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欣賞十大校訓」出爐 中華經典校訓受認可

2020-11-23 搜狐網

  本報記者 成梅

  校訓,是大學精神的凝練。不同的校訓代表了各校風格迥異的校園文化和教育理念。在眾多的大學的校訓中,哪些最受公眾欣賞呢?

  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和新浪校園頻道聯合實施的「我最欣賞的十大校訓」調查(本次調查歷時1個月,共有4672人參與)近日統計完畢。調查顯示,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中山大學的校訓受到了公眾的廣泛喜愛,分別佔據了校訓排行榜的前三位。

 「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是清華大學的校訓,這次以54%的最高獲選率位居校訓排行榜榜首。據記者了解,1914年冬,中國近代名人梁啓超先生應邀來清華作題為《君子》的演講時,曾以此激勵清華學子發憤讀書。其後典出《周易》的這八個字被當時清華大學的梅貽琦校長定為校訓,並一直沿用至今。

  40%的公眾對復旦大學「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的校訓表示欣賞和認同。一名復旦大學的學生這樣解釋:「我們的校訓典出《論語》,意思是說,學習要廣博、堅定,並且要有敢於質疑的精神。」她認為,校訓的確可以對自己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中山大學的校訓是「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它以35%的獲選率位居第三。這十字訓詞原文出自儒家經書《禮記·中庸》。按《中庸》原意是指人具有「誠」之本性,只要按「至誠」之本性從事修身,透過學、問、思、辨、行五個環節,便可以把自己修養成「君子」。

  調查顯示,排在4~10位依次是山東大學「氣有浩然,學無止境」(33%)、南開大學「允公允能,日新月異」(29%)、北京師範大學「學為人師,行為世範」(28%)、中國政法大學「厚德、明法、格物、致公」(27%)、中國海洋大學「海納百川,至人至德」(26%)、蘇州大學「養天地正氣,法古今完人」(22%)和北京大學「勤奮、嚴謹、求實、創新」(20%)。

  我們看到,大部分被公眾廣泛認同的校訓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不同程度地汲取了中國古代典籍中的精華。排名前三位的校訓這個特點更加顯著,基本上都是直接援引中華古籍中的經世格言。

  本次調查備選的大學校訓共有27個,一些校訓沒有得到公眾的廣泛認同。一名大學生說,有些學校的校訓太晦澀,有些是口號式的語言,甚至帶了濃厚的政治色彩,這樣就沒意思了。

  

  

