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一個院士重獎1000萬」有何不可?

2021-01-13 天府評論
  記者從近日在武漢召開的「第二屆武漢設計雙年展」上了解到,武漢將出臺政策扶持工程設計產業,工程設計企業出一個中國工程院院士,將獲得1000萬元發展基金獎勵。據稱,這是全國首個針對該產業出臺扶持政策的城市。(11月19日《北京晨報》)

  為了打造「世界工程設計之都」,武漢市舉全市之力以1億元專項資金,用於鼓勵和扶持工程設計產業發展。因此出臺了各項獎勵措施,除了上述規定外,還對入選國家勘測設計大師,將獎勵企業500萬元發展基金;入選省級勘測設計大師者,獎勵300萬元。出手之闊綽,堪稱一個大手筆。

  武漢的這些重獎措施奪人眼球,不可避免地引發了公眾的讚嘆與質疑。人們的擔心並非多餘,在此之前,媒體曾曝光某院士賄選風波,有錢能使鬼推磨,同樣有錢就能抱得院士歸。只要用金錢開道抑或運作一番,就沒有辦不成的事,可見院士當中也有「贗品」。

  正因如此,有人擔心武漢這一做法會引發院士賄選,有1000萬元做後盾,企業花費再多也能連本帶利從政府那裡撈回來,就算1000萬元花個精光,至少也能得到一個院士頭銜。持此類想法的人言辭鑿鑿,並非空穴來風。

  人們產生這樣的擔心,固然有其合理的一面,但我卻不敢苟同,原因有二,政府出臺重獎政策是為了鼓勵企業重視與培養尖端人才,所謂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有了這筆發展基金,必然助推武漢加速打造「世界工程設計之都」;院士賄選畢竟只是極個別的事情,屬於小概率事件,我們不能因為一朝被蛇咬,就十年怕井繩,凡事都與賄選掛起鉤來,這不符合辯證法,反而會固步自封,自尋煩惱。

  任何事情有利也有弊,只要出臺相應的配套措施,總是可以趨利避害的。就武漢的重獎政策而言,不妨發表一個聲明,舉凡發現有人為了得到一個院士稱號而不擇手段,不僅拿不到一分錢獎勵,而且將公開曝光,視為當地不受歡迎的企業或個人,掂量之後,相信不會有人犯傻,跟自己過不去。「出一個院士重獎1000萬」有何不可?

