典克朗獎金之後,北京時間6日下午18時左右,瑞典皇家科學院又宣布了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在獎金額度上也有所上調,在上年的額度上增加了100萬,與諾貝爾醫學獎一樣,達到1000萬瑞典克朗,折合人民幣約760萬元。如此一來,科學家Roger.Penrose可拿到500萬瑞典克朗,而Reinhard.Genzel、Andrea.Ghez將各得250萬瑞典克朗。
  • 2020諾貝爾物理學獎出爐,清華大學教授未來有望摘下物理學諾獎?
    Ric3位發現C肝病毒的科學家,摘得2020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攬下1000萬瑞典克朗獎金之後,北京時間6日下午18時左右,瑞典皇家科學院又宣布了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
  • 中國科學報:摘掉「量子醫學」的量子「高帽」—資訊—科學網
    實際上,由於許多人對量子概念認識不夠清晰,「量子」逐漸變成隨用隨取的「高帽」,讓許多人是非莫辨,「量子醫學」便是其中之一。 「量子醫學」令人嚮往 在某網站百科詞條的介紹中,「量子醫學」被描述為是「建立在利用電磁輻射與人、動物和植物世界相互作用基礎上的一個全新的學科。
  • 高福院士:口罩不能摘!
    高福院士:口罩不能摘!記者獨家專訪了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疾控中心主任高福,他呼籲,如果您已摘下口罩,請一定記得戴回來吧,大家一起攜手「挺」過這個冬天。大家很擔心秋冬季節新冠肺炎和流感疊加出現怎麼辦?高福:新冠肺炎和流感等疾病的疊加,這是肯定的,今年年初的時候它就有跟流感疊加在一起。
  • 《終結者2》超級聯賽即將開鑼 立即報名爭奪百萬重獎!
    TSL中國區公開賽即將開幕中國區公開賽高達100萬元總獎金靜候強者,冠軍直接斬獲50萬元重獎!更有至高無上的TSL總冠軍榮耀和320萬總決賽獎金在等你!快叫上你的隊友,報名參賽!誘人大獎,不容錯過!排名前10的戰隊,均可獲得萬元以上的現金大獎,冠軍、亞軍和季軍的獎金更分別高達50萬、20萬和10萬!此外還有賽事觀眾評選出的人氣戰隊獎和淘汰敵人最多的終結者獎,也將分獲5萬和2萬大獎!
  • 重獎800萬!「天波」超視距雷達問世!一舉突破20%監測瓶頸
    ,而這次我們所說的國產體制雷達就是劉永坦院士的功勞。所以每個人都會問,這款雷達究竟有什麼厲害之處,居然能摘得國內最高科技獎的桂冠?讓我們一同來看看吧!這畢竟是能得到800萬獎勵的裝備,自然是有自己的獨特之處。
  • 山大王小雲院士摘得「中國諾貝爾獎」
    王小雲院士11月17日,萬眾矚目的「2019未來科學大獎」舉行頒獎典禮,四位重量級科學家邵峰、王貽芳、陸錦標、王小雲獲獎。山東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學院(研究院)院長,雙聘院士、講席教授王小雲榮獲「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因其在密碼學中的開創性貢獻,獲得「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單項獎金達100萬美元。
  • 浙江將重獎環境汙染問題舉報者
    原標題:浙江將重獎環境汙染問題舉報者 查實後最高可給予50萬元獎勵新華社杭州8月29日電(記者 嶽德亮)為了深化新時代美麗浙江建設,提升社會化發現能力,浙江省政府決定重獎環境汙染問題舉報人,查實後最高可給予50萬元獎勵。
  • 1000度高度近視援鄂英雄昆明愛爾眼科公益摘鏡記
    二寶還在哺乳期,羅娟也非常不捨得。但是,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我從事醫護行業已經10餘年,感覺能為武漢人民做一些事情,我也希望能給11歲的大寶樹立榜樣。」當和家裡人說了這個初衷後,羅娟最終得到了丈夫和父母的支持。2月17日中午,羅娟被告知已成功報名,光榮地成為了雲南第六批援鄂醫療隊成員。2月18日,當二寶吃完最後一頓母乳後,羅娟毅然斷奶。
  • 糾結的一天!
    今天風和日麗像個秋天的樣子了粑哥踏著愉快心情來到單位卻被小妹的問題糾結、糾結、再糾結……
  • 水果柿子一元一斤,摘下就能吃,本地人卻買不著
    10月10日,連續下了兩天的秋雨一停,山西永濟西閆村的柿子種植戶宋永家就抓緊時間僱人採摘成熟的水果柿子。「有客戶預定了5000斤,今天就要運走,給的價格是一塊錢一斤,半個月前還是兩塊錢,目前落了一半,不知道後面還會不會落價,得趕緊賣一部分」,宋永家搬著一筐僱工摘下的柿子邊往地頭走邊說。
  • 馬化騰10億元重獎50人,首屆7位中科大人獲獎
    11月2日,被譽為中國民間諾貝爾獎的科學探索獎在北京頒獎,其實早在今年九月就公布了獲獎名單,但頒獎的高光時刻,也是吸引了全社會的目光,來自數學物理、生命科學、天文地理、化學新材料、信息電子、能源環保、先進位造、交通建築、前沿交叉等九個領域的50位青年科學家將獲得5年300萬,每年60萬的獎金資助
  • 獎金100萬美元,盧柯摘得未來科學大獎「物質科學獎」
    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研究員盧柯摘得未來科學大獎——「物質科學獎」。獲獎評語稱,獎勵他開創性地發現和利用納米孿晶結構及梯度納米結構以實現銅金屬的高強度、高韌性和高導電性。提高金屬材料的強度一直是材料物理領域中最核心的科學問題之一。
  • 不溫不火的《手可摘星辰》,森林影畫摘的是哪顆星?
    顯然現實中沒有任何遊戲能夠達到《手可摘星辰》劇中的效果——一旦進入就是另一個現實世界,比《頭號玩家》中的虛擬實境世界更逼真,堪比《黑客帝國》中的矩陣。但劇中的道具、場景設計卻非常隨意,歷夏戴上一個VR眼鏡就陷入「昏迷」狀態進入遊戲,比腦後插管的未來科幻世界還科幻。
  • 屠呦呦之後,國人還有誰有望摘得諾貝爾獎?
    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獎和莫言獲獎有一些相似的地方,在屠呦呦獲得「美國的諾貝爾獎」拉斯克獎之前,並沒有多少人看好她,在國內她也和一些同行關係搞得比較遭,連院士都評不上。當屠呦呦獲得了2011年的拉斯克獎後,有一些人才意識到屠呦呦有可能拿到諾貝爾獎。2015年屠呦呦拿到了諾貝爾獎,業內人士並沒有覺得有什麼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