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Nana
少年商學院新媒體副主編
最近,關於「大學校訓是不是複製黏貼」的話題引起了大家的熱議,看到很多學校的校訓,大家都禁不住調侃「這個校訓怎麼似曾相識呢?」
校訓既是學校辦學理念、辦學原則與目標的反映,也是一所學校教風、學風、校風的重要表現。簡言之,校訓就是一所學校要做什麼事,培養什麼樣的人的精神體現。因此在幫孩子選擇學校的時候,校訓也可以列入我們的參考因素。
突然很好奇,國內中小學的校訓是長什麼樣的?
我們整理了全國100所頂級中小學的校訓,發現了校訓裡面藏著的這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普通學生與學霸之間最大的差別
在我們整理好的100多所知名中小學的校訓中,高頻出現的詞語有「勤、新、誠、愛、德」這五個字,而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僅有四個字的校訓,在高頻詞裡面就佔了3個,——「誠、愛、勤、勇」。
無論是學習上還是態度上,學校都希望孩子是勤奮的,不要滋生拖拉、懶惰的習慣。天賦不夠不重要,後天的努力依然可以讓孩子穩步前進。
但是學校倡導的「勤奮」並不意味著埋頭苦讀、死記硬背。勤奮要有三個前提:
第一個前提是,方向要正確。方向若不對,越認真會造成越大的損害;
第二個前提是,方法要正確。如果不曉得正確方法,再怎麼認真讀書也無法獲得好成績;
它的第三個前提是,要有效率。如果想有效率地認真做事,就不能盲目蠻幹,而必須深思熟慮,尋找有系統、有創意的多元性方法。
所以在眾多校訓中,經常被提及的還有「創新」。
在學校中,你可能經常會遇到這種情況:當普通學生在題海中中苦苦思索而無果的時候,旁邊的學霸大神三兩下就有了解題思路,並非常順暢地寫出了答案;
普通孩子在上課的時候總是會跟著老師的想法和思路走,無法有自己主觀意見時,學霸們已經具有把知識的表象和本質區分開來的能力;
......
那麼這些普通孩子與學霸之間的差距究竟在哪呢?很多人可能會說,這是天賦決定的,普通孩子後天再多的努力也是追趕不上的。
但其實,除非真的是那種與生俱來的天才,普通孩子的智商都是差不多的。真正拉開他們的差距的是他們的思維方式。
學霸與普通學生最大的區別,在於學霸能夠跳出傳統的出題套路和固有的思維方式,掌握了每個知識點或者題目背後的邏輯。所以無論題目怎麼變,他們總是能夠舉一反三,有自己的想法。
「做小事,成大事」
中國文化中用詞比較講究對仗工整,所以在全國中小學的校訓中,就出現了很多「四詞八字」形式。在我們的統計中,超過30%的校訓都是「四詞八字」,其次就是「四字」了。
「四詞八字」中最常見的可能就是像北京大學附屬中學的校訓:
「勤奮、嚴謹、求實、創新」
乍一看,你可能還以為是自己學校的校訓呢。因為這四個詞語在眾多校訓中出現的頻率是最高的。
在我們統計的100多所學校中,出現「求實」一詞的就有13所學校,同時出現「求實、創新」的有合肥市六安路小學等5所學校。
除了「四詞八字」和「四字」,其他的一些校訓基本是長短不一的。
在我們統計的學校中,校訓字數最少的是江蘇省天一中學,只有一個字:
「誠」
孔子就曾說過「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天一中學的「誠」之一字,道出了對學生的最高要求:待人待己,都要誠實。
而像上海市閔行區的莘松中學的校訓就算是比較長的了:
「求真,求實,開拓,創新,誠實做人,紮實求學」。
無論校訓是長是短,我們都可以看到,國內中小學的校訓基本都是以勤奮學習、德育為主,尤其在小學階段,學習是基礎,將孩子培養成什麼樣的人,以及引導孩子思考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品格培養才是重點。所以對孩子來說,立志、品格培養在這一階段顯得尤為重要。
「立志」並不意味著孩子一定要有什麼宏圖偉志,像深圳小學就比較重視孩子在細枝末節中的表現:
「做小事,成大器」
這是他們的校訓,也是一度貫徹的行為準則。
而將本職工作做好,也是一名了不起的英雄,就像北京小學的校訓中所倡導的那樣:
「腳踏實地做事,頂天立地做人」
「做一個幸福人」
雖然國內中小學的校訓有很多共同點,但大家的側重點還是有所不同的。
有的學校可能更注重孩子的學習,像北京育英學校的校訓:
「好好學習,好好學習」
用了兩個「好好學習」雙重肯定了學習的重要性;
光是一味地學習,沒有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踐中也是萬萬不可的。上海市西初級中學就更加重視孩子活學活用的能力,其校訓:
「好學力行」
出自儒家散文《中庸》,大概意思是,勤奮學習是不夠的,還得身體力行,努力實踐才行啊。
學習之外,有的學校更加關注孩子的幸福感和童心,比如說,山東省泰安第一中學的校訓就非常直白,他們希望孩子——
「做一個幸福人」
而武漢小學就更呵護孩子的童心:
「崇尚童真、格心立人」
在能力方面,有些學校希望孩子可以在充滿變數的環境中,與時俱進,敢於嘗試新事物,如天津市南開中學的校訓:
「允公允能,日新月異」
旨在重視培養孩子面向未來的創新解決問題的能力。
而有的學校更看重孩子的同情心和同理心,希望他們有同情憐憫、奉獻關懷的心態和寬大的胸懷,如世界外國語中學一直以來踐行的校訓,簡明直白又有力:
「愛心、優雅、大氣」
真正好的教育
並不只是教孩子努力地趕路
當然,並不是所有校訓都是那麼嚴肅的,這當中也不乏語言樸實、又不失幽默感的校訓。
有些學校的校訓乍一看,可能平平無奇,但仔細一品,又覺得意味深長,比如杭州市求是小學的
「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有些通俗易懂,又鞭辟入裡,比如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的校訓,可謂是「最苦校訓」:
「嚼得菜根,做得大事」
這跟我們常說的「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意思相差無幾。
有些校訓就非常地接地氣,少了一些訓誡的意味,多了一份調侃的趣味,比如北京大學附屬小學的:
「專心地學習,痛快地遊玩」
這其實就是那句我們常說的'play hard, work hard'。
長沙實驗小學則希望孩子:
「讓優秀成為一種習慣」
當然,這一切的前提就是孩子必須擁有健康的身體,因此陝西師範大學附屬小學就非常實在,他們希望孩子擁有:
「健康的身,溫暖的心」
在這個充滿變數和複雜的世界,我們都希望孩子永遠保持善良,有一顆溫暖別人的心。
縱觀100多所學校的校訓,可以發現國內的中小學還是比較看重「勤奮」、「好學」,孩子的重心還是在學習上。但我認為,無論是小學教育,還是中學教育,不僅僅是讓孩子埋頭刻苦學習,「努力地趕路」,更應該讓他們明白自己現在以及今後應該走什麼樣的路。
因為我想,我們讓孩子努力學習,從來都不只是為了那一紙文憑,而是想讓孩子有選擇的權利。
這種「選擇」的權利意味著,他在未來的人生中可以擁有自己做主的自由,不用強迫自己去做不想做的事情,更不用向生活低頭。
希望2020年伊始
每個孩子都能好好學習
成為一個「自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