相關焦點

  • 「院士首富」60年校慶之際捐出1000萬給南中醫
    吳以嶺院士(左)現場捐贈1000萬。昨天,南京中醫藥大學60周年校慶大會上,校友吳以嶺院士捐贈人民幣1000萬元,設立「以嶺中醫藥獎」,並首次頒出特等獎10萬元。研製了10大專利新藥通心絡膠囊、連花清瘟膠囊……這些藥名,您有沒有覺得很熟悉?吳以嶺院士正是這些常用中成藥的研發者,他研製出10個國家專利新藥,有治療缺血性心腦血管病的通心絡膠囊、治療心律失常的參松養心膠囊、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的芪藶強心膠囊等。
  • 摘下院士的「高帽」 1000萬重獎不糾結
    武漢將出臺政策扶持工程設計產業,企業出一個中國工程院院士,將獲得1000萬元發展基金獎勵。據稱,這是全國首個針對該產業出臺扶持政策的城市。(11月19日《北京晨報》)  以「入選院士」「入圍百強」作為扶持標準的「重獎」政策,在網絡上引發了不小的爭議。
  • 中國院士獲獎,捐出全部獎金,卻發愁:獎為啥不頒給年輕的工作者
    都知道我國非常重視科教發展,近年來也新增了一些獎項以表彰對科學有做出卓越貢獻的人。未來科技獎是我國2016年成立的首個非官方獎項,評定方式也與諾貝爾獎較為相似。不過該獎項不接受個人申請與社會推薦,而是點名邀約,日期96歲的王振義院士成為了今年第4位獲獎者。
  •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劉永坦院士將800萬獎金捐出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劉永坦院士將800萬獎金捐出】8月3日,哈爾濱工業大學劉永坦院士和馮秉瑞教授伉儷將個人獲得的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800萬元獎金全部捐出,設立永瑞基金,用於哈工大電子與信息學科人才培養。劉永坦院士表示,作為一名普通教師和科技工作者,能夠榮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這份殊榮不單屬於我個人,更屬於我的團隊、屬於這個偉大時代所有愛國奉獻的知識分子。
  • 三人分享760萬獎金,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與之失之交臂的華人科學家有多牛?
    他們的研究成果認為,一個隱形且非常重的天體控制著我們銀河系中心恆星的軌道。目前唯一已知的解釋是,那是一個超大質量的黑洞。今年諾獎獎金為1000萬瑞典克朗(約合760萬人民幣),這意味著羅傑·彭羅斯拿到500萬克朗,另外兩位物理學家分享500萬克朗。今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頒發,是否與去年首度流出的黑洞照片有關,無從得知。
  • 樹蘭醫學獎每人獎50萬!李蘭娟院士夫婦設立,被譽為中國醫學諾獎
    在我國科學界,兩院院士是最高榮譽,累計人數不過幾千人,而夫妻院士更是在20對以內,同在醫學領域,又以夫妻兩人的姓名設立的獎學金,估計在全國僅此一家,那就是大家很熟悉的李蘭娟院士和鄭樹森院士伉儷,他們共同設立的「樹蘭醫學獎」,目前被譽為中國醫藥衛生學界的「諾貝爾醫學獎」。
  • 給李院士獎300萬獎金,我們國家給科學家的獎金為什麼這麼少?
    最新消息,李蘭娟院士獲得了浙江科學技術最高獎,獎金是300萬,但是,李院士在得知科技大獎獎金有300萬後,第一時間把這些錢捐了。而且是有計劃地捐,用來培養人才。計劃把獎金的三分之一用來獎勵團隊,三分之二給浙江大學教育基金會樹蘭人才基金,獎勵和培養人才。
  • 諾貝爾生理學醫學獎三人分1000萬?119年為啥獎金越發越多
    Rice),以表彰他們在「發現C型肝炎病毒」方面作出的貢獻,三位獲獎者將分享1000萬瑞典克朗獎金(約合760萬人民幣),比以往額外多100萬克朗。由此,2020年「諾獎周」正式開跑,「諾貝爾獎」六大獎項包括「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諾貝爾物理獎」、「諾貝爾化學獎」、「諾貝爾文學獎」、「諾貝爾和平獎」、「諾貝爾經濟學獎」將於10月5日至12日陸續揭曉。
  • 又一院士捐出700萬獎金,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本來寫了一篇有關美利堅那邊戲精懂王角逐諾貝爾和平獎的消息,結果寫完了不給過,這就讓人很納悶了。不過下午在看推送時,一個新的消息出現,這就是我們最近獲得未來科學大獎的96歲中國工程院院士的王振義院士,他將所獲的700萬元獎金捐出作為扶貧資金!
  • 三人分享760萬獎金,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與之失之交臂的華人科學家...
    他們的研究成果認為,一個隱形且非常重的天體控制著我們銀河系中心恆星的軌道。目前唯一已知的解釋是,那是一個超大質量的黑洞。 今年諾獎獎金為1000萬瑞典克朗(約合760萬人民幣),這意味著羅傑·彭羅斯拿到500萬克朗,另外兩位物理學家分享500萬克朗。