轉自搜狐

相關焦點

  • 清華大學校訓的故事:「自強不息 厚德載物」
    他欣賞清華學堂章程所述的「以培植全材、增進國力為宗旨」,「以進德修業,自強不息為教育之方針」。1914年11月他到清華演講,以《周易》的兩個象辭「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乾卦),「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坤卦)激勵學子,指出:君子自勵猶如天體之運行剛健不息,不得一曝十寒,不應見利而進,知難而退,而應重自勝擯私慾尚果毅,不屈不撓,見義勇為,不避艱險,自強不息;同時,君子應如大地的氣勢厚實和順,容載萬物,責己嚴,責人輕,以博大之襟懷,吸收新文明,改良我社會,促進我政治,以寬厚的道德,擔負起歷史重任
  • 中科大校長侯建國等談校訓:我的大學,我的校訓
    這正是世界著名大學受人尊敬和景仰的根本原因,因為每一所著名大學都有它獨特的文化個性和傳統,是一個特定的熔爐——校訓,就是大學的精髓所在。  要麼不做 要做就做最好  魯白(清華大學教授、清華醫學院常務副院長)  在清華,四五年的時光給各位留下了什麼樣的回憶?
  • 高校校訓「德」字為先
    概言之,校訓是一所學校的靈魂。正因為如此,有人指出,校訓最能反映大學的辦學傳統和教育特色。 國內高校校訓以工工整整的對仗形式為主,尤其是「4詞8字」。據統計,使用「4詞8字」校訓的高校有1836所。其次是4字和9字校訓:使用4字校訓的有231所學校,9字的有89所,6字的有86所。
  • 名校校徽錄取通知書背後的校訓
    好多萌萌噠錄取通知書都新鮮出爐咯,連校徽都拋開了平時一板一眼的樣兒,紛紛舞動了起來。  在萌萌的校徽和錄取通知書背後,酷酷的校訓也深深地感染著學生的靈魂,大學將會成為你人生的新起點。將其作為復旦的校訓,不僅說明復旦師生對傳統文化的認可與堅守,更說明傳統文化有它歷久彌新的魅力。
  • 中西方大學校訓之比較與欣賞
    博洛尼亞大學成立於1088年,她是公認的西方最古老的大學,也可以說是世界上最早出現的大學。而在中國,大學的誕生可以追溯到16世紀。1571年,歐洲天主教耶穌會傳教士在澳門創辦了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所西式小學——聖保祿公學;1594年其升格為大學,並以聖保祿學院(俗稱「三巴寺」)之名正式註冊成立。
  • 讓校訓成為涵養核心價值觀的載體
    校訓中傳遞的價值信念,與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和時代精神,有著高度的契合。今年4月,光明日報開闢《校訓的故事》專欄,尋訪一批知名大學和部分歷史悠久的中小學「校訓」背後的故事,從歷史和現實兩個維度展示校訓的文化傳統和正能量,引起熱烈反響。
  • 漲姿勢|世界名校百年校訓:偉大不是憑空而來的!
    原標題:漲姿勢|世界名校百年校訓:偉大不是憑空而來的! 校訓是一所學校教風、學風、校風的集中表現,是學校精神文化的核心!你還記得那個曾經熟記的校訓嗎?你知道世界上著名大學的校訓都是什麼嗎?
  • 站著的校訓
    站著的校訓來源:光明日報 2014-12-29 禚玉群  我本科畢業於清華大學,博士、博士後期間都在英國,如今回到清華並在熱能工程系任教10多年。從這裡出發,又回到這裡,「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八字校訓一直在我求學和執教之路上激勵著我。
  • 網絡盛傳的哈佛校訓是假的 真正校訓是「真理」
    關於哈佛大學的校訓在中國網際網路上盛傳已久。近日,哈佛大學圖書館官方網站驚現留言:有人問,在哪裡可以看到傳說中的哈佛大學校訓?對此,哈佛大學校方在其官網上表示,這些校訓都是假的。回覆:任何牆壁上都沒有所傳校訓2013年7月16日,一名網友在哈佛圖書館官網留言提問:「我聽說在哈佛大學圖書館的牆上可以看到校訓,請問在哪裡可以看到?」這個問題引發了廣泛的關注,瀏覽量高達14萬。哈佛大學圖書館管理員表示:「關於哈佛大學的校訓在網上早已盛傳,尤其是在中國,但我可以證明,哈佛任何牆壁上都沒有所謂的校訓。」
  • 北京106所學校校訓高頻詞:團結勤奮求實創新
