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衰變及高速帶電粒子動能動量測量虛擬實驗軟體

2020-12-05 瀚海星雲數字科技

產品簡介

系統分為基礎演示性部分和進階提高部分兩大功能模塊。其中,基礎部分用於引導用戶熟悉操作,為非物理專業用戶提供演示(物理相互作用演示模塊);進階部分用於專業用戶複雜自定義實驗(散射測量模塊)。

產品應用群體

高等學校相關專業

產品功能

1.學習β磁譜儀的測量原理;

2.測量快速電子的動能與動量,得出相對論中動量與動能的關係;

3.學習核衰變的基本規律;

4.了解粒子與物質主要相互作用

5.學習核放射屏蔽及輻射強度衰減的相關知識

6.了解蒙特卡羅計算方法及簡單應用

7.訓練粒子物理與核物理中的統計數據的處理方法

關鍵詞

核衰變及高速帶電粒子動能動量測量虛擬實驗系統、物理實驗虛擬仿真系統、瀚海星雲產品

公司名稱:天津瀚海星雲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天津市新技術產業園區華鼎新區1號4號樓1門502

相關焦點

  • 經驗分享|武漢大學《康普頓散射虛擬仿真實驗》疫情期間線上教學經驗總結
    《康普頓散射虛擬仿真實驗》由武漢大學物理實驗教學中心利用虛擬仿真技術,結合真實實驗數據開發,並通過"實驗空間"——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共享平臺向全國高校開放
  • 粒子加速器的工作原理是怎樣的?帶電粒子的速度極限是多少?
    目前我們測量的光速非常準確,其速度為299,792,458.00000000……(等)米每秒。科學家之前對中微子的「最佳測量」來自上圖中的這顆超新星,它證實了中微子的運動速度與光速難以區分,精度為±0.62米/秒。之前也有關於中微子超光速的報導,也是震動了科學界,但最後證實是實驗數據出現了問題。
  • ...工頻電磁場 綜合場強 電磁場強度 高速帶電粒子-中國新聞-東方網
    袁玉明使用電磁綜合場強測量儀測量路由器的電磁場強度。  記者經實驗和調查發現,兩者不是一碼事,更不能混為一談  「電吹風有輻射,經常使用有害!」  寫在實驗前  電磁場、電磁波、電離輻射不是一回事  昨天,記者來到中冶建築研究總院有限公司環境檢測中心,在高級工程師袁玉明的指導下,用專業設備對電吹風、手機、路由器、剃鬚刀等幾種常見的家用電器進行電磁場強度測量。
  • 動量和動能的概念是如何而來的?它們的區別是什麼?
    靠質量和速度所能構成的最簡單量就是慣性質量m與速度v的乘積mv,我們稱它為「動量」。以後會看到,它是一個極端重要的量。假如在兩個物體碰撞前後測量它們的動量,我們會發現碰撞前的總動量適量計算考慮每個物體的運動方向等於碰撞後的總動量,動量是守恆的。所有相互作用都遵從這個守恆律,這也就是為什麼動量那麼基本。
  • 動量能能像動能一樣「隱藏」而不被人眼所見嗎?
    如果你在兩個冰球碰撞前求和了動能(運動)能量,你會發現它們等於兩個能量在碰撞後的總和。事實上,我們可以利用節能和其他一些信息來預測在這樣的簡單碰撞中會發生什麼。但是現在假設我們以相同的速度直接向對方發射兩個冰球,在發射之前在冰球的外側圓周上塗上膠水。這會發生什麼事呢?當然,當冰球接觸時,它們會粘在一起,並且瞬間停止,因此兩冰球的動能為零。
  • 動書解析丨帶電粒子在勻強磁場中的運動
    3.質譜儀的應用質譜儀最初是由湯姆生的學生阿斯頓設計的,他用質譜儀首先發現了氖20和氖22的質譜線,證實了同位素的存在.後來經過多次改進,質譜儀已經成了一種十分精密的測量帶電粒子的質量和分析同位素的重要工具
  • 戴上VR眼鏡做實驗!升級版央館虛擬實驗在福州試點
    戴上VR眼鏡,在虛擬仿真的環境中上一堂實驗課是什麼體驗?11月20日,中央電化教育館虛擬實驗教學試點工作第二期國家級培訓在福州舉行。中央電化教育館虛擬實驗(下稱「央館虛擬實驗」)教學服務系統走進課堂,福州格致中學和福州教育學院附屬第二小學(下稱「福州二附小」)的師生們以「虛實結合」的方式,分別完成了高中生物課《用高倍顯微鏡觀察葉綠體和細胞質的流動》和小學科學課《閃亮的燈牌》的教學。
  • 動量和動能的本質區別
    ,跟速度的變化過程無關.不管物體的運動方向如何,只要其速度的大小不變,質量不變,物體所具有的做功的本領就相同,所以動能是一個標量.當物體的動量發生變化時,其動能不一定發生變化,而物體的動能發生變化時,其動量一定發生變化.
  • 我首次觀測到楊氏雙縫實驗中非局域的動量傳遞