  • 抖音天空好像在下雨我好想住你隔壁是什麼歌 有何不可歌詞
    有很多可愛的女生都用這首歌拍短視頻,而且也非常受歡迎,下面就來看看有何不可歌詞介紹!抖音天空好像在下雨我好想住你隔壁是什麼歌  這首歌就是許嵩的《有何不可》,相信有很多網友在之前聽過他的改編歌曲《少年凱》。抖音有何不可女生版是誰唱的  是一位網絡歌手,叫做Cindy兔子。
  • 諾貝爾物理學獎又發給了天體物理  與該獎再次失之交臂的華人科學家有多牛?
    他們的研究成果認為,一個隱形且非常重的天體控制著我們銀河系中心恆星的軌道。目前唯一已知的解釋是,那是一個超大質量的黑洞。今年諾獎獎金為1000萬瑞典克朗(約合760萬人民幣),這意味著羅傑·彭羅斯拿到500萬克朗,另外兩位物理學家分享500萬克朗。
  • 繼錢七虎院士後,又一名院士捐出全部800萬元獎金
    2019年1月8日,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在北京揭曉,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工程大學錢七虎院士與哈爾濱工業大學劉永坦院士,一起榮獲2018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獎金800萬元(全部歸個人支配)。但是前腳剛剛獲獎,後腳錢七虎院士就把800萬獎金「花」了個精光,因為他把自己榮獲的800萬元國家科學技術獎獎金,全部捐獻給了其設立於家鄉崑山的「瑾暉」基金,重點資助西部貧困學子。
  • 諾貝爾物理學獎又發給了天體物理!再落選的華人科學家有多牛?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諾貝爾物理學獎又發給了天體物理!與該獎再次失之交臂的華人科學家有多牛?他們的研究成果認為,一個隱形且非常重的天體控制著我們銀河系中心恆星的軌道。目前唯一已知的解釋是,那是一個超大質量的黑洞。今年諾獎獎金為1000萬瑞典克朗(約合760萬人民幣),這意味著羅傑·彭羅斯拿到500萬克朗,另外兩位物理學家分享500萬克朗。今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頒發,是否與去年首度流出的黑洞照片有關,無從得知。
  • 世界上體型最大的「公牛」,重達1000kg,300萬值得賣嗎?
    世界上體型最大的「公牛」,重達1000kg,300萬值得賣嗎?牛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是非常常見的動物,尤其是在農村地區,是農民的得力助手,一般的牛中達600多斤,但是你知道世界上體型最大的公牛嗎?重達1000kg,300萬值得賣嗎?據了解這個公牛來自於印度,印度由於歷史宗教原因,對牛格外照顧,而這頭公牛就在這家主人的精心照料下,體重一路飆升,身高更是達到了兩米,體重重達1000千克。
  • 諾貝爾獎本周陸續揭曉,獎金增至1000萬瑞典克朗
    經濟學獎將於下周一(10月12日)公布。諾貝爾獎是根據瑞典化學家諾貝爾1895年立下的遺囑而設立的五個獎項,包括物理學獎、化學獎、和平獎、生理學或醫學獎和文學獎,旨在表彰上述領域「對人類作出最大貢獻」的人士;瑞典中央銀行於1968年增設諾貝爾經濟學獎,用於表彰在經濟學領域作出傑出貢獻的人士。
  • 諾貝爾物理學獎又發給了天體物理!再度落選的華人科學家有多牛?
    從1901年至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已頒發113次,其中最年輕的獲獎者為25歲,最年長者為96歲,此前歷屆得主中有三位女性。他們的研究成果認為,一個隱形且非常重的天體控制著我們銀河系中心恆星的軌道。目前唯一已知的解釋是,那是一個超大質量的黑洞。今年諾獎獎金為1000萬瑞典克朗(約合760萬人民幣),這意味著羅傑·彭羅斯拿到500萬克朗,另外兩位物理學家分享500萬克朗。
  • 感念「屠呦呦獲諾獎五周年」,痛憶饒毅競選院士失敗九年
    了解傳播的朋友一定知道,熱搜背後,總有一種複雜的驅動力。那麼,屠呦呦此次為何能被推上熱搜呢?今天,還是一個日子,那就是頂級流量明星肖戰的29歲生日。肖戰以「給29歲的我」,直接炸翻微博,熱搜久久居高不下。今天,又正是2020年諾獎生理學或醫學獎頒布的日子,亦即五年前屠呦呦得的那個獎。也上了微博熱搜。
  • 消失的加拉帕戈斯象龜,重出江湖!
    當然整個籠子裡就一隻嘚瑟的公雞,其它都萎了🙃🙃【今日正文】:作為巨龜鈦金粉,聽說費爾南迪納加拉帕戈斯陸龜重出江湖(上周日科考隊居然真的在費爾南迪納島重新找到了它們!!距上一次見到它們已是一百多年前的事情了),真的開心的無法用語言來形容!雕豹!這樣說來,加拉巨龜的品種又實際意義上多了一種。
  • 諾貝爾物理學獎又發給了天體物理!與該獎再次失之交臂的華人科學家...
    他們的研究成果認為,一個隱形且非常重的天體控制著我們銀河系中心恆星的軌道。目前唯一已知的解釋是,那是一個超大質量的黑洞。 今年諾獎獎金為1000萬瑞典克朗(約合760萬人民幣),這意味著羅傑·彭羅斯拿到500萬克朗,另外兩位物理學家分享500萬克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