    這些8字校訓還可分為兩段,每段四字的如北京第一實驗小學校訓「求真感恩,知恥礪行」;或是四段每段兩字,如人大附小校訓「健康、活潑、樂學、友愛。」  非8字校訓中,有的化自古語,如中國農業大學的「育天下之英才,解民生之多艱」;或是直接源自口語,如光明小學的「我能行」。
  • 【薦讀】中國名校校訓,詩意十足,勵志世人
    校訓往往是一所學校歷史的高度凝結,象徵著該校的精神追求。在選定校訓初,許多高校都喜歡從古代先賢的智慧中汲取力量,「四書五經」與史學經典更是眾多校訓的原始出處。究竟哪些書目在校訓裡更受青睞?下面,請隨小編一起品讀這些校訓裡的「經典」味兒。《周易》1.
  • 從翻譯角度看中美高校校訓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校訓是一個學校「氣質」的體現。校訓所體現的不僅是厚重的傳統文化,同時也是學校辦學理念的提升和校園文化的濃縮。電影《死亡詩社》中,威爾頓預科學院的Four Pillars ——Tradition. Honour. Discipline. Excellence. (傳統、榮譽、紀律、優秀) 雖然被學生調侃為Travesty.
  • 清華大學校訓
    清華大學校訓自強不息 厚德載物來源:人民政協報 2016-3-31 胡顯章  1911年2月,清政府在北京城內設立的遊美學務處和籌建中的遊美肄業館遷入西北郊外的清華園辦公,並將校名定為「清華學堂」。4月29日,清華學堂正式開學。
  • 校訓,打上大學精神的烙印
    這正是校訓簡潔之中的深厚。 然而,並不是所有的校訓都讓人難忘。翻讀中國不同大學的校訓,常常會看到一些眼熟的高頻詞:「創新」「求實」「勤奮」「博學」「團結」自在其中。「大學校訓用語形式的單一化由此可見。」有專家直言。 一項針對國內256所高校的調查顯示,高校校訓同質化、標語化現象嚴重,一些校訓在師生中的認同度降低,感召力不足。
  • 哈佛的「真」校訓是什麼
    □郭英劍 哈佛大學高級研究學者,中央民族大學外國語學院院長  近日,「哈佛校訓」或確切地說「哈佛圖書館牆壁上的校訓」被證實是假的,這在中國引發了人們的熱議,此舉也受到了人們的廣泛批評。有人考證,這個在中國流傳甚廣的「哈佛校訓」大約始於2008年。我已記不得自己是在什麼時候看到它了,但從我看到它的那一刻起,我就知道它是杜撰的。
  • 為什麼八個字的校訓能數十年如一日風靡全國?
    1 「校訓」是個舶來品在今天中國的大中專院校裡,有校訓固然習以為常,沒有校訓才不正常。各個學校的校訓精彩紛呈,彰顯不同的校園文化魅力。其實,「校訓」一詞,如同「畢業典禮」、「校歌」、「校徽」一樣,原為傳統中國所無,都是西方的舶來品。
  • 世界排名前十的大學不僅學校牛,連校訓也很霸氣
    其校訓是:Mind and Hand(既學會動腦,也學會動手,高級點就是知行合一)。2:史丹福大學,由利蘭斯坦福與簡斯坦福於1891年建立,為矽谷及世界各地源源不斷地輸送了大量高等人才。斯坦福知名校友們成立了多家大型企業,資金合計約等於全球第十大經濟體。
  • 哈佛圖書館:中國盛傳的哈佛校訓系編造(圖)
    近日,哈佛大學圖書館官方網站驚現留言:有人問,在哪裡可以看到傳說中的哈佛大學校訓?對此,哈佛大學校方在其官網上表示,這些校訓都是假的,在哈佛牆上看不到所謂的校訓,並稱所謂校訓都是編造的。  2013年7月16日,一名網友在哈佛圖書館官網留言提問:「我聽說在哈佛大學圖書館的牆上可以看到校訓,請問在哪裡可以看到?」。這個問題引發了廣泛的關注,瀏覽量高達14萬。
  • 黎明職業大學上周確立新校訓 盤點校訓背後的故事
    閩南網8月26日訊 上周二,黎明職業大學通過了《關於確定校標、校訓等學校品牌識別系統的建議草案》,將新校訓確定為:正直勤樸,善學強技。  而早在8月初,在新浪微博@央視新聞發起的話題「校訓之光」中,博文中羅列了國內好幾所學校校訓,其中華僑大學的「會通中外,並育德才」的校訓也赫然在列,引起了眾多泉州網友驚呼觀望。
  • 校訓精神激勵我們如何前行
    關於「校訓」,辭書上是這麼解釋的: 「訓」——教誨、開導 (見《辭海》);「校訓」——「學校為訓育上之便利,選若干德目製成匾額,懸之校中公見之地,其目的在使個人隨時注意而實踐之(見《中華百科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