    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郭光燦院士團隊李傳鋒、許金時等人與其合作者,首次實驗觀測到非局域的動量傳遞,驗證了光子動量改變量與幹涉條紋可見度之間的量化關係。該研究成果日前發表在國際權威期刊《科學·進展》上。
  • 中國科大首次觀測到楊氏雙縫實驗中非局域的動量傳遞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郭光燦院士團隊在量子物理基本問題研究中取得新進展,該團隊李傳鋒、許金時等人與其合作者利用玻姆動量概率分布來量化楊氏雙縫中「which-way」 測量對光子動量產生的擾動,首次實驗觀測到非局域的動量傳遞,驗證了光子動量改變量與幹涉條紋可見度之間的量化關係
  • 【科技日報】我國首次觀測到楊氏雙縫實驗中非局域的動量傳遞
    在楊氏雙縫實驗中,利用玻姆動量概率分布來量化楊氏雙縫中「which-way」測量對光子動量產生的擾動,當人們對光子進行「which-way」測量來識別它具體從哪個狹縫通過時,不可避免地會破壞幹涉條紋的可見度。然而,關於「which-way」測量是否通過擾動粒子的動量來破壞楊氏雙縫幹涉這一問題一直存在激烈爭論。
  • 福州格致中學、二附小試點央館虛擬實驗
    戴上VR眼鏡,在虛擬仿真的環境中上一堂實驗課是什麼體驗?11月20日,中央電化教育館虛擬實驗教學試點工作第二期國家級培訓在福州舉行。通過央館虛擬實驗的時間加速、多方案同屏呈現等功能,縮短了實驗操作成本,實現實驗現象的對比觀察,提升了上課效率。
  • 2013諾貝爾物理學獎深度解讀:希格斯粒子,賦予其他所有粒子以質量
    幸運的是,標準模型預言出了我們需要知道的、有關希格斯玻色子的一切——除了它確切的質量。對於每一個可能的質量,我們能夠預言大型強子對撞機(LHC)中能夠產生的希格斯粒子的數量,並且預言它們會衰變成什麼。例如,希格斯粒子有時應該會衰變成一對高能光子。由於粒子衰變時動量守恆,這兩個光子的動量就可以換算為產生這兩個光子的粒子的質量。
  • 物理學:新的粒子加速器將探測帶電粒子如何呈現新的身份!
    物理學:新的粒子加速器將探測帶電粒子如何呈現新的身份!粒子加速器是一種功能強大的設備,它使用電磁場以接近光速的速度推進帶電粒子,如電子或質子,然後將它們正面粉碎。在這些高速碰撞中眨眼間發生的事情可以告訴我們一些自然界的基本秘密。
  • 2013諾貝爾物理學獎深度解讀:「上帝粒子」希格斯粒子
    理論和實驗的發展讓我們對所需的能量有了一個很好的估計:希格斯玻色子的質量必定介於大約100 GeV到400 GeV之間。我們需要找一個相當巨大的機器才行。新粒子現身希格斯玻色子是短命的粒子,幾乎會在一瞬間就衰變成其他粒子。為了推斷出它的存在,我們必須測量這些衰變產物,尋找它們是從一個希格斯粒子衰變而來的證據。
  • 舉世矚目的粒子對撞機,原來是在擲骰子?
    不過在這基礎之上,還要加上中微子,俗稱幽靈粒子。它不帶電而且非常輕。實際上,每秒有數以億計的中微子正穿透著我們,但因為它們和正常物質之間沒什麼反應,所以我們沒有任何知覺。上圖第一列是我們認識的第一代粒子。除此之外,實驗中(透過宇宙射線以及對撞機)我們還發現了與第一代完全對應,特性幾乎一樣,但質量較大且不穩定的第二代粒子,我們稱之為奇異粒子。
  • 光子是具有不同速度的高速粒子
    光是由各種光子組成,能見顏色也有幾種,光子是微小質量、微弱帶電、微小體積的高速微觀粒子。各種光子具有不同形狀、不同帶電、不同體積、不同質量、不同速度,光子的速度很難精確測量,各種光子很難區分。光子具有波動性和粒子性,具有電磁波和粒子雙重特徵,光子在媒質中的運動傳播,有的是穿越、穿過,有的是反射、反弾、被吸收,穿行和反射可能交替存在。
  • 帶電粒子在電場和磁場中的運動拔高題
    帶電粒子在電場和磁場中的運動拔高題,我們來看題質量為m、帶正電、電荷量為q的粒子處於靜止狀態。某時刻起,粒子所在的豎直面內施加範圍足夠大的豎直向上的電場,場強隨時間的變化如圖所示。當場強為0的瞬間,粒子所在豎直面內施加水平向裡的、大小B=4T的範圍足夠大的勻強磁場,粒子在磁場中做半徑為r的勻速圓周運動。已知q/m=10^6C/kg,∏=3.14,粒子重力不計。求:(1)粒子進入磁場時的速度大小v,(2)粒子在磁場中運動的半徑r及周期T,(3)粒子進入磁場前的位移大小L。分析:帶電粒子的運動軌跡如圖所示。
  • 《物理提高》動量和動能的區別
    動量只表運動的傳遞,動能既能傳遞,又能轉化;動量是矢量,動量的變化與F、t聯繫,動能是標量,動能的變化與功相聯繫;動能變化,動量必變化,而動量變化